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

这样设置 VS Code,每天少加班 1 小时

∥☆過路亽.° 提交于 2020-09-27 10:40:31
点击上方“ 逆锋起笔 ”, 公众号回复 pdf 领取大佬们推荐的学习资料 来源: 做工程师不做码农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22046327 代码编辑器很多,有些是免费的,有些是付费的。其中最喜欢的代码编辑器是 Visual Studio Code。它是免费的,并具有强大的功能,我陆续抛弃了Atom、Sublime Text以及也很强大的WebStorm。 今天,我将分享我最喜欢的代码编辑器设置,用于我的 Web 开发。我将从代码编辑器的外观开始。毕竟外观颜值很重要。 🎨 主题 我最常用的 VS Code 主题是Snazzy Operator,目前正在使用。 此主题基于 hyper-snazzy 并针对与 Operator Mono 字体一起使用进行了优化。我喜欢 😍 这个主题。 ⭐ 我之前使用过的其他一些主题: Oceanic Next - 我使用了 Oceanic Next (dimmed bg) emedy - 我使用了 Remedy Dark (straight) ✒ 字体 对我的代码编辑器来说,另一个重要的事情是,我用于代码编辑器的字体是 JetBrains Mono。这是带有连字支持的免费字体。 连字是一种新的字体格式,支持符号装饰,而不是 = > 、 < = 。 在使用 JetBrains Mono 之前,我使用了

css中的行高,盒子模型(边框,内边距,外边距),以及firework的基本使用

徘徊边缘 提交于 2020-08-20 06:39:19
1、 行高定义 浏览器默认文字大小: 16px 行高:基线与基线之间的距离 行高 = 文字高度 + 上下边距 一行文字行高和父元素高度一致的时候,垂直居中显示 2、 行高的单位 文字大小 行高单位 行高的值 20px 350px 35px (和文字大小无关) 20px 2em 40px ( 20px*2 ) 20px 150% 30px ( 20px*150% ) 20px 2 40px ( 20px*2 ) 总结:单位除了像素以外,行高都是与文字乘积 父元素文字大小 子元素文字大小 行高单位 行高 20px 30px 40px 40px 20px 30px 2em 40px 20px 30px 150% 30px 20px 30px 2 60px 总结:不带单位时,行高和子元素大小相乘, em 和 % 的行高是和父元素文字大小相乘。行高以像素为单位,就是定义的行高值。 u 推荐使用像素 px 为单位 3、 盒子模型 3.1 边框 border border-top-style : solid 实线 dottled 点线 dashed 虚线 border-top-color: 边框颜色 border-top-width 边框粗细 u 边框属性的连写:没有顺序要求, 线型为必写项 border-top:red solid 5px; border:red solid 5px;

matplotlib库——5分钟入门,带你详细了解

*爱你&永不变心* 提交于 2020-08-20 05:33:04
前言 本文的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 Matplotlib 是一个 Python 的 2D绘图库(当然也可以画三维形式的图形哦),它以各种硬拷贝格式和跨平台的交互式环境生成出版质量级别的图形 。通过 Matplotlib,开发者仅需要几行代码,便可以生成绘图,直方图,功率谱,条形图,错误图,散点图等。 Matplotlib 主要有两大模块:pyplot 和 pylab,这二者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呢? 首先 pyplot 和 pylab 都可以画出图形,且两者 API 也是类似的, 其中 pylab 包括了许多 numpy 和 pyplot 模块中常用的函数,对交互式使用(如在 IPython 交互式环境中)来说比较方便,既可以画图又可以进行计算,不过官方推荐对于项目编程最好还是分别导入 pyplot 和 numpy 来作图和计算。 先来个简单的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x = np.arange(0, 11 ) y = 2* x plt.plot(x, y, marker = ' o ' ) plt.show() 同一幅图中多条线 x = np.arange(0, 11 ) y1 = 2* x y2 = 4*

简单搭建 @vue-cli3.0 及常用sass使用

拈花ヽ惹草 提交于 2020-08-19 23:28:02
1,在安装了Node.js后使用其中自带的包管理工具npm。或者使用淘宝镜像cnpm(这里不做说明) 1-1,下载vue3.0脚手架(如果之前装vue-cli3x之前的版本,先卸载 npm uninstall vue-cli -g) npm install -g @vue/cli 1-2,下载sass npm install node-sass --save-dev npm install sass-loader --save-dev 1-3,使用vue命令创建my-project项目 vue create my-project(vue init webpack my-project) 1-4,进入项目 cd my-project 1-5,启动项目 npm run serve启动项目 2,目录图片如下在组件componets下新建组件(可以建个文件夹放一个系列组件,便于项目管理) 2-1,在路由中引入组件(没有安装router记得install下,判断方法:可以在package.json文件下 dependencies是否含有vue-router,没有的话执行 npm install vue-router -S;或者直接在依赖写 "vue-router": "^3.0.6" 然后npm install), 使用:在路由文件中 实例化配置路由后暴露出去 export default

jquery实现下拉加载更多

情到浓时终转凉″ 提交于 2020-08-19 13:09:19
下拉加载更多这种原理很容易想明白,但是不自己写一个简单的,老是不踏实,获取什么高度再哪里获取之类的。于是自己简单写了个,就是页面上有几个div,然后当滚动条拉到某个位置的时候,再继续加载div。顺便又查了下各种高度宽度,给body加边框去边框看了下具体差异,不过一个边框的差异,只要滚动条拉到的某个位置距离底部距离大于边框的高度都不会影响加载更多的效果。代码如下: 1 <! DOCTYPE html > 2 < html > 3 < head > 4 < meta charset ="utf-8" > 5 < title > 滚动加载更多 </ title > 6 < style type ="text/css" > 7 body,div { 8 margin : 0 ; 9 padding : 0 ; 10 } 11 body { 12 width : 100% ; 13 background-color : #ccc ; 14 display : flex ; 15 flex-wrap : wrap ; 16 justify-content : space-around ; 17 border : 1px solid gold ; 18 } 19 .load_div { 20 width : 400px ; 21 height : 300px ; 22 border : 1px

使用before和after属性选择器

北城以北 提交于 2020-08-19 05:35:14
最近仿造了小米官网写了一遍,可以说是完全把官网给写完了。 官网中有一个log切换的动态效果,有点把我卡住了找方法找了许久,然后用一个简单的方法实现了: 先了解一下before和after两个属性选择器: before: 在元素之前插入内容; after: 在元素之后插入内容; 两个属性可以添加图片类型,可以添加文字,可以添加div块,所以在网页的应用范围很广。 <! DOCTYPE html > < html lang ="zh-CN" > < head > < meta charset ="UTF-8" > < meta name ="viewport" content ="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 < title > css3小米log切换 </ title > < style > .log { /* 设置外部盒子高55宽55文本居中。背景颜色为橙色,溢出隐藏,居中 */ text-align : center ; cursor : pointer ; overflow : hidden ; width : 55px ; height : 55px ; background-color : rgb(255,103,0) ; margin : 40px auto ; } /* 在div前插入一个宽为49 高49 top 3

自己用的博客园主题分享(博客园美化diy)

时光总嘲笑我的痴心妄想 提交于 2020-08-18 08:18:27
本博客主题分享,算不上特别好看吧,但是比博客园原来的好看一些,我自己觉得!不接受反驳 页面定制css代码 /*溢出隐藏设置*/ #topics, #mainContent { overflow: visible; } #postDesc { float: none; } #gotop-fixed .call i{ display: inline-block !important; line-height: 20px !important; } #gotop-fixed .call{ background-color: #457CE6 !important; } #gotop-fixed .goTop{ background-color: #457CE6 !important; opacity: 0.8; } @media screen and (max-width: 500px){ body{ color: red; } #page_begin_html a{ display: none; } } #header { height:37px; width:100%; background-color:#ffffff !important; transition:height 0.3s; -moz-transition:height 0.3s; /* Firefox 4*/

博客园美化(最全)

假如想象 提交于 2020-08-18 05:52:30
使用博客园快一星期了,看自己博客太单调了,就网上翻找别人的美化教程,自己钻研一整天,现在整理分享出来。 首先要申请js权限,在设置选项,博客设置里, 一般十几分钟就审核好了,如图 背景图片设置 先选择模板,选择SimpleMemory。 注: 后面的css代码是基于这个模板修改的 新建一个相册,上传背景图片,尽量选清晰度高的。在相册那里点击查看图片 会弹出一个很大的页面,右键图片,选择 复制图片地址 。 然后将以下css代码粘贴到 博客设置的 页面定制CSS代码 处,记得展开代码。 #google_ad_c1, #google_ad_c2 { display : none ;} .syntaxhighlighter a, .syntaxhighlighter div, .syntaxhighlighter code, .syntaxhighlighter table, .syntaxhighlighter table td, .syntaxhighlighter table tr, .syntaxhighlighter table tbody, .syntaxhighlighter table thead, .syntaxhighlighter table caption, .syntaxhighlighter textarea { font-size : 14px

博客园美化大全

我们两清 提交于 2020-08-17 13:03:54
1.1、自动生成目录 效果如下: (1)页脚js代码 首先得有js权限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功能:生成博客目录的JS工具 测试:IE8,火狐,google测试通过 zhang_derek 2018-01-03 */ var BlogDirectory = { /* 获取元素位置,距浏览器左边界的距离(left)和距浏览器上边界的距离(top) */ getElementPosition: function (ele) { var topPosition = 0 ; var leftPosition = 0 ; while (ele){ topPosition += ele.offsetTop; leftPosition += ele.offsetLeft; ele = ele.offsetParent; } return {top:topPosition, left:leftPosition}; }, /* 获取滚动条当前位置 */ getScrollBarPosition: function () { var scrollBarPosition = document.body.scrollTop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Top; return scrollBarPosition; },

博客园美化大全

爱⌒轻易说出口 提交于 2020-08-17 08:44:56
1.1、自动生成目录 效果如下: (1)页脚js代码 首先得有js权限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功能:生成博客目录的JS工具 测试:IE8,火狐,google测试通过 zhang_derek 2018-01-03 */ var BlogDirectory = { /* 获取元素位置,距浏览器左边界的距离(left)和距浏览器上边界的距离(top) */ getElementPosition: function (ele) { var topPosition = 0 ; var leftPosition = 0 ; while (ele){ topPosition += ele.offsetTop; leftPosition += ele.offsetLeft; ele = ele.offsetParent; } return {top:topPosition, left:leftPosition}; }, /* 获取滚动条当前位置 */ getScrollBarPosition: function () { var scrollBarPosition = document.body.scrollTop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Top; return scrollBarPosi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