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

【线上直播】微生物组学数据分析与挖掘专题会议

a 夏天 提交于 2020-03-07 23:52:12
微生物存在于世界的各个角落,在医疗健康、环境治理、农业种植、工业生产等诸多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微生物组学研究持续火热,微生物组学技术已成为微生物研究领域科研工作者必不可少的研究技术,对其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广大科研工作者在运用微生物组学技术开展研究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计算中心开发了数据库建立、编程语言开发、绘图工具使用技巧及算法模型选择等一系列培训课程,欢迎大家报名参加。 本次培训班分为四个阶段 1 、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微生物组研究现状与应用、分析流程、方案设计以及Linux的常用操作和软件安装等。 2 、掌握16S以及宏基因组数据分析结果及应用 深度剖析16S与宏基因组建库测序原理及分析结果解读,深度诠释各个分析结果。 3 、带你进行微生物组学数据的分析 微生物多样性测序数据处理和宏基因组数据分析,如原始数据的质控和拼接、OTU聚类、物种注释、宏基因组数据的组装、基因预测以及基于物种丰度、功能丰度表进行的有效信息的统计分析。 4 、深度体验微生物组大数据挖掘的奥秘 基于丰富的项目分析经验,针对不同研究目的,提供专业性分析方案及数据深度挖掘思路,并通过不同软件进行结果可视化。 主办单位: 北京市计算中心 授课形式:线上直播 课程安排:2020年3月26-4月1日 讲次 主题 内容 时间安排 第一讲 微生物组学研究现状及应用 1

微生物增殖(假设有两种微生物 X 和 Y X出生后每隔3分钟分裂一次(数目加倍),Y出生后每隔2分钟分裂一次(数目加倍)。 一个新出生的X,半分钟之后吃掉1个Y,并且,从此开始,每隔1分钟吃1个Y。)

被刻印的时光 ゝ 提交于 2020-02-02 08:14:17
题目描述 假设有两种微生物 X 和 Y X出生后每隔3分钟分裂一次(数目加倍),Y出生后每隔2分钟分裂一次(数目加倍)。 一个新出生的X,半分钟之后吃掉1个Y,并且,从此开始,每隔1分钟吃1个Y。 现在已知有新出生的 X=10, Y=89,求60分钟后Y的数目。 如果X=10,Y=90呢? 本题的要求就是写出这两种初始条件下,60分钟后Y的数目。 题目的结果令你震惊吗?这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真实的生物圈有着同样脆弱的性质!也许因为你消灭的那只 Y 就是最终导致 Y 种群灭绝的最后一根稻草! 输入 没有输入。 输出 两个整数,每个占1行。 思路 刚开始看到这道题的条件,还觉得有点麻烦,但是转念一想,可以将时间的单位设成半分钟,这样就使得问题得到了简化。一道水题,废话不多说,代码呈上。 #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 int x = 10 , y = 90 ; for ( int i = 1 ; i <= 120 ; i ++ ) //将时间的单位往后延顺到120个单位 { if ( i % 2 == 1 ) //按照题目的条件,正好逢奇数x吃y y = y - x ; if ( i % 4 == 0 ) //变成4分钟 y = y * 2 ; if ( i % 6 == 0 ) //变成6分钟 x = x * 2 ; } printf ( "%d

长白猪和梅花猪结肠内微生物及微生物代谢差异研究

廉价感情. 提交于 2019-12-06 05:12:42
​ 文章简介 微生物组的热度已经持续几年了,目前热度依旧不减,感觉肠道微生物是一个可以影响机体任何表型的东西。相关研究者称,动物具有两套基因组,一套是父母遗传的,一套是出生后微生物带来的;中医学认为,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禀赋共同影响的,先天遗传也就是第一套基因组决定的,后天禀赋就和机体与微生物的互作有关。本次小编介绍的文章是不同品种猪的结肠微生物和细菌代谢物的差异分析,中文题名为“长白猪和梅花猪结肠内微生物及微生物代谢差异研究”。 背景 长白猪是引进的外国猪种,是瘦肉型猪种,梅花猪是中国本地猪,具有脂肪沉积多等特点,作者估计也就想利用微生物组学和代谢组学探究不同品种肠道微生物以及微生物代谢物的差异。 试验动物 以7头长白断奶猪和7头梅花断奶猪为试验对象,均在30日龄断奶,断奶后,在相同的情况下饲喂30天,然后屠宰,收集结肠内容物进行16S测序和代谢物的广筛和进一步靶向筛选,同时收集结肠粘膜进行PCR定量分析,分析一些和代谢物相关的宿主基因表达情况。 试验设计 结果 一、代谢组学分析以及基因定量分析 通过代谢组数据的PCA和OPLS-DA分析;发现相同品种的代谢物数据聚到一起,说明不同品种的样本重复性较好;同时,基于OPLS-DA分析,非靶向代谢物筛选鉴定了401种差异代谢物,在MS/MS 数据库注释到71种具体的差异代谢物。 样品聚类及差异代谢物筛选 在数据库对代谢物功能注释

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 |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human metaproteome association and modulation(人类宏蛋白质组研究近期综述)(解读人:李巧珍)

匆匆过客 提交于 2019-12-01 18:34:05
文献名: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human metaproteome association and modulation(人类宏蛋白质组研究近期综述) 期刊名: J Proteome Res 发表时间: ( 2019 年 10 月) IF : 3 .78 技术: 宏蛋白质组综述 一、 概述: (用精炼的语言描述文章的整体思路及结果) 过去的十年中,宏蛋白为人们更好地了解微生物组的功能特征提供数据。尽管已经有高通量宏蛋白质组的数据,但是对其功能的认识还不清楚,最重要的是,这些蛋白质分子在宿主的确切结果、潜在的机制了解不足。在这里,我们探讨宏蛋白质组研究的最新进展、可能的调控机制、宏蛋白质组的生物特征、挑战和未来前景。 二、 研究背景: (简要介绍研究进展动态、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过去十年中,多项研究提供了人类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有力证据。数据驱动性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宿主平衡共生。肠道微生物为宿主提供包括免疫引发、新陈代谢的效应物、防止病原体。相反,这些微生物的失调与多种疾病有关,例如炎症性肠病( IBD )、 1 型糖尿病( T 1D )。基于 16S rRNA和宏基因组方法建立了核心微生物分类数据库。对于这些数据库的分析,不仅为肠道微生物的复杂性提供见解,还能明确多样性对宿主的影响。宏蛋白质组学是研究整个微生物群落的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