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

曾国藩:又笨又慢平天下——读书笔记

房东的猫 提交于 2020-03-24 13:34:51
只有文丑而侥幸者,断无文佳而埋没者。 既然我是笨人,那将来做一切事都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用笨方法去做,不投机不取巧不走捷径。成功的路有千万条,我只走那条看上去最笨、实际上最踏实的路! 我这一生不信书,只信命。命运是操纵在自己手中的,当年如果不改名,我可能没有现在这么高的成就。 曾国藩拿出了从前读书的意志,跑回寓所,铺开纸张,再写,写完再找劳崇光。这样持续了十几天,劳崇光有点不耐烦了。他不无善意地提醒曾国藩:“其实到地方上任县令也不错。你不知道吗,从地方向上升迁,是很快的。可你要是进了翰林院,非要熬十几年才能升迁不可。” 你知不可为而一直为之。 我们若想了解一个人,不要问他干了些什么,首先问他想干些什么。如果一个人想都没想过,就不要问他如何去做,正如你不必去问断了线的风筝要去哪里一样。 皇帝不可能遍知天下事,所以要委任贤官,官员好坏,他不可能都知道,这就要靠身边人推荐。然而身边人所称赞的,未必都是好官,左右所否定的,未必都是坏官……好官往往有正直的节操,不哗众取宠,不标新立异,不离经叛道。” 你的官是做不尽的,你的才是好的,满招损,谦受益,你若不傲,就最好了。 我经常忧心忡忡,不能自持,若有所失。我想这大概就是志向不能树立时,人容易放松潦倒,所以心中没有一定的努力的方向。没有一定的方向就不能保持宁静,不能宁静就不能心安,其根子就在于没有树立志向啊。” 倭仁比唐鉴好说话

【转帖】河西走廊:另眼看中国两千年历史

依然范特西╮ 提交于 2020-02-14 08:03:39
河西走廊:另眼看中国两千年历史 http://www.sohu.com/a/362184560_758744?spm=smpc.author.fd-d.20.158159896406097GDSmi 当整整失联达13年之久的张骞重新出现在长安城时,汉武帝明白,属于大汉帝国的光辉时刻,即将徐徐展开了。 此前,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25岁的张骞带着汉帝国“断匈右臂”的使命,试图前往西域联合月氏部落抗击匈奴,在经历被匈奴长达十多年的软禁后,逃脱控制的张骞又继续西行,最终继续游历西部,在历经13年的旅程后,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历经千辛万险的张骞终于归来,并为大汉帝国带来了大量关于西域的第一手资料,史称“凿空”西域。 也就是在这时候,一个后来被称为“河西走廊”的地理区域,开始进入了汉民族的恢弘视野之中。当时,从汉帝国首都所处的关中盆地西行越过陇山(六盘山),如果要进入西域,就必须要经过一个夹在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之间的狭长走廊,由于这个走廊地处黄河以西,因此也被称为河西走廊。 从地理上看,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甘肃和新疆交界的星星峡、古玉门关一线,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之间,是一个东西长约 1000 公里,南北宽几公里至百余公里不等的“大夹缝”。 ▲河西走廊示意图 张骞归来后五年,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

《太平天国》纪录片有感

泄露秘密 提交于 2019-12-05 20:58:29
这几天看了凤凰卫视《太平天国》的纪录片,在 这里 , 凤凰卫视的纪录片还是做的挺好,尤其主持人陈晓楠的 点评与衔接,恰到好处又发人深省,慢慢的要找来更多她的节目来看看。 先说结论,这个纪录片 我的感觉 他对于太平天国 是有着一些倾向性的,倾向于它的恶,但好在她能给出她的理由,能够自圆其说。 一直对于太平天国的印象,除了历史书 还看过一些 通史类读物,我也算有着一些印象。但时间一长,印象最深的就只是历史书上的那句 拥有 小农阶级局限性 的农民阶级终归是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那时候,对于什么是小农阶级局限性 为什么要反帝反封建,不能理解这些概念。 纪录片里,描述了太平天国整个过程中 洪秀全所起的作用:仅仅是太平天国的一个符号 上帝的次子。其次,他是一个文化水平寥寥的落第文人(从他写的诗看可以出来)他的政治军事水平更是令人着急(他应对杨秀清的篡权 只想着利用杨和韦昌辉的矛盾 杀杨,考虑不到韦是否可靠,而面对 后续韦的犯上 他没有领袖该有的杀伐决断 直到翼王起兵,而面对翼王 他更是先猜忌再到撤销二王哄孩子似的安抚)。而人大教授对石达开的评论也很是精彩 石达开是英雄,对于天京事变,他没有责任。但是出走之后,对于天京被围,太平天国的其他困顿,他都怄气似的,袖手旁观,没有一开始的雄才大略了 没有把太平天国的利益放在首位,关键时候没有伸出援手。最终,被分化消灭。 而翼王石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