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m

知乎神回复:集中全世界程序员的力量,能三天内开发手机淘宝吗?

这一生的挚爱 提交于 2020-08-09 17:17:44
这是我在知乎上看到的一个问题,我相信作为我们程序员来讲,内心肯定都知道答案了。肯定不可能的,除非阿里的程序员把代码拿出来,然后再部署一套,毕竟全世界的程序员也包括阿里的程序员嘛。但是,这个肯定不是题主想问的。 其实,我更想通过这个问题给大家推荐一本书,那就是《人月神话》,相信很多程序员都听过这本书,我不知道又有多少程序员读过这本书呢?我只是想说:对于程序员来讲,如果你想开阔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知识,软件工程和软件管理类的书籍是必读的书目,而且你如果又想往技术管理的方向进阶的话。 这个问题,如果从《人月神话》的角度去回答的话,应该是这样的: 在众多软件项目中,缺乏合理的时间进度是造成项目滞后的最主要原因,它比其他所有因素加起来的影响还大。导致这种普遍性灾难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对估算技术缺乏有效的研究,更加严肃地说,它反映了一种悄无声息,但 并不真实的假设——一切都将运作良好。 第二,我们采用的估算技术隐含地假设人和月可以互换,错误地将进度与工作量相互混淆。 第三,由于对自己的估算缺乏信心,软件经理通常不会有耐心持续地进行估算这项工作。 第四,对进度缺少跟踪和监督。其他工程领域中,经过验证的跟踪技术和常规监督程 序,在软件工程中常常被认为是无谓的举动。 第五,当意识到进度的偏移时,下意识(以及传统)的反应是增加人力。这就像使用汽油灭火一样,只会使事情更糟

国内三大通信运营商频段制式

被刻印的时光 ゝ 提交于 2020-08-09 17:10:44
国内三大通信运营商频段制式 参考链接: https://blog.csdn.net/green1900/article/details/43486275?utm_medium=distribute.pc_relevant.none-task-blog-BlogCommendFromMachineLearnPai2-2.channel_param&depth_1-utm_source=distribute.pc_relevant.none-task-blog-BlogCommendFromMachineLearnPai2-2.channel_param 目前国内网络制式2G网络移动和联通使用GSM、电信使用CDMA;3G网络联通为WCDMA、电信为CDMA 2000、而移动则为TD-SCDMA;接下来对于4G LTE网络,目前工信部对三家运营商仅仅颁发了TD-LTE的牌照,并且确定了频段的划分。国内三大通信运营商的频段制式详细信息如下: 1、中国移动的手机制式是GSM(2G)、TD-SCDMA(3G)、TD-LTE(4G)这3模。 2、中国联通的手机制式是GSM(2G)、WCDMA(3G)、TD-LTE(4G)、FDD-LTE(4G)。 3、中国电信的手机制式是CDMA1X(2G)、CDMA2000(3G)、FDD-LTE(4G)。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

阿里研发效能数据知多少

一笑奈何 提交于 2020-08-09 16:33:21
2020 年 3 月阿里云云效平台发布了阿里内部 4 万开发者的研发效能数据报,数据显示阿里代码量和交付表现一路飙升,2020 财年代码行数共新增 15 亿,修改重构代码总行数 4 亿,疫情期间新增代码行 2.9 亿;3 天开发出健康码引擎、2 小时上线无接触配送项目,3 小时上线火神山无接触收银项目、CT 影像分析从 5-15 分钟降为 20s,识别准确率达 96%……,这阿里速度背后,是研发效能的突破和精进。 阿里巴巴 “211” 交付愿景要实现 85% 的需求 2 周内交付完成;85% 的需求 1 周内开发完成;创建变更后 1 小时完成发布;2020 财年,我们已经达到 45.2% 的需求两周内交付;38.8% 的需求1周内开发完成;25.2% 的需求变更 1 小时内发布完成。 除了以上惊人的成果外,效能研发数据报里还有什么其他有趣的内容?快来点击长图一探究竟吧! 更多研发效能数据深度解读 锁定 2020 阿里巴巴研发效能峰会,点击链接: https://developer.aliyun.com/topic/2020?utm_content=g_1000125744 原文链接 本文为云栖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4261498/blog/4313018

解密阿里云高效病原体基因检测工具

流过昼夜 提交于 2020-08-09 14:23:32
1.背景介绍 病原体基因检测,为各种严重感染的诊断提供了基础。病原体检测流程分成五个步骤:(1)采集病人的样本,比方说静脉血,痰液,肺泡灌洗液,或者脑脊髓液等。(2)对样本进行培养,提取样本中的核酸组织。(3)通过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对核酸序列进行测序。高通量测序为了保证精度,会将很长的核苷酸序列,切成小的分片,分别进行测序,在读取基因序列上,一般是50pb到200bp不等。(4)高通量测序之后,需要查询相关的病原体标准序列,找到匹配的基因序列。(5)通过将这些小的片段进行分析,得到全部基因片段的组成成分(即检测结果),从而为病人的疾病确诊以及精准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 图1. 病原体基因检测流程 对于生物分析检测来说,通常情况下,一次病原体检测,大约会生成5亿左右的75bp的基因片段。过滤掉一些人的基因组织序列之后,还需要查询1亿左右的基因片段。通常情况下,会使用nBlast [1]工具来进行基因匹配,这部分在整个病原体检测过程中,也是非常耗时的部分,大约需要2-3个小时。阿里云AnalyticDB向量版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基因检索工具,大大提升了基因分析的性能,能够在几十分钟内完成整个病原体的查询检测过程。 2.基因检索应用 2.1 基因检索功能 图1展示了病原体基因检索的界面。当前演示包含了12182个病毒的碱基序列,我们将病毒切分成150bp的小片段(总共1590804个片段)

Python继续霸榜,上古语言Cobol重获关注,IEEE 2020编程语言榜单揭晓

末鹿安然 提交于 2020-08-09 10:39:50
IEEE 发布了最新的编程语言排行榜。与 2019 年相比,Python、Java、C 和 C++ 依然分列总榜单前 4,而 JavaScript 取代了 R 语言成了榜单的第 5 名。此外,在趋势、需求和开源等其他子榜单中,Python 持续领先,Java 和 C 语言同样表现优异。 机器之心报道,参与:魔王、杜伟。 近日,IEEE Spectrum 发布了第七届编程语言排行榜。 Python 再次名列第一,top 5 中的其他几种语言分别是 Java、C、C++ 和 JavaScript。去年的第五名 R 语言这次排名下滑到第 6,与 JavaScript 调换了位置。 根据介绍,IEEE 2020 编程语言排行榜从 8 个信息源按照 11 个指标 收集数据,进而得到编程语言流行度的整体排名。 信息源包括:Google Search、Google Trends、Twitter、GitHub、Stack Overflow、Reddit、Hacker News、CareerBuilder 等,涵盖社交网站、开源代码网站和求职网站。 该调查从 GitHub 上收集了 300 多种编程语言,经过筛选后最终留下 55 种。其中包括大多数计算机用户熟悉的语言(如 Java),老牌编程语言 Cobol 和 Fortran,小众编程语言 Haskell 等。 IEEE 2020

你在群里提的技术问题没人回答!是为什么?因为没注意这 4 点!

◇◆丶佛笑我妖孽 提交于 2020-08-09 05:51:24
「有大佬在吗?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 你是不是经常在QQ群或者微信群里碰到这样的提问者,或者难道你就是!由于我建了几个技术群,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同学,前面几次我会直接@对方,然后告诉他有问题直接问就好了,有人看到就会回答了,不然,谁会跳出来承认自己是大佬呢? 后来,我干脆就写了这样的一篇文章,让更多的同学,尤其是新入行的同学学会更好的提问!这样,你的问题才会更有机会得到别人的回答。。 提问的艺术 作为一个程序员,把代码写好是本分,但仅仅是写好代码是不够的,工作的过程中总免不了要与别人打交道。几乎隔一段时间,我就会发现有些人身上出现下面的这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不知道怎么提问,第二个就是有工作对接的时候,有用的信息不实时收集,多次对同样的问题进行提问。 今天来说一说如何提问的话题。说到这里,有点同学肯定在想,扯什么扯,提问谁不会呢,十万个为什么从小就听,回答问题不一定会,提问谁还不会呢。 可现实真的不是这样的,其实关于如何提问,这个问题由来已久,而且很多人都对此有过总结,甚至有一本书就叫做《提问的艺术》。这里所说的提问当然不是平时生活中所说的“你吃了没有?”、“吃的什么?”这么简单的问题。指的是专业方面的问题,作为程序员来讲,那就是关于开发、部署等方面的问题了。 我先来举几个糟糕的提问的例子: 有的同学在群里提问,上来就是: 接口返回404错误,是什么原因? dubbo 服务启动不了

你在群里提的技术问题没人回答!是为什么?因为没注意这 4 点!

让人想犯罪 __ 提交于 2020-08-08 11:19:15
「有大佬在吗?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 你是不是经常在QQ群或者微信群里碰到这样的提问者,或者难道你就是!由于我建了几个技术群,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同学,前面几次我会直接@对方,然后告诉他有问题直接问就好了,有人看到就会回答了,不然,谁会跳出来承认自己是大佬呢? 后来,我干脆就写了这样的一篇文章,让更多的同学,尤其是新入行的同学学会更好的提问!这样,你的问题才会更有机会得到别人的回答。。 提问的艺术 作为一个程序员,把代码写好是本分,但仅仅是写好代码是不够的,工作的过程中总免不了要与别人打交道。几乎隔一段时间,我就会发现有些人身上出现下面的这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不知道怎么提问,第二个就是有工作对接的时候,有用的信息不实时收集,多次对同样的问题进行提问。 今天来说一说如何提问的话题。说到这里,有点同学肯定在想,扯什么扯,提问谁不会呢,十万个为什么从小就听,回答问题不一定会,提问谁还不会呢。 可现实真的不是这样的,其实关于如何提问,这个问题由来已久,而且很多人都对此有过总结,甚至有一本书就叫做《提问的艺术》。这里所说的提问当然不是平时生活中所说的“你吃了没有?”、“吃的什么?”这么简单的问题。指的是专业方面的问题,作为程序员来讲,那就是关于开发、部署等方面的问题了。 我先来举几个糟糕的提问的例子: 有的同学在群里提问,上来就是: 接口返回404错误,是什么原因? dubbo 服务启动不了

【译】Gartner CWPP市场指南

故事扮演 提交于 2020-08-08 09:26:21
原文: https://www.gartner.com/doc/reprints?id=1-1YSHGBQ8&ct=200416&st=sb?utm_source=marketo&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2020-05-22 03:03:51-Global-DA-EN-20-05-04-7010g000001JNCsAAO-P1-Prisma-2020-gartner-market-guide-for-cwpp-[FY20] 本人是一枚初学者新手,如有不对指出,请不吝赐教。 云原生安全保护的需求不断发展,包括公有云和私有云中的虚拟机、容器、无服务器工作负载,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解决混合云工作负载环境中独特的安全动态问题。 概述 问题现状 企业使用终端保护平台(EPP)作为服务器工作负载保护,但是EPP 的功能仅仅是用来保护终端用户设施的(如:桌面、笔记本电脑等),这种防护措施无疑将企业的应用程序与数据至于风险之中。 大多数企业都使用了不止一个公有云基础设施服务。 现在大多数企业都在使用基于容器的服务,并且在尝试PaaS平台服务。 对于云远程安全应用,工作负载的安全性需要前置于编码开发过程。 现在越来越多的容器和无服务负载被扫描出漏洞,但是对工作负载却很少做保护或者运行时保护措施,而是依靠外部网络检测和事件监视来检测威胁。

用java实现数字签名的原理

前提是你 提交于 2020-08-08 07:46:04
数字签名在数据的交互中一直都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因此,这篇文章对其原理进行整理总结一下。最后再给出代码的实现。 一、简单认识 相信我们都写过信,在写信的时候落款处总是要留下自己的名字,用来表示写信的人是谁。我们签的这个字就是生活中的签名: 而数字签名呢?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他的含义是:在网络中传输数据时候,给数据添加一个数字签名,表示是谁发的数据,而且还能证明数据没有被篡改。 OK,数字签名的主要作用就是保证了数据的有效性(验证是谁发的)和完整性(证明信息没有被篡改)。下面我们就来好好的看一下他的底层实现原理是什么样子的。 二、基本原理 为了理解的清楚,我们通过案例一步一步来讲解。话说张三有俩好哥们A、B。由于工作原因,张三和AB写邮件的时候为了安全都需要加密。于是张三想到了数字签名: 整个思路是这个样子的: 第一步:加密采用非对称加密,张三有三把钥匙,两把公钥,送给朋友。一把私钥留给自己。第二步:A或者B写邮件给张三:A先用公钥对邮件加密,然后张三收到邮件之后使用私钥解密。第三步:张三写邮件给A或者B:(1)张三写完邮件,先用hash函数生成邮件的摘要,附着在文章上面,这就完成了数字签名,然后张三再使用私钥加密。就可以把邮件发出去了。(2)A或者是B收到邮件之后,先把数字签名取下来,然后使用自己的公钥解密即可。这时候取下来的数字签名中的摘要若和张三的一致,那就认为是张三发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