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m配置

[转帖]使用fastdfs搭建文件管理系统

我只是一个虾纸丫 提交于 2019-12-04 15:05:15
使用fastdfs搭建文件管理系统 https://www.jianshu.com/p/4e80069c84d3今天同事说他们的系统用到了这个分布式文件管理系统. 一、FastDFS介绍 FastDFS开源地址: https://github.com/happyfish100 参考: 分布式文件系统FastDFS设计原理 参考: FastDFS分布式文件系统 参考: CentOS 7 防火墙 1、简介 FastDFS 是一个开源的高性能分布式文件系统(DFS)。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文件存储,文件同步和文件访问,以及高容量和负载平衡。主要解决了海量数据存储问题,特别适合以中小文件(建议范围:4KB < file_size <500MB)为载体的在线服务。 FastDFS 系统有三个角色:跟踪服务器(Tracker Server)、存储服务器(Storage Server)和客户端(Client)。   Tracker Server:跟踪服务器,主要做调度工作,起到均衡的作用;负责管理所有的 storage server和 group,每个 storage 在启动后会连接 Tracker,告知自己所属 group 等信息,并保持周期性心跳。   Storage Server:存储服务器,主要提供容量和备份服务;以 group 为单位,每个 group 内可以有多台 storage

redis的主从复制,以及使用sentinel自动处理主机宕机问题,集群

送分小仙女□ 提交于 2019-12-04 11:56:02
以下部分想看懂得有一定的redis基础,且步骤是连贯的,错一步都不行。redis运行多个实例,不懂得自行百度。 1. redis主从同步 原理: 从服务器向主服务器发送 SYNC 命令。 接到 SYNC 命令的主服务器会调用BGSAVE 命令,创建一个 RDB 文件,并使用缓冲区记录接下来执行的所有写命令。 当主服务器执行完 BGSAVE 命令时,它会向从服务器发送 RDB 文件,而从服务器则会接收并载入这个文件。 主服务器将缓冲区储存的所有写命令发送给从服务器执行。 ------------- 1、在开启主从复制的时候,使用的是RDB方式的,同步主从数据的 2、同步开始之后,通过主库命令传播的方式,主动的复制方式实现 3、2.8以后实现PSYNC的机制,实现断线重连 2. redis主从同步实验 2.1 准备三个redis数据库配置文件 背景: 一主两从 6380为主,6381和6382 为从 cd /opt/redis_conf vim redis-6380.conf 写入以下配置 port 6380 daemonize yes pidfile /data/6380/redis.pid loglevel notice logfile "/data/6380/redis.log" dbfilename dump.rdb dir /data/6380 protected-mode

kali linux 网络配置

不问归期 提交于 2019-12-04 11:32:52
ip配置: vim /etc/network/interfaces auto eth0 iface eth0 inet static ===>静态 iface eth0 inet dhcp ===>动态 address 192.168.0.133 netmask 255.255.255.0 gateway 192.168.0.1 dns配置: vim /etc/resolv.conf nameserver dns地址 service networking restrat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yigemaodou/p/11858485.html

编译Nginx服务部署静态网站

纵饮孤独 提交于 2019-12-04 11:26:19
Nginx是一款轻量级的Web服务器/反向代理服务器及电子邮件 (IMAP/POP3) 代理服务器,并在一个BSD-like协议下发行.其特点是占有内存少,并发能力强,事实上nginx的并发能力确实在同类型的网页服务器中表现较好,中国大陆使用nginx网站用户有:百度、京东、新浪、网易、腾讯、淘宝等. 编译安装Nginx 1.配置Yum仓库,安装Nginx所依赖的包文件,以及编译器. [root@localhost ~]# wget -O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http://mirrors.aliyun.com/repo/Centos-7.repo [root@localhost ~]# yum -y install epel-release [root@localhost ~]# yum install -y gcc pcre pcre-devel zlib zlib-devel openssl openssl-devel 2.编译安装Nginx. [root@localhost ~]# useradd -s /sbin/nologin -M nginx [root@localhost ~]# wget http://nginx.org/download/nginx-1.13.12.tar.gz [root@localhost ~]#

配置Nginx服务中Rewrite的应用

不打扰是莪最后的温柔 提交于 2019-12-04 09:35:40
Rewrite跳转场景 URL看起来更规范、合理 企业会将动态URL地址伪装成静态地址提供服务 网址换新域名后,让旧的访问跳转到新的域名上 服务端某些业务调整 Rewrite跳转实现 Rewrite实用场景 Nginx跳转需求的实现方式 使用 rewrite 进行匹配跳转 使用 if 匹配全局变量后跳转 使用 location 匹配再跳转 rewrite放在server{},if{},location{} 段中 对域名或参数字符串 使用 if 全局变量匹配 使用 proxy_ pass 反向代理 Nginx正则表达式 常用的正则表达式元字符 字符 说明 ^ 匹配输入字符串的起始位置 $ 匹配输入字符串的结束位置 * 匹配前面的字符零次或多次 + 匹配前面的字符一次或多次 ? 匹配前面的字符零次或一次 . 匹配除“\n”之外的任何单个字符。使用诸如"[.\n]"之 类的模式,可匹配包括“n”在内的任意字符 \ 将后面接着的字符标记为一个特殊字符或一个原义字符或一个向后引用 \d 匹配纯数字 {n} 重复n次 {n,} 重复n次或更多次 [c] 匹配单个字符c [a-z] 匹配a-z小写字母的任意一个 [a-zA-Z] 匹配a-z小写字母或A-Z大写字母的任意一 个 Rewrite命令 语法 rewrite <regex> <replacement> [flag]; <regex> /

Nginx+Tomcat——配置负载均衡和动静分离(实战!)

隐身守侯 提交于 2019-12-04 09:03:59
Nginx应用 Nginx是一款非常优秀的HTTP服务器软件 支持高达50000个并发连接数的响应 拥有强大的静态资源处理能力 运行稳定 内存、CPU等系统资源消耗非常低 目前很多大型网站都应用Nginx服务器作为后端网站程序的反向代理及负载均衡器,提升整个站点的负载并发能力 Nginx负载均衡实现原理 Nginx配置反向代理的主要参数 upstream 服务池名{} 配置后端服务器池,以提供响应数据 proxy_ _pass http://服务池名 配置将访问请求转发给后端服务器池的服务器处理 Nginx静态处理优势 Nginx处理静态页面的效率远高于Tomcat的处理能力 如果Tomcat的请求量为1000次,则Nginx的请求量为6000次 Tomcat每秒的吞吐量为0.6M,Nginx的每秒吞吐量为3.6M Nginx处理静态资源的能力是Tomcat处理的6倍,优势可见一斑 动静分离原理 服务端接收来自客户端的请求中,既有静态资源也有动态资源 实验环境: Nginx服务器:192.168.52.135 Tomcat服务器1:192.168.52.134 Tomcat服务器2:192.168.52.150 1、将实验所需工具包从宿主机共享出去 负载均衡配置: 一、搭建Tomcat服务器1 1、安装jdk [root@tomcat1 ~]# mkdir /mnt/tools /

使用Docker搭建实验室共享GPU服务器

旧城冷巷雨未停 提交于 2019-12-04 08:31:56
目录 引入 背景 服务器配置 方案决策 为什么选择这个方案 安装步骤 概述 接下来要注意的问题 安装Ubuntu16.04 LTS 宿主机换apt源 禁止Linux内核更新 安装显卡驱动 安装Docker 安装nvidia-docker2 加入docker组 Docker换源,换存储路径,限制容器日志大小 安装Shipyard中文版 创建容器 配置容器环境 解决中文乱码 打包为镜像 使用Dockerfile构建镜像 新建容器 附:实验室使用的最新版镜像 尾言 存在的问题 参考 引入 背景 实验室已有一台GPU服务器由学长管理,BOSS新购了一台服务器并希望能够像已有的那个服务器一样,让多人共同使用GPU资源而不相互干扰,同时系统资源分配比较灵活。经过一番考虑和踩坑,终于完美搭建GPU平台,记录下以供后人参考。 服务器配置 CPU: I7-9700K 主板: 微星Z390 gaming pro carbon 内存: 海盗船16G DDR4 3200MHZ x2 固态: Intel 760P 1T NVME固态 机械: 希捷2T 显卡: 技嘉2080Ti WF3 x4 方案决策 宿主机选择Ubuntu16.04 LTS,引导方式为UEFI,1T固态挂载点为 / ,2T机械挂载点为 /home 。 虚拟机容器选择Docker,为了支持在虚拟机中使用GPU资源,使用nvidia

Python学习 - 环境配置

不问归期 提交于 2019-12-04 00:44:15
Mac下Python3环境设置 首先,不同的安装途径,python的安装路径是不一样的 例如,本机的python3.7的安装路径是 /Library/Frameworks/Python.framework/Versions/3.7 这是python3.7为默认版本 vim ~/.bash_profile 添加 alias python="/Library/Frameworks/Python.framework/Versions/3.7/bin/python3.7" 保存之后,执行source ~/.bash_profile,使配置生效。 /*--> */ /*--> */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tonyq/p/11825729.html

【Linux】ubuntu初始配置

拟墨画扇 提交于 2019-12-04 00:40:20
1.安装VMWareTools (连通主机和虚拟机,方便复制文件、文档等): ①虚拟机-重新安装VMWareTools https://blog.csdn.net/bluebird2/article/details/94162855    //“重新安装VMWareTools”选项为灰色的解决方案 ②此时桌面会出现一个DVD(vmwaretools),右键open in terminal 输入命令:cp -a * [path]   //想要安装的路径 ③切换到path对应文件夹,解压缩 ④找到install.pl的路径 ⑤安装,小功告成 2.修改镜像源 (提高升级、更新速度) ①打开terminal 1 sudo apt install vim //下载常用的文本编辑器 2 sudo vim /etc/apt/sources.list ②将原文本全部删除,改成下面网站中的代码(vim的使用方式见Linux基础操作(一)) https://mirror.tuna.tsinghua.edu.cn/help/ubuntu/ ③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upgrade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fighterkaka22/p/11825667.html

MAC终端配置

半腔热情 提交于 2019-12-03 20:30:57
使用iTerm2替代原生terminal iTerm2 配色, 自动补全插件 使用zsh替换原生bash, 使用oh-my-zsh美化zsh 配置vim 修改vim 配色方案为 ys 为vim 安装插件管理器Vundle: https://mutebardtison.github.io/2018/08/17/Vim-Plugins-Installation-with-Vundle-in-macOS/ 两个常用插件: NERDTree 目录管理 NERDTree的使用 https://catonmat.net/vim-plugins-nerdtree-vim 和 自动补全插件 youCompleteMe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greatLong/p/11807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