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Cloud

【Spring Cloud】配置中心-Config

て烟熏妆下的殇ゞ 提交于 2020-08-07 00:38:37
1. 分布式系统面临的问题–配置问题 在分布式系统中,由于服务数量巨多,每个服务的粒度相对较小,而且每个服务都需要必要配置信息才能运行。为了方便服务配置文件统一管理,实时更新,所以需要分布式配置中心组件。在Spring Cloud中,有分布式配置中心组件springcloud config,它支持配置服务放在配置服务的内存中(即本地),也支持放在远程Git仓库中。在springcloud config组件中,分两个角色,一个config server,一个config client。 2. config是什么 Springcloud Config为微服务架构中的微服务提供集中化的外部配置支持,配置服务器为各个不同微服务应用的所有环境提供了一个中心化的外部配置。 application . yml 和 bootstrap . yml的区别: application . yml 是用户级的资源配置项 bootstrap . yml 是系统级的,优先级更高 springcloud会创建一个“Bootstrap Context”作为spring应用的“Application Context”的父上下文。初始化的时候,“Bootstrap Context”负责从外部源加载配置属性并解析配置。这两个上下文共享一个从外部获取的“Environment”。 “Bootstrap”属性有高优先级

阿里云MSE 2.0重磅发布,乘风破浪加速企业微服务化进程

若如初见. 提交于 2020-08-07 00:36:23
发布会传送门 点击了解产品详情 众所周知,注册中心和配置中心是Spring Cloud 和Dubbo 等微服务架构中的重要组件,往往采用 ZooKeeper/Nacos/Eureka/Apollo 等开源方案自建,但因其依赖复杂、变更频繁,往往给客户带来的较高的建设和运维成本,同时,在 Hbase、Spark或Kafka 等大数据的环境下,会依赖 ZooKeeper 进行分布式系统的协调,此时,基于云上的托管服务,可以极大的降低运维复杂度,并提高应用可用性。相比开源自建,微服务引擎MSE 通过提供的云上监控和运维能力、多机房和多区域容灾能力、自动宕机恢复能力,实现了99.9%的可用性保障,此外,MSE提供了多打25项的开源优化,提升了注册和配置中心的易用性和性能。3分钟便能完成接入,每月最低50.16元,更是从操作和价格上降低了企业的接入成本。 据微服务引擎MSE产品经理子墚介绍,“我们除了提供注册和配置中心的托管能力,还围绕困扰开发者微服务治理过程遇到的各类运维难题,提供了包括金丝雀发布、离群实例摘除、服务鉴权、无损下线、限流降级和全链路流控的高阶微服务治理能力,极大的降低了微服务的运维难度,其组件型的产品理念还帮助客户实现了云上应用的自主可控。“目前,已有包括陆德科技、吉递换电、趣练习、企迈云商等来自出行、物联网、在线教育、新零售等行业的客户正通过 MSE 来提升运维效率

微服务springcloud 配置 springboot-admin 监控中心

放肆的年华 提交于 2020-08-06 21:09:14
Admin监控应用 Spring Boot提供的监控接口,例如:/health、/info等等,实际上除了之前提到的信息,还有其他信息业需要监控:当前处于活跃状态的会话数量、当前应用的并发数、延迟以及其他度量信息。下面我们来了解如何使用spring-boot-admin来监控我们的系统。 admin-server-ui pom.xml 配置: <parent>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parent</artifactId> <version>1.4.3.RELEASE</version> <relativePath/></parent><dependencyManagement>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cloud</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loud-dependencies</artifactId> <version>Camden.SR5</version> <type>pom</type> <scope>import</scope>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Spring Cloud】网关-gateway(2.x)

让人想犯罪 __ 提交于 2020-08-06 20:29:36
cloud全家桶中有个很重要的组件就是网关,在1.x版本中都是采用的Zuul网关;但在2.x版本中,zuul的升级一直跳票,springcloud最后自己研发了一个网关代替Zuul,那就是SpringCloud Gateway。 概述 gateway是在spring生态系统之上构建的API网关服务,基于Spring 5, Spring Boot 2和Project Reactor等技术。gateway旨在提供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式来对API进行路由,以及提供一些强大的过滤器功能,例如:熔断、限流、重试等。 SpringCLoud Gateway 使用的Webflux中的reactor-netty响应式编程组件,底层使用了Netty通讯框架。 作用 • 反向代理 • 鉴权 • 流量控制 • 熔断 • 日志监控 微服务架构中网关的位置 特性 • 基于spring Framework 5, Project Reactor 和 spring boot 2.0 进行构建; • 动态路由:能够匹配任何请求属性; • 可以对路由指定 Predicate(断言) 和 Filter(过滤器); • 集成Hystrix的断路器功能; • 集成SPringCloud服务发现功能; • 易于编写的 Predicate(断言) 和 Filter(过滤器); • 请求限流功能; • 支持路径重写。

基于SpringBoot AOP面向切面编程实现Redis分布式锁

霸气de小男生 提交于 2020-08-06 20:27:23
基于SpringBoot AOP面向切面编程实现Redis分布式锁 基于SpringBoot AOP面向切面编程实现Redis分布式锁 基于SpringBoot AOP面向切面编程实现Redis分布式锁 锁定的目标是确保相互排斥其访问的资源。实际上,此资源通常是字符串。使用redis实现锁主要是将资源放入redis中并利用其原子性。当其他线程访问时,如果Redis中已经存在此资源,则不允许进行某些后续操作。 Spring Boot通过RedisTemplate使用Redis,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分布式锁可以在封装后在方法级别使用,这样使用起来就更方便了,无需到处获取和释放锁。 首先,定义一个注解: @Target({ElementType.METHOD})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Inherited public [@interface](https://my.oschina.net/u/996807) RedisLock { //锁定的资源,redis的键 String value() default "default"; //锁定保持时间(以毫秒为单位) long keepMills() default 30000; //失败时执行的操作 LockFailAction action() default LockFailAction

MongoDB学习(三) --- MongoDB Java入门

别等时光非礼了梦想. 提交于 2020-08-06 14:51:44
1、搭建测试环境 步骤一:创建 maven 项目 父项目的pom文件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project xmlns="http://maven.apache.org/POM/4.0.0"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http://maven.apache.org/POM/4.0.0 http://maven.apache.org/xsd/maven-4.0.0.xsd"> <modelVersion>4.0.0</modelVersion> <groupId>com.tqylxuecheng</groupId> <artifactId>xc_parent</artifactId> <packaging>pom</packaging> <version>1.0-SNAPSHOT</version> <modules> <module>xc_test_parent</module> </modules> <!-- 1 确定spring boot的版本--> <parent>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

你问我答:微服务治理应该如何去做?

爷,独闯天下 提交于 2020-08-06 10:33:36
【你问我答】是 BoCloud 博云最新上线的互动类栏目,每周我们将收集和整理有关容器、微服务、DevOps、多云管理等方面的 企业 IT 建设问题,由博云产品团队进行详细解答。如果你有任何感兴趣的相关问题,欢迎留言提问。 以下是本周 “ 微服务 ” 相关问题精选: 网友1:微服务治理应该如何去做? 微服务化应该是从企业的单个系统考虑,还是从整体IT架构去考虑?微服务治理应该如何去做? 博云产品团队:微服务的治理分很多方面,简单的来谈至少三个层面: 微服务底层管理,微服务之所以需要治理,是因为其逻辑复杂,运维困难,所以需要提供注册中心,配置中心,网关,监控等多种组件做为帮助,所以这个层面是对这些组件的治理。 微服务外层治理,主要关注于用户的使用,这就涉及到 DevOps ,需要对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做治理,从想法到实现,再到更新升级。当然这里很重要的一块就是用户权限等问题,部门角色也不可忽略的。 3.从微服务的业务层治理,算是微服务的上层治理,这一层主要关注于服务的业务实现,跟踪业务的调用链,发现调用过程中的逻辑问题,效率问题,冗余问题等等。 网友2:微服务框架,容器云,ServiceMesh、传统API Gateway产品都提供注册发现,它们各适合什么场景?如何选型? 服务化架构中,服务注册和发现是重要的组件,微服务框架中有注册发现,比如Eureka, consul等

springcloud 微服务 之 Eureka 配置

陌路散爱 提交于 2020-08-06 10:27:53
Eureka注册中心/服务发现框架 Eureka是Netflix开发的服务发现框架,本身是一个基于REST的服务,主要用于定位运行在AWS域中的中间层服务,以达到负载均衡和中间层服务故障转移的目的。SpringCloud将它集成在其子项目spring-cloud-netflix中,以实现SpringCloud的服务发现功能。 Eureka包含两个组件:Eureka Server和Eureka Client。 Eureka Server提供服务注册服务,各个节点启动后,会在Eureka Server中进行注册,这样EurekaServer中的服务注册表中将会存储所有可用服务节点的信息,服务节点的信息可以在界面中直观的看到。 Eureka Client是一个java客户端,用于简化与Eureka Server的交互,客户端同时也就是一个内置的、使用轮询(round-robin)负载算法的负载均衡器。 在应用启动后,将会向Eureka Server发送心跳,默认周期为30秒,如果Eureka Server在多个心跳周期内没有接收到某个节点的心跳,Eureka Server将会从服务注册表中把这个服务节点移除(默认90秒)。 Eureka Server之间通过复制的方式完成数据的同步,Eureka还提供了客户端缓存机制,即使所有的Eureka Server都挂掉

快速突击 Spring Cloud Gateway

こ雲淡風輕ζ 提交于 2020-08-06 10:19:13
认识 Spring Cloud Gateway Spring Cloud Gateway 是一款基于 Spring 5,Project Reactor 以及 Spring Boot 2 构建的 API 网关,是 Spring Cloud 微服务生态的主要组件之一。Spring Cloud Gateway 主要负责接口请求的路由分发,并且支持对请求的安全验证,流量监控和流量控制等扩展操作。另外值得一提的点是,Spring Cloud Gateway 默认采用了非阻塞 I/O 模型实现请求路由的分发。对于处理一些I/O 耗时长的请求上,相比其他一样用 Java 编写采用的同步阻塞I/O 模型的网关性能更高,处理的并发数也更高,避免了因为 I/O 阻塞(网络调用,数据库操作等)导致线程空闲下来,仍能继续处理响应其他请求。 Spring Cloud Gateway 适用场景 作为 API 网关,Spring Cloud Gateway 所提供的功能也很强大,集成了对负载均衡,动态路由,访问控制,限流熔断,埋点监控等功能的支持。如果现有的微服务体系是以 Java 生态甚至 Spring 生态为基础的,那么就十分适合使用 Spring Cloud Gateway 作为 API 应用网关了,让聚合管理多个微服务 API,对外进行统一的输出。 同时秉承 Spring 家族的传统,Spring

微服务构建易扩展云平台

自古美人都是妖i 提交于 2020-08-06 10:18:13
1、为什么要构建微服务 所有架构方案的提出都是根据应用场景进行优化的,想一下5年前,当时springmvc大行其道,使用ssm 构建应用基本上是当时开发界的标准。当时的数据量还没有进行服务拆分,所有服务构建在一个单体应 用中,所有服务间调用是通过http请求实现的。 但是这种方式构建的应用有几个最主要的缺点: 1、当请求量和并发量上来后,服务扩展比较困难,单体应用可以实现集群化提供服务,但需要配置前 端代理服务器,如果并发量降下来后又要回收服务资源修改配置 2、所有服务共用一个后端数据库资源,这样数据库就成为了性能瓶颈 3、单体应用一旦挂掉,整个服务将不能提供应用,比如一个服务中提供了下单、浏览、注册服务,如 果所有接口构建在一个服务中,那么当出现问题时所有功能都不可用。 以上只是列举了几个单体应用可能遇见的问题,微服务提出就可以解决以上出现的问题,将大的服务拆 分成多个小应用提供服务,每个服务单独使用各自的数据库资源,这样就实现了“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 子里”,当某个服务宕机后,最多那个服务不可用,其他资源还可继续使用。 2、微服务的优势与劣势 微服务拆分最大程度上解耦了应用,但是也一样带来了服务的复杂度,比如要查询用户的订单信息,在 早期的架构方案中,这两个数据是存储在一起的,通过一个表关联查询出数据;但是在微服务下这样就 实现不了了,因为这两个数据是存储在不同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