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机

如何在本地安装CentOS虚拟机

吃可爱长大的小学妹 提交于 2020-02-29 10:55:35
1.下载虚拟机镜像,下载地址:http://isoredirect.centos.org/centos/7/isos/x86_64/CentOS-7-x86_64-Minimal-1708.iso 2.下载VMware,利用VMware工具在本地安装虚拟机。 3.以上的都下载完成之后,按照百度经验的方式进行安装,地址: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eae0782787b4c01fec548535.html 以上安装都很简单,在这里主要讲解几个遇到的问题: 问题一: 机器无法正常从镜像启动,一直报not found然后需要什么USB等,解决办法:CD/DVD选项,更改成使用镜像。 问题二:无法正常连接网络的问题:ping baidu.com 一直报错,不能够正常ping,说明网络没有正常连接,则需要如下操作: 如果还不能够正常联网,然后进行如下操作: 进入/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目录,用ls命令查看网卡配置文件(带一串数字的文件就是网卡配置文件)ifcfg-ens(eno)数字, 然后用vi命令编辑这个文件 将最后一行的ONBOOT=no改为ONBOOT=yes,然后保存退出。重启网卡服务service network restart。然后就可以上网了。 问题三:虚拟机没有ifconfig

VMware 虚拟机安装 Mac OS X Mountain Lion 苹果系统

半世苍凉 提交于 2020-02-29 10:48:25
转: http://www.ychong.com/mac-os-x-mountain-lion-vmware-workstation/comment-page-1/ 本文所用到的工具附件 Workstation 8 and Fusion 4 Mac OS X Unlocker v1.1.0 苹果桌面操作系统 Mac OS X Mountain Lion(版本号为 Mac OS X v10.8)已于今年 7 月 21 日通过 Mac App Store 发布。未能上手 MacBook / iMac 的用户亦可通过一定的方法在普通电脑上安装 Mac OS X 并获得极佳的体验。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 VMware Workstation 8/9 下安装并使用 Mac OS X。VMware Workstation 是非常优秀的一款桌面虚拟化软件,不仅硬件兼容性高,功能也非常丰富,并能在普通家用电脑上实现很好的虚拟机操作使用体验,可以说并不亚于真实 Mac 机。(笔者在 2011 年 6 月份曾发表过一篇《 普通 PC 电脑上安装苹果雪豹 Mac OS X Snow Leopard 教程 》,但为避免及其繁琐的前期工作和应对驱动程序疑难,特撰写本文。)   如果读者的机器配置在主流上下,那么完全可以抛弃传统的真实机分区安装法,而采用本文介绍的虚拟机法,不仅碰到的问题疑难大大减少

虚拟机安装

廉价感情. 提交于 2020-02-29 10:40:25
VMware虚拟机安装Win10,Win10用虚拟机安装教程 微软发布Win10预览版下载地址后,用WMware虚拟机安装Win10是很好的选择。如何用VMware虚拟机安装Win10,Win10怎么用虚拟机安装? 工具/材料 VMware虚拟机 Win10 VMware虚拟机安装Win10,Win10虚拟机安装教程安装好VMware虚拟机后,打开虚拟机,点击VMware首页上的新建虚拟机。如下图所示。 点击后进入新建虚拟机向导界面,点击下一步,如下图所示。 在安装客户机操作系统这里,我选择安装程序光盘映像文件iso,然后通过点击浏览按钮来选择我们下载好的Win10系统ISO文件。然后点击下一步,如下图所示。 注意:如果你不知道怎么下载Win10的ISO文件,请参考我的这篇文章 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6c67b1d6f1fcc92787bb1eab.html 由于Win10系统是刚发布出来,虚拟机还没有Windows 10选项,这里选择Win8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你是64位的Win10就要选择Windows 8的64位。然后点击下一步。 输入安装Win10虚拟的名字,选择存放Windows 10安装虚拟的保存位置,这里建议选择一个空间比较大的位置,然后点击下一步。 给Win10虚拟机设置硬盘大小,Win10建议要45G

Java内存分配及垃圾回收

白昼怎懂夜的黑 提交于 2020-02-29 10:26:28
一:Java虚拟机数据区组成 Java虚拟机数据区有五大部分组成,分别是:方法区、堆区、虚拟机堆栈区、本地方法区、程序计数器区,这五个部分分成两组,分别是: (A)线程共享部分: 1.方法区:这个区域被各个线程共享使用,用来存储被虚拟机加载的类、常量、静态变量、即时编译后代码等信息,这个区域相对于【堆区】而言稳定很多,但仍然存在内存溢出的概率,本区会涉及到内存回收。 2.堆区:堆区是虚拟机中内存中占用最大的一部分,用来存储由各个线程运行时创建的各种非瞬时性的对象副本,因为涉及到多线程的同时使用(读取和写入),因此,这个区域是垃圾回收机制发挥主要作用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发生内存泄漏的地方,这个区域是内存管理的核心区域,内存管理的大部分功能都是围绕着这个区域的健康运行而设计的。 (B)线程独占部分: 3.虚拟机堆栈:这个区域其实就是单个线程的操作区,相当于线程这个工人的私人操作台。 4.本地方法栈:和虚拟机栈类似,只是Java虚拟机使用到的本地(非本虚拟机产生或者由其它语言产生的方法)方法提供服务的场所,类似于向其它厂商提供零件、接收其它厂商零件等等与配套厂商协作的场所。 5.程序计数器:这个区域用来记录单个线程在运行过程行号、跳转控制等等。 二、对象内存分配: 当虚拟机遇到new指令时,虚拟机会在方法区的常量池中去寻找这个类的引用标记,如果找到则进行分配内存,初始化变量等;如果没有找到

redis的配置详解

落爺英雄遲暮 提交于 2020-02-29 09:14:19
redis 127.0.0.1:6379> CONFIG GET loglevel 1) "loglevel" 2) "notice" Redis 的配置文件位于 Redis 安装目录下,文件名为 redis.conf。 你可以通过 CONFIG 命令查看或设置配置项。 语法 Redis CONFIG 命令格式如下: redis 127.0.0.1:6379> CONFIG GET CONFIG_SETTING_NAME 实例 使用 * 号获取所有配置项: 实例 redis 127.0.0.1:6379> CONFIG GET * 1) "dbfilename" 2) "dump.rdb" 3) "requirepass" 4) "" 5) "masterauth" 6) "" 7) "unixsocket" 8) "" 9) "logfile" 10) "" 11) "pidfile" 12) "/var/run/redis.pid" 13) "maxmemory" 14) "0" 15) "maxmemory-samples" 16) "3" 17) "timeout" 18) "0" 19) "tcp-keepalive" 20) "0" 21)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22) "100" 23) "auto-aof-rewrite-min

redis.conf配置项说明

不羁的心 提交于 2020-02-29 09:13:41
#是否以后台进程运行,默认为no,如果需要以后台进程运行则改为yes daemonize no #如果以后台进程运行的话,就需要指定pid,你可以在此自定义redis.pid文件的位置。 pidfile /var/run/redis.pid #接受连接的端口号,如果端口是0则redis将不会监听TCP socket连接 port 6379 # If you want you can bind a single interface, if the bind option is not # specified all the interfaces will listen for incoming connections. # # bind 127.0.0.1 # Specify the path for the unix socket that will be used to listen for # incoming connections. There is no default, so Redis will not listen # on a unix socket when not specified. # # unixsocket /tmp/redis.sock # unixsocketperm 755 #连接超时时间,单位秒。(0 to disable)? timeout

如何在C/C++中调用Java

旧街凉风 提交于 2020-02-29 07:52:36
转的一篇文章,看的不懂,先坐下记录吧~~~ java跨平台的特性使Java越来越受开发人员的欢迎,但也往往会听到不少的抱怨:用Java开发的图形用户窗口界面每次在启动的时候都会跳出一个控制台窗口,这个控制台窗口让本来非常棒的界面失色不少。怎么能够让通过Java开发的GUI程序不弹出Java的控制台窗口呢?其实现在很多流行的开发环境例如JBuilder、Eclipse都是使用纯Java开发的集成环境。这些集成环境启动的时候并不会打开一个命令窗口,因为它使用了JNI(Java Native Interface)的技术。通过这种技术,开发人员不一定要用命令行来启动Java程序,可以通过编写一个本地GUI程序直接启动Java程序,这样就可避免另外打开一个命令窗口,让开发的Java程序更加专业。 JNI答应运行在虚拟机的Java程序能够与其它语言(例如C和C++)编写的程序或者类库进行相互间的调用。同时JNI提供的一整套的API,答应将Java虚拟机直接嵌入到本地的应用程序中。图1是Sun站点上对JNI的基本结构的描述。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C/C++中调用Java方法,并结合可能涉及到的问题介绍整个开发的步骤及可能碰到的难题和解决方法。本文所采用的工具是Sun公司创建的 Java Development Kit (JDK) 版本 1.3.1,以及微软公司的Visual C++ 6开发环境。

基于Ubuntu 8.10平台的PHP Web服务器配置

余生长醉 提交于 2020-02-29 07:44:07
以前在Windows下面做过Web服务器,但是还从来没有在Linux下做过。今天,终于下定了决心,试着做一个,顺便学点知知识。 在Windows下架服务器很容易,但是服务器维护对于相我这样的小菜来说却是十份头疼的事。主要还是因为树大招风的原因。现在新出了个Linux版本Ubuntu,并且也有Ubuntu Server版本,所以就拿来一试。 首先,做好准务工作: 先在Ubuntu网站下一个Ubuntu Server 8.10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Ubuntu Server 8.10是Ubuntu在08年10月份推出的,这个版本集成了:DNS、LAMP、MAIL、DATABASE、SMB、VIRTUAL MACHINE等这几个软件。 在Ubuntu Server8.10的安装过程中会有选项让你选择所要安装的功能,我选了LAMP、DATABASE这两个,主要是为了做PHP-Web服务器用。 安装好了之后,会提示要进行重启。 重启完了之后会自动进入命令行模式,因为Ubuntu Server版本没有GUI,所以,所有的工作只能在命令行模式下进行了,当然,你如果对命令行一壳不通,那你也可以弄个GUI上去。不过,很是麻烦的,我也试了,最后还没放弃了。装完重启之后会进入命令行界面。 完善Apache2程序 因为各种PHP源码对PHP环境要求不一样,所以这一步并不是必须的

From PowerOn to Android – The Boot Sequence

北战南征 提交于 2020-02-29 04:29:00
现在的arm soc嵌入式系统,如android设备,启动过程虽然各个soc均有差异,但大体一致.即有一段程序内置在soc的rom中,可根据外接管脚的选择不同的启动设备,如内部nand,sd卡,u盘等,这段代码可以认为bootloader0,大多数情况下,这段代码很精简,不会识别分区格式(树莓派除外),这段精简代码在soc内部的sram执行,从启动设备的某个固定地址读取一定大小的数据,这段数据可以认为时bootloader1,这段代码一般负责初始化基本时钟和dram控制器,然后读取bootloader2,bootload2一般具有基本的设备驱动程序,如uart/屏幕/存储设备,通过这些基本的驱动,识别分区,打印log,加载内核. 当内核加载后,内核具有编译进内核本身的基本驱动如存储设备和文件系统,串口,从而可以打印log到屏幕或串口.之后初始化各种外设后挂载rootfs.之后可以加载动态内核模块,执行init进程,最终进入系统. One of the main issues when dealing when embedded systems -specially as an amateur developer- is understanding what happens since our board/tablet/phone/etc (we will refer to is

在一台机器上建立一个虚拟机的网络

有些话、适合烂在心里 提交于 2020-02-29 03:36:33
目标就是在一台物理机上运行>=2个的虚拟机,每一个虚拟机中都运行openvswitch或是直接用brctl-utils工具。 在每一个虚拟机中再起若干个ttylinux虚拟机,这样就可以组成了一个网络,由多个bridge组成。 虚拟机用qemu来创建。实现这个环境的难点就在于多个网卡的创建,并能正确的工作,经过摸索和搜索资料,终于知道了如何让NICs正常工作了。 创建两个网卡很简单:qemu ... -net nic -net tap,ifname=tap0 -net nic -net tap,ifname=tap1 然后将tap0,tap1加到bridge上去,我试过将它们分别加到不同的bridge上去,当然这些bridge都是在同一台物理主机上的,但是仍然不可以,会发现这种现象:ping一次后发现网络中不断的看到arp消息,似乎永无止境。 最后的解决办法就是加vlan: qemu .. -net nic,vlan=0 -net tap,vlan=0,ifname=tap0 -net nic,vlan=1 -net tap,vlan=1,ifname=tap1 将tap0和tap1加入到相同的bridge上都不会有问题。 用上面的办法在物理机上创建两个虚拟机, VM1,VM2,对应的tap为: tap10,tap11 tap20,tap21 将它们加入bridge. brc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