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队列

C# 异步并发操作,只保留最后一次操作

雨燕双飞 提交于 2019-12-06 14:08:56
在我们业务操作时,难免会有多次操作,我们期望什么结果呢? 绝大部分情况,应该是只需要最后一次操作的结果,其它操作应该无效。 自定义等待的任务类 1. 可等待的任务类 AwaitableTask: 1 /// <summary> 2 /// 可等待的任务 3 /// </summary> 4 public class AwaitableTask 5 { 6 /// <summary> 7 /// 获取任务是否为不可执行状态 8 /// </summary> 9 public bool NotExecutable { get; private set; } 10 11 /// <summary> 12 /// 设置任务不可执行 13 /// </summary> 14 public void SetNotExecutable() 15 { 16 NotExecutable = true; 17 } 18 19 /// <summary> 20 /// 获取任务是否有效 21 /// 注:对无效任务,可以不做处理。减少并发操作导致的干扰 22 /// </summary> 23 public bool IsInvalid { get; private set; } = true; 24 25 /// <summary> 26 /// 标记任务无效 27 /// </summary> 28

SpringBoot之异步定时任务

五迷三道 提交于 2019-12-06 09:30:00
如果每个Scheduled方法是同步执行的,万一有一个发生死锁,那么其他任务就没法执行,下面介绍异步定时任务 异步定时任务 Spring为任务调度与异步方法执行提供了注解支持,即通过在方法上设置@Async注解,可使得方法被异步调用。 异步调用的实现就是交给Spring的TaskExecutor来完成。 而这个TaskExecutor我们可以自定义 1、配置文件 application.properties 加上内容: corePoolSize=10 maxPoolSize = 50 queueCapacity = 10 2、添加线程池配置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annotation.Valu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Bea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Configur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PropertySourc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cheduling.annotation.EnableAsync;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

Android:用Handler实现异步处理功能

心已入冬 提交于 2019-12-06 08:47:20
一.一个问题 有这样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若把一些类似于下载的功能(既耗时且不一定有结果)写在Activity(主线程)里,会导致Activity阻塞,长时间无响应,直至页面假死(如果5秒钟还没有完成的话,会收到Android系统的一个错误提示 "强制关闭")。因此,我们需要把这些耗时的操作放在单独的子线程中操作。这就是Handler的使命。Handler提供异步处理的功能,发送和接收不是同时的(Activity的主线程和线程队列里的线程是不同的线程,并行进行,互不影响)。 二.Handler简介 Handler 为Android操作系统中的线程通信工具,它主要由两个作用:(1)安排消息或Runnable 在某个主线程中某个地方执行(2)安排一个动作在另外的线程中执行。每个Handler对象维护两个队列(FIFO),消息队列和Runnable队列,都是有Android操作系统提供的。Handler可以通过这两个队列来分别: 发送、接受、处理消息–消息队列; 启动、结束、休眠线程–Runnable队列; Handler的使用方法大体分为3个步骤:1.创建Handler对象。2.创建Runnable和消息。3.调用post以及sendMessage方法将Runnable和消息添加到队列。 三. Runnable 队列 1.java中的线程 在java中,线程的创建有两种方法

《浅入浅出》-RocketMQ

风流意气都作罢 提交于 2019-12-06 07:49:21
你知道的越多,你不知道的越多 点赞再看,养成习惯 本文 GitHub https://github.com/JavaFamily 已收录,有一线大厂面试点脑图、个人联系方式和技术交流群,欢迎Star和指教 前言 消息队列 在互联网技术存储方面使用如此广泛,几乎所有的后端技术面试官都要在 消息队列 的使用和原理方面对小伙伴们进行360°的刁难。 作为一个在互联网公司面一次拿一次Offer的面霸,打败了无数竞争对手,每次都只能看到无数落寞的身影失望的离开,略感愧疚( 请允许我使用一下夸张的修辞手法 )。 于是在一个寂寞难耐的夜晚,我痛定思痛,决定开始写 《吊打面试官》 系列,希望能帮助各位读者以后面试势如破竹,对面试官进行360°的反击,吊打问你的面试官,让一同面试的同僚瞠目结舌,疯狂收割大厂Offer! 捞一下 消息队列系列前面两章分别讲了 消息队列 的基础知识,还有比较常见的问题和常见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那么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我们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消息队列中间件有哪些呢? 帅丙我工作以来接触的消息队列中间件有 RocketMQ 、 Kafka 、 自研 ,是的因为我主要接触的都是电商公司,相对而言业务体量还有场景来说都是他们比较适合,再加上杭州阿里系公司偏多,身边同事或者公司老大基本都是阿里出来创业的,那在使用技术栈的时候 阿里系的开源框架 也就成了首选。

JS三座大山再学习(三、异步和单线程)

℡╲_俬逩灬. 提交于 2019-12-06 07:44:33
本文已发布在西瓜君的 个人博客 ,原文 传送门 前言 写这一篇的时候,西瓜君查阅了很多资料和文章,但是相当多的文章写的都很简单,甚至互相之间有矛盾,这让我很困扰;同时也让我坚定了要写出一篇好的关于JS异步、单线程、事件循环的文章,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文吧,冲鸭~~ 单线程 ### 1. 什么是单线程 //栗子1 console.log(1) console.log(2) console.log(3) //输出顺序 1 2 3 单线程即同一时间只做一件事 2. JavaScript为什么是单线程 首先是历史原因,在创建 javascript 这门语言时,多进程多线程的架构并不流行,硬件支持并不好。 其次是因为多线程的复杂性,多线程操作需要加锁,编码的复杂性会增高。 而且,如果同时操作 DOM ,在多线程不加锁的情况下,最终会导致 DOM 渲染的结果不可预期 为了利用多核CPU的计算能力,HTML5提出Web Worker标准,允许JavaScript脚本创建多个线程,但是子线程完全受主线程控制,且不得操作DOM。所以,这个新标准并没有改变JavaScript单线程的本质。 异步 1.JS的 同步任务/异步任务 同步任务:在主线程上排队执行的任务,只有前一个任务执行完毕,才能执行后一个任务 异步:不进入主线程、而进入"任务队列"(task queue)的任务,只有"任务队列

异步更新队列 nextTick

别说谁变了你拦得住时间么 提交于 2019-12-06 02:23:27
Vue 在 更新 DOM 时 是异步执行的。 只要侦听到数据变化,Vue 将开启一个队列,并缓冲在同一事件循环中发生的所有数据变更。 如果同一个 watcher 被多次触发,只会被推入到队列中一次。这种在缓冲时去除重复数据对于避免不必要的计算和 DOM 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然后,在下一个的事件循环“tick”中,Vue 刷新队列并执行实际 (已去重的) 工作。Vue 在内部对异步队列尝试使用原生的 Promise.then 、 MutationObserver 和 setImmediate ,如果执行环境不支持,则会采用 setTimeout(fn, 0) 代替。 例如,当你设置 vm.someData = 'new value' ,该组件不会立即重新渲染。当刷新队列时,组件会在下一个事件循环“tick”中更新。多数情况我们不需要关心这个过程,但是如果你想基于更新后的 DOM 状态来做点什么,这就可能会有些棘手。 虽然 Vue.js 通常 鼓励开发人员使用“数据驱动”的方式思考 ,避免直接接触 DOM,但是有时我们必须要这么做。 为了在数据变化之后等待 Vue 完成更新 DOM,可以在数据变化之后立即使用 Vue.nextTick(callback) 。这样回调函数将在 DOM 更新完成后被调用。例如: 在组件内使用 vm.$nextTick() 实例方法特别方便,因为它不需要全局

【前端知识体系-NodeJS相关】NodeJS高频前端面试题整理

≯℡__Kan透↙ 提交于 2019-12-05 18:07:25
1. 为什么JavaScript是单线程? 防止DOM渲染冲突的问题; Html5中的Web Worker可以实现多线程 2.什么是任务队列? 任务队列"是一个先进先出的数据结构,排在前面的事件,优先被主线程读取。主线程的读取过程基本上是自动的,只要执行栈一清空,"任务队列"上第一位的事件就自动进入主线程。 2.1 同步和异步任务 同步任务指的是,在主线程上排队执行的任务,只有前一个任务执行完毕,才能执行后一个任务; 异步任务指的是,不进入主线程、而进入"任务队列"(task queue)的任务,只有"任务队列"通知主线程,某个异步任务可以执行了,该任务才会进入主线程执行。 2.2 执行流程 所有同步任务都在主线程上执行,形成一个执行栈(execution context stack)。 主线程之外,还存在一个"任务队列"(task queue)。只要异步任务有了运行结果,就在"任务队列"之中放置一个事件。 一旦"执行栈"中的所有同步任务执行完毕,系统就会读取"任务队列",看看里面有哪些事件。那些对应的异步任务,于是结束等待状态,进入执行栈,开始执行。 主线程不断重复上面的第三步。 3. 什么是事件循环(EventLoop)? 主线程从"任务队列"中读取事件,这个过程是循环不断的,所以整个的这种运行机制又称为Event Loop(事件循环)。 3.1 定时器函数的基本使用方法对比?

python 进程

自作多情 提交于 2019-12-05 16:33:53
理论 什么是进程 进程(Process)是计算机中的程序关于某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是操作系统结构的基础。在早期面向进程设计的计算机结构中,进程是程序的基本执行实体;在当代面向线程设计的计算机结构中,进程是线程的容器。程序是指令、数据及其组织形式的描述,进程是程序的实体。 狭义定义:进程是正在运行的程序的实例(an instance of a computer program that is being executed)。 广义定义: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它是操作系统动态执行的基本单元,在传统的操作系统中,进程既是基本的分配单元,也是基本的执行单元。 第一,进程是一个实体。每一个进程都有它自己的地址空间,一般情况下,包括文本区域(text region)、数据区域(data region)和堆栈(stack region)。文本区域存储处理器执行的代码;数据区域存储变量和进程执行期间使用的动态分配的内存;堆栈区域存储着活动过程调用的指令和本地变量。 第二,进程是一个“执行中的程序”。程序是一个没有生命的实体,只有处理器赋予程序生命时(操作系统执行之),它才能成为一个活动的实体,我们称其为进程。[3] 进程是操作系统中最基本、重要的概念。是多道程序系统出现后,为了刻画系统内部出现的动态情况

nodejs学习分享

℡╲_俬逩灬. 提交于 2019-12-05 16:24:44
nodejs学习分享 nodejs安装配置 官方下载地址: https://nodejs.org/en/download/ 命令安装 1.下载源码 在官方地址中下载SourceCode 或者 wget http://nodejs.org/dist/v0.10.24/node-v0.10.24.tar.gz 或者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nodejs/node.git 2.解压源码 tar zxvf node-v0.10.24.tar.gz 3.编译安装 cd node-v 0 . 10.24 ./configure --prefix= /usr/local /node/ 0 . 10.24 make make install 4.配置环境变量 vim /etc/profile export NODE_HOME=源码包路径 export PATH= $NODE_HOME /bin: $PATH source /etc/profile 验证是否安装成功 使用命令node -v npm使用介绍 npm是一个包管理工具,类似于Java中的Maven;npmr入门文档见: https://www.npmjs.com.cn/getting-started/what-is-npm/ 使用淘宝NPM镜像 同步频率目前为10分钟一次 npm install -g

NodeJs异步IO

送分小仙女□ 提交于 2019-12-05 15:43:41
一、异步的应用 对于前端开发人员来说,异步编程再普遍不过了(ajax)。 对于服务端(java)开发人员来说,也存在异步编程,相关编写可参见Java分类下的“java编写异步处理方法提升系统性能”该篇文章,这里也就不放传送门了。 对于移动端所有的触发事件也都是异步的,相关开发人员应该也都是很熟悉的。 二、异步和同步的比较 在java中如果需要发起网络请求,假设我们已经封装好了一个方法,如下: Log .log ( "发起网络请求" ) ; JSONObject result1 = HttpUtil .get ( "http://host:port/uri1" ) ; Log .log ( "网络请求1返回内容:" + result1 .toString ()) ; JSONObject result2 = HttpUtil .get ( "http://host:port/uri2" ) ; Log .log ( "网络请求2返回内容:" + result2 .toString ()) ; // do something... 以上代码是顺序执行的,也就是说网络情况很差的环境下,后续的操作(do something…)就算与网络请求返回结果无关也必须要等待。 下图说明一下同步IO的执行顺序: 所以以上代码的总用时=网络请求1的用时时长+网络请求2的用时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