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 我国《密码法》正式颁布,解读密码分类与密码设备管理
《密码法》的产生 ● 2019年6月2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密码法”草案; ● 2019年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密码法》; ● 2020年1月1日,正式施行《密码法》。其中,明确规定“密码分为核心密码、普通密码和商用密码,实行密码分类管理,特定范围的商用密码实行进口许可和出口管制”。 《密码法》的正式颁布和实施,标志着密码将成为保障我国网络空间安全的核心技术和位于网络安全的核心地位,让信息和网络安全有法可依。 管理及保护哪些“密码” 现实生活中提到“密码”一词,人们通常以为是“账户登录密码”、“邮箱登录密码”、“银行卡支付密码”等。其实,这些生活中的“密码”实际上是“口令”,它是一种简单、初级的身份认证手段,是账号的“通行证”。 《密码法》旨在规范密码应用和管理。其所指的密码是使用特定变换对信息等进行加密保护或安全认证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密码主要有两个功能,加密保护+安全认证。最常见的如网银USB Key。 加密保护是指使用数学变换,将原来可读的信息变成不能识别的符号序列,简单说,就是将明文变成密文。安全认证是指使用数学变换,确认信息是否被篡改、是否来自可靠信息源以及确认行为是否真实,即确认主体和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我们浏览国家政务的网站,有时会在地址栏的最左端看到“不安全”字样。 那这里的“不安全”指的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