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输

NIO:文件通道与网络通道讲解

时光怂恿深爱的人放手 提交于 2019-12-09 16:44:39
  通道是java.nio的一个创新,既不是一个扩展,也不是一个增强,而是一种全新的IO交流方式,可以提供与IO服务的直接连接, Channel用于在字节缓冲区和通道另一侧的实体(文件或套接字)之间有效的传输数据 类库介绍 顶层接口Channel: 子接口ReadableByteChannel,定义了一个通道可以读的行为 子接口WritableByteChannel,定义了一个通道可以写的行为:   所以,当一个通道实现了ReadableChannel接口,那么该通道就可以读,当一个通道实现了WritableChannel,那么该通道就可以写,如果同时实现了两个接口,则该通道就既可以读,也可以写,是双向的   可以看到ByteChannel引申了可读和可写的接口,这是一种便捷的技巧,后面实现了ByteChannel的类就同时具有了读和写的能力,但是这样确是没有意义的,为什么这样说,对于网络通道来说,双向是正常的,但是对于 文件通道来说,有些就是单向 的,比如FileInputStream获得的文件通道,就只具有可读的特性, 虽然也有write方法,这是因为ByteChannel接口的缘故,但是调用该方法会抛出相应的异常 Scatter和Gather是定义了对缓冲区数组进行操作,这里了解即可,并不常用: 文件通道: 网络通道: 文件通道   从上面的类图可以看出

2019-2020-1学期 20192411 《网络空间安全导论》第九周学习总结

对着背影说爱祢 提交于 2019-12-08 18:15:33
第三章 网络安全 3.1 网络空间及管理概述 *** 3.1.1 网络安全的概念 网络安全包括 网络硬件资源 和 信息资源 的安全性。 网络硬件资源 包括:通信线路、通信设备(路由机、交换机等)、主机等。 信息资源 包括:维持网络服务运行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以及在网络中存储和传输的用户信息数据等。 ++信息资源的安全也是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3.1.2 网络管理的概念 网络管理 是指监督、组织和控制网络通信服务,以及信息处理所必需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从网络管理范畴来分类,可分为: 对网络设备的管理 对接入的内部计算机、服务器等进行的管理 对行为的管理 对网络设备硬件资产进行管理等 * 3.1.3 安全网络的特征** 一般来说,能够通过网络安全与管理技术或手段保障++可靠性、可用性、保密性、完整性、可控性、可审查性++的网络即具备了安全网络的特征。 (1)可靠性 :网络信息系统能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特征。 可靠性是所有网络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的目标。 可靠性 主要表现 在++硬件可靠性、软件可靠性、人员可靠性、环境可靠性++等方面。 硬件可靠性 相对直观和常见。 软件可靠性 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程序成功运行的概率。 人员可靠性 是指人员成功地完成工作或任务的概率。 环境可靠性 是指在规定的环境内,保证网络成功运行的概率。这里的环境主要指自然环境和电磁环境

计算机网络

狂风中的少年 提交于 2019-12-08 18:10:31
目录 1 计算机网络历史 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通信原理 2.1 数据通信原理 2.2 对等会话原理 3 OSI/RM七层模型(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3.1 物理层:Physical 3.2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3.3 网络层:Network 3.4 传输层:Transport 3.5 会话层:Session 3.6 表示层:Presentation 3.7 应用层:Application 4 TCP/IP四层模型 4.1 网络接口层:Link 4.2 网络互联层(网际层):Network 4.3 传输层:Transport 4.4 应用层:Application 5 IP地址 5.1 IP地址的特点 5.2 IPv4地址的分类 5.3 子网掩码 5.4 IP地址的计算 1 计算机网络历史 第一代: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只在内部进行通信 第二代:计算机与计算机互联网络,主机既做数据处理,又做通信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进入标准化发展(按协议进行) ARPANET的标准协议 用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计算机;所有的网络结点都同等重要;必须有冗余的路由(路由(路由寻址):路由器从一个接口上接收到数据包,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进行定向并转发到另一个接口的过程)

2019-2020-1学期 20192408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导论》第九周学习总结

牧云@^-^@ 提交于 2019-12-08 13:08:33
第3章 网络安全 3.1 网络安全及管理概述 3.1.1 网络安全的概念 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可控性、可审查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网络安全包括网络硬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安全性。 网络硬件资源包括通信线路、通信设备(路由机、交换机等)、主机等。 信息资源包括维持网络服务运行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以及在网络中存储和传输的用户信息数据等。 3.1.2 网络管理的概念 网络管理是指监督、组织和控制网络通信服务,以及信息处理所必需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其目标是确保计算机网络的持续正常运行,使网络中的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并在计算机网络运行出现异常时能及时响应和排除故障 从网络管理范畴来分类,可分为对网络设备的管理,即针对交换机、路由器等主干网络进行管理;对接入的内部计算机、服务器等进行管理;对行为的管理,即针对用户使用网络的行为进行管理;对网络设备硬件资产进行管理等。 3.1.3 安全网络的特征 1.可靠性 网络信息系统能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特性 硬件可靠性 软件可靠性:在规定的时间内,程序成功运行的概率 人员可靠性:指人员成功地完成工作或任务的概率 环境可靠性:主要指自然环境和电磁环境 2.可用性 指网络信息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 可用性一般用系统正常使用时间和整个工作时间之比来度量 3.保密性

计算机网络 - 练习(一百二十七)

浪尽此生 提交于 2019-12-07 09:26:44
计算机网络 练习(一百二十七) ATM 适配层的功能是 ( )。 A. 比特定时 B. 信元校验 C. 分割和合并用户数据 D. 信元头的组装和拆分 ---------------------------------------- 答案 : C 解析 : ATM 适配层 (AAL) 负责处理高层来信息,发送方把高层的数据分割成 48 字节长的 ATM 负载,接收方把 ATM 信元的有效负载重新组装成用户数据报。 ATM 各个协议层的功能如下所示: ADSL 采用多路复用技术是(1),最大传输距离可达 ( 2)。 问题1: A. TDM B. FDM C. WDM D. CDMA 问题2: A. 500 m B. 1000 m C. 5000 m D. 10000 m ---------------------------------------- 答案 : B C 解析 : 数字用户线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 DSL) 是基于普通电话线的宽带接入技术,可以在一对铜质双绞线上同时传送数据和话音信号。 DSL 有多种模式,统称为 xDSL 。 根据上、下行传输速率是否相同,可以把 DSL 划分为对称和不对称两种传输模式。高数据速率用户数字线 (HDSL) 采用两对双绞线提供全双工数据传输,支持 n × 64Kb/s(n=1, 2, 3,… ) 的各种速率

哈工大 计算机网络 期末总结

烂漫一生 提交于 2019-12-06 21:12:19
零散知识点总结 概述 比特(bit), 字节(byte), 1 byte = 8 bit(空间上,位数上) kbps = 10 3 bps 时延带宽积中的时延是传播时延, 单向的, 不是RTT 传输层是 数据段 ; 网络层是 数据报 .数据链路层是 数据帧 计算机网络就是互连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 计算机网络结构: 网络边缘, 接入网络, 网络核心 端到端层: 传输层以上层次 OSI各层次(共7个)功能: 物理层: 比特编码, 时钟同步.. 数据链路层: 组帧, 流量控制,差错控制,访问控制,物理寻址... 网络层: 逻辑寻址, 路由, 分组转发 传输层: 连接控制,差错控制, 连接控制, 分段与重组, SAP寻址 会话层 : 会话控制, 同步 (最薄的一层) 表示层 : 加密/解密, 压缩/解压缩. 数据表示转换. 应用层: 支持用户通过软件使用网络服务 完成路由选择功能的层次是: 网络层 多路复用技术: TDM,FDM,WDM,CDM 采用10Mbps的HFC接入Internet可能比2Mbps的ADSL接入还慢。 端到端原则:网络高层次的功能应尽可能的实现在网络边缘(终端设备),网络核心框架只提供最基本的标准的服务。 接入网络的方式: DSL. 电缆, FTTH, 拨号和卫星,以太网, wifi, 光纤。 常见的物理媒体: 双绞铜线, 同轴电缆, 光纤 ,陆地无线电信道

哈工大 计算机网络 期末总结

ぐ巨炮叔叔 提交于 2019-12-06 21:11:34
零散知识点总结 概述 比特(bit), 字节(byte), 1 byte = 8 bit(空间上,位数上) kbps = 10 3 bps 时延带宽积中的时延是传播时延, 单向的, 不是RTT 传输层是 数据段 ; 网络层是 数据报 .数据链路层是 数据帧 计算机网络就是互连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 计算机网络结构: 网络边缘, 接入网络, 网络核心 端到端层: 传输层以上层次 OSI各层次(共7个)功能: 物理层: 比特编码, 时钟同步.. 数据链路层: 组帧, 流量控制,差错控制,访问控制,物理寻址... 网络层: 逻辑寻址, 路由, 分组转发 传输层: 连接控制,差错控制, 连接控制, 分段与重组, SAP寻址 会话层 : 会话控制, 同步 (最薄的一层) 表示层 : 加密/解密, 压缩/解压缩. 数据表示转换. 应用层: 支持用户通过软件使用网络服务 完成路由选择功能的层次是: 网络层 多路复用技术: TDM,FDM,WDM,CDM 采用10Mbps的HFC接入Internet可能比2Mbps的ADSL接入还慢。 端到端原则:网络高层次的功能应尽可能的实现在网络边缘(终端设备),网络核心框架只提供最基本的标准的服务。 接入网络的方式: DSL. 电缆, FTTH, 拨号和卫星,以太网, wifi, 光纤。 常见的物理媒体: 双绞铜线, 同轴电缆, 光纤 ,陆地无线电信道

哈工大 计算机网络 期末总结

旧巷老猫 提交于 2019-12-06 21:10:31
零散知识点总结 概述 比特(bit), 字节(byte), 1 byte = 8 bit(空间上,位数上) kbps = 10 3 bps 时延带宽积中的时延是传播时延, 单向的, 不是RTT 传输层是 数据段 ; 网络层是 数据报 .数据链路层是 数据帧 计算机网络就是互连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 计算机网络结构: 网络边缘, 接入网络, 网络核心 端到端层: 传输层以上层次 OSI各层次(共7个)功能: 物理层: 比特编码, 时钟同步.. 数据链路层: 组帧, 流量控制,差错控制,访问控制,物理寻址... 网络层: 逻辑寻址, 路由, 分组转发 传输层: 连接控制,差错控制, 连接控制, 分段与重组, SAP寻址 会话层 : 会话控制, 同步 (最薄的一层) 表示层 : 加密/解密, 压缩/解压缩. 数据表示转换. 应用层: 支持用户通过软件使用网络服务 完成路由选择功能的层次是: 网络层 多路复用技术: TDM,FDM,WDM,CDM 采用10Mbps的HFC接入Internet可能比2Mbps的ADSL接入还慢。 端到端原则:网络高层次的功能应尽可能的实现在网络边缘(终端设备),网络核心框架只提供最基本的标准的服务。 接入网络的方式: DSL. 电缆, FTTH, 拨号和卫星,以太网, wifi, 光纤。 常见的物理媒体: 双绞铜线, 同轴电缆, 光纤 ,陆地无线电信道

TCP/IP_TCP与UDP

点点圈 提交于 2019-12-06 19:42:35
TCP/IP_TCP与UDP TCP/IP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传输层协议,他们分别是TCP和UDP。TCP提供可靠的通信传输,而UDP则常被用于让广播和细节控制交给应用的通信传输。 在IP首部中有一个协议字段,用来标识网络层的上一层所采用的是哪一种传输层协议。根据这个字段的协议号,就可以识别IP传输的数据部分究竟是TCP内容,还是UDP内容。同样传输层的TCP和UDP,为了识别自己所传输的数据部分究竟应该发送给哪个应用,也设定了一个这样的编号。以包裹传递为例,邮递员(IP)根据收件人的地址(目标IP地址)向目的地(计算机)投递包裹(IP数据报)。包裹到达目的地以后由对方(传输层协议)根据包裹信息判断最终的接收人(接收端应用程序): 为了实现这一功能,使用端口号这样一种识别码。根据端口号就可以识别在传输层上一层的应用层中所要进行处理的具体程序。 TCP/IP的众多应用协议大多以客户端/服务端的形式运行,例如对于HTTP连接请求: 这些服务端程序叫做守护进程。在unix中不需要将这些守护进程逐个启动,而是启动一个可以代表他们接收客户端请求的inetd服务程序即可。它是一种超级守护进程,该超级守护进程收到客户端请求以后会fork新的进程并且exec为sshd等各个守护进程。确认一个请求究竟发送给的是哪个服务端,可以通过所收到数据包的目标端口号轻松识别。 端口号 数据链路和IP中的地址

TCP/IP协议栈详解

巧了我就是萌 提交于 2019-12-06 19:32:59
TCP/IP协议栈 TCP/IP协议是规范不同主机之间进行通信的一系列协议,其中涉及到数据的封装,传输,寻址等一系列内容,是计算机领域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我们在Java中用到的Socket通信就是基于TCP/IP协议中的TCP协议,开发为一系列封装好的API供用户使用。为什么要制定这些协议呢?这些协议为通信领域指定了唯一的标准,为不同的网络供应商,设备制造商的生产和服务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标准。TCP/IP协议栈就是一个类似数据结构中的栈的模型,它有很多层,每层承担着不同的功能,有不同的协议。我们一般可以把协议栈理解为一个四层的模型: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应用层中有一些面向用户的与应用相关的协议,涉及到对数据的一些分析和处理,使得用户信息和数据流之间得到转换;传输层是负责执行数据流和数据段之间的转换,是数据信息的管理层面;网络层涉及到与其他主机的联系,对数据封装并找到合适的路径把信息发出去或者接收进来;链路层中主要是一系列为了实现相应功能的接口,是协议栈的最底层。一般来说,用户信息会从应用层开始,往下逐步被包装,当传到另一个主机的时候,再从下到上一步步打开包装,最终解析还原为用户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各项协议确保了传输过程的实现以及数据的安全。 TCP/IP协议栈: 协议栈之应用层 应用层包括的协议有: 1、文件传输类: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