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服务器

学习笔记(2019.9.3)

南楼画角 提交于 2019-11-29 04:41:01
学习笔记都是本人学到的东西,整理在这里, 来源太杂 就不注出处了,但 并非原创,向所有原作者表示感谢 。 数据库表和视图 : 1、视图是已经编译好的 sql语句 。而表不是 2、视图没有实际的物理记录。而表有。 3、表是内容,视图是窗口 4、表只用物理空间而视图不占用物理空间,视图只是逻辑概念的存在,表可以及时四对它进行修改,但视图只能有创建的语句来修改 5、表是内模式,视图是外模式 6、视图是查看数据表的一种方法,可以查询数据表中某些字段构成的数据,只是一些 SQL语句 的集合。从安全的角度说,视图可以不给用户接触数据表,从而不知道表结构。 7、表属于全局模式中的表,是实表;视图属于局部模式的表,是虚表。 8、视图的建立和删除只影响视图本身,不影响对应的基本表。 数据库的运算方式: 一、传统的 集合运算 1、并(UNION) 设有两个关系R和S,它们具有相同的结构。R和S的并是由属于R或属于S的 元组 组成的集合,运算符为∪。记为T=R∪S。 2、差(DIFFERENCE) R和S的差是由属于R但不属 于S的 元组 组成的集合,运算符为-。记为T=R-S。 3、交(INTERSECTION) R和S的交是由既属于R又属于S的 元组 组成的集合,运算符为∩。记为T=R∩S。 R∩S=R-(R-S)。 二、选择运算 从关系中找出满足给定条件的那些元组称为选择。其中的条件是以

MYSQL性能调优

允我心安 提交于 2019-11-29 03:43:32
摘要 为了学习研究MySQL数据库在工作原理,深刻理解MySQL在企业运用时如何保证其高效运行。分别从表结构的优化,SQL语句的优化,存储引擎的选择,索引的优化以及现今MySQL的发展与其他企业级数据库的比较。介绍了从编码选择到数据类型的选择以及从整体的角度设计表结构。在SQL语句的选择和使用的介绍的时候,深入介绍了一些基本的使用原则以及在一般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存在的误区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着重介绍了MySQL的几个存储引擎MyISAM、InnoDB和NDBCluster的差异以及各自的适用范围。有介绍了MySQL的索引的一些优化的建议以及高屋建瓴地阐述和比较了MySQL的优劣和发展态势。 前言 数据库作为应用作为广泛,地位极为重要的中间件应用,学习和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研究和总结对mysql数据库的学习结果,特别从数据表结构、sql语句优化、存储引擎的选择、索引的应用、以及mysql的比较总结对mysql技术做了一个比较全面升入的介绍。使用mysql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使用与优化越来越重要,在这篇文章中就阐述。 第一章 表结构的优化 数据表是数据库的具体表现形式,设计优良的数据库拥有良好的表结构,者不单单指数据库的表需要满足范式结构,为了更有利于具体操作,表结构还需要实际的可扩展性,以便于做增删改查,又需要根据数据表的具体作用做出调节

搭建简易Web GIS网站:使用GeoServer+PostgreSQL+PostGIS+OpenLayers3

做~自己de王妃 提交于 2019-11-29 03:30:08
搭建简易Web GIS网站:使用GeoServer+PostgreSQL+PostGIS+OpenLayers3 Web GIS系列: 搭建简易Web GIS网站:使用GeoServer+PostgreSQL+PostGIS+OpenLayers3 使用GeoServer+QGIS发布WMTS服务 使用GeoServer+OpenLayers发布和调用WMTS、Vector Tile矢量切片服务 Leaflet入门:添加点线面并导入GeoJSON数据 1 服务器搭建 使用Tomcat需要先安装Java。从Oracle官方网站下载Java最新版本: http://www.oracle.com/technetwork/java/javase/downloads/index.html 安装完成Java后,需要配置环境变量。具体方法请自行百度。安装成功后可以下载服务器了。 从Tomcat官方网站下载最新的版本,在Windows 10系统下解压缩即可使用: http://tomcat.apache.org/ 在bin目录下打开startup.bat,略等片刻,在浏览器中输入localhost:8080,出现Tomcat网页,说明配置成功: 接下来需要在conf目录下打开tomcat-users.xml文件,将最后的信息改为以下文字: 这样,设定登陆Tomcat的帐号为:admin,密码为

Django教程:第一个Django应用程序(1部分)

微笑、不失礼 提交于 2019-11-29 02:22:15
请看实例。本教程中将创建一个基本的投票应用。 它由两部分组成:查看投票的结果和投票的公共网站;添加、修改和删除投票的管理站点。 请先确认 Django 已经安装并检查版本号: # python -c "import django ;print( django .get_version())" 1.5.1 本教程基于 Django 1.5.* 和Python 2.x。 寻求帮助: django -users或# django onirc.freenode.net 创建project # django -admin.py startproject mysite 这将在当前目录创建 mysite 目录。注意需要避免使用 python 保留字或 Django 组件名作为project名称。尤其注意不要使用如: django (与 Django 本身会冲突) 或者 test (与 Python 内置的包名会冲突). Project创建的文件如下: # ls -R mysite mysite: manage.py mysite mysite/mysite: __init__.py settings.py urls.py wsgi.py l 外层 mysite根目录是你project容器。对 Django 该目录名并不重要; 你可以重命名。 l manage.py: 可让你以各种方式与

Django教程:第一个Django应用程序(1部分)

自作多情 提交于 2019-11-29 02:21:59
Django 教程:第一个 Django 应用程序(1部分) 请看实例。本教程中将创建一个基本的投票应用。 它由两部分组成:查看投票的结果和投票的公共网站;添加、修改和删除投票的管理站点。 请先确认 Django 已经安装并检查版本号: # python -c "import django ;print( django .get_version())" 1.5.1 本教程基于 Django 1.5.* 和Python 2.x。 寻求帮助: django -users或# django onirc.freenode.net 创建project # django -admin.py startproject mysite 这将在当前目录创建 mysite 目录。注意需要避免使用 python 保留字或 Django 组件名作为project名称。尤其注意不要使用如: django (与 Django 本身会冲突) 或者 test (与 Python 内置的包名会冲突). Project创建的文件如下: # ls -R mysite mysite: manage.py mysite mysite/mysite: __init__.py settings.py urls.py wsgi.py l 外层 mysite根目录是你project容器。对 Django 该目录名并不重要;

大型分布式电商系统架构演进史

爷,独闯天下 提交于 2019-11-29 02:19:54
概述 本文是学习大型分布式网站架构的技术总结。对架构一个高性能、高可用、可伸缩及可扩展的分布式网站进行了概要性描述,并给出一个架构参考。文中一部分为读书笔记,一部分是个人经验总结,对大型分布式网站架构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烂皮猪,十余年工作经验,曾在Google等外企工作过几年,精通Java、分布式架构,微服务架构以及数据库,最近正在研究大数据以及区块链,希望能够突破到更高的境界 一、大型分布式网站架构技术 1、大型网站的特点 用户多,分布广泛 大流量,高并发 海量数据,服务高可用 安全环境恶劣,易受网络攻击 功能多,变更快,频繁发布 从小到大,渐进发展 以用户为中心 免费服务,付费体验 2、大型网站架构目标 高性能:提供快速的访问体验。 高可用:网站服务一直可以正常访问。 可伸缩:通过硬件增加/减少,提高/降低处理能力。 安全性:提供网站安全访问和数据加密、安全存储等策略。 扩展性:方便地通过新增/移除方式,增加/减少新的功能/模块。 敏捷性:随需应变,快速响应; 3、大型网站架构模式 分层:一般可分为应用层、服务层、数据层、管理层与分析层; 分割:一般按照业务/模块/功能特点进行划分,比如应用层分为首页、用户中心。 分布式:将应用分开部署(比如多台物理机),通过远程调用协同工作。 集群:一个应用/模块/功能部署多份(如:多台物理机),通过负载均衡共同提供对外访问。 缓存

网站系统用的架构演变过程

丶灬走出姿态 提交于 2019-11-29 01:37:14
1. 概述 本文以淘宝作为例子,介绍从一百个并发到千万级并发情况下服务端的架构的演进过程,同时列举出每个演进阶段会遇到的相关技术,让大家对架构的演进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文章最后汇总了一些架构设计的原则。 2. 基本概念 在介绍架构之前,为了避免部分读者对架构设计中的一些概念不了解,下面对几个最基础的概念进行介绍: 分布式 系统中的多个模块在不同服务器上部署,即可称为分布式系统,如Tomcat和数据库分别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或两个相同功能的Tomcat分别部署在不同服务器上 高可用 系统中部分节点失效时,其他节点能够接替它继续提供服务,则可认为系统具有高可用性 集群 一个特定领域的软件部署在多台服务器上并作为一个整体提供一类服务,这个整体称为集群。如Zookeeper中的Master和Slave分别部署在多台服务器上,共同组成一个整体提供集中配置服务。 在常见的集群中,客户端往往能够连接任意一个节点获得服务,并且当集群中一个节点掉线时,其他节点往往能够自动的接替它继续提供服务,这时候说明集群具有高可用性 负载均衡 请求发送到系统时,通过某些方式把请求均匀分发到多个节点上,使系统中每个节点能够均匀的处理请求负载,则可认为系统是负载均衡的 正向代理和反向代理 系统内部要访问外部网络时,统一通过一个代理服务器把请求转发出去,在外部网络看来就是代理服务器发起的访问

python mysql and ORM

三世轮回 提交于 2019-11-29 00:09:47
本节内容 数据库介绍 mysql 数据库安装使用 mysql管理 mysql 数据类型 常用mysql命令 创建数据库 外键 增删改查表 权限 事务 索引 python 操作mysql ORM sqlachemy学习 1. 数据库介绍 什么是数据库? 数据库(Database)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 每个数据库都有一个或多个不同的API用于创建,访问,管理,搜索和复制所保存的数据。 我们也可以将数据存储在文件中,但是在文件中读写数据速度相对较慢。 所以,现在我们使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来存储和管理的大数据量。所谓的关系型数据库,是建立在关系模型基础上的数据库,借助于集合代数等数学概念和方法来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 RDBMS即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的特点: 1.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出现 2.每行为各种记录名称 3.每列为记录名称所对应的数据域 4.许多的行和列组成一张表单 5.若干的表单组成database 下图就是一个数据库 RDBMS 术语 在我们开始学习MySQL 数据库前,让我们先了解下RDBMS的一些术语: 数据库: 数据库是一些关联表的集合。. 数据表: 表是数据的矩阵。在一个数据库中的表看起来像一个简单的电子表格。 列: 一列(数据元素) 包含了相同的数据,

架构整体认知

≡放荡痞女 提交于 2019-11-29 00:04:15
1、引言 本文以设计淘宝网的后台架构为例,介绍从一百个并发到千万级并发情况下服务端的架构的14次演进过程,同时列举出每个演进阶段会遇到的相关技术,让大家对架构的演进有一个整体的认知。文章最后汇总了一些架构设计的原则。 2、程序员成长线 这是一条成长线的表意图,有两个部分:图上左侧的路径,是匹配不同成长阶段,对应不同职业角色;右侧是一条由不同成长阶段组成的成长线,包括如下: 征途:启程之初 修炼:程序之术 修行:由术入道 徘徊:道中彷徨 寻路:路在何方 蜕变:破茧成蝶 3、相关文章 《 新手入门:零基础理解大型分布式架构的演进历史、技术原理、最佳实践 》 《 腾讯资深架构师干货总结:一文读懂大型分布式系统设计的方方面面 》 《 一篇读懂分布式架构下的负载均衡技术:分类、原理、算法、常见方案等 》 《 快速理解高性能HTTP服务端的负载均衡技术原理 》 《 知乎技术分享:从单机到2000万QPS并发的Redis高性能缓存实践之路 》 《 达达O2O后台架构演进实践:从0到4000高并发请求背后的努力 》 《 小米技术分享:解密小米抢购系统千万高并发架构的演进和实践 》 《 通俗易懂:如何设计能支撑百万并发的数据库架构? 》 4、基本概念 在介绍架构之前,为了避免部分读者对架构设计中的一些概念不了解,下面对几个最基础的概念进行介绍。 1)什么是分布式? 系统中的多个模块在不同服务器上部署

Redis高级

狂风中的少年 提交于 2019-11-28 23:19:41
一、Redis主从复制 概述 1、redis的复制功能是支持多个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同步。一类是主数据库(master)一类是从数据库(slave),主数据库可以进行读写操作,当发生写操作的时候自动将数据同步到从数据库,而从数据库一般是只读的,并接收主数据库同步过来的数据,一个主数据库可以有多个从数据库,而一个从数据库只能有一个主数据库。 2、通过redis的复制功能可以很好的实现数据库的读写分离,提高服务器的负载能力。主数据库主要进行写操作,而从数据库负责读操作。 主从复制过程:见下图 过程: 1:当一个从数据库启动时,会向主数据库发送sync命令, 2:主数据库接收到sync命令后会开始在后台保存快照(执行rdb操作),并将保存期间接收到的命令缓存起来 3:当快照完成后,redis会将快照文件和所有缓存的命令发送给从数据库。 4:从数据库收到后,会载入快照文件并执行收到的缓存的命令。 进行配置过程 一主多从实现 介绍: 主服务器可以读写,但是从服务器只允许读。 场景: 读写分离(读、写分别不同的库,增加整体的吞吐量)、 日志备份、高可用读写分离问题: 同步(redis自带解决方案) Redis只能一个主,多个从: 过程(使用内网实现的通讯): 1、 从服务器启动时候,会向Master发送sync命令.从服务器是指向主服务器的IP和端口号。 2、当Master接收到sync命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