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ctl

linux任务计划cron、chkconfig工具、systemd管理服务、unit介绍和targe

谁说胖子不能爱 提交于 2019-12-26 16:54:27
一、 linux任务计划cron 关于cron任务计划功能的操作都是通过crontab这个命令来完成的。 其中常用的选项有: -u :指定某个用户,不加-u选项则为当前用户; /etc/crontab 任务计划的配置文件 前面两行是定义变量,第三行是指发送邮件给谁,然后最后一行有五个点分别对应着五个位,也就是上面的五行, 分别表示: 1.表示分钟(0-59) 2.表示小时(0-23) 3.表示日期(1-31) 4.表示月份(1-12可以写数字或者英文的简写) 5.表示星期(0-6,0或者7表示周日,也可以写成英文的简写) 最后一行开头部分是用户(在root用户下不写默认就是root) 后面部分,也就是com开头的位置是你要执行的命令。 crontab -e定义任务计划(用法和vim一样) 从左到右:在12月5日(这一天必须是星期2)的10点01分执行命令 echo “ok” > /root/cron.log 编写格式:分 时 日 月 周 user command -l :列出计划任务; -r :删除计划任务 注: crontab -e 实际上是打开了 “/var/spool/cron/username” (如果是root则打开的是/var/spool/cron/root)这个文件,所以不要直接去编辑那个文件,因为可能会出错,所以一定要使用 crontab -e 来编辑,另外备份的话

NFS服务搭建

久未见 提交于 2019-12-26 16:03:53
NFS服务搭建 准备两台虚拟机,服务端和客户端。 IP分别是192.168.1.145 192.168.1.234 操作服务端: [root@localhost ~]# yum -y install nfs-utils rpcbind 编辑配置文件。 [root@localhost ~]# vim /etc/exports [root@localhost ~]# cat /etc/exports /home/xxx 192.168.1.234(rw) [root@localhost ~]# mkdir /home/xxx [root@localhost ~]# chmod 777 /home/xxx 开启服务(开启顺序不能变)。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start rpcbind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start nfs 关闭防火墙,降低沙盒。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root@localhost ~]# setenforce 0 操作客户端: [root@localhost ~]# yum -y install nfs-utils rpcbind 开启服务。 [root@localhost ~]# systemctl start

LVS-DR与 Keepalived群集

两盒软妹~` 提交于 2019-12-26 15:43:13
keepalived概述 Keepalived的作用是检测服务器的状态,如果有一台web服务器宕机,或工作出现故障,Keepalived将检测到,并将有故障的服务器从系统中剔除,同时使用其他服务器代替该服务器的工作,当服务器工作正常后Keepalived自动将服务器加入到服务器群中,这些工作全部自动完成,不需要人工干涉,需要人工做的只是修复故障的服务器。 keepalived工作原理 1、keepalived是以VRRP协议为实现基础的,VRRP全称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即虚拟路由冗余协议。 2、虚拟路由冗余协议,可以认为是实现路由器高可用的协议,即将N台提供相同功能的路由器组成一个路由器组,这个组里面有一个master和多个backup,master上面有一个对外提供服务的vip(该路由器所在局域网内其他机器的默认路由为该vip),master会发组播,当backup收不到vrrp包时就认为master宕掉了,这时就需要根据VRRP的优先级来选举一个backup当master。这样的话就可以保证路由器的高可用了。 3、keepalived主要有三个模块,分别是core、check和vrrp。core模块为keepalived的核心,负责主进程的启动、维护以及全局配置文件的加载和解析。check负责健康检查,包括常见的各种检查方式

LVS负载均衡

荒凉一梦 提交于 2019-12-26 14:45:55
群集应用概述 群集的含义 1.Cluster,集群、群集 2.由多台主机构成,但对外只表现为一个整体 在互联网应用中,随着站点对硬件性能、响应速度、服务稳定性、数据可靠性等要求越来越高,单台服务器力不从心 解决方法 1.使用价格昂贵的小型机、大型机 2.使用普通服务器构建服务群集 企业群集分类 根据群集所针对的目标差异,可分为三种类型: 1.负载均衡群集(轮询,最小连接的加权重) 2.高可用群集(访问的速度,可靠性) 3.高性能运算群集(并发处理任务) 负载均衡群集(Load Balance Cluster) 1.以提高应用系统的响应能力、尽可能处理更多的访问请求、减少延迟为目标,获得高并发、负载(LB) 的整体性能 2.LB的负载分配依赖于主节点的分流算法 高可用群集(High Availability Cluster) 1.以提高应用系统的可靠性、尽可能地减少中断时间为目标,确保服务的连续性,达到高可用(HA) 的容错效果 2.HA的工作方式包括双工和主从两种模式 高性能运算群集(High Performance Computer Cluster) 1.以提高应用系统的CPU运算速度、扩展硬件资源和分析能力为目标,获得相当于大型、超级计算机的高性能运算(HPC)能力 2.高性能运算群集的高性能依赖于"分布式运算”、“并行计算” ,通过专用硬件和软件将多个服务器的CPU

使用Haproxy搭建群集

无人久伴 提交于 2019-12-26 14:36:15
常见的web集群调度器 目前常见的web集群调度器分为软件和硬件,软件通常使用开源的LVS,Haproxy,Nginx,硬件一般使用比较多的是F5,也有很多人使用国内的一些产品,如梭子鱼,绿盟等 Haproxy应用分析 LVS在企业应用中抗负载能力很强,但存在不足 LVS不支持正则处理,不能实现动静分离 对于大型网站,LVS的实施配置复杂,维护成本相对较高 Haproxy是一款可提供高可用性,负载均衡,及基于TCP和HTTP应用的代理的软件 特别适用于负载特别大的web站点 运行在当前的硬件上可支持数以万计的并发连接连接请求 Haproxy调度算法原理 RR:最简单常用的,轮询调度 LC:最小连接数算法,根据后端的节点连接数大小动态分配前端请求 SH:来源访问调度算法,用于有session会话记录在服务器端,可以基于来源ip,cookie做群集调度 Haproxy日志管理 Haproxy的日志默认是输出到系统的syslog中,在生产环境中一般单独定义出来 定义的方法步骤 修改Haproxy配置文件中关于日志配置的选项,加入配置: log /devlog local0 info log /dev/log local0 notice 修改rsyslog配置,将Haproxy相关的配置独立定义到haproxy.conf,并放到/etc/rsyslog.d/下

Zabbix——部署(DB与web分离)

好久不见. 提交于 2019-12-26 11:56:22
前提条件: 两台centos7设备 两台设备可以相互访问 Zabbix-Servser版本为4.0 mysql版本为8.0 关闭防火墙 Zabbix部署(包含server,web,agent) rpm -Uvh https://repo.zabbix.com/zabbix/4.0/rhel/7/x86_64/zabbix-release-4.0-1.el7.noarch.rpm yum clean all yum -y install zabbix-server-mysql zabbix-web-mysql zabbix-agent 配置zabbix数据库服务(加优化) vi /etc/zabbix/zabbix_server.conf DBHost=IPAddr DBName=zabbix DBUser=zabbix DBPassword=pssword DBPort=3306 ListenIP=127.0.0.1 StartPollers=100 StartPollersUnreachable=10 StartTrappers=10 StartPingers=10 StartDiscoverers=10 StartVMwareCollectors=3 CacheSize=512M StartDBSyncers=6 HistoryCacheSize=512M

centos7的防火墙的操作

只愿长相守 提交于 2019-12-26 07:48:01
1、firewalld的基本使用 启动: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查看状态: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禁用,禁止开机启动: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停止运行: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2.配置firewalld-cmd 查看版本: firewall-cmd --version 查看帮助: firewall-cmd --help 显示状态: firewall-cmd --state 查看所有打开的端口: firewall-cmd --zone=public --list-ports 更新防火墙规则: firewall-cmd --reload 更新防火墙规则,重启服务: firewall-cmd --completely-reload 查看已激活的Zone信息: firewall-cmd --get-active-zones 查看指定接口所属区域: firewall-cmd --get-zone-of-interface=eth0 拒绝所有包:firewall-cmd --panic-on 取消拒绝状态: firewall-cmd --panic-off 查看是否拒绝: firewall-cmd --query-panic 3.信任级别,通过Zone的值指定 drop:

Centos7.2 php运行环境安装

懵懂的女人 提交于 2019-12-26 07:08:10
Centos7.2 PHP环境安装手册 写在前面: 1. 更新CentOS系统 2. 更新yum源 3. Apache环境安装 4. php环境安装 5.mysql数据库安装 写在前面: 此手册包括在Linux服务器上的Apache+MySQL+php的安装。 另:使用yum install包名,会在找到安装包之后,询问Is this OK[y/d/N],需要手动进行选择,但是如果加上参数-y,即yum -y install包名,就会自动选择y,不再需要手动选择。 1. 更新CentOS系统 目的:更新最新的系统,以修复当前系统已存在bug,或者增加新的功能等等。 更新命令: yum - y update 过程: 结果: 2. 更新yum源 目的:更新最新的yum源库,以保证能够获取最新发布的软件 更新命令: yum - y install epel - release rpm - Uvh https : / / mirror . webtatic . com / yum / el7 / webtatic - release . rpm 注:此处使用的epel源,还有一种是remi源,两种都是比较权威的源,但后者保证的软件最新但不保证稳定,前者安装简单,可以满足生产环境的需求。. 过程: 3. Apache环境安装 安装命令: yum - y install httpd 过程:

Nginx+Apache动静分离部署

孤人 提交于 2019-12-26 05:17:34
Nginx+Apache动静分离部署 为什么需要部署Nginx+Apache动静分离? ​ 之前在讲解 基于LNMP架构的Discuz论坛搭建 (原文链接: https://blog.51cto.com/14557673/2461480)的时候对动静分离有所提及,这边简述一下核心原因 : ​ 根据Nginx服务的特性,其擅长处理静态网站(图片文字视频等文件)访问资源,而Apache擅长动态处理(例如:账号注册的交互)。 ​ 因此我们可以结合这两个服务特点与优势,部署实现网站服务的动静分离。 部署Nginx+Apache动静分离实例 ​ 实验环境:两台Centos7虚拟机,一台为LAMP架构,另一台为nginx服务 ​ 首先我们需要搭建LAMP架构,这次我们使用yum直接进行搭建LAMP,具体步骤如下: 在一台虚拟机上安装搭建LAMP架构: ===================LAMP简易版搭建================== 1.安装httpd yum install -y httpd httpd-devel systemctl start httpd.service [root@lamp ~]# ifconfig ens33 ens33: flags=4163<UP,BROADCAST,RUNNING,MULTICAST> mtu 1500 inet 192.168.68

容器学习------Docker(一、Docker初体验和Linux初体验)

笑着哭i 提交于 2019-12-25 19:26:58
官方定义: Docker 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让开发者可以打包他们的应用以及依赖包到一个可移植的镜像中,然后发布到任何流行的 Linux或Windows 机器上,也可以实现虚拟化。容器是完全使用沙箱机制,相互之间不会有任何接口。 为了能更加简介名了的了解Docker,这里我拿部署一个项目不使用Docker和使用Docker的流程来体现出Docker的功能。 1、不使用Docker部署一个JE22项目到云服务器 大家平时比编程大多还是使用windows系统,但是企业中服务器一般还是使用Linux,所以我这里就用把一个JE22项目部署到Linux云服务器为例进行介绍: 1、购买Linux的云服务器,目前有很多可选,阿里云、腾讯云等。。。等,并安装FTP 2、在购买的云服务器里面部署好JAVA环境(jdk,jre,环境变量。。等等) 3、安装数据库,配置数据库 4、安装TOMCAT并配置 5、开放tomcat和系统相关端口 6、上传jar包或者war包(jar包的话不需要tomcat) 7、导入建库SQL语句 8、启动jar包或者通过启动tomcat启动war包 这么一系列的动作,才可以使用起来!原因只有一个,一台新的服务器上面没有运行相关项目的环境,得自己搭建这个环境才行。这个搭建环境的过程是如此之长, 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只要有一步忘记了,或者做错了,都会卡在那里做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