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与算法概述
一、基本概念和术语 数据:是描述客观事物的符号,是计算机中可以操作的对象,是能被计算机识别,并输入给计算机处理的符号集合。 数据元素:是组成数据的、有一定意义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中通常作为整体进行处理。也被称为记录。 数据项:一个数据元素可以由多个数据项组成。数据项是数据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 数据对象: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子集。 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二、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 逻辑结构:是指数据对象中数据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物理结构:是指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形式。 数据结构中的“线性表”、“栈与队列”、“串”、“树”、“图”的逻辑结构结构都基于以下的四种形式构思,在计算机中的存储都是基于以下两种结构实现存储。 三、算法 算法是解决特定问题求解步骤的描述,在计算机中表现为指令的有限序列,并且每条指令表示一个或多个操作 。 算法的特性: (1)输入输出 (2)有穷性(3)确定性 (4)可行性 算法效率的度量方法: (1)时间复杂度 1. 一般情况下,算法的基本操作重复执行的次数是模块n的某一个函数f(n),因此,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记做:T(n)=O(f(n)) 分析:随着模块n的增大,算法执行的时间的增长率和 f(n) 的增长率成正比,所以 f(n) 越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越低,算法的效率越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