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Cloud

好程序员Java培训面试进阶知识点之微服务框架

和自甴很熟 提交于 2020-04-28 20:26:34
  好程序员Java培训面试进阶知识点之微服务框架,微服务(Microservices)是一种架构风格,一个大型复杂软件应用由一个或多个微服务组成。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Java开发行列,企业对求职者的技能要求也在提高,其中微服务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门槛。接下来好程序员Java培训小编就给大家简单梳理求职面试必考的微服务框架知识。   1、微服务哪些框架   1)Dubbo,是阿里巴巴服务化治理的核心框架,并被广泛应用于阿里巴巴集团的各成员站点。2)它是Spring Source的产物,Spring社区的强大背书可以说是Java企业界最有影响力的组织了,除了Spring Source之外,还有Pivotal和Netfix是其强大的后盾与技术输出。其中Netflix开源的整套微服务架构套件是Spring Cloud的核心。   2、前后端分离是如何做的   在前后端分离架构中,后端只需要负责按照约定的数据格式向前端提供可调用的API服务即可。前后端之间通过HTTP请求进行交互,前端获取到数据后,进行页面的组装和渲染,最终返回给浏览器。   3、RPC的实现原理   首先需要有处理网络连接通讯的模块,负责连接建立、管理和消息的传输。其次需要有编解码的模块,因为网络通讯都是传输的字节码,需要将我们使用的对象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剩下的就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部分,服务器端暴露要开放的服务接口

彻底弄懂 HTTP 缓存机制及原理!

こ雲淡風輕ζ 提交于 2020-04-28 20:24:35
作者:云中桥 www.cnblogs.com/chenqf/p/6386163.html 前言 Http 缓存机制作为 web 性能优化的重要手段,对于从事 Web 开发的同学们来说,应该是知识体系库中的一个基础环节,同时对于有志成为前端架构师的同学来说是必备的知识技能。 但是对于很多前端同学来说,仅仅只是知道浏览器会对请求的静态文件进行缓存,但是为什么被缓存,缓存是怎样生效的,却并不是很清楚。 在此,我会尝试用简单明了的文字,像大家系统的介绍HTTP缓存机制,期望对各位正确的理解前端缓存有所帮助。 在介绍HTTP缓存之前,作为知识铺垫,先简单介绍一下HTTP报文 HTTP报文就是浏览器和服务器间通信时发送及响应的数据块。 浏览器向服务器请求数据,发送请求(request)报文;服务器向浏览器返回数据,返回响应(response)报文。 报文信息主要分为两部分 1.包含属性的首部(header)--------------------------附加信息(cookie,缓存信息等)与缓存相关的规则信息,均包含在header中 2.包含数据的主体部分(body)-----------------------HTTP请求真正想要传输的部分 缓存规则解析 为方便大家理解,我们认为浏览器存在一个缓存数据库,用于存储缓存信息。 在客户端第一次请求数据时,此时缓存数据库中没有对应的缓存数据

面试被问傻!5亿个数大文件怎么排序?

守給你的承諾、 提交于 2020-04-28 20:12:26
曾经被问傻的一道面试题分享给你: 给你1个文件 bigdata ,大小4663M,5亿个数,文件中的数据随机,如下一行一个整数: 6196302 3557681 6121580 2039345 2095006 1746773 7934312 2016371 7123302 8790171 2966901 ... 7005375 现在要对这个文件进行排序,怎么搞? 内部排序 先尝试内排,选2种排序方式: 3路快排: private final int cutoff = 8; public <T> void perform(Comparable<T>[] a) { perform(a,0,a.length - 1); } private <T> int median3(Comparable<T>[] a,int x,int y,int z) { if(lessThan(a[x],a[y])) { if(lessThan(a[y],a[z])) { return y; } else if(lessThan(a[x],a[z])) { return z; }else { return x; } }else { if(lessThan(a[z],a[y])){ return y; }else if(lessThan(a[z],a[x])) { return z; }else { return

微服务架构深度解析与最佳实践(全篇汇总,2.4万字)

[亡魂溺海] 提交于 2020-04-28 20:08:36
微服务架构的概念,现在对于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无论使用 Apache Dubbo、还是 Spring Cloud,都可以去尝试微服务,把复杂而庞大的业务系统拆分成一些更小粒度且独立部署的 Rest 服务。但是这个过程,具体应该怎么做?现有的条件下到底要不要做微服务?服务拆分成什么粒度才是合适的?遗留的老系统需要如何考虑重构改造?有哪些坑需要我们注意?系统怎么在分布式服务下实现数据的一致性和服务的高可用可伸缩?拆分的过程中系统数量增多,测试、部署、运维、监控,又应该如何处理? 文章共分为7部分,每部分大概在3000-4000字,全文2.4万字,汇总如下: 微服务架构深度解析与最佳实践 - 第一部分:微服务发展历程和定义 微服务架构深度解析与最佳实践 - 第二部分:四个特点和六个能力、常见框架 微服务架构深度解析与最佳实践 - 第三部分:微服务的使用场景和相关问题 微服务架构深度解析与最佳实践 - 第四部分:如何拆分微服务和改造遗留系统 微服务架构深度解析与最佳实践 - 第五部分:微服务的性能、一致性和扩展性 微服务架构深度解析与最佳实践 - 第六部分:微服务的测试部署和运维监控 微服务架构深度解析与最佳实践 - 第七部分:总结与参考材料 本文将从这些问题的深度分析出发,阐述微服务架构落地的一些设计原则和利弊取舍,结合微服务架构过程的很多最佳实践经验,希望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启发和思考

(Java岗)连面拼多多、美团、头条、快手后给大家划下重点面试问题

流过昼夜 提交于 2020-04-28 19:45:56
众所周知今年大市场不太好,所以我身先士卒给大家打个样,帮大家面试带题(这个是不是和直播带货有点像呢?),带了一些重点回来,下文不会涵盖所有知识点,但是会提取一些关键问题点。希望对大家今年求职有所帮助,先罗列再分析。 拼多多 算法题:返回字符串中包含的 IP 地址数 Dubbo VS Spring Cloud 原理(网关、轮询、协议)与不同 幂等的设计 分布式事务(TCC、2PC),RocketMQ 的分布式事务实现原理 MySQL 的索引原理、分库分表原理 AQS 原理、Lock 和 Sync 的原理与区别、轻量级锁重量级锁 美团 算法题:字符串相加 Dubbo VS Spring Cloud 原理与不同 分布式主键的设计方案与原理 JVM(CMS原理和优缺点、新生代晋升原则) 分布式事务, RocketMQ 的分布式事务原理 MySQL 索引、锁、幻读的原理,慢 SQL 治理的原则 快手 算法题:手写 topN 分布式锁的实现和原理 MySQL 为什么有时不能命中索引? 可重复读、幻读原理,索引的设计原理 缓存设计,击穿、热点等策略和原理 头条 算法题:电话号码的字母组合 分布式锁的实现原理和锁续期 分布式事务的实现方案和原理 Dubbo VS Spring Cloud 原理与不同 Netty,Nio 原理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来一些共性 算法题必考,所以 LeetCode

SpringCloud-Stream 消息驱动

亡梦爱人 提交于 2020-04-28 12:40:49
一、概述 是什么? Spring Cloud Stream 是一个构建消息微服务驱动的框架。可以屏蔽底层消息中间件的差异,降低版本切换成本,统一消息的编程模型,目前仅支持 RabbitMQ 和 Kafka。 设计思想 标准 MQ 的设计思想 生产者 / 消费者之间靠消息媒介传递信息内容,Message 消息必须走特定的通道,MessageChannel 消息通道里的消息如何被消费呢,谁负责收发处理?消息通道MessageChannel的子接口SubscribableChannel,由消息处理器MessageHandler所订阅 Spring Cloud Stream 的设计思想 如果我们的项目中用到了 RabbitMQ 和 Kafka 两种消息中间件,由于它们的架构不同,对实际开发造成了一定困扰;或者用到了一种消息中间件,随着后面的业务需求需要向另一种消息队列迁移,这无疑是灾难性的,会造成一大堆的改动,因为它们与系统耦合了,这时候 Spring Cloud Stream 就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解耦的方式。 Spring Cloud Stream 提供的解决方案是: 通过定义绑定器 Binder 作为中间层,实现了应用程序与消息中间件细节之间的隔离。 向应用程序暴露统一的 Channel 通道,使得应用程序不需要再考虑各种消息中间件的实现。 inputs 对应消费者,outputs

0402-服务注册与发现-Eureka Server使用、将服务注册到Eureka server上

余生长醉 提交于 2020-04-28 12:04:11
一、Eureka Server使用 官方文档地址: http://cloud.spring.io/spring-cloud-static/Edgware.SR3/single/spring-cloud.html#_spring_cloud_netflix 1.1、原项目改造【方便后续开发增加父pom】   1》复制改名        2 》编写一个父pom <?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 < project xmlns ="http://maven.apache.org/POM/4.0.0" xmlns:xsi ="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 ="http://maven.apache.org/POM/4.0.0 http://maven.apache.org/xsd/maven-4.0.0.xsd" > < modelVersion > 4.0.0 </ modelVersion > < groupId > com.lhx.cloud </ groupId > < artifactId > microservice-spring-cloud </ artifactId > < version > 0.0.1-SNAPSHOT </

分享一个诡异的可见性问题

青春壹個敷衍的年華 提交于 2020-04-28 10:51:25
之前介绍过可见性的特性,最近做测试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诡异的问题,下面看看这三个例子。 test1: test1这个例子加了volatile,所以程序正确退出输出test1 end test2: test2这个例子没有加volatile,程序也正常退出并输出一堆0并输出了test2 end,这是为什么呢?没有加volatile为什么也有可见性?看起来是很诡异的问题,问题是在while里面加了一行System..输出问题,打开源码看println方法里面加了synchronized同步块,正是因为这个同步块保证了里面变量x的可见性,这个诡异的问题也就解开了。 test3: test3这个例子即没加volatile,也没有在while里面加System..输出语句,所以线程对变量n3的修改对主线程不可见,程序一直循环,没有输出结果。 推荐去我的博客阅读更多: 1. Java JVM、集合、多线程、新特性系列教程 2. Spring MVC、Spring Boot、Spring Cloud 系列教程 3. Maven、Git、Eclipse、Intellij IDEA 系列工具教程 4. Java、后端、架构、阿里巴巴等大厂最新面试题 觉得不错,别忘了点赞+转发哦!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javaroad/blog/4256460

高可用Eureka注册中心配置说明(双机部署)

亡梦爱人 提交于 2020-04-28 10:43:01
目 录 1. 高可用EureKa注册中心示意图 2. Eureka实例相互注册配置 3. 微服务注册到Eureka配置 4. 启动步骤及配置成功检查 5. 说明事项 1. 高可用EureKa注册中心示意图 Spring Cloud的Eureka Server的高可用实际上就是将自己作为服务向其他服注册中心注册自己,形成一组互相注册的服务注册中心,以实现服务清单的互相同步,达到高可用的效果。 如下图,Eureka server 1, Eureka server 2相互感应,当有服务注册时,多个Eureka-server是对等的,它们都存有相同的信息,这就是通过服务器的冗余来增加可靠性,当有一台服务器宕机了,服务并不会终止,因为另一台服务存有相同的数据。 2. Eureka实例相互注册配置 Eureka通过运行多个实例,使其更具有高可用性,这是它默认的属性,需要做的就是给对等的实例一个合法的关联serviceUrl,分别配置Eureka多个实例的application.yml 使其相互注册。 比如有两个eureka服务,分别部署在两台服务器上。 第1个Eureka 配置文件application.yml如下: 第2个Eureka 配置文件application.yml如下: 项目中Eureka配置非常简单,分别部署在两台机器上

一不小心实现了RPC

左心房为你撑大大i 提交于 2020-04-28 09:14:49
前言 随着最近关注 cim 项目的人越发增多,导致提的问题以及 Bug 也在增加,在修复问题的过程中难免代码洁癖又上来了。 看着一两年前写的东西总是怀疑这真的是出自自己手里嘛?有些地方实在忍不住了便开始了漫漫重构之路。 前后对比 在开始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 cim 这个项目,下面是它的架构图: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 IM 即时通讯系统,主要有以下部分组成: IM-server 自然就是服务端了,用于和客户端保持长连接。 IM-client 客户端,可以简单认为是类似于的 QQ 这样的客户端工具;当然功能肯定没那么丰富,只提供了一些简单消息发送、接收的功能。 Route 路由服务,主要用于客户端鉴权、消息的转发等;提供一些 http 接口,可以用于查看系统状态、在线人数等功能。 当然服务端、路由都可以水平扩展。 这是一个消息发送的流程图,假设现在部署了两个服务端 A、B 和一个路由服务;其中 ClientA 和 ClientB 分别和服务端 A、B 保持了长连接。 当 ClientA 向 ClientB 发送一个 hello world 时,整个的消息流转如图所示: 先通过 http 将消息发送到 Route 服务。 路由服务得知 ClientB 是连接在 ServerB 上;于是再通过 http 将消息发送给 ServerB 。 最终 ServerB 将消息通过与 Clien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