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四次挥手

TCP和UDP的区别?

随声附和 提交于 2019-12-13 10:41:33
(基于连接 vs 无连接)tcp是面向连接的(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 udp不是面向连接的。 (重量级vs轻量级) tcp是一个重量级的协议;udp则是轻量级的协议。 一个tcp数据报的报头大小最少20字节,udp数据报的包头固定8个字节。 (可靠性)tcp交付保证:如果消息在传输中丢失,那么它将重发; udp没有交付保证,一个数据包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丢失。 (有序性)消息到达网络的另一端可能是无序的, tcp协议将为你拍好序 。Udp不提供任何有序性的保证。 (速度)tcp慢,适合传输大量数据; udp快,适合传输少量数据。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TCP有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udp没有。 tcp面向字节流, udp面向报文。 tcp只能单播,不能发送广播和组播; udp可以广播和组播。 Tcp应用: 邮件传输。 udp应用: qq聊天、qq视频。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流量控制:就是让发送方发送速率不要太快,要让接收方来的及接收。 拥塞控制: 防止过多的数据注入到网络中,这样可以使网络中的路由器或链路不致过载。 拥塞控制所要做的都有一个 前提:网络能够承受现有的网络负荷。 拥塞控制是一个 全局性的过程 ,涉及到所有的主机、路由器,以及与降低网络传输性能有关的所有因素。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Rivend/p/12033361.html

用动画讲解 TCP 四次分手过程

社会主义新天地 提交于 2019-12-12 14:17:22
作者 | 小鹿 来源 | 公众号:小鹿动画学编程 一、写在前边 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做为一个业余的动画师,上次的用动画的形式讲解 TCP 三次握手过程再各大平台收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说文章有趣、有货、有内容,也受到了很多读者的关注。很多读者留言说什么时候用动画讲一讲 TCP 四次挥手的过程,为了应大家的要求,今天我们就生动有趣的用动画给大家分享 TCP 四次挥手(分手)过程。 动画:用动画给面试官解释 TCP 三次握手过程 上次的三次握手动画是给面试官看的,那么今天咱们换种更加有乐趣的方式,用动画和你女(男)朋友讲解 TCP 四次分手过程,讲解完,考验一下你女(男)朋友和不和你分手呢。什么?首先你先有一个女(男)朋友,这一点小鹿早就考虑到了各大单身人士。 获取方式: 如果你没有女朋友,公众号后台回复“女朋友”,即可获取。小鹿不要脸的说,作为一个优秀的动画师,女性读者也是很多的,哈哈,公众号回复“男朋友”,小鹿会给你随机发放一个,嘿嘿,不信你试试。还等什么,把你女(男)朋友拉过来给她(他)讲吧。 二、思维导图 三、为何要进行 TCP 三次握手/四次分手? TCP 的三次握手和四次分手和你恋爱是一模一样的,从相识到相恋到分手,然后认识另一个女孩再不管重复这个过程就是数据传输在网络中不断建立起三次握手和四次分手过程。 恋爱就恋爱吧,分手就分手吧,握手握来握去,挥手挥来挥去不嫌麻烦吗?

第七周作业—N42-虚怀若谷

﹥>﹥吖頭↗ 提交于 2019-12-11 20:29:23
一、简述OSI七层模型和TCP/IP五层模型 1. OSI七层模型  物理层:二进制传输,为启动、维护以及关闭物理链路定义了电气规范、机械规范、过程规范和功能规范;实际的最终信号的传输是通过物理层实现的。通过物理介质传输0-1 比特流。常用的设备有(各种物理设备)集线器、中继器、调制解调器、网线、双绞线、同轴电缆,这些都是物理层的传输介质。 传输的单位是比特。  数据链路层:将比特组合成字节,再将字节组合成帧,使用数据链路层地址(以太网使用的是 MAC 地址)来访问介质,并进行差错检测。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基础之上,负责在通信的实体之间创建数据链路。传输以帧为单位的数据包。  网络层:通过 IP 寻址来创建两个网络节点之间的连接,为源主机的传输层送来的分组,选择合适的路由和交换节点,正确无误的按照 IP 地址传送给目的主机的传输层。就是通常说的 IP 层,使用 IP协议和路由器的路由选择信息。数据传输单位是分组。IP 地址、路由器、IP 协议。  传输层:创建了主机之间的端到端的连接;传输层的作用,是为上层协议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透明的数据传输服务,包括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等问题。我们通常说的TCP、UDP就是在这一层。端口号即是这里的“ 端 ”。TCP 协议、UDP 协议。  会话层:负责创建、管理和终止表示层实体之间的通信会话。  表示层:提供各种用于应用层数据的编码和转换功能

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家住魔仙堡 提交于 2019-12-11 00:55:36
什么是TCP 我们经常看到的都是tcp/ip协议:是的它们一直都是成对出现的(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是在网络的使用中的最基本的通信协议。TCP/IP传输协议对互联网中各部分进行通信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了规定。并且,TCP/IP传输协议是保证网络数据信息及时、完整传输的两个重要的协议。 什么是三次握手 聊完tcp我们来聊一聊三次握手:我们用三个关系来模拟一下,小编在高中的时候喜欢一个女生,但又因为自己害羞不敢直接向哪个女生递情书表达自己的心意,只能根据哪个女生的闺蜜来完成这个事情。(小编,女生,女闺蜜) 第一次握手:当小编通过女闺蜜递情书,然后女生就收到了小编传递的情书。 相当于两台计算机要通信,a向b发送一个数据,b收到了a发送的数据。b知道了a能发 第二次握手:女生收到情书以后哪个心里美得不得了,就急忙向小编回了一封情书,并告诉小编今天晚上小树林见。 b收到数据后,b发送数据,告诉a自己收到了。 第三次握手:小编收到情书以后,有点飘。鼓足了勇气告诉了女生今晚见… a收到以后,b不知道a收到没有。a告诉b自己也收到了数据 什么是四次挥手 总的来说:发完了,知道发完了,收完了,知道收完了。 a向b发送消息:a发送完了,b知道a发送完了,b收完了,a知道b收完了。 来源: CSDN 作者: 雨满风楼 链接: https://blog.csdn.net/qq_40693662

TCP四次挥手详情

旧城冷巷雨未停 提交于 2019-12-10 19:47:57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建立连接非常重要,它是数据正确传输的前提;断开连接同样重要,它让计算机释放不再使用的资源。如果连接不能正常断开,不仅会造成数据传输错误,还会导致套接字不能关闭,持续占用资源,如果并发量高,服务器压力堪忧。 建立连接需要三次握手,断开连接需要四次握手,可以形象的比喻为下面的对话: [Shake 1] 套接字A:“任务处理完毕,我希望断开连接。” [Shake 2] 套接字B:“哦,是吗?请稍等,我准备一下。” 等待片刻后…… [Shake 3] 套接字B:“我准备好了,可以断开连接了。” [Shake 4] 套接字A:“好的,谢谢合作。” 下图演示了客户端主动断开连接的场景: 建立连接后,客户端和服务器都处于 ESTABLISED 状态。这时,客户端发起断开连接的请求: 1) 客户端调用 close() 函数后,向服务器发送 FIN 数据包,进入 FIN_WAIT_1 状态。FIN 是 Finish 的缩写,表示完成任务需要断开连接。 2) 服务器收到数据包后,检测到设置了 FIN 标志位,知道要断开连接,于是向客户端发送“确认包”,进入 CLOSE_WAIT 状态。 注意: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并不是立即断开连接,而是先向客户端发送“确认包”,告诉它我知道了,我需要准备一下才能断开连接。 3) 客户端收到“确认包

Socket通信原理

我的梦境 提交于 2019-12-10 18:36:45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我们经常听说TCP/IP、UDP、Socket,这些到底是什么,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通过本文弄清楚四个问题: 什么是TCP/IP、UDP? Socket处于协议的哪一层? Socket是什么? 如何使用它们? 1,什么是TCP/IP、UDP? TCP/I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即传输控制协议/网间协议,是一个工业标准的协议集,它是为广域网(WANs)设计的。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是与TCP相对应的协议,是面向无连接的传输协议。它是属于TCP/IP协议族中的一种。 这里有一张图,表明了这些协议的关系。 TCP/IP协议族包括运输层、网络层、链路层。现在你知道TCP/IP与UDP的关系了吧。 2, Socket处于协议的哪一层? 3, Socket是什么呢? 从操作系统层面来看,Socket起源于Unix,而Unix/Linux基本哲学之一就是“ 一切皆文件 ”,都可以用“打开open –> 读写write/read –> 关闭close”模式来操作,所以可以把Socket看成是一种特殊的文件,socket函数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操作(读/写IO、打开、关闭),从这个层面来讲,我们可以说

网络

▼魔方 西西 提交于 2019-12-10 12:10:57
私有ip 私有ip就是局域网中使用的ip地址,国际规定有一部分ip地址是在局域网中使用的 私有ip的范围,也就是不在公网中使用的ip地址范围: 10.0.0.0~10.255.255.255 172.16.0.0~172.31.255.255 192.168.0.0~192.168.255.255 4. 本机ip地址 127.0.0.1表示本机ip地址; 本机域名是localhost; 通过域名可以解析一个ip地址,域名方便大家记忆某台电脑的主机地址 Linux命令(ping, ifconfig) 查看或配置网卡信息:ifconfig ifconfig查看网卡的信息: 测试远程主机连通性:ping 通常用ping来检测网络是否正常 2. 端口号 端口号:使用唯一一个编号来标识端口, 其实就是标识端口的一个编号。 在linux系统中,端口号有65536(2的16次方)个 端口号划分 端口号不是随意使用的,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定进行分配。 端口号分为知名端口号和动态端口号 3.1 知名端口号(Well Known Ports) 知名端口号: 系统程序使用的端口号 知名端口号是众所周知的端口号,范围从0到1023 80端口分配给HTTP服务 21端口分配给FTP服务 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程序需要使用知名端口的需要有root权限 3.2 动态端口号(Dynamic Ports) 动态端口号:

linux基础-TCP/IP协议篇

淺唱寂寞╮ 提交于 2019-12-10 11:44:27
一.网络TCP/IP层次模型   1.网络层次模型概念介绍:TCP/IP协议就是用于简化OSI层次,以及相关的标准。传输控制协议(tcp/ip)族是相关国防部(DoD)所创建的,主要用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及在毁灭性战争中维持通信   是由一组不同功能的协议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协议族,利用一组协议完成OSI所实现的功能,不单单是指TCP.IP这两个协议。   2.网络层析模型作用说明:      OSI七层模型简化四层DoD模型,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统称为应用层,传输层称为主机到主机层,网络层即为因特网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统称为网络接入层。   3.网络层次模型组成部分如图:      每一层都包含了对应的协议规则,这里说明下ICMP协议,即为平时如果我们检查主机是否在线,通常使用ping 192.168.1.111,这里就用到了ICMP协议,如果ping不通也可能是ICMP协议关闭引起的哦!   4.网络层次模型琢层说明   (1)首先应用层:      应用层包含了以上诸多协议规则,包括一些对应的端口,其中除了TFTP是UDP协议之外,其他全部都为TCP协议。   (2)主机到主机层:      主机到主机层只包含了两个TCP和UDP这两个网络协议   (3)因特网层/网络接入层:      因特网层负责将分组报文从源端发送到目的端,为网络中的设备提供逻辑地址 二.网络TCP

自我学习笔记07

大憨熊 提交于 2019-12-10 01:32:57
1、简述osi七层模型和TCP/IP五层模型 城市 OSI七层模型 TCP/IP五层模型 2、总结描述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试试以下 TCP三次握手 TCP四次挥手 3、描述TCP和UDP区别 4、总结ip分类以及每个分类可以分配的IP数量 5、总结IP配置方法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Ronald-wang/p/12013601.html

深入理解TCP、UDP协议及两者的区别

梦想与她 提交于 2019-12-09 23:39:49
一、TCP协议: 位于传输层, 提供可靠的字节流服务。所谓的字节流服务(Byte Stream Service) 是指, 为了方便传输, 将大块数据分割成以报文段(segment) 为单位的数据包进行管理。 而可靠的传输服务是指, 能够把数据准确可靠地传给对方。 即TCP 协议为了更容易传送大数据才把数据分割, 而且 TCP 协议能够确认数据最终是否送达到对方。所以,TCP连接相当于两根管道(一个用于服务器到客户端,一个用于客户端到服务器),管道里面数据传输是通过字节码传输,传输是有序的,每个字节都是一个一个来传输。 (1)、三次握手:握手过程中使用了 TCP 的标志(flag) —— SYN(synchronize) 和ACK(acknowledgement) 。 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时,客户端A发送SYN包(SYN=j)到服务器B,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B确认。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B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A的SYN(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k),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B进入SYN_RECV状态。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A收到服务器B的SYN+ACK包,向服务器B发送确认包ACK(ACK=k+1),此包发送完毕,完成三次握手。 若在握手过程中某个阶段莫名中断, TCP 协议会再次以相同的顺序发送相同的数据包。 (2)、四次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