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节点

比特宇宙-TCP/IP的诞生

ε祈祈猫儿з 提交于 2019-12-12 09:39:50
前情回顾: 我是一个explorer的线程 我是一个杀毒软件线程 我是一个IE浏览器线程 比特宇宙创世不久,宇宙中开始出现文明。 文明不断碰撞、融合、进化,逐渐分化为几大派系: 施行Unix体制的帝国,出现时间最早,在宇宙中最有威望。 施行Windows体制的帝国,数以十亿计,成为宇宙中最庞大的军团。 施行Linux体制的帝国,后起之秀,曾和Windows帝国军团爆发多次战争,后握手言和,割据一方。 随着文明的发展,宇宙之间的各帝国逐渐意识到需要发展经贸合作,互通有无。终于有一天,几大派系的帝国派了代表聚在一起,商讨比特宇宙的经贸合作框架协议。 ☆ 第一天 ☆ 会议第一天的议题,商讨经贸合作的最重要的基础:制定比特宇宙通信标准。 Unix代表首先发言:我们需要制定一套普世的宇宙标准,让全宇宙的帝国都能互相通信,大家有什么想法,请畅所欲言。 Linux: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帝国之间都建一条专有线路,就像这样,构成一张巨大的网络,我们就能和任何帝国通信了。 Windows:你想的也太简单了,你知道咱们Windows星系有多少帝国吗?建专有线路,这得花多少钱?就算你有钱,帝国要建这么多线路,那也不堪重负。 Linux:别着急,我还有办法。咱们找一个帝国作为网络中心节点,专门负责数据转发,其他帝国只需和中心建一条专线就可以,这一下能省很多线路的钱。诺,就像这样: Windows:确实省了不少

开源规则流引擎实践

╄→尐↘猪︶ㄣ 提交于 2019-12-11 16:58:51
阅读更多 前言 在很多企业的 IT 业务系统中,经常会有大量的业务规则配置,而且随着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变化,这些业务规则也会随之发生更改。为了适应这样的需求,我们的 IT 业务系统应该能快速且低成本的更新。适应这样的需求,一般的作法是将业务规则的配置单独拿出来,使之与业务系统保持低耦合。目前,实现这样的功能的程序,已经被开发成为规则引擎。 规则引擎是一种推理引擎,它是根据已有的事实,从规则知识库中匹配规则,并处理存在冲突的规则,执行最后筛选通过的规则。因此,规则引擎是人工智能(AI)研究领域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选择判断性、人工智能性和富含知识性。目前,比较流行的规则引擎有商业规则引擎 iLog 和开源规则引擎 drools。本文将对开源规则引擎 drools 做详细介绍,并通过分析一个在汽车保险行业中的实际应用案例,让读者对开源规则流引擎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1. 基于 rete 算法的规则引擎 在 AI 领域,产生式系统是一个很重要的理论,产生式推理分为正向推理和逆向推理产生式,其规则的一般形式是:IF 条件 THEN 操作。rete 算法是实现产生式系统中正向推理的高效模式匹配算法,通过形成一个 rete 网络进行模式匹配,利用基于规则的系统的时间冗余性和结构相似性特征 [8],提高系统模式匹配效率。本文将介绍的 Drools 引擎就是利用 rete 算法对规则进行分析,形成

什么是区块链和节点?

為{幸葍}努か 提交于 2019-12-10 16:56:00
首先你要知道,节点(node)只是一个词,在网络相关的文献里很常见,在不同的语境,不同的系统里会有不同的意思,并不是所有的区块链乃至p2p网络里提到节点都指的一个东西。 其次,区块链这东西是什么,现在也没有明确定义。看你问题里的区块链似乎是指数据结构,但是,在现在的一般语境下,区块链是指这个分布式数据库的技术,包括这个数据结构,底层的p2p网络,以及共识算法。所以,一般谈区块链就是区块链系统,不要和p2p网络混为一谈,把这概念引进来只会让你理解起来更复杂。 一、区块链节点 要知道什么是超级节点,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节点。区块链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就相当于存储所有区块数据的每一台电脑或者服务器终端。所有新区块的生产,以及交易的验证与记帐,并将其广播给全网同步,都由节点来完成。 简单地说,节点就是埋头干活的。而且公有链上所有的股票代码查询www.gendan5.com/topic/lcSearch.html节点都会抢着干活,因为只有优先抢到记帐权,系统才会生成加密货币给予奖励。 节点,就是我们俗称的矿工。每个矿工的不同算力,决定了它能分配到多少记帐权,收获多少奖励。在区块链网络中的矿工,就像传统的银行,都是为用户的交易提供记帐服务的,绝逼是门赚钱的生意。 二、区块链节点的作用 区块链技术上的节点是:为了确认交易有效性,比特币需要多于一个单独网络的矿工处理交易单,它必须通过“节点”向网络广播

TOP链的全状态分片到底解决了什么?

随声附和 提交于 2019-12-10 15:55:27
在区块链行业,经常能听到“区块拥堵”、“交易速度太慢”等词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此前以太坊上的“加密猫”造成的长时间网络拥堵事件。于是区块链的扩容成为底层公链加速落地的一大突破口。在诸多解决方案中,分片成为最受热捧,也最有望实现的扩容方案。TOP链就是利用分片技术实现扩容的代表性公链。 区块链高速路上的分流术 所谓分片其实是一种传统数据库技术,它将大型数据库分成更小、更快、更容易管理的部分,这些部分就叫做数据碎片。在区块链中,分片就是把网络上的所有交易分成不同碎片,由各个节点组成的分片同时进行处理,把工作分散到每个分片,加快了处理速度。 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区块链比作高速公路,把待验证的交易比作汽车,把验证交易的节点比作收费口。原本繁忙的高速公路上只有一个收费站,收费站里只有一个收费口,车辆排着长队等待通过,结果就是越积越多,交通堵塞,几近瘫痪。而分片技术就好比增加了十个收费口,极大提高了汽车通过的速度。按照这样的思路,分片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区块链的交易速度。 尽管分片技术听起来振奋人心,但是实现起来却格外困难。也正因此,几年前就宣布采用分片进行扩容的以太坊直到现在还没有完成升级。而TOP团队经过近两年时间的钻研和开发,最终在今年11月8日宣布主网上线,也标志着全球首条全状态分片公链的诞生。 TOP的网络分片与节点选举 TOP链的全状态分片分别是指网络分片、计算分片和状态分片

Centos 7之LVS负载均衡群集

妖精的绣舞 提交于 2019-12-10 12:33:35
博文目录 一、LVS群集应用基础 二、LVS虚拟服务器 三、搭建NFS共享存储服务 一、LVS群集应用基础 根据实际企业环境的不同,群集所提供的功能也各不相同,采用的技术细节也可能各有千秋。然而从整体上来看,需要先了解一些关于群集的共性特征,这样才能在构建和维护群集的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操作上的盲目性。 1、群集的类型 无论是哪种群集,都至少包括两台节点服务器,而对外表现为一个整体,只提供一个访问入口(域名或IP地址),相当于一台大型计算机。根据群集所针对的目标差异,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负载均衡群集(Load Balance Cluster):以提高应用系统的响应能力、尽可能处理更多的访问请求、较少延迟为目的,获得高并发、高负载的整体性能。例如,“DNS轮询” 、“应用层交换”、“反向代理”等都可用做负载均衡群集。LB的负载分配依赖于主节点的分流算法,将来自客户机的访问请求分担给多个服务器节点,从而缓解整个系统的负载压力。 高可用群集(High Availability Cluster):以提高应用系统的可靠性,尽可能地减少中断时间为目标,确保服务的连续性,达到高可用(HA)的容错效果,例如,“故障切换”。“双机热备”、“多机热备”、等都属于高可用群集技术,HA的工作方式包括双工和主从两种模式。双工就是所有节点同时在线;主从则只有主节点在线

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电子货币系统

落花浮王杯 提交于 2019-12-10 09:59:37
摘要. 一种完全的点对点电子货币应当允许在线支付从一方直接发送到另一方 而不需要通过一个金融机构。数字签名提供了部分解决方案,但如果仍需一个 可信任第三方来防止双重支付,那就失去了电子货币的主要优点。我们提出一 种使用点对点网络解决双重支付问题的方案。该网络通过将交易哈希进一条持 续增长的基于哈希的工作量证明链来给交易打上时间戳,形成一条除非重做工 作量证明否则不能更改的记录。最长的链不仅是被见证事件序列的证据,而且 也是它本身是由最大 CPU算力池产生的证据。只要多数的 CPU算力被不打 算联合攻击网络的节点控制,这些节点就将生成最长的链而超过攻击者。这种 网络本身只需极简的架构。信息将被尽力广播,节点可以随时离开和重新加入 网络,只需接受最长的工作量证明链作为它们离开时发生事件的证据。 1. 简介 互联网贸易已经变得几乎完全依赖金融机构作为可信任第三方来处理电子支付。尽管对于 大部分交易这种系统运行得足够好,但仍需忍受基于信任模型这个固有缺点。由于金融机 构不可避免的需要仲裁纠纷,完全的不可撤销交易实际是做不到的。仲裁成本增加了交易 成本,限制了最小实际交易额度从而杜绝了日常小额交易的可能性,而且由于不支持不可 撤销支付,对不可撤销服务进行支付将需要更大的成本。由于存在交易被撤销的可能性, 对于信任的需求将更广泛。商家必须警惕他们的客户,麻烦他们提供更多他本不必要的信 息

第二章总结(11.30)

↘锁芯ラ 提交于 2019-12-10 04:50:39
从传统计算机到“无处不在”的计算 从传统计算机到无处不在的计算,硬件的发展是主要驱动力。 2.1个人计算机 2.1.1冯·诺伊曼体系结构(现代计算机的基础,目前大多数计算机的结构) 主要思想: ①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计数 ②程序由一系列指令构成,程序和数据存放在内存储器中,进行统一编址,并按照同样的方法存取。 ③计算器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④将编号的程序和数据事先存入内存储器,计算机在程序的控制下进一步地处理数据,知道得出结果。 图为冯·诺伊曼体系结构计算机的组成框图。 ①运算器用来完成算数运算和逻辑运算。 ②存储器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 ③控制器来协调与控制程序和数据的输入、程序的执行以及运行结果的处理。 ④输入设备用于将数据、程序输入计算机。 2.1.2个人计算机的硬件子系统 ①多核处理器:指在一个CPU中集中两个或多个完整的计算引擎(内核),以同时管理多项活动。 ②内存储器:简称内存,用于存放要执行的程序和相应的数据。有随机存取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和高速缓冲存储器。 ③外存储器:有硬盘、光盘(CD)、U盘(USB)、移动硬盘(MHD) ④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触摸屏。 ⑤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 2.1.3工作站 定义:一种高端的通用微型计算机,以个人计算机和分布式网络计算为基础,性能更强,尤其是在图形处理和任务并行方面。 分类

开源规则流引擎实践

两盒软妹~` 提交于 2019-12-10 01:25:39
1. 基于 rete 算法的规则引擎 在 AI 领域,产生式系统是一个很重要的理论,产生式推理分为正向推理和逆向推理产生式,其规则的一般形式是:IF 条件 THEN 操作。rete 算法是实现产生式系统中正向推理的高效模式匹配算法,通过形成一个 rete 网络进行模式匹配,利用基于规则的系统的时间冗余性和结构相似性特征 [8],提高系统模式匹配效率。本文将介绍的 Drools 引擎就是利用 rete 算法对规则进行分析,形成 rete 网络,对模式进行匹配。 1.1 rete 算法研究 1.1.1 rete 算法概述 Rete 算法最初是由卡内基梅隆大学的 Charles L.Forgy 博士在 1974 年发表的论文中所阐述的算法 , 该算法提供了专家系统的一个高效实现。自 Rete 算法提出以后 , 它就被用到一些大型的规则系统中 , 像 ILog、Jess、JBoss Rules 等都是基于 RETE 算法的规则引擎 [7] 。 Rete 在拉丁语中译为”net”,即网络。Rete 匹配算法是一种进行大量模式集合和大量对象集合间比较的高效方法,通过网络筛选的方法找出所有匹配各个模式的对象和规则。 其核心思想是将分离的匹配项根据内容动态构造匹配树,以达到显著降低计算量的效果。Rete 算法可以被分为两个部分:规则编译和规则执行 [7] 。当 Rete 算法进行事实的断言时

边缘计算

瘦欲@ 提交于 2019-12-09 21:51:08
注:本篇翻译自施巍松教授的论文《Edge Computing : Vision and Challenges》 目录 文章目录 摘要 简介 什么是边缘计算 什么是边缘计算 边缘计算的优点 案例研究 云卸载 视频分析 智能家居 智慧城市 机遇和挑战 编程可行性 命名 数据抽象 服务管理 私密性 最优化指标 小结 摘要 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云服务的推动使得云计算模型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现在的问题,于是,这里给出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型,边缘计算。边缘计算指的是在网络的边缘来处理数据,这样能够减少请求响应时间、提升电池续航能力、减少网络带宽同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私密性。这篇文章会通过一些案例来介绍边缘计算的相关概念,内容包括云卸载、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和协同边缘节点实现边缘计算。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你一些启发并让更多的人投入边缘计算的研究中来。 简介 云计算自从它与2005年提出之后,就开始逐步的改变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方式。生活中经常用到的google、facebook等软件提供的服务就是典型的代表。并且,可伸缩的基础设施和能够支持云服务的处理引擎也对我们运营商业的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hadoop、spark等等。 物联网的快速发展让我们进入了后云时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思科估计到2019年会有将近500亿的事物连接到互联网。物联网应用可能会要求极快的响应时间

分布式架构知识体系

泄露秘密 提交于 2019-12-09 20:59:36
基础理论 SOA 到 MSA 的进化 SOA 面向服务架构 由于业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对服务进行解耦,进而把一个单一的大系统按逻辑拆分成不同的子系统,通过服务接口来通讯。面向服务的设计模式,最终需要总线集成服务,而且大部分时候还共享数据库,出现单点故障时会导致总线层面的故障,更进一步可能会把数据库拖垮,所以才有了更加独立的设计方案的出现。 MSA 微服务架构 微服务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服务,从服务入口到数据持久层,逻辑上都是独立隔离的,无需服务总线来接入,但同时也增加了整个分布式系统的搭建和管理难度,需要对服务进行编排和管理,所以伴随着微服务的兴起,微服务生态的整套技术栈也需要无缝接入,才能支撑起微服务的治理理念。 节点与网络 节点 传统的节点也就是一台单体的物理机,所有的服务都揉进去包括服务和数据库;随着虚拟化的发展,单台物理机往往可以分成多台虚拟机,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节点的概念也变成单台虚拟机上面服务;近几年容器技术逐渐成熟后,服务已经彻底容器化,也就是节点只是轻量级的容器服务。总体来说,节点就是能提供单位服务的逻辑计算资源的集合。 网络 分布式架构的根基就是网络,不管是局域网还是公网,没有网络就无法把计算机联合在一起工作,但是网络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网络消息的传播有先后,消息丢失和延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我们定义了三种网络工作模式: 同步网络 节点同步执行 消息延迟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