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

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实验

喜你入骨 提交于 2019-12-05 09:22:11
  没啥好说的,总结我电一波实验题目,关于汇编的…… 题目要求 实验一 EMU8086使用及8086指令系统 ·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将 “This is my first ASM program-姓名(汉语拼音各人的姓名)”放在DS=1000H,BX=0000H开始的存储器单元中,然后将该内容搬移到BX=0100H开始的单元中,最后将该字符串通过DOS功能调用显示在屏幕上。 实验二 数制转换与数值运算编程 · 2. 1 将ASCII码表示的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 2.2 BCD码转换为二进制数 · 2.3 两个非压缩BCD数加法程序。 · 2.4 从键盘上输入任意两个不大于2位数的正整数,计算其乘积。结果在屏幕上显示。 实验三 顺序、分支、循环、子程序设计 ·3. 1 教材P74例1。m=6,n=4,w=7。结果Q也放在内存中。 ·3.2 教材P75例3。 ·3. 3 从键盘上输入1个数,判断其奇偶性,如果是奇数,屏幕上显示”It is odd”,否则显示”It is even”。 ·3. 4 从键盘上输入N个字符(N<16),求这N个字符中’A’的个数,并将’A’的个数显示在屏幕上。 ·3. 5 已知BUF1中有N1个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互不相等的无符号数,BUF2中有N2个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互不相等的无符号数。编写程序将BUF1和BUF2中的数合并到BUF3中

微机原理-80386(3)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26:01
保护模式下的内存管理: 逻辑地址:对段内存空间进行寻址的地址称为逻辑地址,也叫做虚拟地址,这是应用程序设计人员进行变成设计时用到的地址。 逻辑地址由一个16位的段选择子和32位的偏移量两部分组成。 段选择子存放在段寄存器中。 线性地址:它是沟通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的桥梁,32位微处理器芯片内部的分段部件将逻辑地址空间转换成32位的线性地址。 物理地址:物理地址是指内存芯片阵列中每个阵列所对应的唯一的地址,32位地址线可直接寻址4GB内存单元。 地址转换框图 采用分页管理,便于实现虚拟存储器管理,可以方便地以页为单位把内存空间映射到磁盘空间,分页还能明显提高存取数据的效率,有效利用内存碎片。 分段技术将逻辑地址转换成线性地址,当CR0的PG字段设为0时,线性地址就是物理地址,当PG为1时,分页部件将线性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 80386采用两层表来实现分页管理。第一层被称为页目录,第二层被称为页表。 页目录表中包含1024个页目录项,每项4字节;页表中也包含1024个32位的页表项,每个页表项对应了一个4KB的连续物理地址空间。 分页机制将32位的线性地址分为3部分: (1)线性地址的高10位作为页目录的索引号,指向1024个页目录项中的某一项。 (2)线性地址的的中间10位作为页表的索引号 (3)线性地址的低12位作为页面的偏移地址,也就是物理地址的低12位 转载请标明出处: 微机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