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服务器

超详细SQL SERVER 2016跨网段和局域网发布订阅配置图解和常见问题

醉酒当歌 提交于 2019-11-28 07:17:04
前方高能,要有点耐心,图片较多,注意在wifi环境下看,刷爆流量不赔 最近学习了一下配置SqlServer数据库的同步订阅功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常见的问题,下面把详细的配置过程和问题作一个汇总,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 这次实验分别在局域网和跨网段进行,先局域网中配置,再跨网段配置,按需查看。 下面文章的内容将分为两个部分 目录 一、通过非命令行方式配置同步订阅 (1)实验环境说明 (2)实验前准备 (3)订阅设置 (4)测试同步订阅 二、常见问题汇总 三、总结 正文部分 一、通过非命令行方式配置同步订阅 (1)实验环境说明 实验环境,两台在同一局域网(跨网段的在后面再详细说明)的PC机,这里PC1是作为分发服务器,PC2作为订阅服务器 PC1 系统:win10 数据库版本:SQL Server 2016 IP:192.168.0.62 Sqlserver端口:1433 计算机名:DESKTOP-Aaron1 工作组:WORKGROUP 用户名:SqlServer PC2 系统:win10 数据库版本:SQL Server 2016 IP:192.168.0.152 Sqlserver端口:1433 计算机名:DESKTOP-Aaron2 工作组:WORKGROUP 用户名:SqlServer (2)实验前准备 检查几个设置,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PC1和PC2都要进行相同的配置。

Redis 学习笔记(篇九):主从复制

こ雲淡風輕ζ 提交于 2019-11-28 06:08:41
Redis 中,可以通过执行 savleof 命令或者设置 slaveof 选项,让一个服务器去复制另一个服务器,我们称被复制的服务器为主服务器,而对主服务器进行复制的服务器则被称为从服务器。 Redis 2.8 之前复制功能的实现 Redis 中的复制分为同步和命令传播两个操作。 同步操作是将从服务器的数据库状态更新值主服务器当前所处的数据库状态。 命令传播操作则用于在主服务器的数据库状态被修改,导致主从服务器的数据库出现不一致时,让主从服务器的数据库重新回到一致状态。 同步 当客户端向从服务器发送 slaveof 命令,要求从服务器复制主服务器时,从服务器首先需要执行同步操作,也即是,将从服务器的数据库状态更新值主服务器当前所处的数据库状态。 从服务器对主服务器的同步操作是通过向主服务器发送 sync 命令来完成,执行步骤如下: 从服务器向主服务器发送 sync 命令。 收到 psync 命令的主服务器执行 bgsave 命令,在后台生成一个 RDB 文件,并用一个缓冲区记录从现在开始执行的所有写命令。 当主服务器 BGSAVE 命令执行完毕时,主服务器会将 BGSAVE 命令生成的 RDB 文件发送给从服务器,从服务器接收并载入这个 RDB 文件,将自己的数据库状态更新至主服务器执行 BGSAVE 命令时的数据库状态。 主服务器将记录在缓冲区里面的所有写命令发送给从服务器

Android+服务器上数据进行操作+mysql的增删改查

[亡魂溺海] 提交于 2019-11-28 05:12:33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数据都在数据库上 我们同样要对我们的数据进行操作,我们怎么搞呢 我们首先要知道mysql.db这个东西,这是我们链接数据库的包 然而我们发现这个东西一直报错,经过编者的仔细寻找,终于解决了 这里:我只说mac本的方法 第一步我们需要下载一个brew,打开终端输入命令:ruby -e "$(curl —insecure -fsSL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Homebrew/install/master/install)" 第二步输入命令:brew install mysql 第三步命令:pip install MySQL-python==1.2.5 完成后我们打开我们的Python就不会报错了 我们开始我们的增删改查的操作附上代码: select.py #-*-coding:utf-8-*- #导入mysql包 import MySQLdb #打开数据库连接 #1.host主机的ip #2.user数据库用户名 #3.passwd数据库密码 #4.db数据库名字 #5.port数据库端口号默认3306 #如果设置允许远程连接数据库,在mysql库里面,user表host字段内容改成%,同时刷新数据库flush privileges host= "39.107.102.34" #数据库用户名 user= "root"

程序员面试备战篇:18个经典MySQL面试专题解析,干货分享

蓝咒 提交于 2019-11-28 04:21:22
1.数据库三范式是什么? 第一范式(1NF):字段具有原子性,不可再分。(所有关系型数据库系统都满足第一范式数据库表中的字段都是单一属性的,不可再分) 第二范式(2NF)是在第一范式(1NF)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即满足第二范式(2NF)必须先满足第一范式(1NF)。要求数据库表中的每个实例或行必须可以被惟一地区分。通常需要为表加上一个列,以存储各个实例的惟一标识。这个惟一属性列被称为主关键字或主键。 满足第三范式(3NF)必须先满足第二范式(2NF)。简而言之,第三范式(3NF)要求一个数据库表中不包含已在其它表中已包含的非主关键字信息。>所以第三范式具有如下特征:>>1. 每一列只有一个值 >>2. 每一行都能区分。>>3. 每一个表都不包含其他表已经包含的非主关键字信息。 2.有哪些数据库优化方面的经验? 用 PreparedStatement, 一般来说比 Statement 性能高:一个 sql发给服务器去执行,涉及步骤:语法检查、语义分析, 编译,缓存。 有外键约束会影响插入和删除性能,如果程序能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那在设计数据库时就去掉外键。 表中允许适当冗余,譬如,主题帖的回复数量和最后回复时间等4. UNION ALL 要比UNION 快很多,所以,如果可以确认合并的两个结果集中不包含重复数据且不需要排序时的话,那么就使用 UNIONALL。>>UNION 和

每日总结

允我心安 提交于 2019-11-27 23:40:35
2016.9.11 客户的mysql服务密数据库码更改导致我们开发人员链接不到客户的mysql服务 结果 修改客户mysql密码 命令 1.关闭正在运行的MySQL。 ? 2.打开DOS窗口,转到mysql\bin目录。 ? 3.输入mysqld --skip-grant-tables回车。如果没有出现提示信息,那就对了。 ? 4.再开一个DOS窗口(因为刚才那个DOS窗口已经不能动了),转到mysql\bin目录。 ? 5.输入mysql回车,如果成功,将出现MySQL提示符 > www.2cto.com? ? 6. 连接权限数据库>use?mysql; (>是本来就有的提示符,别忘了最后的分号) ? 7.改密码:> update user set password=password("123456") where user="root"; (别忘了最后的分号) ? 8.刷新权限(必须的步骤)>flush privileges;? ? 9.退出 > \q zabbix学习云盘 http://pan.baidu.com/s/1kVCtWwf 密码 zset oracle 在客户服务器上安装 报错 从新安装 ftp 安装 与权限设置 安装 Oracle数据库 报错 分析 问题 1 当用Oracle10g 安装依然 报错 而且 Oracle 客服端 安装不上 设置windows共享服务

常用的ASP.net性能优化方法.doc

微笑、不失礼 提交于 2019-11-27 22:51:51
ASP.NET中常用的优化性能方法 收藏 1. 数据库访问性能优化 数据库的连接和关闭 访问数据库资源需要创建连接、打开连接和关闭连接几个操作。这些过程需要多次与数据库交换信息以通过身份验证,比较耗费服务器资源。ASP.NET中提供了连接池(Connection Pool)改善打开和关闭数据库对性能的影响。系统将用户的数据库连接放在连接池中,需要时取出,关闭时收回连接,等待下一次的连接请求。连接池的大小是有限的, R1 如果在连接池达到最大限度后仍要求创建连接,必然大大影响性能。因此,在建立数据库连接后只有在真正需要操作时才打开连接,使用完毕后马上关闭,从而尽量减少数据库连接打开的时间 ,避免出现超出连接限制的情况。 使用存储过程 存储过程是存储在服务器上的一组预编译的SQL语句,类似于DOS系统中的批处理文件。存储过程具有对数据库立即访问的功能,信息处理极为迅速。使用存储过程可以避免对命令的多次编译,在执行一次后其执行规划就驻留在高速缓存中,以后需要时只需直接调用缓存中的二进制代码即可。另外,存储过程在服务器端运行,独立于ASP.NET程序,便于修改,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减少数据库操作语句在网络中的传输。 优化查询语句 ASP.NET中ADO连接消耗的资源相当大,SQL语句运行的时间越长,占用系统资源的时间也越长。因此, R2 尽量使用优化过的 SQL 语句以减少执行时间。比如

实体类实现序列化

試著忘記壹切 提交于 2019-11-27 21:54:34
客户端访问了某个能开启会话功能的资源, web服务器就会创建一个与该客户端对应的HttpSession对象,每个HttpSession对象都要站用一定的内存空间。如果在某一时间段内访问站点的用户很多,web服务器内存中就会积累大量的HttpSession对象,消耗大量的服务器内存,即使用户已经离开或者关闭了浏览器,web服务器仍要保留与之对应的HttpSession对象,在他们超时之前,一直占用web服务器内存资源。 web服务器通常将那些暂时不活动但未超时的HttpSession对象转移到文件系统或数据库中保存,服务器要使用他们时再将他们从文件系统或数据库中装载入内存,这种技术称为Session的持久化。 将HttpSession对象保存到文件系统或数据库中,需要采用序列化的方式将HttpSession对象中的每个属性对象保存到文件系统或数据库中;将HttpSession对象从文件系统或数据库中装载进内存时,需要采用反序列化的方式,恢复HttpSession对象中的每个属性对象。所以存储在HttpSession对象中的每个属性对象必须实现Serializable接口 ———————————————— 转载:CSDN博主「wan23333」 https://blog.csdn.net/wan23333/article/details/83057488 来源: https://www

MySQL常用维护命令和操作

风格不统一 提交于 2019-11-27 20:36:47
MySQL数据库安装后,除了包括 MySQL服务器 进程管理外,还提供了大量工具用于管理和维护MySQL服务器的其它工作。下面 PHP程序员雷雪松 介绍的这些命令都是在MySQL交互界面以外的命令行中执行的。MySQL常用维护命令和操作主要包括对MySQL数据库状态的查看、性能的优化,MySQL表的检查、分析、修复、优化,MySQL数据库的导出导入、热备份等。 myisampack :压缩MySQL MyISAM表以产生更小的只读表的一个工具。 myisampack工具可以压缩MyISAM表来解决空间占用过大的问题。myisampack分别压缩表中的每一列。通常,myisampack可以将数据文件压缩到40%-70%。当以后使用表时,解压缩列需要的信息被读入内存。当访问具体的记录时性能会更好,因为你只需要解压缩一个记录。 mysqlaccess:检查访问主机名、用户名和数据库组合的权限的脚本。 mysqlaccess是为MySQL提供的一个诊断工具。它检查访问权限的主机名、用户名和数据库组合。请注意 mysqlaccess检查只使用user、db和host表的访问。它不检查在tables_priv、columns_priv或procs_priv表中指定的表、列或者程序的权限。 mysqladmin :用于管理MySQL服务器的客户端。 mysqladmin执行管理操作的客户程序

SQL查询语句大全(转)

半世苍凉 提交于 2019-11-27 20:33:26
转自https://www.cnblogs.com/chenglc/p/8421492.html 一、基础 1、说明:创建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database-name 2、说明:删除数据库 drop database dbname 3、说明:备份sql server --- 创建 备份数据的 device USE master EXEC sp_addumpdevice 'disk', 'testBack', 'c:\mssql7backup\MyNwind_1.dat' --- 开始 备份 BACKUP DATABASE pubs TO testBack 4、说明:创建新表 create table tabname(col1 type1 [not null] [primary key],col2 type2 [not null],..) 根据已有的表创建新表: A:create table tab_new like tab_old (使用旧表创建新表) B:create table tab_new as select col1,col2… from tab_old definition only 5、说明:删除新表 drop table tabname 6、说明:增加一个列 Alter table tabname add column col type 注

Redis——RDB持久化

泄露秘密 提交于 2019-11-27 19:25:18
因为Redis是内存数据库,它将自己的数据库状态储存在内存里面,所以如果不想办法将存储在内存中的数据库状态保存到磁盘里面,那么一旦服务器进程退出,服务器中的数据库状态也会消失不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Redis提供了RDB持久化功能,这个功能可以将Redis在内存中的数据库状态保存到磁盘里面,避免数据意外丢失。 RDB持久化既可以手动执行,也可以根据服务器配置选项定期执行,该功能可以将某个时间点上的数据库状态保存到一个RDB文件中。 RDB持久化功能所生成的RDB文件是一个经过压缩的二进制文件,通过该文件可以还原生成RDB文件时的数据库状态。 因为RDB文件是保存在硬盘里面的,所以即使Redis服务器进程退出,甚至运行Redis服务器的计算机停机,但只要RDB文件仍然存在,Redis服务器就可以用它来还原数据库状态。 RDB文件的创建与载入 有两个Redis命令可以用于生成RDB文件,一个是SAVE,另一个是BGSAVE。 SAVE命令会阻塞Redis服务器进程,直到RDB文件创建完毕为止,在服务器进程阻塞期间,服务器不能处理任何命令请求。 和SAVE命令直接阻塞服务器进程的做法不同,BGSAVE命令会派生一个子进程,然后由子进程负责创建RDB文件,服务器进程(父进程)继续处理命令请求。 和使用SAVE命令或者BGSAVE命令创建RDB文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