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型互联网企业入侵检测及防护策略
前言 如何知道自己所在的企业是否被入侵了?是没人来“黑”,还是因自身感知能力不足,暂时还无法发现?其实,入侵检测是每一个大型互联网企业都要面对的严峻挑战。价值越高的公司,面临入侵的威胁也越大,即便是Yahoo这样的互联网鼻祖,在落幕(被收购)时仍遭遇全量数据失窃的事情。安全无小事,一旦互联网公司被成功“入侵”,其后果将不堪想象。 基于“攻防对抗”的考量,本文不会提及具体的入侵检测模型、算法和策略,那些希望直接照搬“入侵策略”的同学可能会感到失望。但是我们会将一部分运营思路分享出来,请各位同行指点,如能对后来者起到帮助的作用,那就更好了,也欢迎大家跟我们交流探讨。 入侵的定义 典型的入侵场景: 黑客在很远的地方,通过网络远程控制目标的笔记本电脑/手机/服务器/网络设备,进而随意地读取目标的隐私数据,又或者使用目标系统上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使用手机的麦克风监听目标,使用摄像头偷窥监控目标,使用目标设备的计算能力挖矿,使用目标设备的网络能力发动DDoS攻击等等。亦或是破解了一个服务的密码,进去查看敏感资料、控制门禁/红绿灯。以上这些都属于经典的入侵场景。 我们可以给入侵下一个定义:就是黑客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控制、使用我方资源(包括但不限于读写数据、执行命令、控制资源等)达到各种目的。从广义上讲,黑客利用SQL注入漏洞窃取数据,或者拿到了目标域名在ISP中的帐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