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抽取

ogg 从mysql抽取数据到kafka发生String类型数据Base64加密问题

拟墨画扇 提交于 2019-12-02 16:11:54
【问题描述】 最近DBA从mysql抽取数据到kafka时,发现部分表的String类型字段内容转成了Base64加密的格式 【问题解决】 将String类型表字段格式由utf8_bin字节型存储,改为utf8_general_ci或utf8_unicode_ci字符型存储,然后 重启ogg抽取程序 就可以了。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jisaaotian/p/11753763.html

视频抽帧那点事

假如想象 提交于 2019-12-01 05:36:26
视频文件是多媒体数据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也是入门门槛比较高的一个领域。视频数据相关的领域任务包括视频物体检测、视频物体追踪、视频分类、视频检索和视频摘要抽取等。 视频数据与图像数据非常类似,都是由像素点组成的数据。在视频数据在非音频部分基本上可以视为多帧(张)图像数据的拼接,即三维图像的组合。由于视频数据与图像数据的相似性,在上述列举的视频领域任务中大都可以借助图像方法来完成。 文本将讲解视频抽帧的几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抽帧方式: 抽取视频关键帧(IPB帧) 抽取视频场景转换帧 按照时间进行均匀抽帧 抽取制定时间的视频帧 在进行讲解具体的抽帧方式之前,我不得不介绍下FFmpeg。FFmpeg是一套可以用来编码、解码、合成和转换音频和视频数据的开源软件,提供了非常全面的音视频处理功能。如果你的工作内容是视频相关,那么ffmpeg是必须要掌握的软件了。FFmpeg提供了常见音视频和编解码方式,能够对众多的音视频格式进行读取,基本上所有的软件都会借助FFmpeg来完成音视频的读取操作。 FFmpeg的学习资料可以参考: http:// ffmpeg.org/documentatio n.html https:// blog.csdn.net/leixiaohu a1020/article/details/15811977 # 查看视频信息 > ffmpeg -i 666051400

python之数据分析

一笑奈何 提交于 2019-11-30 18:26:05
python之数据分析 为什么要进行数据分析 数据存在的形成 导入文本文件类型 导入excel类型 导入csv文件类型 解决数据的编码格式的方法 导出数据文件 除去重复数据 处理空格数据 数据字段抽取 数据字段拆分 数据记录抽取 数据随机抽样 数据记录合并 字段匹配 数据标准化 数据分组 日期转换 日期格式化 日期抽取 为什么要进行数据分析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据的采集需要数据----数据通过python分析而来----进行数据的清洗操作—建立数据模型model1----生成一个目标数据—通过目标数据预测未来—得到结果 数据存在的形成 (1)存在于‘文件’,例如excel word txt csv (2)存在于‘数据库’,例如mysql sqlserver oracle db2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pandas import read_table , read_excel , read_csv , DataFrame , to_datetime 导入文本文件类型 read_table在分析数据里读取文本数据,可以快速读取大数据、海量数据人工智能的数据集。 pd1 = read_table ( 'C:/ZhangTao/python课件/0806/数据处理/4.1/2.txt' ) # 通过name属性修改列的名称

大数据总线平台架构

送分小仙女□ 提交于 2019-11-30 14:29:45
写在前面 研发团队,研发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各种平台化,中台化的方案就走上了日程。见多了业务架构的平台化方案,今天我们来拆解下数据总线平台的架构。 数据总线平台架构 数据平台的数据源主要来自于两个渠道: 关系数据库 日志数据 先看一张通用的数据总线平台架构图: 数据采集 关系数据库源数据采集,一般采用模拟mysql的slave方式接收binlog信息以实现数据抽取,同时需要对日志信息进行信息转换,转换后数据入kafka进行平滑流控传输,下游消费者进行数据消费,写入数据管理平台。 日志数据来自于各种中间件数据,比如redis日志,nginx日志,rpc日志,es日志,文件系统日志等,通过filebeat或者socket方式到服务器节点agent,通过agent采集并统一发往kafka系统,之后写入数据管理平台。 关系数据库采集 采集流程分为三个部分: 日志抽取模块 增量转换模块 全量拉取模块 日志抽取模块由两部分组成: canal server:负责从mysql拉取增量日志 mysql-extractor storm:负责将增量日志输出到kafka,过滤掉不需要的表数据,保证at least one和高可用 mysql主备是通过binlog实现的。binlog同步有三种模式: Row模式 Statement模式 Mixed模式 一般采用Row模式进行复制,可以读取全量日志。

使用Kettle抽取数据时,出现中文乱码问题解决方案

我怕爱的太早我们不能终老 提交于 2019-11-30 04:25:00
from: https://www.cnblogs.com/yiyezhiqiusmile/p/6010898.html 使用Kettle在不同的数据库抽取数据时,有时会出现中文乱码问题:其解决方案如下: 1.查看数据库的字符集是否是UTF-8(最常用的字符集) 2.如果数据库设置正确仍然存在中文乱码,则可能是因为有的客户端数据库默认的编码集不是UTF-8,我们只需要在输出时对输出的数据库进行编码配置。我的数据库是MySql,下面是解决图示: a.我的转换图 b.打开表输出——>数据库连接后的“编辑”——>Advanced,在下方的空白处输入:set names utf8;,设置数据库客户端的字符集为utf8。 c.打开Options,添加参数characterEncoding,设置值为gbk/utf8。 OK!!! 使用Kettle在不同的数据库抽取数据时,有时会出现中文乱码问题:其解决方案如下: 1.查看数据库的字符集是否是UTF-8(最常用的字符集) 2.如果数据库设置正确仍然存在中文乱码,则可能是因为有的客户端数据库默认的编码集不是UTF-8,我们只需要在输出时对输出的数据库进行编码配置。我的数据库是MySql,下面是解决图示: a.我的转换图 b.打开表输出——>数据库连接后的“编辑”——>Advanced,在下方的空白处输入:set names utf8;

HBase数据迁移到Kafka实战

生来就可爱ヽ(ⅴ<●) 提交于 2019-11-29 16:06:11
1.概述 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数据存储在HBase集群中,但是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需要将数据从HBase迁移到Kafka。正常情况下,一般都是源数据到Kafka,再有消费者处理数据,将数据写入HBase。但是,如果逆向处理,如何将HBase的数据迁移到Kafka呢?今天笔者就给大家来分享一下具体的实现流程。 2.内容 一般业务场景如下,数据源头产生数据,进入Kafka,然后由消费者(如Flink、Spark、Kafka API)处理数据后进入到HBase。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实时处理流程。流程图如下: 上述这类实时处理流程,处理数据都比较容易,毕竟数据流向是顺序处理的。但是,如果将这个流程逆向,那么就会遇到一些问题。 2.1 海量数据 HBase的分布式特性,集群的横向拓展,HBase中的数据往往都是百亿、千亿级别,或者数量级更大。这类级别的数据,对于这类逆向数据流的场景,会有个很麻烦的问题,那就是取数问题。如何将这海量数据从HBase中取出来? 2.2 没有数据分区 我们知道HBase做数据Get或者List<Get>很快,也比较容易。而它又没有类似Hive这类数据仓库分区的概念,不能提供某段时间内的数据。如果要提取最近一周的数据,可能全表扫描,通过过滤时间戳来获取一周的数据。数量小的时候,可能问题不大,而数据量很大的时候,全表去扫描HBase很困难。 3.解决思路

开发网络爬虫应该怎样选择爬虫框架?

风流意气都作罢 提交于 2019-11-28 14:01:06
有些人问,开发网络爬虫应该选择Nutch、Crawler4j、WebMagic、scrapy、WebCollector还是其他的?这里按照我的经验随便扯淡一下: 上面说的爬虫,基本可以分3类: 1.分布式爬虫:Nutch 2.JAVA单机爬虫:Crawler4j、WebMagic、WebCollector 3. 非JAVA单机爬虫:scrapy 第一类:分布式爬虫 爬虫使用分布式,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 1)海量URL管理 2)网速 现在比较流行的分布式爬虫,是Apache的Nutch。但是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Nutch是这几类爬虫里,最不好的选择,理由如下: 1)Nutch是为搜索 引擎设计 的爬虫,大多数用户是需要一个做精准数据爬取( 精抽取 )的爬虫。Nutch运行的一套流程里,有三分之二是为了搜索引擎而设计的。对精抽取没有太大的意义。也就是说,用Nutch做数据抽取,会浪费很多的时间在不必要的计算上。而且如果你试图通过对Nutch进行二次开发,来使得它适用于精抽取的业务,基本上就要破坏Nutch的框架,把Nutch改的面目全非,有修改Nutch的能力,真的不如自己重新写一个分布式爬虫框架了。 2)Nutch依赖hadoop运行,hadoop本身会消耗很多的时间。如果集群机器数量较少, 爬取速度反而不如单机爬虫快 。 3)Nutch虽然有一套插件机制,而且作为亮点宣传

基于XC2V1000型FPGA的FIR抽取滤波器的设计

99封情书 提交于 2019-11-28 02:37:45
http://hi.baidu.com/hieda/blog/item/3613b6bf6f4dd00e18d81f78.html 基于XC2V1000型FPGA的FIR抽取滤波器的设计 摘要 :介绍XC2V1000型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主要特性和FIR抽取滤波器的工作原理,重点阐述用XC2V1000实现FIR抽取滤波器的方法,并给出仿真波形和设计特点。 关键词 :FIR抽取滤波器;流水线操作;XC2V1000;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1 引言 抽取滤波器广泛应用在数字接收领域,是数字下变频器的核心部分。目前,抽取滤波器的实现方法有3种:单片通用数字滤波器集成电路、DSP和可编程逻辑器件。使用单片通用数字滤波器很方便,但字长和阶数的规格较少,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要。使用DSP虽然简单,但程序要顺序执行,执行速度必然慢。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有着规整的内部逻辑阵列和丰富的连线资源,特别适用于数字信号处理,但长期以来,用FPGA实现抽取滤波器比较复杂,其原因主要是FPGA中缺乏实现乘法运算的有效结构。现在,FPGA集成了乘法器,使FPGA在数字信号处理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本文介绍用Xilinx公司的XC2V1000型FPGA实现FIR抽取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2 XC2V1000简介 Virtex-Ⅱ系列是Xilinx公司近几年研发的具有高性能、高速度和低功耗特点的新一代FPGA

前嗅ForeSpider教程:创建模板

好久不见. 提交于 2019-11-27 19:01:40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教程是:如何在前嗅ForeSpider中创建模板。主要内容有:模板的概念,模板的配置方式,模板的高级选项,具体内容如下: 一,模板的概念 模板列表的层级相当于网页跳转的层级。模板一类似于网站首页,每个模板代表了同一层级的页面,通过适当的配置,可以采集全站数据。 正如网站是通过链接之间的跳转,来实现网站各层级页面的连接,ForeSpider也是通过模板中的链接抽取,来实现模板之间的关联。通过抽取网页中的全部链接,再进行精准过滤,就可以既全面又精确的获取所需的全部数据。 正如网站通过正文/数据页展示数据,ForeSpider也是通过模板中的数据抽取,来获取所需数据。 二,模板的配置方式 1.模板的创建 模板的创建,有如下三种情况: ①新建任务后:创建新的任务之后,选择页面需要抽取的内容,点击完成后,软件自动创建对应抽取内容的模板。 ②自动创建后续模板:点击配置向导上方的“下一步”,会自动创建模板。 ③手动创建模板:点击模板列表上方的添加按钮,创建模板。 2.抽取所需内容 根据内置浏览器显示的页面内容,选择本页面需要抽取的内容。 【选择页面抽取内容】 ①抽取链接:需要抽取页面上的链接时,选择抽取链接以及具体的链接类型,会建立对应的链接抽取。(方式一:智能过滤/方式二:定位过滤/方式三:地址/标题过滤) ②抽取数据:需要抽取页面上的数据时,选择抽取数据

前嗅ForeSpider教程:抽取数据

强颜欢笑 提交于 2019-11-27 04:20:25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教程是:如何在前嗅ForeSpider中抽取数据。主要内容包括:如何选择表单,如何采集列表/表格数据两大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一,如何选择表单 在ForeSpider爬虫中,表单是可以复用的表结构,建好的表单可以重复用于多个任务。 【数据表选择页】 1.选择表单 方法一:通过下拉菜单,或填写表单ID,选择已有表单。 方法二:快速建表,点击创建表单,进入快速建表页面,新建表单。(>>详见快速建表) 方法三:自由建表,点击“采集配置”-“数据建表”,点击采“采集表单”后面的。(>>详见自由建表) 【数据建表页】 2.数据存储方式 指的是数据采集时,在数据库里的存储方式。 ①插入:默认为插入。如遇到数据库中已存在的重复数据,则不再插入。 ②仅更新:如遇到数据库中已存在的重复数据,则用最新采集的数据覆盖掉。 ③追加:如字段的属性是运算字段,则可以进行字段运算。 ④插入并更新:没有重复的记录则插入,有重复记录则更新。 二,如何采集列表/表格数据 识别列表用于存储表格/列表的数据,将表格/列表的不同列对应存入不同字段,表格/列表的不同行分别存储为数据表的多条记录。以前嗅官网Web服务器( http://www.forenose.com/pannel/prod/server_cen.html) 为例。 1.创建表单 根据表格内容,创建一个存储表格数据的表单。在选项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