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输

七层协议和四层协议

只愿长相守 提交于 2019-11-27 19:09:58
   OSI 七层模型通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讯,因此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输 。完成中继功能的节点通常称为中继系统。一个设备工作在哪一层,关键看它工作时利用哪一层的数据头部信息。网桥工作时,是以MAC头部来决定转发端口的,因此显然它是数据链路层的设备。具体说: 物理层:网卡,网线,集线器,中继器,调制解调器 数据链路层:网桥,交换机 网络层:路由器 网关工作在第四层传输层及其以上   集线器是物理层设备,采用广播的形式来传输信息。   交换机就是用来进行报文交换的机器。多为链路层设备(二层交换机),能够进行 地址学习 ,采用 存储转发 的形式来交换报文.。   路由器的一个作用是 连通不同的网络 , 另一个作用是选择信息传送的线路 。选择通畅快捷的近路,能大大提高通信速度,减轻网络系统通信负荷,节约网络系统资源,提高网络系统畅通率。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交换机拥有一条很高带宽的内部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交换机的所有的端口都挂接在这条总线上,控制电路收到数据包以后,处理端口会查找内存中的地址对照表以确定目的MAC(网卡的硬件地址)的NIC(网卡)挂接在哪个端口上,通过内部交换矩阵迅速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端口,目的MAC若不存在则广播到所有的端口,接收端口回应后交换机会“学习”新的地址,并把它添加入内部MAC地址表中。

HCNA --- 计算机网络基础

喜夏-厌秋 提交于 2019-11-27 16:00:41
数据 是指以任何格式表示的信息,数据的格式需要信息的创建者和接收者提前达成共识。比如一幅图片可以抽象成由无数个像素组合在一起,再用其它方式表示一个像素,这样就能实现把一幅图片存储在存储介质上。常用的信息有文本、数字、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形式。 数据通信 是指两台设备之间通过线缆、传输设备等形式的传输介质进行数据交换的过程。 一个完整的数据通信系统应该由报文、发送方、接收方、介质和协议五个部分组成。 报文 (message):报文是指通讯中的数据块。文本、数字、图片、声音、视频等信息被编码后,以报文的形式被传送。 发送方 (sender):发送方是指发送数据报文的设备。它可以是计算机、工作站、服务器、手机等。 接收方 (receiver):接受方是指接收报文的设备。它可以是计算机、工作站、服务器、手机、电视等。 介质 (medium):传输介质:是指信号传送的载体。局域网中常见的传输介质有光纤、同轴电缆、双绞线等。 协议 (protocol):协议是指管理数据通讯的一组规则。它表示通讯设备之间的一组约定。如果没有协议,即使两台设备可能在 物理上是连通的,也不能通讯。比如一个只能说汉语的人就无法被一个只能说英语的理解。 单工 :在单工模式(simplex mode)下,通讯是单方向的。两台设备只有一台能够发送,另一台则只能接收。键盘和显示器都是单工通讯设备。键盘只能用来输入

TCP/IP协议——TCP/IP协议栈及框架

与世无争的帅哥 提交于 2019-11-27 12:29:58
TCP/IP 协议同 ISO/OSI 模型一样,也可以安排成栈形式。但这个栈不同于 ISO/OSI 版本,比 ISO/OSI 栈少,所以又称之为短栈。另外,需要知道的是: TCP/IP 协议栈只是许多支持 ISO/OSI 分层模型协议栈的一种,是一个具体的协议栈。 对于 TCP/IP 协议栈划分为几层更合适,多年来专家们一直未达成共识,大部分对 TCP/IP 协议栈的描述都假定它占据了协议结构的 4 到 5 个功能层。下面我们对这两种主流的分层方法分别进行描述。 1 基于 4 层的 TCP/IP 协议栈基本描述 基于 4 层的 TCP/IP 协议栈最具说服力的是:这一观点是由 TCP/IP 原始标准的创立者——美国国防部提出的,它与 ISO/OSI 参考模型的对应关系如下图: 图 1 TCP/IP 协议栈层次结构与 ISO/OSI 参考模型的对应关系 如图 1 所示, TCP/IP 协议栈从低层开始,依次为网络存取层、 网络互连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具体描述如下: 1.1 网络存取层( Network Access Layer ) 网络存取层(又称网络层),位于 TCP/IP 协议栈的最低层 , 该层中的协议提供了数据传送的方法,使得系统可以通过连接的网络将数据传送到其它设备,并定义了如何利用网络来传送 IP 数据报。它基本上包括了 ISO/OSI

无线局域网技术

依然范特西╮ 提交于 2019-11-27 10:41:51
一,蓝牙技术与标准 (1) 蓝牙技术的基本概念 蓝牙技术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的无线电技术,它的通信距离一般为 10m 以内。 蓝牙技术能在包含移动电 话、 PDA 、无线耳机、笔记本电脑、相关外设等众多设备之间进行无线信息交换。 蓝牙技术的标准是 IEEE802.15 ,工 作在 2.4GHz 频带,带宽为 1Mb/s 。 蓝牙技术是由东芝、爱立信、 IBM 、 Intel 和诺基亚于 1998 年 5 月共同提出的近距离无线数字通信的技术标准。 (2) 蓝牙技术的优势和劣势 蓝牙技术的优势在于: a) 支持语音和传输数据。 b) 採用无线电技术,传输范围大,可穿透不同物质以及在物质间扩散。 c) 採用跳频展频技术。抗干扰性强。 d) 使用的频谱在各国都不受限制,理论上不存在干扰问题。 e) 功耗低。 f) 成本低。 蓝牙的劣势即是它的传输速度较慢。 (3) 蓝牙技术的主要參数和技术指标 a) 工作频段: ISM 频段 2.402GHZ-2.480GHZ b) 双工方式: TDD c) 业务类别:同一时候支持电路交换及分组交换业务 d) 标称数据速率: 1Mbps e) 异步信道速率:非对称连接 723.2kbps/57.6kbps; 对称连接 433.9kbps( 全双工模式 ) f) 同步信道速率: 64kbps g) 信道间隔: 1MHz h) 信道数: 79 i

网络编程—SOCKET开发

倖福魔咒の 提交于 2019-11-27 10:33:18
一、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   1.1、计算机基础知识     应用软件对硬件的操作必须调用操作系统的接口,由操作系统操控硬件     客户端软件想要基于网络发送一条消息给服务端软件的流程:       1、客户端软件产生数据,存放于客户端软件的内存中,然后调用接口将自己内存中的数据发送或拷贝给操作系统内存。       2、操作系统收到数据后,按照客户端软件指定的规则(协议),调用网卡发送数据。       3、网络传输数据。       4、服务端软件调用系统接口,给操作系统发送将数据从操作系统内存拷贝到自己内存中的指令。       5、服务端操作系统收到 4 的指令后,使用与客户端相同的规则(协议),从网卡接收到数据,拷贝给服务端软件。   1.2、什么是网络     网络 = 物理链接介质 + 互联网协议     互联网协议分为 OSI 七层或 TCP/IP 五层 协议      二、TCP / IP 各层详解   2.1、物理层     功能:基于电器特性发送高低电压(电信号),高电压对应数字 1,低电压对应数字 0。   2.2、数据链路层     功能:单纯的电信号 0 和 1 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定义了电信号的分组方式,即以太网协议。     2.1.1、以太网协议( ethernet )       1、规定一组电信号构成一个数据包,叫做 ‘帧’。每一帧包含 ‘报头

计算机网络

风流意气都作罢 提交于 2019-11-27 09:54:39
计算机网络 五层架构 中和Osi和TCP/IP的优点,采用一种只有五层协议体系结构,自上而下分别是: 应用层 :提供应用接口,为用户直接提供各种网络服务。 ​ 常见协议有:域名系统DNS,支持万维网的http协议,支持电子邮件的SMTP协议 http协议 底层协议为tcp TCP协议可以对上层网络提供接口,使上层网络数据的传输建立在“无差别”的网络之上。 TCP是底层通讯协议,定义的是数据传输和连接方式的规范 HTTP是应用层协议,定义的是传输数据的内容的规范 http协议与tcp协议相互关系 ​ http是应用层,而tcp是传输层,http是基于tcp连接基础之上的。简而言之,tcp是单纯建立连接,不涉及请求的数据以及简单传输,而http是用来收发数据的。 1.客户端发送http请求给服务端,请求包括请求头,请求内容 ​ 请求头包含:1.请求方法get/post,请求url,http版本 2.请求的数据 ​ 3.是否有cookies以及缓存 ​ 请求体:即请求的内容 2.服务端收到http请求,返回http响应 ​ 响应头包含:cookies或sessions,状态码,内容大小等 3.客户端收到以后,由浏览器完成对数据的渲染,包括执行js脚本 ​ 传输层: 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以及流控和差错校验。 四层交换机 协议有 : TCP UDP ,数据包一旦离开网卡即进入网络传输层

TCP/IP协议(一)网络基础知识

六眼飞鱼酱① 提交于 2019-11-27 09:40:30
参考书籍为《图解tcp/ip》-第五版。这篇随笔,主要内容还是TCP/IP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与网络发展的历史及标准化过程(简述)、OSI参考模型、网络概念的本质、网络构建的设备等 下面是协议层从底层至顶层的一个模型图: 一、计算机网络的背景 1.1 计算机的发展 有人说:“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就是计算机”,自诞生伊始,计算机经历了一系列发展,从大型通用计算机、超级计算机、小型机、个人电脑、工作站以及现如今笔记本、平板、智能手机等, 计算机已经彻底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1.2 计算机的发展模式 起初,计算机只是以单机模式(独立模式)被广泛应用,随着发展,计算机被一个个的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计算机网路,从而实现了信息共享,远距离传递信息等工作 计算机网络,根据规模可分为2种: 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 LAN:Local Area Nerwork(局域网) 二、计算机与网络发展的七个阶段 1.1 批处理 Batch Processing:事先将用户程序和数据装入卡带或磁带,由计算机按一定顺序读取,使用户要执行的程序和数据能够一并批量得到处理的方式 1.2 分时系统TSS Time Sharing System:多个终端和同一个计算机相连,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使用一台计算机系统 特性:多路性、独占性、交互性、及时性 1.3 计算机间的通信

TCP/IP基础知识

霸气de小男生 提交于 2019-11-27 09:30:30
第一部分 TCP/IP 基础知识 TCP/IP分层及各层主要协议 数据链路层: SLIP 、 PPP 网络层: IP 、 ARP 、 RARP 、 ICMP 传输层: TCP 、 UDP 应用层: FTP 、 TELNET 、 SMTP 、 HTTP 、 TFTP ===================== 这部分与 宇航出版社 的《 Microsoft Windows NT4.0 环境下的 TCP/IP 网络互联》中的 第一、二章(除 ARP 外) 对应 首先我们这门课是 TCP/IP 在 Windows NT 中的应用,并不完全讲 TCP/IP 协议,所以有一些 TCP/IP 理论方面的知识并没有涉及到。在讲 TCP/IP 在 Windows NT 中的应用时,我们先回顾一下,在网络基础中讲到的网络的 OSI 模型,假如有同学从 TCP / IP 学起,此处作一个铺垫。 第一课 OSI 模型 (open system interface) OSI 模型最初是用来作为开发 网络通信协议族 的一个 工业参考标准 。通过严格遵守 OSI 模型, 不同的网络技术 之间可以轻易地实现互操作。 应用层 Application Layer 表示层 Present Layer 会话层 Semission Layer 传输层 Transport Layer 网络层 Internet Layer

The linux command 之网络

僤鯓⒐⒋嵵緔 提交于 2019-11-27 05:05:27
一、检查和检测网络 ping命令——向网络主机发送特殊数据包 1 [me@linuxbox ~]$ ping www.baidu.com 按Ctrl+C终止程序 tracepath——跟踪网络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tracepath会显示文件通过网络从本地系统传输到指定主机过程中所有停靠点的列表。 ip——我们可以使用ip测试一个网络系统接口和路由器列表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ccpang/p/11344677.html

Java学习:Java网络编程总结

本小妞迷上赌 提交于 2019-11-27 02:28:02
Java网络编程总结 一、概述 计算机网络是通过传输介质、通信设施和网络通信协议,把分散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设备互连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传输的系统。网络编程就就是编写程序使联网的两个(或多个)设备(例如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Java语言对网络编程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通过其提供的接口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网络编程。下面先对网络编程的一些基础知识进行介绍,最后给出使用Java语言进行网络编程的实例。 二、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 20世纪60年代出现,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的发展,进入21世纪后,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深入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与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 网络协议 如同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规矩一样,计算机之间能够进行相互通信是因为它们都共同遵守一定的规则, 即网络协议。 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是个复杂的系统,按照人们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把计算机网络实现的功能分到不同的层次上,层与层之间用接口连接。通信的双方具有相同的层次,层次实现的功能由协议数据单元(PDU)来描述。不同系统中的同一层构成对等层,对等层之间通过对等层协议进行通信,理解彼此定义好的规则和约定。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层次和协议的集合,网络体系结构对计算机网络实现的功能,以及网络协议、层次、接口和服务进行了描述,但并不涉及具体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