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对象

ORM实现原理

北城余情 提交于 2020-01-28 12:13:44
1.什么是ORM ORM的全称是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即对象关系映射。它的实现思想就是将关系数据库中表的数据映射成为对象,以对象的形式展现,这样开发人员就可以把对数据库的操作转化为对这些对象的操作。因此它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开发人员以面向对象的思想来实现对数据库的操作。 2.什么是Hibernate 对于Hibernate的称呼有很多,比如工具、技术、框架以及解决方案等,这些都可以,重要的是大家要知道它的作用。在这里我习惯性称它为框架,它是一种能实现ORM的框架。能实现ORM这个功能的框架有很多,Hibernate可以说是这些框架中最流行、最受开发者关注的,甚至连JBoss公司也把它吸收进来,利用它在自己的项目中实现ORM功能。 3.ORM的实现原理 现在在Java领域大家对Hibernate的讨论很多,比如它的优缺点、如何应用、错误如何解决以及把它和Struts/Spring等框架相结合作为整个系统的解决方案。在这里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些更深层次的话题,那就是Hibernate是如何实现ORM的功能?如果让我们自己开发一款实现ORM功能的框架需要怎么做?其实这些问题就是围绕着一个词,那就是“映射”,如果我们知道如何实现这种映射那么我们也能够开发出自己的一款ORM框架。会使用Hibernate的开发人员都知道,在使用它实现ORM功能的时候,主要的文件有:映射类

课程总结

对着背影说爱祢 提交于 2020-01-28 04:12:33
课程总结 大二第一个学期已经结束了,在此对本学期进行一个总结,本学期从对Java一无所知到表面理解,其中也是花了不少时间的,但也仅仅是表面上的了解,去年的c语言到今年的java这更加是我们对学习的一个丰富化,对知识的了解更多了,在以后的学习日子里,我会更加的对知识基础进行巩固。 一、Java基础程序设计 1、Java的数据类型可分为基本数据类型和引用数据类型两种。 2、布尔类型的变量,只有ture和false两个值。 3、数据类型的转换可分为“自动类型转换”与“强制类型转换”两种。 4、算术运算符的成员有加法运算符、减法运算符、乘法运算符、除法运算符、余数运算符。 5、if语句可依据判断的结果来决定程序的流程。 6、自增与自减运算符有着相当大的便利性,善用他们可提高程序的简洁程度。 8、括号是用来处理表达式的优先级的,也是Java的运算符。 9、占用较少字节的数据类型会转换成占用较多字节的数据类型;有short和int类型,则用int类型;字符类型会转换成short类型;int类型转换成float类型;布尔类型不能转换成其他的类型。 二、面向对象编程 1、构造方法可以为类中的属性初始化,构造方法与类名称相同,无法返回值声明,如果在类中没有明确的定义出构造方法,则会自动生成一个无参的声明都不做的构造方法,在一个类中的构造方法可以重载,但是每个类都至少有一个构造方法。 2

Java反射机制

冷暖自知 提交于 2020-01-28 03:02:54
一、什么是反射机制 简单的来说, 反射机制指的是程序在运行时能够获取自身的信息。在java中,只要给定类的名字, 那么就可以通过反射机制来获得类的所有信息。 二、哪里用到反射机制 添加一句:所有类的对象其实都是 Class的实例。 有些时候,我们用过一些知识,但是并不知道它的专业术语是什么,在刚刚学jdbc时用过一行代码, Class.forName("com.mysql.jdbc.Driver.class").newInstance();但是那时候只知道那行代码是生成 驱动对象实例,并不知道它的具体含义。听了反射机制这节课后,才知道,原来这就是反射,现在很多开 框架都用到反射机制, hibernate、struts都是用反射机制实现的。 Java反射机制主要提供了以下功能: 在运行时判断任意一个对象所属的类; 在运行时构造任意一个类的对象; 在运行时判断任意一个类所具有的成员变量和方法; 在运行时调用任意一个对象的方法;生成动态代理。 三、反射机制的优点与缺点 为什么要用反射机制?直接创建对象不就可以了吗,这就涉及到了 动态与静态的概念, 静态编译:在编译时确定类型,绑定对象,即通过。 动态编译: 运行时确定类型,绑定对象。动态编译最大限度发挥了java的灵活性,体现了多 态的应用,有以 降低类之间的藕合性。 一句话,反射机制的优点就是可以实现动态创建对象和编译

flask02项目拆分

空扰寡人 提交于 2020-01-28 01:46:16
对flask项目进行简单拆分: 修改成mvc模式: 使用 flask-script 拓展将 app.py 文件修改成manager.py 修改项目结构: 路由管理: 直接将视图写到view.py 里面是不会被加载到服务器的; 并且相互导入文件但是不能出现循环引用。 要解决的问题是: views需要导入app对象,但是app对象又需要调用到views。 故可以将app对象,放到app模块中去实例化: 最后将路由注册方法单独的 views文件的函数中。函数需要一个参数app然后在app模块的init文件中,新建一个app对象的时候,将对象带进去这个函数,那么路由就会绑定到这个app对象上面 最后manager文件将这个app对象启动。 也就是app这个对象,是在views.py文件或者说views模块中的 creat_app()函数中 进行实例化,之后也可以采取放到 app模块的init.py文件中去 懒加载解决: 缺点,不能够让views里面的结构分文件显示 只能在一个文件里面写route 通过参数的形式来传递。 代码后附上: #views.py: def init_route ( app ) : @app . route ( '/' ) def hello_world ( ) : return 'Hello World!' #init: from flask import

用反射机制实现对数据库数据的增、查例子

ⅰ亾dé卋堺 提交于 2020-01-24 12:50:23
一、什么是反射机制 简单的来说,反射机制指的是程序在运行时能够获取自身的信息。在java中,只要给定类的名字, 那么就可以通过反射机制来获得类的所有信息。 二、哪里用到反射机制 有些时候,我们用过一些知识,但是并不知道它的专业术语是什么,在刚刚学jdbc时用过一行代码, Class.forName("com.mysql.jdbc.Driver.class").newInstance();但是那时候只知道那行代码是生成 驱动对象实例,并不知道它的具体含义。听了反射机制这节课后,才知道,原来这就是反射,现在很多开 框架都用到反射机制,hibernate、struts都是用反射机制实现的。 三、反射机制的优点与缺点 为什么要用反射机制?直接创建对象不就可以了吗,这就涉及到了动态与静态的概念, 静态编译:在编译时确定类型,绑定对象,即通过。 动态编译:运行时确定类型,绑定对象。动态编译最大限度发挥了java的灵活性,体现了多 态的应用,有以降低类之间的藕合性。 一句话,反射机制的优点就是可以实现动态创建对象和编译,体现出很大的灵活性,特别是在J2EE的开发中 它的灵活性就表现的十分明显。比如,一个大型的软件,不可能一次就把把它设计的很完美,当这个程序编 译后,发布了,当发现需要更新某些功能时,我们不可能要用户把以前的卸载,再重新安装新的版本,假如 这样的话,这个软件肯定是没有多少人用的

LINQ(LINQ to Entities)

删除回忆录丶 提交于 2020-01-24 07:41:19
LINQ to Entities 是 LINQ 中最吸引人的部分。 它让你可以使用标准的 C# 对象与数据库的结构和数据打交道。使用 LINQ to Entities 时,LINQ 查询在后台转换为 SQL 查询并在需要数据的时候执行,即开始枚举结果的时候执行。 LINQ to Entities 还为你获取的所有数据提供变化追踪,也就是说,可以修改查询获得的对象,然后整批同时把更新提交到数据库。 LINQ to Entities 是 Entity Framework 的一部分并且取代 LINQ to SQL 作为在数据库上使用 LINQ 的标准机制。Entity Framework 是行业领先的对象-关系映射(ORM)系统。可以和多种数据库一起使用,并支持各种灵活、复杂的数据模型。 注: 微软把开发的重点从 LINQ to SQL 转移到了 LINQ to Entities,并且宣布 LINQ to SQL 不再提供更新,LINQ to SQL 现在仍被支持单不推荐。 LINQ to Entities 是一项令人印象深刻的技术,但对大多数开发人员而言只是一个小的进步。和 DataSet 一样, ASP.NET 开发人员使用 LINQ 的查询特新远多于它的批量更新特性。这是因为通常 Web 应用程序的更新是单次的而不是批量的。他们更愿意在页面回发时立刻执行更新,同时可以获得原始值和新

Springboot基于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实现多数据源的动态切换

戏子无情 提交于 2020-01-24 01:09:23
为了提高数据库的查询效率,利用数据库主从机制,写走主库,查询走从库。如果只是实现一主一从类似简单的主从模式,可以继承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实现读写分离。而不需使用mycat,sharedingJDBC等数据库插件。 分析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可知, defaultTargetDataSource ,表示默认的数据源; targetDataSources 表示配置的所有数据源集合;afterPropertiesSet方法spring bean对象初始化方法,会把targetDataSources和defaultTargetDataSource,设置为resolvedDataSources和resolvedDefaultDataSource。getConnection()获取jdbc的连接,并通过determineTargetDataSource()获取指定的数据源,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使用模板类的模式,在父类定义了 determineCurrentLookupKey() 虚拟方法,获取lookupkey对象;其子类必须实现该方法。源码如下: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 extends AbstractDataSource

115网盘怎么搜索资源

孤者浪人 提交于 2020-01-23 21:51:43
1、啥是 MyBatis? MyBatis 是一个半自动 ORM 持久层框架,她内部对 JDBC 做了封装,并使用 XML 或注解来配置和映射数据库信息,开发人员只需要关注 SQL 语句本身,避免了处理繁琐的数据库映射过程,使 Java 代码和 SQL 完全分离,有利于分层开发,提高开发效率和灵活性。 2、MyBatis 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1)优点 基于SQL语句编程,非常灵活,不会对应用程序或者数据库的现有设计造成任何影响,SQL写在XML里,解除SQL与程序代码的耦合,便于统一管理;提供XML标签,支持编写动态SQL语句,并可重用。 与JDBC相比,减少了50%以上的代码量,消除了JDBC大量冗余的代码,不需要手动开关连接; 很好的与各种数据库兼容(因为MyBatis使用JDBC来连接数据库,所以只要JDBC支持的数据库MyBatis都支持)。 能够与Spring很好的集成; 提供映射标签,支持对象与数据库的ORM字段关系映射;提供对象关系映射标签,支持对象关系组件维护。 2)缺点 SQL语句的编写工作量较大,尤其当字段多、关联表多时。 不支持方言,数据库移植性差。 SQL存在XML文件中,调试不方便。 对动态SQL的支持不是很好,提供的标签过于简单。 由于xml里标签id必须唯一,导致DAO中方法不支持方法重载。 3)适用场景 MyBatis 解耦了 SQL 和 程序代码

Jpa学习(一)

吃可爱长大的小学妹 提交于 2020-01-23 09:40:22
JPA学习总结 JPA简介 JPA是Java Persistence API的简称,中文名Java持久层API,是JDK 5.0注解或XML描述对象-关系表的映射关系,并将运行期的实体对象持久化到数据库中。 JPA包含的技术 ORM映射元数据 JPA支持XML和JDK5.0注解两种元数据的形式,元数据描述对象和表之间的映射关系,框架据此将实体对象持久化到数据库表中; API 用来操作实体对象,执行CRUD操作,框架在后台替代我们完成所有的事情,开发者从繁琐的JDBC和SQL代码中解脱出来。 查询语言 这是持久化操作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面向对象而非面向数据库的查询语言查询数据,避免程序的SQL语句紧密耦合。 引入相关jar包 pom.xml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project xmlns="http://maven.apache.org/POM/4.0.0"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http://maven.apache.org/POM/4.0.0 http://maven.apache.org/xsd/maven-4.0.0.xsd"> <modelVersion>4.0.0<

Java 程序员面试笔试宝典 第 5 章 Java Web:(5.3.11-5.3.19)

烂漫一生 提交于 2020-01-22 19:32:52
5.3.11 什么是 IoC 控制反转(Inverse of Control,IoC)有时也被称为依赖注入,是一种降低对象之间耦合关系的设计思想。一般而言,在分层体系结构中,都是上层调用下层的接口,上层依赖于下层的执行,即调用者依赖于被调用者。而通过 IoC 方式,使得上层不再依赖于下层的接口,完成控制反转,使得由调用者来决定被调用者。IoC 通过注入一个实例化的对象来达到解耦和的目的。使用这种方法后,对象不会被显式地调用,而是根据需求通过 IoC 容器(例如 Spring)来提供。 采用 IoC 机制能够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如果对象之间通过显式调用进行交互会导致调用者与被调用者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其中一方的改动将会导致程序出现很大的改动。 例如,要为一家卖茶的商店提供一套管理系统,在这家商店刚开业时只卖绿茶(GreenTea),随着规模的扩大或者根据具体销售量,未来可能会随时改变茶的类型,例如红茶(BlackTea)等,传统的实现方法会针对茶抽象化一个基类,绿茶类只需要继承自该基类即可,如图 5-12 所示。 采用该实现方法后,在需要使用 GreenTea 时只需要执行以下代码即可:AbstractTea t=new GreenTea(),当然,这种方法是可以满足当前设计要求的。但是该方法的可扩展性不好,存在着不恰当的地方,例如,商家发现绿茶的销售并不好,决定开始销售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