荧光分析法

SNP芯片的原理

我怕爱的太早我们不能终老 提交于 2020-01-17 00:41:48
Illumina的SNP芯片原理 Illumina的SNP生物芯片的优势在于: 第1,它的检测通量很大,一次可以检测几十万到几百万个SNP位点 第2,它的检测准确性很高,它的准确性可以达到99.9%以上 第3,它的检测的费用相对低廉,大约一个90万位点的芯片(每个样本的)检测费用在一、两千人民币 Illumina的生物芯片系统,主要是由:芯片、扫描仪、和分析软件组成。 Illumina的生物芯片,由2部分组成: 第1是玻璃基片,第2是微珠 。 这个玻璃基片,它的大小和一张普通的载玻片差不多大小,它起到的作用,就是给微珠做容器。 在这个玻璃基片上,通过光蚀刻的方法,蚀刻出许多个排列整齐的小孔。每个小孔的尺寸都在微米级,这些小孔是未来容纳微珠的地方。小孔的大小与微珠正好相匹配,一个小孔正好容纳一个微珠。 微珠是芯片的核心部分,微珠的体积很小,只有微米级。 每个微珠的表面,都各偶联了一种序列的DNA片段。每个微珠上,有几十万个片段,而一个珠子上的片段,都是同一种序列。 这些DNA片段 的长度是73个碱基 ,而这73个碱基又分成2个功能区域。 靠近珠子的这一端的23个碱基的序列,被称为 Address序列 , 它也是DNA片段的5'端。它是标识微珠的标签序列 。标签序列,通过碱基的排列组合,得到许多可能,每种序列,就是相应微珠的身份证号码(ID号)。

三代基因组测序技术原理简介

只谈情不闲聊 提交于 2020-01-16 23:37:21
考虑到cnblog不适合基因组领域这种类型的文章, 最终,我自己开通了公众号:碱基矿工,欢迎感兴趣的同学关注! 也可以关注我的知乎:https://www.zhihu.com/people/yellowtree/activities 2018年1月修改:这篇文章写于2013年,首发在cnblog上,目前已经比较旧了。我重新在WGS系列中对其进行重写, 建议移步到这里   摘要: 从1977年第一代DNA测序技术(Sanger法) 1 ,发展至今三十多年时间,测序技术已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从第一代到第三代乃至第四代,测序读长从长到短,再从短到长。虽然就当前形势看来第二代短读长测序技术在全球测序市场上仍然占有着绝对的优势位置,但第三和第四代测序技术也已在这一两年的时间中快速发展着。测序技术的每一次变革,也都对基因组研究,疾病医疗研究,药物研发,育种等领域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这里我主要对当前的测序技术以及它们的测序原理做一个简单的小结。 图1: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   生命体遗传信息的快速获得对于生命科学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上(图1)所描述的是自沃森和克里克在1953年建立DNA双螺旋结构以来,整个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测序技术   第一代DNA测序技术用的是1975年由桑格(Sanger)和考尔森(Coulson)开创的链终止法或者是1976-1977年由马克西姆

测力传感器之新材料、新技术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二次信任 提交于 2019-11-29 05:40:55
测力传感器在新材料、 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开发应用 半导体材料在敏感技术中占有较大的技术优势, 半导体传感器不仅灵敏度高 、 响应速度快、体积小、质量轻 ,而且便于集成化 ,仍将占有主要地位 ;。 以一定化学成分 、 经过成型及烧结的功能陶瓷材料 ,其最大特点是耐热性 ,在敏感技术的发展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同时将半导体的精密细微加工技术 、静电封接技术等应用在传感器的制造中 , 可极大提高传感器的性能指标 。 测力传感器发展的集成化、多维化 、多功能化和智能化 采用集成加工技术 ,将传感器的各部分制作在同一个芯片上, 从而使传感器具有了体积小 、质量轻、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制造成本低 、稳定性和可靠性高、 安装调试时间短等优点 。 使用电子扫描技术,将多个传感器单元做在一起, 就可以研究多维空间的问题,如 CT技术等 ; 智能化传感器还能将数据的采集 、 存储 、 处理等一体化,从而实现其多功能化 。 目前,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于其具有灵敏度非常高,选择性好,携带方便,易微型化,能用于现场分析和监控等特点,因此在矿山开发、石油化工、生物医学及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被用来作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预报和自动控制装置,或用来测定多种含量极低的物质,甚至可以测量细胞中的离子浓度。医学上采用化学传感器作病情诊断及治疗过程的自动控制。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对化学传感器的广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