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FS

linux 基础命令(七)

大憨熊 提交于 2021-01-01 06:34:03
硬盘管理(分区,swap,LVM) DPT:分区表(64) 分区方式:MBR,GPT MSDOS:硬盘总大小小于2T(15个分区) 1个分区占用16个字节,msdos最多可以分为4个分区。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 hd sd vd hd hd(IED) sda1 sd表示硬盘的接口类型(SATA,SAS,SCSI);a代表第一块硬盘 ;1代表第一个分区 sdb2 b代表第二块硬盘,2代表第二个分区 sda5 第5个分区(逻辑分区) 关于大小:B-KB-MB-GB-TB-PB-EB-ZB-YB 单位1024 磁盘分区 fdisk -l //查询所有的存储设备状态(包括分区表) df -h //查看挂载情况 fdisk 设备文件 //使用fdisk磁盘管理工具来管理磁盘 m 查看帮助 n 添加新的分区 p 显示分区表 d 删除分区 q 不保存并退出 w 保存并退出 t 更改分区的类型编号(type_ID),注意此功能没有实际作用只是区分分区的作用 例:fdisk /dev/vdb Command (m for help): n //创建新分区 Command action //创建新分区的类型 e extended //“e”代表扩展分区 p primary partition (1-4) //“p”代表主分区 范围(1-4) p //创建主分区 Partition number

linux云自动化系统运维基础知识18(磁盘分区以及管理)

穿精又带淫゛_ 提交于 2020-12-26 09:49:37
发现设备 fdisk - l ##扫瞄磁盘上的分区信息 cat /proc/partitions ##系统识别到的设备 blkid ##系统中被格式化设备 2. 磁盘分区原理 mbr ##注引到记录 作用 ##记录启动分区的位置 大小 ##446个字节 512-446(mbr)=66-2(55aa:硬盘的有效性标示)=64b(mpt分区表)/16(记录一个主分区消耗的字节)=4 以上描述可以看出一块磁盘上最多只能划分4个主分区 如要更多的分区需要划分扩展分区。 分区的种类 p:主分区 ##磁盘常规信息 e:扩增分区 ##容器 l:逻辑分区 ##容器中的磁盘分区,逻辑分区信息由扩展分区记录 3.分区划分 分区划分中常用命令Command (m for help): m #帮助 n #添加 d #删除 p #查看分区表 t #分区的id w #保存更改后的分区表 q #退出 步骤(1.fdisk /dev/vdb ##对vdb磁盘进行划分 (2.Partition type: p primary (1 primary, 0 extended, 3 free) #分区类型为主分区 e extended #分区类型为扩展分区 Select (default p):p #设定划分的分区为主分区 Partition number (1-4, default 1):1 #分区表记录分区的id位置

Prometheus PromSQL 常用资源

怎甘沉沦 提交于 2020-12-25 07:21:45
Prometheus PromSQL 常用资源 PromSQL 使用 运算 乘:* 除:/ 加:+ 减:- 函数 sum() 函数:求出找到所有value的值 irate() 函数:统计平均速率 by (标签名) 范围匹配 # 5分钟之内 [5m] 其他用法 被监控指标的状态、1为正常、0为不正常 PromSQL 案例 100 - (avg(irate(node_cpu_seconds_total{mode= " idle " }[5m])) by (instance) * 100) PromSQL CPU使用率: 100 - (node_memory_MemFree_bytes+node_memory_Cached_bytes+node_memory_Buffers_bytes) / node_memory_MemTotal_bytes * 100 PromSQL 内存使用率: 100 - (node_filesystem_free_bytes{mountpoint= " / " ,fstype=~ " ext4|xfs " } / node_filesystem_size_bytes{mountpoint= " / " ,fstype=~ " ext4|xfs " } * 100) PromSQL 磁盘使用率: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

CAP和BASE理论

岁酱吖の 提交于 2020-12-24 07:42:51
CAP和BASE理论 CAP和BASE理论用于分布式系统的架构设计指导。 CAP理论 CAP理论由计算机科学家 Eric Brewer 在2000年提出,其理论观点是,在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中不可能同时以下三个保证: 一致性(Consistency) => 所有节点统一事件看到的是相同数据; 可用性(Avaliability) => 每一个请求都能接收到响应; 分区容错性(Partition Tolerance) => 将系统分区后,在网络故障时,仍能操作; 其中一致性可以说是数据库系统中的ACID的另一种表述: 一个用户请求要么成功,要么失败,不能处于中间状态; 一旦一个事务完成,将来的所有事务必须基于这个完成后的状态; 未完成的事务不会互相影响; 一旦一个事务完成,就是持久的; 对于可用性,跟字面意思一样,也就是所有的请求都应该“成功”并且收到“返回”。 分区容错性指在分布式系统中,节点崩溃或者网络阻塞都不应该导致系统停止服务。 CAP常见模型 现实情景中,由于CAP理论中三点不可同时具备,一般会选择其中两点。由此形成常见的 CA 、 CP 和 AP 模型。相关模型示例如下: CA模型 牺牲分区容错性意味着把所有的机器搬到一台机器内部,该模型明显违背了分布式系统中对于可伸缩性的追求。CA模型的常见例子有: 单站点数据库 集群数据库 LDAP xFS文件系统 CP模型

CentOS7 安装

▼魔方 西西 提交于 2020-12-18 08:55:17
一、安装Centos 1.1 选择安装选项 1.2 选择语言    1.3 软件选择   对于初学者- GUI的服务器,同时把“开发工具”相关的软件包也安装上 1.4 磁盘分区 (1)-先选择我要配置 (2)选择标准分区 (3)分区 设备类型选择默认的标准分区,文件系统类型为xfs,Centos7支持brtfs,生产环境不建议选择,btrfs文件系统目 前技术尚未成熟,只是作为一种前瞻技术。 boot 分区 : 是引导分区,作用:系统启动,在boot分区存放着grub,内核文件等,一般200M就够。 swap 交换分区 : 内存扩展分区 交换分区 给多大? 以前内存比较小的时候,都是1.5到2倍的物理内存。          现在物理内存比较大一般最多:8G到16G,如果系统使用到了swap分区,就直接添加物理内存或排查一下服务器有没有被黑。 / 根 : 所有文件的根 绝对路径的开始标志 sda :表示第一块磁盘 1.5 关闭kdump   这个基本没啥用 1.6 启用网络 默认网络是关闭的,可以配置成手动地址。 1.7 开始安装-配置密码 注:Root密码:123456,如果密码过于简单,需要单击 两次 完成进行确认 二、centos6 与 centos7的区别 文件系统的区别:ext4 xfs 硬盘默认调度算法不一样:cfq deadline 内核版本不一样:2.6 3.10

Linux进阶之磁盘管理及LVM逻辑卷

China☆狼群 提交于 2020-12-18 08:54:46
本节内容 磁盘管理 LVM 一、磁盘管理 1 、硬盘接口 种类及其应用: IDE 接口硬盘多用于家用产品,部分应用于服务器 SATA SCSI 接口硬盘主要应用于服务器 SAS 只在高端服务器上,价格昂贵 2 、硬盘种类 a 、 SATA 硬盘: SATA 接口,又叫串口硬盘。 PC 机主流发展方向。有 较强的纠错能力 ,错误一经发现能自动纠正,这样就大大的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0.5V 电压,转速可达 7200 转 / 分) b 、 SCSI 硬盘: SCSI 接口。优点: SCSI 接口应用范围广、多任务、带宽大、 CPU 占用率低,以及热插拔等。它由于 性能好、稳定性高 ,因此在服务器上得到广泛应用。缺点:由于 SCSI 硬盘 价格 非常 昂贵 ,所以一般的 PC 是不会使用 SCSI 硬盘。 一般转速可达 10000 转 / 分。 c 、 SAS 硬盘: SAS(Serial Attached SCSI) 即串行连接 SCSI ,是新一代的 SCSI 技术,和现在流行的 Serial ATA(SATA) 硬盘相同,都是采用串行技术以获得更高的传输速度,并通过缩短连结线改善内部空间等。改善存储系统的效能、可用性和扩充性。 一般转速可达 15000 转 / 分,甚至更高。 3 、分区符 在 Linux 系统中一切皆文件,所以硬盘也是文件,分区也是文件 设备文件都存放在

七、Linux磁盘管理及LVM讲解

丶灬走出姿态 提交于 2020-12-18 06:25:28
1. 硬盘接口 IDE:家用产品,也部分应用于服务器 SATA:一般使用 SCSI:服务器市场 SAS:高端服务器上,价格昂贵 2. 硬盘种类 SATA硬盘: SCSI硬盘: SAS硬盘: 3. 分区符认识 MBR概述: 全称为 Master Boot Record,即硬盘的主引导记录。 512字节 三个部分: 1.主引导程序占446个字节 2.Partition table区(分区表),即DPT,占64个字节 3.magic number,占2个字节,55AA 分区: 主分区(编号 1-4) ==》 扩展分区 ==》 逻辑分区(编号5) 主分区:主要是用来启动操作系统的,它主要放的是操作系统的启动或引导程序, /boot分区最好放在主分区上 扩展分区 :不能使用的,它只是做为逻辑分区的容器存在的 注意: 主分区 +扩展分区 最多只能有4个 扩展分区可以是 0个最多是1个 扩展分区不能直接使用,扩展分区必须首先创建成逻辑分区才能使用 逻辑分区可以是 0个 1个 多个 查看硬盘: [root@ww ~]# ls /dev/sd* 命名方式: /dev/sd[a-z]n 其中: a-z 表示设备的序号,如sda表示第一块scsi硬盘,sdb就是第二块...... n 表示每块磁盘上划分的磁盘分区编号 4. 文件系统与数据资料 Ext3 Ext4 XFS cat /etc/fastab

关于XFS文件系统概述

﹥>﹥吖頭↗ 提交于 2020-12-04 10:00:29
前言: 目前XFS已成为Linux主流的文件系统,所以有必要了解下其数据结构和原理。 XFS文件系统 XFS是一个日志型的文件系统,能在断电以及操作系统崩溃的情况下保证数据的一致性。XFS最早是针对IRIX操作系统开发的,后来移植到linux上,目前CentOS 7已将XFS作为默认的文件系统。使用XFS已成为了潮流,所以很有必要了解下其数据结构和原理。 XFS官方说明文档参考: https://xfs.org/docs/xfsdocs-xml-dev/XFS_Filesystem_Structure//tmp/en-US/html/index.html 接下来将介绍XFS的一些概念,包括分配组、超级块、inode等等,过程中会结合xfs_db(xfs提供的输出文件系统信息的工具)打印一些信息,了解当前XFS的实时数据。 分配组(Allocation Group) XFS将空间分为若干个分配组,每个分配组大小相等(最后一个可能不等)。分配组包含有超级块、inode管理和剩余空间管理等,所以分配组可以认为是一个单独的文件系统。正是分配组这样的设计,使得XFS拥有了并行IO的能力。在单个分区上使用XFS体现不了这种并行IO能力,但是如果文件系统跨越多个物理硬件比如ceph,并行IO将大大提高吞吐量利用率。 上图为分配组的结构图,重点关注前面4个扇区,从上到下分别为超级块、空闲块信息

关于XFS文件系统概述

安稳与你 提交于 2020-12-03 01:20:47
前言: 目前XFS已成为Linux主流的文件系统,所以有必要了解下其数据结构和原理。 XFS文件系统 XFS是一个日志型的文件系统,能在断电以及操作系统崩溃的情况下保证数据的一致性。XFS最早是针对IRIX操作系统开发的,后来移植到linux上,目前CentOS 7已将XFS作为默认的文件系统。使用XFS已成为了潮流,所以很有必要了解下其数据结构和原理。 XFS官方说明文档参考:https://xfs.org/docs/xfsdocs-xml-dev/XFS_Filesystem_Structure//tmp/en-US/html/index.html 接下来将介绍XFS的一些概念,包括分配组、超级块、inode等等,过程中会结合xfs_db(xfs提供的输出文件系统信息的工具)打印一些信息,了解当前XFS的实时数据。 分配组(Allocation Group) XFS将空间分为若干个分配组,每个分配组大小相等(最后一个可能不等)。分配组包含有超级块、inode管理和剩余空间管理等,所以分配组可以认为是一个单独的文件系统。正是分配组这样的设计,使得XFS拥有了并行IO的能力。在单个分区上使用XFS体现不了这种并行IO能力,但是如果文件系统跨越多个物理硬件比如ceph,并行IO将大大提高吞吐量利用率。 上图为分配组的结构图,重点关注前面4个扇区,从上到下分别为超级块、空闲块信息

VM虚拟机扩展硬盘容量

风流意气都作罢 提交于 2020-11-29 15:35:46
VM虚拟机扩展硬盘容量 第一步,关闭系统,给虚拟机硬盘增加空间。 第二步,启动系统。查看硬盘大小和分区情况。 第三步,分区。 第四步,格式化分区。 第五步,挂载。 第六步,开机自动挂载。 第一步: 当前硬盘大小: 扩展到80GB: 点击扩展: 第二步: parted –l命令查看硬盘空间和分区情况(也可以使用fdisk -l),注意使用root权限 可以看到硬盘空间为85.9GB(至于为什么不是80GB我也不太清楚,可能是按1000而不是1024换算的吧)但是只有60多GB被分区,也就是还有20GB没有被分区,这就是下一步的工作。 第三步: fdisk命令对未分区的磁盘空间分区。 m命令查看帮助,n命令增加一个新的分区,选择p主分区,之后都选择默认。最后用w命令保存结果。有时w时,可能没有成功,需要再执行partprobe命令更新分区表。 再用parted -l查看分区结果 可以看到已经多了一个大小为21.5GB的分区。 第四步,格式化分区: 创建分区后,新的分区还没有自己的文件系统,这时候需要将其格式化。 使用mkfs命令: 可以使用df –T命令查看其它分区的文件系统,我的CentOS7采用xfs文件系统,所以命令是mkfs.xfs。 第五步,挂载: 新分区,并格式化后的分区要进行挂载,使用mount命令。 注意要先创建/home/han/new_disk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