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频率

大佬总结的电磁兼容知识,EMC整改六步走,看完感觉太简单了点

[亡魂溺海] 提交于 2019-12-03 02:13:38
EMC整改六步走 电磁兼容性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因此,EMC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另一方面是指器具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即电磁敏感性。 各种运行的电子设备之间的干扰主要以电磁传导、电磁感应和电磁辐射三种方式彼此关联并相互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对运行的设备和人员造成干扰、影响和危害。关于具体EMC领域的整改文章其实不少。 EMC 整改六步法如下:第一步查找确认辐射源,第二步滤波,第三步吸波,第四步接地,第五步屏蔽,第六步能量分散法。具体思路如下图所示: 第一步:查找确认辐射源的方法有排除法、频谱分析仪频点搜索法、元件固有频率分析法。而排除法包含有拔线法、分区工作排除法、低电压小电流的人体触摸法,区域屏蔽排除法。元件固有频率分析法是指对一些元件的固定频率及其倍频频率分析归类法,如晶振和 DDR 等元件的工作频率都是固定的。 第二步:滤波一般分为电容滤波、RC 滤波和 LC 滤波等; 第三步:吸收电磁波方法有电路串联磁珠法、绕穿磁环法和贴吸波材料法。使用吸收电磁波方法时要特别注意:辐射超标电磁波频率必须在所使用的吸波材料所吸收电磁波频率范围之内

MFCC(Mel 倒谱系数)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32:02
Mel倒谱系数 Mel倒谱系数:MFCC Mel频率倒谱系数(Mel Frequency Cepstrum Coefficient)的缩写是MFCC,Mel频率是基于人耳听觉特性提出来的,它与Hz频率成非线性对应关系。Mel频率倒谱系数(MFCC)则是利用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计算得到的Hz频谱特征。 用录音设备录制一段模拟语音信号后,经由自定的取样频率(如8000 Hz、16000 Hz等)采样后转换(A/D)为数字语音信号。由于在时域(time domain)上语音信号的波形变化相当快速、不易观察,因此一般都会在频域(frequency domain)上来观察,其频谱是随着时间而缓慢变化的,因此通常可以假设在一较短时间中,其语音信号的特性是稳定的,通常我们定义这个较短时间为一帧(frame),根据人的语音的音调周期值的变化,一般取10~20ms。 Mel-frequency cepstrum coefficient 作用: 和线性预测倒谱系数LPCC一起用于描述语音特征的参数:能量,基音频率,共振峰值等。 详解几个概念: 1.Mel频率: 是模拟人耳对不同频率语音的感知。 人类对不同频率语音有不同的感知能力: 对1kHz以下,与频率成线性关系,对1kHz以上,与频率成对数关系。频率越高,感知能力就越差了。 因此,在应用中常常只使用低频MFCC,而丢弃中高频MFCC。 2.倒谱:

zynq 的时钟频率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22:01
AXI4 interface模式下 Performance up to 300 MHz PL的时钟频率上限应该和PLL的最高输出是一致的,或者说在PLL输出最高频时,PL可以正常的传递信号,arm的频率一般设置为默认的677MHz。 文章来源: zynq 的时钟频率

关于-3db截止频率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8:01
关于-3db截止频率 为什么当信号衰减了-3db的时候就算是截止频率了。这里面有什么高深的内涵。毕竟这样一个重要的东西应该是有重要的意义的。 这个问题也许没有提好,反正高手看到了应该明白吧。尽量把你知道的都写出来了,我不是小白,只是有些问题不明白,但是又不知道怎么问才好。所以请高手全面赐教。呵呵。 能全面就尽量全面吧。因为我觉得书上没有说明的很好。 回答:学得很深刻啊…… 高手说不上了,我也就是把我所有知道的简单的说一说: 按功率算吧,10 lg2 = 3,(matlab中:10*log10(2)=3.0103)就是说3db带宽对应功率下降了一半, 一个吧,我发现用折线法画滤波器的时候,在下降3db的时候跟实际曲线误差最大,不知道是不是巧合 再一个,我当时上模电的时候,那个上课教授好像说了一句“人对半功率以外的不是太敏感了,所以定在3db”,这个不确定,因为不是重点,老师他也没仔细讲,我貌似是听到过这么一句话的,不知道对不对,就是跟你分享一下,一个参考而已。 Site: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01222804.html ~~~~~~~~~~~~~~~~~~~~~~~~~~~~~~~~~~~~~~~~~~~~~~~~~~~~~~~~~~~~~~~~ 注: Matlab中 20*log10(sqrt(2)/2)=-3.0103 ~~~~~~

模拟电路46(有源滤波器-1)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06:01
1、引言 2、有源滤波器 滤波就是根据频率对信号进行筛选。滤波器的功能是使输入信号中特定范围内的频率成分通过,抑制信号中的其他频率成分。 2.1滤波器的分类与分析方法 3、滤波器的分析方法 来源:51CTO 作者: 孤高之鸿 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771934/article/details/100860731

液晶电视配屏相关问题解决方法

一世执手 提交于 2019-12-02 16:53:53
本资料目录 一、屏规格信息 二、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三、配屏后的自检工作 屏规格信息-色彩分辨率 色彩分辨率是指显示屏能显示的颜色深度,一般以位数来描述,如:10Bit、8Bit、6Bit。而规格书有时也会以可显示的颜色数量来描述,如:16.7M。颜色数量和位数的关系是:颜色数量= 。以8Bit 的显示屏为例,可显示的颜色数量为:Display Colors = 。颜色位数的设定会影响显示屏对画面细节部分的显示。设定不当时会出现画面细节模糊或屏幕亮度变低。 色彩分辨率在视觉上的差异: 屏规格信息-物理分辨率 物理分辨率是指显示屏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能显示的画面点数。目前用得较多的屏物理分辨率为1920x1080 及1366x768。而分辨率为1920x1080 的屏就是通常所说的全高清屏,而分辨率为1366*768 的屏称为标清屏。除了这两种分辨率,还有1440*900 及4096x2048等分辨率,但不常用。屏物理分辨率是软件配屏需要设定的重参数之一。设置不正确时,显示屏会出现花屏及黑屏现象。售后在使用替换法解决屏损坏的机器时,用作替换的屏的分辨率需与机芯原配屏的分辨率一致。 屏规格信息-背光控制方式及PWM频率设定 屏背光的亮度变化是由软件控制背光电源的电压或电流实现,控制方式目前有分两种:直流电平控制及PWM 脉宽控制。直流电平控制和PWM 脉宽控制在软件上的表现都为脉宽控制

滤波器的简单理解

╄→尐↘猪︶ㄣ 提交于 2019-12-02 16:36:58
滤波器就是把想要的频率外的信息给消除掉。我们只需要弄一个函数, 使得它在原信号对应频率上的位置为1,其他位置为0。这样频率上该函数和原信号相乘就可以保持想要的频率, 不想要的频率乘完之后为0(即滤波)。 频域相乘就是时域卷积。所以,滤波器就可以通过原信号和一函数在时域卷积。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biggerjun2015/p/11755206.html

离散傅里叶变换的一些理解和LTE基带信号生成的数学理解

╄→尐↘猪︶ㄣ 提交于 2019-12-02 16:31:23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是一种运用蝶形算子计算DFT的方法。 下面是matlab实现代码: close all; clear; fs=200; N=256; % 采样 freq 和数据点数 n=0:N-1; t=n/fs; % 时间序列 % x=0.5*sin(2*pi*15*t); %+2*sin(2*pi*40*t); % 实信号 x=4*exp(j*2*pi*15*t)% +2*exp(-j*2*pi*40*t) + 2 + 4*i; %+ 4000+4000*i; % 复数 信号 y1=fft(x,N); % 对信号进行快速 Fourier 变换 y2=fftshift(y1); x_ifft1 = ifft(y1); x_ifft2 = ifft(y2); mag1=abs(y1); % 求得 Fourier 变换后的 amplitude mag2=abs(y2); f1=n*fs/N; %freq 序列 f2=n*fs/N-fs/2; subplot(4,1,1),plot(t,abs(x),'b'); % 绘出随 freq 变化的 amplitude xlabel('time/s'); ylabel('amplitude');title('Figure1: time domain signal','color','b');grid on;

GNSS频率分配表

房东的猫 提交于 2019-12-02 16:27:05
说明: 公开资料表示,GPS L3用于核爆炸等高能红外辐射事件的侦查,L4用于电离层研究。 GLONASS FDMA信号G1、G2、G3三个频段各自频点见以下附表,摘自ITU的频率协调结果。 GLONASS K 表示现代化的GLONASS信号,采用CDMA,标称载波来自2017版新信号接口控制文件IKD(俄文版) BDS I 表示北斗一代的RDSS系统,数据来自公开发表的相关芯片的技术手册 BDS III表示目前在建的北斗全球系统。可能播发信号的频率来自ITU的频率协调结果,不代表最终系统使用的频率。 GLONASS系统无线电导航信号载频的标称值 摘自世界电联 ITU-R M.1787-2 建议书 《关于在1 1641 215 MHz、1 215-1 300 MHz和1 559-1 610 MHz频段运行的卫星无线电导航业务(空对地和空对空)系统和网络及发射空间电台技术特性的说明》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angzou/p/11754470.html

信号的时频分析

落爺英雄遲暮 提交于 2019-12-02 15:30:56
时频分析是将时域信号转变为在时域和频域上的分布 1.小波 采用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 WT)对各通道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其原理如式(1)所示。 (1) 式中α是尺度函数,它标定了小波变换的分析频率;τ是时移参数,它定义了分析时刻,ψ(t)是母小波。尺度函数与实际频率的关系如式(2)所示。 (2) 式中 FC 为母小波的中心频率, n 为频率分度, k 为归一化频率。根据实验需求,选择母小波为cmor3-3,它的中心频率 FC =3,选定频率分度 n =2000,即对采样率 Fs =1000Hz的信号具有0.25Hz的频率分辨率。 参考文献:::::.胡广书,现代信号处理教程[M].第二版.2015,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421-424(强烈推荐,老教授人超级nice) 大概是这样的图 %%image the time-frequency distribution with wavelet clear load('sig.mat'); [bbw,abw]=cheby1(4,0.5,1.5/180,'high'); sig=filtfilt(bbw,abw,lfp4); %高通滤波,去基线漂移 N=length(sig); fs=1000; f1=50; f2=100; t=1/fs:1/fs:N/fs; F1=100;%设定最高频率值 F2=4;F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