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方法

构建之法 第8,16章

走远了吗. 提交于 2020-01-17 04:10:02
学习了第八章的需求分析之后,我了解了软件需求的类型、利益相关者;获取用户需求的常用方法和步骤;竞争性需求分析的框架NABCD,四象限方法;项目计划和估计的技术。我们在做产品的时候要明确它所需要满足的各种功能和他的所属类型:杀手功能,外围功能,必要需求,辅助需求。软件项目的时间估计我们可以从自底而上和回溯两个方面来看,从而更好的进行估计。 在学习了第十六章IT行业的创新我了解到的是关于创新,有哪些似是而非的断论;WIIFM;创新者的困境;创新的时机,创新路上的鸿沟;先发优势和后发优势;改良式的创新和颠覆式的创新;效能过剩;NPS,CAC,用户留存率。书中提出的迷思一至七是值得我们去深深思索和探寻的,本章中也有结合第八章所提及的四象限方法,可以一起思考消化。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XLX1/p/5487259.html

学海无涯,逆水行舟——回顾和自省半年学术研究

回眸只為那壹抹淺笑 提交于 2020-01-12 21:54:39
Q: 一、大问题: -什么是学术研究? -什么才能称做是学术问题? 二、专业问题 1、计算机的学术:是不是提出的一个新的模型、框架或者算法?(思考中) -什么算是计算机学术问题 -计算机找问题的方法 2、怎么读论文、怎么读懂论文(文献阅读) 3、论文的写作(思考中) 4、怎么形成系统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架构 5、在了解了科研之道、对该领域知识有了大体框架的基础下, 怎么去想idea 6、 如何有效和导师沟通 -什么问题需要与老师沟通? -与导师有效沟通的技巧? -如何向导师提出自己的要求? 7、如何得到导师的指导? 三、评判 1、怎么检验自己是否入门一个领域? A: 一、大问题: 开始研究之前,明确以下几点: 你未来(至少近三年)研究领域是什么。例如我要做的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什么领域下,如金融市场、微分方程、生物信息等,都是一个领域,你要确定一个领域。 掌握该领域的背景与基础知识。举个例子推荐系统下,你要知道什么是推荐系统, 它怎么应用,有哪些场景 , 目前的常见方法是什么 , 必要时候你还要重现这些方法,理解这些方法的思想 。 了解这个领域的研究背景。领域背景重在了解这个领域的内容,而研究背景则倾向于研究现状, 对于大部分问题,实际应用的方法只有一个,但是方法其实很多,只是最后选了一个来用而已 ,你要去读论文了解目前有哪些比较先进的方法,总结这些方法的特点

第一次课程设计感悟

女生的网名这么多〃 提交于 2020-01-07 00:22:20
从暑假开始敲下输出Hello World 的第一行代码开始到现在完成课程设计,从开始的忘记写include <stdio.h>到现在,转眼间,半年过去了。与之而来的是课程设计。由于时间紧迫,老师在教指针开始便开始提速,书上的重点概念方法必须自己花更多时间去学习理解。特别是我因为去医院请假错过老师讲解链表,只能自己探索。之后的课程设计本质上是对我们一学期的努力的验收。课程设计的优秀与否可以看出我们对学习认真与否,也是对链表和文件操作的巩固提升。临近期末,而且开始是也没有认识到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在截至前几天才开始,最后一天才完成,质量可想而知。 课程设计不仅考察我们编程能力,还考察我们思考问题、抓住关键信息、得出方法的能力。从问题需求分析到功能调试,到程序结束,自己一步一步走下来,困难多多,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 一开始没有认真思考步骤与方法,在第一个功能函数便卡住,冥思苦想才解决。后面东拼西凑接近完成时却发现自己跳进由之前自己挖的坑,思前想后,决定换种思路,重构代码。效果出奇的好,只用了一天便完成了。不过之前的工作也不是一无是处,它也让我对链表更深入了解。人力有时尽,物力有时穷,这次课程设计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但也让我看见了自己一个学期的学习成果。 此次课程设计也让我明白在自己挖的坑里苦苦挣扎不如跳出来再换一个方向走出一条路。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

个人发展思考

风格不统一 提交于 2020-01-01 14:11:46
已经工作了有些年头了,很多东西都自认为学的很多掌握的不少。在这个公司也待了有3年了,逐渐变得麻木变得浮躁起来。最近开始为跳槽做准备,也陆陆续续的找了几家公司。要么是工资待遇不行,要么是要经常出差还有就是和自身发展的方向不符合。通过这几次的面试也逐渐开始反思自己,自己今后的路该如何走?目标是什么? 长久以来,一直在公司里担任的是项目经理。可是触及的所谓的项目管理却很少,多数的情况下还是作为一个团队带头人人事经理的角色而存在。虽说今年9月的时候考了PMP认证,但是离真正的项目管理项目运作还是有那么点距离。我作为一个以技术出身的人今后应该还是以技术为主要支撑点。毕竟对于一个要带领开发团队的人来说,技术才是威信的所在。然而,光有所谓的技术并不能将一个团队带好,更多的还是需要管理方法的运用。所以给自己近期定的目标是以技术为支撑做项目管理。 既然目标已经确定下面就是考量下达成目标需要的几个必要条件吧。首先是技术,作为一个技术型的项目经理技术是一定要过关的。可以不钻但是要精,不可以浮躁。对于技术要有强烈的热忱,即要能沉得下去,也要能浮的上来。要始终明白自己应该以技术为自身的核心价值体现;其次是管理,作为一个管理者首先是要学习一定的管理方法,尤其是项目运作方面的,还有就是必要的沟通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最后就是心态应该是开放的不应该拒绝沟通和互动。 就目前来言和自身的距离目标还有一些的距离

OC 第二次检查命名规范思考与学习

微笑、不失礼 提交于 2019-12-09 16:43:17
紧接着上篇,每次看也不要求全部都会,哪怕每次学到一个技术点也算是赚了: 任务:对自己项目的方法命名进行优化。 这篇主题:Naming Methods (命名方法) 第一: ******对于表示对象执行的操作的方法,以_动词_开头名称: ****** (void) select TabViewItem:(NSTabViewItem *)tabViewItem 第二: ******不要使用Do或does作为名字的一部分,因为这些助动词很少增加意思。另外,不要在动词前使用副词或形容词。 ****** 第三: 如果方法返回接收者的属性,则以该属性命名方法。 除非间接地返回一个或多个值,否则没有必要使用“get”。 - (NSSize)cellSize; Right. - (NSSize)calcCellSize; Wrong. - (NSSize)getCellSize; Wrong. 第四,在所有参数之前使用关键字: - (void)sendAction:(SEL)aSelector toObject:(id)anObject forAllCells:(BOOL)flag; Right. - (void)sendAction:(SEL)aSelector :(id)anObject :(BOOL)flag; Wrong. 第五,在论证之前造一个词来描述这个论证: - (id

软件工程结课作业

点点圈 提交于 2019-12-05 17:48:07
   对于软件工程这门课程,我认为有许多要学习的地方。其实在我看来学习这门课程的精髓是学习的一种方法,是一个如何分析处理问题的过程。    在没有学习这门课之前我认为软件就是编写程序,但现在我了解到了软件是思想在硬件上得载体和体现,处理的是逻辑和信息,唯有对软件和软件的开发过程有充分的认识,才能更好的开发出过程受控,质量受控的软件产品。想要学好软件工程,不是仅仅读几本书,上机练习几次就能成功,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实际,要多思考,面对问题不要一味就范,要尝试自己去解决。通过学习这门课也让我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最后我想说我在这门课中学会了很多东西,非常感谢彭老师的教导,我很庆幸能遇到这样一门课和这样一位老师。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iyunpeng123/p/11938289.html

DDD领域驱动设计基本理论知识总结

南楼画角 提交于 2019-12-02 11:22:59
原文地址: https://www.cnblogs.com/netfocus/archive/2011/10/10/2204949.html 领域驱动设计之领域模型 加一个导航,关于如何设计聚合的详细思考,见 这篇 文章。 2004年Eric Evans 发表Domain-Driven Design –Tackling Complexity in the Heart of Software (领域驱动设计),简称Evans DDD。领域驱动设计分为两个阶段: 以一种领域专家、设计人员、开发人员都能理解的通用语言作为相互交流的工具,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领域概念,然后将这些概念设计成一个领域模型; 由领域模型驱动软件设计,用代码来实现该领域模型; 由此可见,领域驱动设计的核心是建立正确的领域模型。 为什么建立一个领域模型是重要的 领域驱动设计告诉我们,在通过软件实现一个业务系统时,建立一个领域模型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因为领域模型具有以下特点: 领域模型是对具有某个边界的领域的一个抽象,反映了领域内用户业务需求的本质;领域模型是有边界的,只反应了我们在领域内所关注的部分; 领域模型只反映业务,和任何技术实现无关;领域模型不仅能反映领域中的一些实体概念,如货物,书本,应聘记录,地址,等;还能反映领域中的一些过程概念,如资金转账,等; 领域模型确保了我们的软件的业务逻辑都在一个模型中

思考:如何解决多次(二次以上)相同的网络调用的问题?

感情迁移 提交于 2019-12-01 19:28:43
思考:如何解决多次(二次以上)相同的网络调用的问题? 1.并行请求; 2.如果并行数目太多,并行请求也不是一个好方法,因为并行的话会依赖最慢的那个; 3.如果数据量小,可以把要请求的数据弄到本地缓存,不走网络调用; 4.上述方法都不行,就只能离线处理好数据,避免这种并行执行;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big1987/p/11714426.html

左耳听风

 ̄綄美尐妖づ 提交于 2019-12-01 19:25:36
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 你听别人讲,或是自己看书,或是让别人演示给你,这些都不能让你真正获得学习能力,因为你是在被别人灌输,在听别人说。 只有你开始自己思考,开始自己总结和归纳,开始找人交流讨论,开始践行,并开始对外输出,你才会掌握到真正的学习能力。 学习不是努力读更多的书,盲目追求阅读的速度和数量,这会让人产生低层次的勤奋和成长的感觉,这只是在使蛮力。要思辨,要践行,要总结和归纳,否则,你只是在机械地重复某件事,而不会有质的成长的。 深度学习十分重要 应该怎样进行深度学习呢?下面几点是关键。 高质量的信息源和第一手的知识。 把知识连成地图,将自己的理解反述出来。 不断地反思和思辨,与不同年龄段的人讨论。 举一反三,并践行之,把知识转换成技能。 换言之,学习有三个步骤 知识采集 。信息源是非常重要的,获取信息源头、破解表面信息的内在本质、多方数据印证,是这个步骤的关键。 知识缝合。 所谓缝合就是把信息组织起来,成为结构体的知识。这里,连接记忆,逻辑推理,知识梳理是很重要的三部分。 技能转换。 通过举一反三、实践和练习,以及传授教导,把知识转化成自己的技能。这种技能可以让你进入更高的阶层。 我觉得这是任何人都是可以做到的,就是看你想不想做了。 学习是为了找到方法和原理 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找到答案,而更是为了找到方法。只有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你才算得上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左耳听风

若如初见. 提交于 2019-12-01 08:14:24
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 你听别人讲,或是自己看书,或是让别人演示给你,这些都不能让你真正获得学习能力,因为你是在被别人灌输,在听别人说。 只有你开始自己思考,开始自己总结和归纳,开始找人交流讨论,开始践行,并开始对外输出,你才会掌握到真正的学习能力。 学习不是努力读更多的书,盲目追求阅读的速度和数量,这会让人产生低层次的勤奋和成长的感觉,这只是在使蛮力。要思辨,要践行,要总结和归纳,否则,你只是在机械地重复某件事,而不会有质的成长的。 深度学习十分重要 应该怎样进行深度学习呢?下面几点是关键。 高质量的信息源和第一手的知识。 把知识连成地图,将自己的理解反述出来。 不断地反思和思辨,与不同年龄段的人讨论。 举一反三,并践行之,把知识转换成技能。 换言之,学习有三个步骤 知识采集 。信息源是非常重要的,获取信息源头、破解表面信息的内在本质、多方数据印证,是这个步骤的关键。 知识缝合。 所谓缝合就是把信息组织起来,成为结构体的知识。这里,连接记忆,逻辑推理,知识梳理是很重要的三部分。 技能转换。 通过举一反三、实践和练习,以及传授教导,把知识转化成自己的技能。这种技能可以让你进入更高的阶层。 我觉得这是任何人都是可以做到的,就是看你想不想做了。 学习是为了找到方法和原理 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找到答案,而更是为了找到方法。只有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你才算得上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