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date

Oracle 使用MERGE INTO 语句更新数据

纵然是瞬间 提交于 2019-12-16 17:48:32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Merge into 详细介绍 MERGE语句是Oracle9i新增的语法,用来合并UPDATE和INSERT语句。 通过MERGE语句,根据一张表或子查询的连接条件对另外一张表进行查询, 连接条件匹配上的进行UPDATE,无法匹配的执行INSERT。 这个语法仅需要一次全表扫描就完成了全部工作,执行效率要高于INSERT+UPDATE。 */ /*语法: MERGE [INTO [schema .] table [t_alias] USING [schema .] { table | view | subquery } [t_alias] ON ( condition ) WHEN MATCHED THEN merge_update_clause WHEN NOT MATCHED THEN merge_insert_clause; */ merge into users using doctoron (users.user_id = doctor.doctorid)when matched then update set users.user_name = doctor.doctornamewhen not matched then insert values (doctor.doctorid,

oracle merge into 方法的使用

允我心安 提交于 2019-12-16 17:45:24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参考:http://blog.csdn.net/haitaofeiyang/article/details/50857562 MERGE INTO 是Oracle 9i以后才出现的新的功能。 那这个功能 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有则更新,无则插入”,用来合并UPDATE和INSERT语句. 通过MERGE语句,根据一张表或子查询的连接条件对另外一张表进行查询, 连接条件匹配上的进行UPDATE,无法匹配的执行INSERT。 这个语法仅需要一次全表扫描就完成了全部工作,执行效率要高于INSERT+UPDATE。 语法: MERGE INTO [your table-name] [rename your table here] USING ( [write your query here] )[rename your query-sql and using just like a table] ON ([conditional expression here] AND [...]...) WHEN MATHED THEN [here you can execute some update sql or something else ] WHEN NOT MATHED THEN [execute

Mysql查询语句使用select.. for update导致的数据库死锁分析

不问归期 提交于 2019-12-16 13:39:31
本人免费整理了Java高级资料,涵盖了Java、Redis、MongoDB、MySQL、Zookeeper、Spring Cloud、Dubbo高并发分布式等教程,一共30G,需要自己领取。 传送门: https://mp.weixin.qq.com/s/JzddfH-7yNudmkjT0IRL8Q 近期有一个业务需求,多台机器需要同时从Mysql一个表里查询数据并做后续业务逻辑,为了防止多台机器同时拿到一样的数据,每台机器需要在获取时锁住获取数据的数据段,保证多台机器不拿到相同的数据。 我们Mysql的存储引擎是innodb,支持行锁。解决同时拿数据的方法有很多,为了更加简单,不增加其他表和服务的情况下,我们考虑采用select... for update的方式,这样X锁锁住查询的数据段,表里其他数据没有锁,其他业务逻辑还是可以操作。 这样一台服务器比如select .. for update limit 0,30时,其他服务器执行同样sql语句会自动等待释放锁,等待前一台服务器锁释放后,该台服务器就能查询下一个30条数据。如果要求更智能,oracle支持for update skip locked跳过锁区域,这样能不等待马上查询没有被锁住的下一个30条记录。 下面说下mysql for update导致的死锁。 经过分析,mysql的innodb存储引擎实务锁虽然是锁行

【软件工程 - SSM网页制作】报错解决 - Description Resource Path Location Type Cannot change version of project fac(导入maven项目出现红叉问题)

瘦欲@ 提交于 2019-12-16 12:45:20
MAVEN项目报错解决 问题描述 导入项目时候出现 Description Resource Path Location Type Cannot change version of project facet Dynamic Web Module to 2.5错误 分析与解答 这是由于你的 Maven 编译级别是 jdk太低了 1、在eclipse的工程上选择属性,在选择Project Facets里面中选择Dynamic web Module,将版本改成2.5 如下图: 2.在工程目录下(项目所在的那个位置) 有一个.settings文件夹(linux系统这个文件夹是隐藏的)打开org.eclipse.wst.common.project.facet.core.xml 做如下修改: <installed facet="jst.web" version="2.5"/> 3、之后项目右健选择Maven--->Update Maven Project -->Force Update of Snaphots/Releases打勾,然后点击OK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yyyyfly1/p/12041598.html

yum和apt-get有什么区别

二次信任 提交于 2019-12-16 11:04:31
一般来说著名的linux系统基本上分两大类: 1.RedHat系列:Redhat、Centos、Fedora等 2.Debian系列:Debian、Ubuntu等 RedHat 系列 1 常见的安装包格式 rpm包,安装rpm包的命令是“rpm -参数” 2 包管理工具 yum 3 支持tar包 Debian系列 1 常见的安装包格式 deb包,安装deb包的命令是“dpkg -参数” 2 包管理工具 apt-get 3 支持tar包 tar 只是一种压缩文件格式,所以,它只是把文件压缩打包而已。 rpm 相当于windows中的安装文件,它会自动处理软件包之间的依赖关系。 优缺点来说,rpm一般都是预先编译好的文件,它可能已经绑定到某种CPU或者发行版上面了。 tar一般包括编译脚本,你可以在你的环境下编译,所以具有通用性。 如果你的包不想开放源代码,你可以制作成rpm,如果开源,用tar更方便了。 tar一般都是源码打包的软件,需要自己解包,然后进行安装三部曲,./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来安装软件。 rpm是redhat公司的一种软件包管理机制,直接通过rpm命令进行安装删除等操作,最大的优点是自己内部自动处理了各种软件包可能的依赖关系。 -------------------------------- *.rpm形式的二进制软件包

mysql的mvcc 和next-lock

て烟熏妆下的殇ゞ 提交于 2019-12-16 04:24:09
mysql在rr隔离级别下,是如何解决幻读的? mysql通过mvcc 及加上next-key lock来解决幻读发生的。 很多资料写的是rr隔离级别下是无法避免幻读的,的确是,理论上的rr是无法避免幻读的,但是mysql的innodb引擎通过next-key解决了幻读问题 (select 可以使用for update /lock in share mode来解决幻读)。 mvcc原理 数据行有另外两列,一个是create-version,delete-version,数据创建的时候初始化create-version,被delete及update时,设置其delete-version,值都是当前事务ID 比如我插入一条记录, 事务id 假设是1 ,那么记录如下:也就是说,创建版本号就是事务版本号。 如果我更新的话,事务id假设是2 如果我删除的话,假设事务是id=3 要注意,必须是commit的时候才会修改create-version delete-version字段,在没有提交的情况是,是不会修改和创建的。 这样保证了在 a b 两个事务情况下,假设 a(transationid=1) b(transactionid=2) 由于事务a早于事务b 约束: 1.事务只能读取到delete-version为空,或者delete版本号小于当前事务的数据行 2.事务只能读取到create

深入理解mysql事务

元气小坏坏 提交于 2019-12-16 00:03:37
做为开发人员对数据库事务应该都不陌生,但是如果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话,在开发中难免写出来的代码存在bug,本文主要介绍mysql中的事务,重点讲解事务的隔离级别。 1. ACID 1.1 原子性 原子性是指事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事务中的操作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都不执行。 例如: begin // 开启事务 A:update user set account=account+1 where id =1; B:update user set account=account+1 where id =1; commit 这个事务,执行commit时,在么两条语句都执行成功,如果出错,执行rollback时,两条语句的操作都会回滚到原始状态; undo log保证原子性 在操作任何数据之前,首先将数据备份到一个地方(这个存储数据的地方就是undo log)。然后进行数据的修改,如果用户出现了错误或者用户执行了rollback语句,系统可用利用undo log中的备份的数据恢复到事务开始之前的状态。 注意:undo log是逻辑日志 可以理解为: 当delete一条记录时,undo log中记录一条对应的insert记录 当insert 一条记录时,undo log中会记录一条对应的delete记录 当update一条记录时,它记录一条对应相反的udpate记录 1.2 一致性

如何手动实现TryInsert和InsertOrUpdate

强颜欢笑 提交于 2019-12-15 17:16:17
在日常开发中,我们有时会需要对数据的插入操作进行定制。比如,如果表里已有某某记录就不写入新纪录,或者表里没该记录就插入,否则就更新。前者我们称为 TryInsert ,后者为 InsertOrUpdate (也叫做 upsert )。一般来说,很多 orm 框架都会附带这样的函数,但是如果你要批量插入数据, orm 自带的函数就不太够用了。下面我们从手动拼SQL的角度来实现 TryInsert 和 InsertOrUpdate 。 考虑到现在流行的两大开源 RDBMS 对SQL标准支持比较落后,而早期的标准并没有这方面的标准语法,所以我们分成 MySQL 篇和 Postgres 篇来分别使用它们各自的方言解决上面提到的两个问题。 MySQL篇 原理解析 insert ignore into 插入如果报错(主键或者 Unique 键重复),会把错误转成警告,此时返回的影响行数为0,可以用来实现 TryInsert() 。 replace into replace 跟 insert 语法基本一致,是 Mysql 的扩展语法,官方的 InsertOrUpdate , replace 语句的基本逻辑如下: ok:=Insert() if !ok { if duplicate-key { // key重复就删掉重新插入 Delete() Insert() } }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jenkins插件管理提示“update information obtained

穿精又带淫゛_ 提交于 2019-12-15 06:18:58
jenkins插件管理遇到两个错误 (1)插件管理页面提示:There were errors checking the update sites:IOException:Unable to tunnel through proxy.Proxy returins "HTTP/1.1 400" (2)插件管理页面提示:There were errors checking the update sites: SSLHandshakeException: sun.security.validator.ValidatorException: PKIX path building failed: sun.security.provider.certpath.SunCertPathBuilderException: unable to find valid certification path to requested target 查到的解决方法是同一个: 进入插件管理->Advanced,修改Update Site的URL,路径为“http://updates.jenkins.io/update-center.json”,修改完成,submit,然后checknow。问题解决。 注:第一个问题使用该方法一直未解决,重新下载jenkins,放置在tomcat下,启动tomcat

MySQL 多键

半腔热情 提交于 2019-12-14 18:18:55
1.外键: 用来建立两张表之间的关系 - 一对多 - 多对多 - 一对一 2.了解知识点: - 修改表的操作 - 复制表操作 研究表与表之间的关系: 1.定义一张 员工部门表 id, name, gender, dep_name, dep_desc - 将所有数据存放在一张表中的弊端: 1.结构不清晰 ---> 不致命 2.浪费空间 ---> 不致命 3.可扩展性极差 ---> 不可忽视的弊端 - 类似于将所有python代码存放在一个py文件中,强耦合到一起了----> 解耦合 ----> 拆分表 - 拆分表解决以上问题. - 需要给两张表之间,建立一种强有力的关系, 使用 “外键” - !!!!! ****** 如何确认表与表之间的关系是 (一对多、多对多、一对一) - 注意: 要确立两张表之间的关系,必须站在两个位置去思考: - 站在员工表的位置: 多个员工能否对应一个部门? 能!!! - 员工与部门: 多 对 一 - 员工表单向 多 对 一 部门表 - 站在部门表的位置: 多个部门能够对应一个员工? 不能!!! 总结: 凡是单向 多 对 一 的表关系,称之为 一对多 的外键关系。 - 外键: 语法: foreign key(当前表中建立关系的外键字段) references 被关联表名(id) # 创建两张表 1.必须先建立被关联表,再建立关联表 # 被关联表: d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