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列化

java实例化对象的几种方式

左心房为你撑大大i 提交于 2020-03-10 20:35:32
这里一共整理了四种方法 ①用类的new ()创建 ②用clone方法创建, 需要类实现 Cloneable 接口 ③通过反射机制创建 ④将一个对象实例化后,进行序列化,再反序列化 下面是实现代码 1)用类的new ()创建 User user = new User(); 2)用clone方法创建, 需要类实现 Cloneable 接口 User user2 = (User) user1.clone(); 3)用 Class.forName方法获取类,在调用类的newinstance()方法 Class<?> cls =null; User u = null; try { cls = Class.forName("com.dao.User"); u = (User)cls.newInstance();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1) { e1.printStackTrace(); } 4)将一个对象实例化后,进行序列化,再反序列化,也可以获得一个对象(远程通信的场景下使用) try{ ObjectOutputStream out = new ObjectOutputStream (new FileOutputStream("D:/objectUser.txt")); //序列化对象 out.writeObject(user1); //"Kong

DRF笔记七——序列化

你说的曾经没有我的故事 提交于 2020-03-10 19:46:16
序列化 继承serializers.Serializer 基本使用: # model.py from django . db import models class Role ( models . Model ) : title = models . CharField ( max_length = 32 ) # url.py from django . conf . urls import url from api import views urlpatterns = [ url ( r '^(?P<version>[v1|v2]+)/roles/$' , views . RolesView . as_view ( ) ) , ] # view.py from rest_framework import serializers from api import models class RolesSerializer ( serializers . Serializer ) : id = serializers . IntegerField ( ) title = serializers . CharField ( ) class RolesView ( APIView ) : def get ( self , request , * args , ** kwargs ) : #

Serializable在C#中的作用.NET中的对象序列化

我与影子孤独终老i 提交于 2020-03-10 18:17:26
简介 序列化是指将对象实例的状态存储到存储媒体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先将对象的公共字段和私有字段以及类的名称(包括类所在的程序集)转换为字节流,然后再把字节流写入数据流。在随后对对象进行反序列化时,将创建出与原对象完全相同的副本。 在面向对象的环境中实现序列化机制时,必须在易用性和灵活性之间进行一些权衡。只要您对此过程有足够的控制能力,就可以使该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自动进行。例如,简单的二进制序列化不能满足需要,或者,由于特定原因需要确定类中那些字段需要序列化。以下各部分将探讨 .NET 框架提供的可靠的序列化机制,并着重介绍使您可以根据需要自定义序列化过程的一些重要功能。 持久存储 我们经常需要将对象的字段值保存到磁盘中,并在以后检索此数据。尽管不使用序列化也能完成这项工作,但这种方法通常很繁琐而且容易出错,并且在需要跟踪对象的层次结构时,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可以想象一下编写包含大量对象的大型业务应用程序的情形,程序员不得不为每一个对象编写代码,以便将字段和属性保存至磁盘以及从磁盘还原这些字段和属性。序列化提供了轻松实现这个目标的快捷方法。 公共语言运行时( CLR )管理对象在内存中的分布, .NET 框架则通过使用反射提供自动的序列化机制。对象序列化后,类的名称、程序集以及类实例的所有数据成员均被写入存储媒体中。对象通常用成员变量来存储对其他实例的引用。类序列化后

django restframework 序列化

若如初见. 提交于 2020-03-10 16:27:16
1、StringRelatedField 返回一个字符串 { “继承于”:“ModelSerializer”, “说明”:“当查多的时传入一个many=True”, “返回的数据”:“是由模型类里面的__str__方法决定的” } 2、PrimaryKeyRelatedField 返回一个主键 { “继承”:“ModelSerializer”, “使用情况”:“需要传入read_only=True” } 3、HyperlinkedRelatedField 返回一个超链接 { “继承”:“ModelSerializer”, “参数”:{ “view_name”:“路由的别名”, “lookup_field”:“应该用于查找的目标上的字段。应该对应于引用视图上的 URL 关键字参数。默认值为 pk”, “lookup_url_kwargs”:“查找字段对应的 URL conf 中定义的关键字参数的名称。默认使用与 lookup_field 相同的值” } } 4、SlugRelatedField 自定义返回属性 { “继承”:“SlugRelatedField”, “参数”: { "slug_field(“必传参数”):“返回字段的名字”, } } 5、HyperlinkedModelSerializer 返回一个超链接 {“继承”:

DRF序列化

人走茶凉 提交于 2020-03-10 11:47:05
1. 安装 pip install djangoframework 2. app注册 rest_framework INSTALLED_APPS = [ 'django.contrib.admin', 'django.contrib.auth', 'django.contrib.contenttypes', 'django.contrib.sessions', 'django.contrib.messages', 'django.contrib.staticfiles', 'app.apps.AppConfig', 'rest_framework' ] 3. 自定义序列化程序,创建一个serializers序列器 serializer.CharField(source='orm操作') from rest_framework import serializers class PublisherS(serializers.Serializer): id = serializers.IntegerField() title = serializers.CharField(max_length=32) class AuthorS(serializers.Serializer): id = serializers.IntegerField() name = serializers

Serializable接口

徘徊边缘 提交于 2020-03-10 10:54:28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定义实体类时会继承Serializable接口,类似这样: 我们在实体类中引用了Serializable这个接口,那么这个接口到底有什么?细心的你会发现我们还定义了个serialVersionUID变量。这个变量到底有什么作用? 什么是Serializable接口一个对象序列化的接口,一个类只有实现了Serializable接口,它的对象才能被序列化。 什么是序列化? 序列化是将对象状态转换为可保持或传输的格式的过程。与序列化相对的是反序列化,它将流转换为对象。这两个过程结合起来,可以轻松地存储和传输数据。 为什么要序列化? 1 .对象把对象转换为字节序列的过程称为对象的序列化 2 .把字节序列恢复为对象的过程称为对象的反序列化 什么情况下需要序列化? 当我们需要把对象的状态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传输,或者需要将对象的状态信息持久化,以便将来使用时都需要把对象进行序列化那为什么还要继承Serializable。那是存储对象在存储介质中,以便在下次使用的时候,可以很快捷的重建一个副本。 或许你会问,我在开发过程中,实体并没有实现序列化,但我同样可以将数据保存到mysql、Oracle数据库中,为什么非要序列化才能存储呢?我们来看看Serializable到底是什么,跟进去看一下,我们发现Serializable接口里面竟然什么都没有,只是个空接口。

(27)ASP.NET Core .NET标准REST库Refit

核能气质少年 提交于 2020-03-10 09:46:22
1.简介 Refit 是一个受到Square的Retrofit库(Java)启发的自动类型安全REST库。通过HttpClient网络请求(POST,GET,PUT,DELETE等封装)把REST API返回的数据转化为 POCO(Plain Ordinary C# Object,简单C#对象) to JSON。我们的应用程序通过Refit请求网络,实际上是使用Refit接口层封装请求参数、Header、Url等信息,之后由HttpClient完成后续的请求操作,在服务端返回数据之后,HttpClient将原始的结果交给Refit,后者根据用户的需求对结果进行解析的过程。安装组件命令行: Install-Package refit 代码例子: [Headers("User-Agent: Refit Integration Tests")]//这里因为目标源是GitHubApi,所以一定要加入这个静态请求标头信息,让其这是一个测试请求,不然会返回数据异常。 public interface IGitHubApi { [Get("/users/{user}")] Task<User> GetUser(string user); } public class GitHubApi { public async Task<User> GetUser() { var gitHubApi =

JAVA--IO

混江龙づ霸主 提交于 2020-03-10 04:28:05
在JAVA编程中,我们获取和输出信息时,采取IO流操作。 我们一般是通过文件对这些信息进行操作,那么首先就要操作文件。java.io.File类表示文件(目录)的信息(名称、大小等),并能对文件的内容进行访问,我们可以通过File类在程序中操作硬盘上的文件和目录。一般我们常用的包括获取当前路径getCanonicalPath();创件一个新的文件目录mkdir();判断文件是否存在exists();创件新的文件对象createNewFile();获取路径下的全部文件listFiles();对操作文件的过滤 FileFilter类;判断一个字符串类型的文件名后缀endsWith()。 Java中的IO流是实现输入/输出的基础。按照流的方向不同:分为输入流和输出流。按照处理数据单位的不同:分为字节流(8位byte)和字符流(16位char)。按照功能不同:分为节点流和处理流。所有面向字节的流类都继承于InputStream(输入流)或OutputStream(输出流)这两个是抽象类;面向字符的流类都继承于Reader(读取字符流)或Writer(写入字符流)这两个抽象类,我们可以利用它们的子类来完成不同的功能。所有的流类操作都分为建立流、操作流、关闭流。常用的文件输入输出流是 FileInputStream 和FileOutputStream 。 程序访问IO的次数越少,性能就越高

Java和scala的程序编译执行流程区别

我是研究僧i 提交于 2020-03-10 02:36:52
Java程序编译执行流程 : Scala程序编译执行流程 : 在MapReduce中, 各种序列化器. 类比一下, 比如: IntWritable 以及 Text , 都是把内容进行序列化, 也就是输入不同, 输出相同. 不同的输入, 序列化为同样格式的内容, 运行在hadoop上. 同理, 我们可以认为, scala 和 java 就类比有个 ScalaWritable 以及 JavaWritable. 负责对java 以及Scala进行序列化, 输出是什么呢? 输出就是我们的字节码, 也就是 .class 文件. 用于运行在JVM之上. 来源: CSDN 作者: chenyanlong_v 链接: https://blog.csdn.net/longyanchen/article/details/104762492

在类前面加[Serializable]的作用

天涯浪子 提交于 2020-03-10 01:35:17
在类之前加标记一个属性[Serializable]。该属性指示其类将被序列化。序列是指将对象的实例状态存储到存储媒体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先将对象的公共字段以及类的名称(包括类的程序集)转换为字节流,然后再把字节流写入数据流。在随后对对象进行;反序列化时,将创建出与原对象完全相同的副本。 例如:用viewstate存储时,如果自定义的model没有申明serializable的话是会报错的,一定要申明了才行。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oyalty/archive/2011/06/13/2079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