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收测试

软件测试概论

雨燕双飞 提交于 2020-04-07 04:53:33
对于刚从学校出来的学生来说,大家可能对软件测试生疏些,而对软件研发都再不过的熟悉了,今天就介绍下软件测试理论: 测试目的:   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尽可能多的缺陷。成功的测试在于发现了迄今尚未发现的缺陷,所以测试人员的职责是为了发现更多的缺陷而设计测试用例,它能有效地揭示潜伏在软件里的缺陷。 常用的测试模型(测试生命周期) 常用的测试模型有:瀑布模型、V模型、W模型; 瀑布模型是按工序将问题化简,将功能的实现与设计分开,采用机构化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将逻辑实现与物理实现分开。自上而下分为需求分析、制定计划、编写测试用例、软件测试、验收测试;   V模型是最为明确的描述了开发阶段与测试阶段的对应关系,比如在单元测试对应开发阶段是编码,集成测试对应的开发阶段是详细设计,系统测试对应的开发阶段是概要设计,最后的验证测试对应的开发阶段是验收测试; W模型是伴随整个软件开发周期,而且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程序,需求、设计等同样要测试,测试与开发是同步进行的,比如在用户需求阶段测试人员应根据用户需求验收测试用例设计,在需求分析阶段测试人员应进行调研确定系统测试用例设计,概要设计阶段测试人员应进行集成测试的设计,详细设计阶段测试人员应进行单元测试的设计,编码阶段测试人员应进行单元测试,在集成(对系统模块的连接)阶段进行集成测试,在实施(是否满足用户需求)阶段应进行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

软件测试常见笔试题

人盡茶涼 提交于 2020-03-28 21:29:36
1 . 软件测试 的目的是尽可能多的找出软件的缺陷。( Y) 2 .Beta 测试是验收测试的一种。( Y) Acceptance testing 验收测试是部署软件之前的最后一个测试操作。验收测试的目的是确保软件准备就绪,并且可以让最终用户将其用于执行软件的既定功能和任务。 3 .验收测试是由最终用户来实施的。( N ) 是由测试人员来实施的 4 .项目立项前测试人员不需要提交任何工件。( Y ) 工件:加工过程中生产对象 5 .单元测试能发现约80% 的软件缺陷。( Y ) 6 .代码评审是检查源代码是否达到模块设计的要求。( N ) 代码评审也称代码复查,是指通过阅读代码来检查源代码与编码标准的符合性以及代码质量的活动。 7 .自底向上集成需要测试员编写驱动程序。( Y ) 自顶向下综合测试的具体步骤为:   1 以主控模块作为测试驱动模块,把对主控模块进行单元测试时引入的所有桩模块用实际模块替代;   2 依据所选的集成策略(深度优先或广度优先),每次只替代一个桩模块;   3 每集成一个模块立即测试一遍;   4 只有每组测试完成后,才着手替换下一个桩模块;   5 为避免引入新错误,须不断地进行回归测试(即全部或部分地重复已做过的测试)。 自底向上综合测试的步骤分为:   1 把低层模块组织成实现某个子功能的模块群(cluster);   2 开发一个测试驱动模块

关于用户体验设计与软件测试的关系

我的梦境 提交于 2020-03-22 22:51:36
作为一个目前从事软件测试的工作却对用户体验设计行业有着期盼和追求的人,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思考:用户体验设计(user experience design,简称UED)与软件测试的关系是怎样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鉴于个人的思考和总结,现在谈谈我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从定义和目标上来看 UED一般包括用户研究、视觉设计、交互设计以及信息架构设计。用户体验是一种纯主观在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感受。但是对于一个界定明确的用户群体来讲,其用户体验的共性是能够经由良好设计实验来认识到。UED的目标是让产品首先有用、其次要易用、接下来产品设计要友好、然后是视觉设计能让产品产生一种吸引力、最后是全面融会贯通上升为品牌。因此,可以说,UED为产品的产生及其寿命长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属于创造性的工作。 软件测试一般也包括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软件测试是使用人工或者自动手段来运行或测试某个系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弄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测试更像是为了配合UED的目标而存在的,起着陪护作用。 从软件生命周期来看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把软件生存的漫长周期依次划分为:可行性研究与计划、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运行与维护六个阶段。在这其中,设计阶段就包括UED,而开发和测试阶段就对应有测试的过程,如开发过程中的可用性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等。另外

验收测试的自动化

微笑、不失礼 提交于 2020-03-21 05:48:04
今天下午给同事就自动化验收测试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引起了大家的阵阵讨论。同时还有其他Team的人来分享各自的经验,他们也都做得相当不错。 测试包括很多种,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功能测试、验收测试、数据库测试等等。撇开大家都熟悉的单元测试、功能测试不谈,为什么这里要单独拿验收测试来说自动化呢? 首先谈谈准备一次发布要做哪些事情。首先得验收这个迭代里面的所有Story,功能符合验收条件,没有bug。然后呢,需要对以往的所有迭代的Story都要进行回归测试,来验证这个迭代里面的修改没有破坏以前的功能。如果全部通过,或者核心功能工作完好,那么系统就能进行发布了。 由此看来,测试人员的工作量相当大,验收Story+回归所有功能。如果在一个发布很频繁的互联网项目上,两周甚至一周一个发布,要是这些活全部手工做的话,测试人员就得累得吐血了。即使这样,血吐光了都不一定能测得完。测不完?所有人都来做测试,所有人都得吐血了。“人肉测试”不仅仅是很难完成任务,而且还有以下几个问题: 1. 重复劳动。这样一件事情,每次都得做一遍,烦不烦? 2. 人工测试精确度不高,容易出错。人不是机器,没有百分百的准确性,某个时候肚子饿了,或者听说股市大跌,精神一紧张,手一抖,就测不准了。 3. 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一大堆人花大量时间来测试,测试完还得花时间写书面报告,成本增长的那个快。 结论是人肉测试不行

测试面试题集-测试基础理论

吃可爱长大的小学妹 提交于 2020-02-22 04:31:33
以下内容首发于微信公众号【ITester软件测试小栈】: 测试面试题集-1.测试基础理论 大家好我是coco小锦鲤最近很多小可爱在找工作、找实习 因为知识积累不系统 不会总结 经验不足等原因 还没有找到理想的测试工作 看着身边的朋友 都纷纷收到了心仪的offer 而自己却待在原地 恐慌和对未来的迷茫每日剧增 接下来每周五给大家推送面试系列记得持续关注哦 Q: 一、进行测试用例设计的时候用到的方法有哪些? A: 最常使用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包括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方法、场景法、错误推测法。其中,最容易发现错误的是边界值法,使用最多的是场景法。以注册为例:首先从需求确定用户名和密码的长度类型约束,根据需求写测试点,然后设计测试数据,编写测试用例。 Q: 二、测试计划包括哪些主要步骤和信息? A: 测试计划包括引言、测试基本内容(测试目的、测试范围、测试环境、测试工具、测试人员)、实施计划(任务分配、进度安排)、风险控制等。 Q: 三、测试报告需要包含哪些内容?测试报告交付文档有哪些?你认为测试报告的侧重点是什么? A: 测试报告包括:引言、测试基本信息、测试结果及缺陷分析、测试结论和建议,交付文档。 交付文档有测试用例、提交的bug、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的侧重点是测试结果和缺陷分析,测试结论。 Q: 四、bug的生命周期?你是怎么跟进bug的? A: bug的生命周期

软件测试理论

吃可爱长大的小学妹 提交于 2020-02-16 01:11:36
软件测试分类: 按测试阶段划分:单元测试(模块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 按是否覆盖源代码:白盒测试,黑盒测试 按是否运行:静态测试,动态测试 其他:回归测试,冒烟测试,随机测试,验收测试 按是否自动化:人工测试,自动化测试 黑盒测试:分为功能测试(逻辑功能测试/界面测试/易用性测试/安装测试/兼容性测试),性能测试(一般性能测试/稳定性测试/负载测试/压力测试) 验收测试:阿尔法测试(内部测试版),贝塔测试(外测,用户测试),伽马测试(与正式版几乎相同) v模型: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 优点:清楚的标识了开发和测试的各个阶段;自上而下逐步求精,每个阶段分工明确,便于整体项目把控。 缺点:自上而下的顺序导致了,测试工作在编码之后,就导致错误不能及时修改。实际工作中,需求经常变化,导致v模型步骤,反复执行,返工量很大,灵活度较低。 改良:每个步骤进行小型的迭代工作。 w模型:开发伴随整个开发周期,需求和设计同样需要测试;更早的介入测试,可以发现初期的缺陷,修复成本低。 来源: CSDN 作者: 只不停 链接: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082088/article/details/104308497

验收测试

倾然丶 夕夏残阳落幕 提交于 2020-01-30 09:47:13
验收测试是最后一个阶段的测试操作,在软件产品投入正式运行前的所要进行的测试工作。和系统测试相比而言,验收测试与之的区别就只是测试人员不同,验收测试则是由用户来执行这一操作的。验收测试的主要目标是为向用户展示所开发出来的软件符合预定的要求和有关标准,并验证软件实际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确保用户能用该软件顺利完成既定的任务和功能。通过了验收测试,该产品就可进行发布。但是,在实际交付给用户之后,开发人员是无法预测该软件用户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是如何使用该程序的,所以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测试人员还应进行Alpha测试或Beta测试这两种情形的测试。Alpha测试是在软件开发环境下由用户进行的测试,或者模拟实际操作环境进而进行的测试。Alpha测试主要是对软件产品的功能、局域化、界面、可使用性以及性能等等方面进行评价。而Beta测试是在实际环境中由多个用户对其进行测试,并将在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错误有效反馈给软件开发者。所以在测试过程中用户必须定期将所遇到的问题反馈给开发者。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rsyslog/p/12242130.html

我眼中的CICD

耗尽温柔 提交于 2020-01-25 08:20:21
前言 本文基本就是 ThoughtWorks 文集 中一键发布的读后感。 持续集成 持续集成也就是 CI,是敏捷软件开发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实践,也是极限编程核心技术实践之一。CI 是指开发人员一旦将代码提交到版本控制系统之后,就进行构建,并运行一系列测试套件的过程。 产出物的管理 现在管理产出物一般使用开源的 Nexus3 或者商业的 artifactory 。现在产出物比较推荐的形式就是容器镜像,遵循不可变基础实施这种技术实践,容器能极大的提高各个环境的一致性。还有需要注意的点就是 产出物流过整个流水线 ,就是说各个环境使用的容器镜像都是一样的,如果在各个环境中有不一样的地方就通过配置管理解决,我推荐携程开源的 Apollo。 第一道门--提交测试 开发人员一提交代码,就自动触发持续集成的流程,比较推荐 git 的 pre-commit hook,通过自定义脚本的形式实现整个构建的过程,大家也可以看看 持续集成僵死 ,这个构建过程应该包含所有的单元测试和一些冒烟测试,还有其他一些能证明其质量的测试。 这些测试的目的就是尽早失败,这也是质量内建的体现。开发人员必须等到这些测试全部通过之后才能进行下一个任务,从软件开发的角度,问题发现的越晚解决问题的成本就越高,这个过程通常是很快的。 只要提交测试通过了一般来讲就可以进行下一个任务了,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

测试分类

天大地大妈咪最大 提交于 2020-01-14 19:14:21
按开发阶段分: 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是对软件组成单元进行测试。其目的是检验软件基本组成单位的正确性。测试的对象是软件设计的最小单 位:模块。又称为模块测试 测试阶段:编码后或者编码前(TDD) 测试对象:最小模块 测试人员:白盒测试工程师或开发工程师 测试依据:代码和注释+详细设计文档 测试方法:白盒测试 测试内容:模块接口测试、局部数据结构测试、路径测试、错误处理测试、边界测试 集成测试 集成测试也称联合测试(联调)、组装测试,将程序模块采用适当的集成策略组装起来,对系统的接口及集成后的 功能进行正确性检测的测试工作。集成主要目的是检查软件单位之间的接口是否正确。 测试阶段:一般单元测试之后进行 测试对象:模块间的接口 测试人员:白盒测试工程师或开发工程师 测试依据:单元测试的模块+概要设计文档 测试方法: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相结合 测试内容:模块之间数据传输、模块之间功能冲突、模块组装功能正确性、全局数据结构、单模块缺陷对系 统的影响 系统测试 将软件系统看成是一个系统的测试。包括对功能、性能以及软件所运行的软硬件环境进行测试。时间大部分在系统 测试执行阶段,包括回归测试和冒烟测试。 测试阶段:集成测试通过之后 测试对象:整个系统(软、硬件) 测试人员:黑盒测试工程师 测试依据:需求规格说明文档 测试方法:黑盒测试 测试内容:功能、界面、可靠性、易用性、性能、兼容性、安全性等

开发中的测试名词解释

醉酒当歌 提交于 2020-01-08 23:51:41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Alpha测试】 Alpha测试是由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的测试,也可以是开发机构内部的用户在模拟实际操作环境下进行的测试 测试环境受开发方控制 用户数量相对较少 时间比较集中 先于Beta测试 【Beta测试】 Beta测试是由软件的多个用户在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实际使用环境下进行的测试。 测试环境不受开发方控制 用户数量较多 测试时间比较长 【验收测试】 验收测试是以用户为主的测试,软件开发和QA人员也应该参加,测试一般在用户所在地进行,由用户验证软件产品是否满足了所有的需求的一系列的验收测试工作 验收测试的目的是为了以发现”未实现的需求”为目的,以评估”适合使用”为目标,该类测试的不是以发现缺陷为主要目的。 【灰度测试】 灰度测试,也叫灰度发布或金丝雀发布,就是在某项产品或应用正式发布前,选择特定人群试用,逐步扩大其试用者数量,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其中的问题。 灰度发布能及早获得用户的意见反馈,完善产品功能,提升产品质量,让用户参与产品测试,加强与用户互动,降低产品升级所影响的用户范围。 在其上可以进行A/B testing,即让一部分用户继续用产品特性A,一部分用户开始用产品特性B,如果用户对B没有什么反对意见,那么逐步扩大范围,把所有用户都迁移到B上面来 灰度发布可以保证整体系统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