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服务器

高性能mysql主主架构

风流意气都作罢 提交于 2020-01-01 02:24:40
A、环境描述   服务器A(主) 192.168.0.105   服务器B(主) 192.168.0.108   Mysql版本: 5.6.21   System OS:CentOS release 6.5   主从需同步的数据库内容保持一致。  B、主主配置过程 (1)创建同步用户 在主服务器上为从服务器建立一个连接帐户,该帐户必须授予REPLICAITON SLAVE权限。 服务器A和服务器B互为主从,所以都要分别建立一个同步用户 mysql> grant replication client,replication slave on *.* to 'repluser'@'192.168.0.%' identified by '123456';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22 sec) mysql> flush privileges;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24 sec) (2)修改mysql配置文件 服务器A [mysqld] server-id = 1 log-bin=mysql-bin-1 #binlog-do-db = test #需要同步的库 #binlog-ignore-db=mysql #忽略不同步的库 #主主需加入的部分 log-slave-updates sync_binlog=1 auto

mysql双机热备的实现

蹲街弑〆低调 提交于 2020-01-01 02:24:17
转: http://blog.csdn.net/qq394829044/article/details/53203645 Mysql数据库没有增量备份的机制,当数据量太大的时候备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还好mysql数据库提供了一种主从备份的机制,其实就是把主数据库的所有的数据同时写到备份的数据库中。实现mysql数据库的热备份。 要想实现双机的热备,首先要了解主从数据库服务器的版本的需求。要实现热备mysql的版本都高于3.2。还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作为从数据库的数据版本可以高于主服务器数据库的版本,但是不可以低于主服务器的数据库版本。 当然要实现mysql双机热备,除了mysql本身自带的REPLICATION功能可以实现外,也可以用Heartbeat这个开源软件来实现。不过本文主要还是讲如何用mysql自带的REPLICATION来实现mysql双机热备的功能。 1. 准备服务器 由于Mysql不同版本之间的(二进制日志)binlog格式可能会不太一样,因此最好的搭配组合是主(Master)服务器的Mysql版本和从(Slave)服务器版本相同或者更低,主服务器的版本肯定不能高于从服务器版本。 本次我用于测试的两台服务器版本都是Mysql-5.5.17。 2. Mysql 建立主-从服务器双机热备配置步骤 2.1环境描述 A服务器(主服务器Master):59.151.15.36

mysql双机热备的实现

旧城冷巷雨未停 提交于 2020-01-01 02:23:15
转: http://blog.csdn.net/qq394829044/article/details/53203645 Mysql数据库没有增量备份的机制,当数据量太大的时候备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还好mysql数据库提供了一种主从备份的机制,其实就是把主数据库的所有的数据同时写到备份的数据库中。实现mysql数据库的热备份。 要想实现双机的热备,首先要了解主从数据库服务器的版本的需求。要实现热备mysql的版本都高于3.2。还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作为从数据库的数据版本可以高于主服务器数据库的版本,但是不可以低于主服务器的数据库版本。 当然要实现mysql双机热备,除了mysql本身自带的REPLICATION功能可以实现外,也可以用Heartbeat这个开源软件来实现。不过本文主要还是讲如何用mysql自带的REPLICATION来实现mysql双机热备的功能。 1. 准备服务器 由于Mysql不同版本之间的(二进制日志)binlog格式可能会不太一样,因此最好的搭配组合是主(Master)服务器的Mysql版本和从(Slave)服务器版本相同或者更低,主服务器的版本肯定不能高于从服务器版本。 本次我用于测试的两台服务器版本都是Mysql-5.5.17。 2. Mysql 建立主-从服务器双机热备配置步骤 2.1环境描述 A服务器(主服务器Master):59.151.15.36

mysql主从复制搭建

帅比萌擦擦* 提交于 2020-01-01 02:20:08
MySQL数据库自身提供的主从复制功能可以方便的实现数据的多处自动备份,实现数据库的拓展。多个数据备份不仅可以加强数据的安全性,通过实现读写分离还能进一步提升数据库的负载性能。 下图就描述了一个多个数据库间主从复制与读写分离的模型(来源网络): 在一主多从的数据库体系中,多个从服务器采用异步的方式更新主数据库的变化,业务服务器在执行写或者相关修改数据库的操作是在主服务器上进行的,读操作则是在各从服务器上进行。如果配置了多个从服务器或者多个主服务器又涉及到相应的负载均衡问题,关于负载均衡具体的技术细节还没有研究过,今天就先简单的实现一主一从的主从复制功能。 Mysql主从复制的实现原理图大致如下(来源网络): MySQL之间数据复制的基础是二进制日志文件(binary log file)。一台MySQL数据库一旦启用二进制日志后,其作为master,它的数据库中所有操作都会以“事件”的方式记录在二进制日志中,其他数据库作为slave通过一个I/O线程与主服务器保持通信,并监控master的二进制日志文件的变化,如果发现master二进制日志文件发生变化,则会把变化复制到自己的中继日志中,然后slave的一个SQL线程会把相关的“事件”执行到自己的数据库中,以此实现从数据库和主数据库的一致性,也就实现了主从复制。 实现MySQL主从复制需要进行的配置: 主服务器: 开启二进制日志

python | Linux的上的MongoDB的安装与卸载

巧了我就是萌 提交于 2020-01-01 01:50:26
安装 1.下载安装包 wget http://fastdl.mongodb.org/linux/mongodb-linux-i686-1.8.2.tgz 下载完成后解压缩压缩包 tar zxf mongodb-linux-i686-1.8.2.tgz 2.安装准备 将MongoDB中移动到在/ usr /本地/服务器/ mongdb文件夹 mv mongodb-linux-i686-1.8.2 /usr/local/mongodb 创建数据库文件夹与日志文件 mkdir /usr/local/mongodb/data touch /usr/local/mongodb/logs 3.设置开机自启动 将MongoDB的启动项目追加入rc.local中保证的MongoDB在服务器开机时启动 echo "/usr/local/server/mongodb/bin/mongod --dbpath=/usr/local/server/mongodb/data –logpath=/usr/local/server/mongodb/logs –logappend --auth –port=27017" >>/etc/rc.local 启动mongodb cd到mongodb目录下的bin文件夹启动mongodb //下面这个是需要权限的登录方式,用户连接需要用户名和密码 /usr/local

如何建立主从服务器

空扰寡人 提交于 2020-01-01 01:49:43
1. 2.  a、为什么需要读写分离?   一台服务器满足不了访问需要。数据的访问基本都是2-8原则。   b、怎么做?    不往从服务器去写了,那就要主上写的操作都要同步到从(主从同步)    (1) master将改变记录到二进制日志(binary log)中(这些记录叫做二进制日志事件,binary log events);    (2) slave将master的binary log events拷贝到它的中继日志(relay log);   (3) slave重做中继日志中的事件,将更改应用到自己的数据上。    把读的请求同步到从,把写的请求分发的主。(读写分离) 技术选型,myproxy 2.1 这里在一台计算机上模拟开启两台数据库服务,主从服务器配置好后如下图: 2.2 2.3 在该路径下D:\MySQL\MySQL Server 5.5_master\bin,执行如下命令:(cmd必须是在管理员模式下运行) mysqld --install MySQLXY --defaults-file="D:\MySQL\MySQL Server 5.5_master\my.ini" 安装服务 注意:MySQLXY是服务名称,可以任意取名称 defaults-file="D:\MySQL\MySQL Server 5.5_master\my.ini"是主数据库配置文件地址

mysql主从复制常见问题

给你一囗甜甜゛ 提交于 2020-01-01 01:48:48
1.mysql主从备份基本原理 mysql支持单向、异步复制,复制过程中一个服务器充当主服务器,而一个或多个其它服务器充当从服务器。mysql复制基于主服务器在二进制日志中跟踪所有对数据库的更改(更新、删除等等)。因此,要进行复制,必须在主服务器上启用二进制日志。每个从服务器从主服务器接收主服务器已经记录到的二进制日志,获取日志信息更新。通过设置在 Master 上的 binlog ,使其处于打开状态; Slave 通过一个 I/O 线程从 Master 上读取 binlog ,然后传输到 Slave 的中继日志中,然后使用 SQL 线程读取中继日志,并应用到自身数据库中,从而实现主从数据同步功能。 前提:mysql数据库主从数据库的版本最好一样,小版本编码不一样也可以,比如:5.7.20备份到5.7.11。 2.主数据库迁移 在做数据库主从备份之前,首先要确定需要备份的具体数据库,若该数据库为新建数据库,只有表结构,可导出主数据库的sql脚本,导入到从数据库中执行,使主数据库与从数据库的结构相同。 若该数据库已经存在存储信息,则需要锁定主数据库,暂时不让任何程序操作数据库,导出主数据库sql脚本,从数据库执行sql脚本,保证在做主从备份之前,主从数据库的结构,存储信息一致。也可采用Navicat Premium等数据库管理工具,直接做数据传输操作。如图: 3

navicat for mysql (10038)如何解决

让人想犯罪 __ 提交于 2020-01-01 01:44:14
1、授权(youpassword修改为你的密码) #本机登陆mysql: $:mysql -u root -p #改变数据库: mysql>use mysql; #从所有主机: mysql>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root'@'%' identified by 'youpassword' with grant option; mysql>flush privileges; 2、修改/etc/mysql/my.conf 找到 bind-address = 127.0.0.1 这一行 改为 bind-address = 0.0.0.0 即可 参考文章 配置和管理msyql:   1. 修改mysql最大连接数:cp support-files/my-medium.cnf ./my.cnf,vim my.cnf,增加或修改max_connections=1024   关于my.cnf:mysql按照下列顺序搜索my.cnf:/etc,mysql安装目录,安装目录下的data。/etc下的是全局设置。   2. 启动mysql:/usr/local/mysql/bin/mysqld_safe --user=mysql &     查看mysql版本:mysqladmin -u root -p version     注

MySQL主从同步配置

天涯浪子 提交于 2020-01-01 01:33:50
注意:本文是在乌班图和Windows10环境下配置,Centos与乌班图略有不同,就是Centos的MySQL配置文件路径为/etc/my.cnf,其他操作一致 1. 主从同步的定义 主从同步使得数据可以从一个数据库服务器复制到其他服务器上,在复制数据时,一个服务器充当主服务器(master),其余的服务器充当从服务器(slave)。因为复制是异步进行的,所以从服务器不需要一直连接着主服务器,从服务器甚至可以通过拨号断断续续地连接主服务器。通过配置文件,可以指定复制所有的数据库,某个数据库,甚至是某个数据库上的某个表。 使用主从同步的好处: 通过增加从服务器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在主服务器上执行写入和更新,在从服务器上向外提供读功能,可以动态地调整从服务器的数量,从而调整整个数据库的性能。 提高数据安全,因为数据已复制到从服务器,从服务器可以终止复制进程,所以,可以在从服务器上备份而不破坏主服务器相应数据 在主服务器上生成实时数据,而在从服务器上分析这些数据,从而提高主服务器的性能 2. 主从同步的机制 Mysql服务器之间的主从同步是基于二进制日志机制,主服务器使用二进制日志来记录数据库的变动情况,从服务器通过读取和执行该日志文件来保持和主服务器的数据一致。 在使用二进制日志时,主服务器的所有操作都会被记录下来,然后从服务器会接收到该日志的一个副本

大型网站系统架构分析

十年热恋 提交于 2019-12-30 23:31:19
千万级的注册用户,千万级的帖子,nTB级的附件,还有巨大的日访问量,大型网站采用什么系统架构保证性能和稳定性? 首先讨论一下大型网站需要注意和考虑的问题。 数据库海量数据处理 :负载量不大的情况下select、delete和update是响应很迅速的,最多加几个索引就可以搞定,但千万级的注册用户和一个设计不好的多对多关系将带来非常严重的性能问题。另外在高UPDATE的情况下,更新一个聚焦索引的时间基本上是不可忍受的。索引和更新是一对天生的冤家。 高并发死锁 :平时我们感觉不到,但数据库死锁在高并发的情况下的出现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文件存储的问题 :大型网站有海量图片数据、视频数据、文件数据等等,他们如何存储并被有效索引?高并发的情况下IO的瓶颈问题会迅速显现。也许用RAID和专用存贮服务器能解决眼下的问题,但是还有个问题就是各地的访问问题,也许我们的服务器在北京,可能在云南或者新疆的访问速度如何解决?如果做分布式,那么我们的文件索引以及架构该如何规划。 接下来讨论大型网站的底层系统架构,来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 毋庸置疑,对于规模稍大的网站来说,其背后必然是一个服务器集群来提供网站服务,例如,2004年eBay的服务器有2400台,估计现在更多。当然,数据库也必然要和应用服务分开,有单独的数据库服务器集群。对于像淘宝网这样规模的网站而言,就是应用也分成很多组。 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