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

射频电路的原理及应用

夙愿已清 提交于 2019-12-05 09:58:47
什么是射频电路? 射频简称RF,射频就是射频电流,它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每秒变化小于1000次的交流电称为低频电流,大于1000次的称为高频电流,而射频就是这样一种高频电流。 射频电路指处理信号的电磁波长与电路或器件尺寸处于同一数量级的电路。此时由于器件尺寸和导线尺寸的关系,电路需要用分布参数的相关理论来处理,这类电路都可以认为是射频电路,对其频率没有严格要求,如长距离传输的交流输电线(50或60Hz)有时也要用RF的相关理论来处理。 射频电路的原理及发展 射频电路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就是无线通信,图1.1为一个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下面以这个系统为例分析射频电路在整个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作用。 图1.1 典型射频系统方框图 这是一个无线通信收发机(tranceiver)的系统模型,它包含了发射机电路、接收机电路以及通信天线。这个收发机可以应用于个人通信和无线局域网络中。在这个系统中,数字处理部分主要是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包括采样、压缩、编码等;然后通过A/D转换器转换器变成模拟形式进入模拟信号电路单元。 模拟信号电路分为两部分: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 发射部分的主要作用是:数- 模转换输出的低频模拟信号与本地振荡器提供的高频载波经过混频器上变频成射频调制信号,射频信号经过天线辐射到空间中去。接收部分的主要作用是:空间辐射信号经过天线耦合到接收电路中去

射频特征阻抗

僤鯓⒐⒋嵵緔 提交于 2019-12-05 07:10:32
Characteris Impendance(特性阻抗,也称为‘特征阻抗’)是我们经常看到并使用自己的术语之一,但非常模糊且难以解释。以下是来自几个不同来源的Characteris Impendance(特性阻抗)的一些定义。 (如果您检查10个不同的来源,您会看到10种不同的描述)。 特性阻抗是电路的阻抗,当连接到任意长度的均匀传输线的输出端子时,导致线路无限长。均匀传输线的特征阻抗或浪涌阻抗(通常写为Z0)是沿线传播的单个波的电压和电流的幅度之比;也就是说,在另一个方向上没有反射的情况下在一个方向上行进的波特征阻抗是信号在传输线上移动时看到的瞬时阻抗。 你能理解这个定义吗 ?如果你已经知道什么是特征阻抗,那将是有道理的。但如果这对你来说是新的,那么这个定义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当我第一次看到它时,对我来说就是这样。可能没有任何方法可以通过几行文字来让您清楚地理解这个概念。只是尝试阅读许多不同版本的解释,你会越来越熟悉这个概念,然后你会逐渐发现它的真正含义,即使你仍然很难向其他人解释它。 我的解释也可能只是你从不同来源获得的许多不同解释的一个版本,我不希望只读一遍或两遍我的解释就会让你完全理解特性阻抗的概念。 我们假设你有一个如下所示的电路。 当您应用输入源时,电流表(安培表)和电压表会发生什么?如果你想到你在学校学习物理中学到的东西,答案就很简单。由于电路是开路的(一端断开)

射频识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解析

南笙酒味 提交于 2019-12-05 07:04:04
一、什么是射频识别?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射频识别最重要的优点是非接触识别,它能穿透雪、雾、冰、涂料、尘垢和条形码无法使用的恶劣环境阅读标签,并且阅读速度极快,大多数情况下不到100毫秒。 射频识别技术的优势不在于监测设备及环境状态,而在于“识别”。即通过主动识别进入到磁场识别范围内的物体来做相应的处理。RFID不是传感器,它主要通过标签对应的唯一ID号识别标志物。而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二、射频识别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1、射频识别系统组成 射频识别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标签、天线、阅读器。此外,还需要专门的应用系统对阅读器识别做相应处理。 图1 RFID系统按组成 1)标签:电子标签或称射频标签、应答器,由芯片及内置天线组成。芯片内保存有一定格式的电子数据,作为待识别物品的标识性信息,是射频识别系统的数据载体。内置天线用于和射频天线间进行通信。 2)阅读器:读取或读/写电子标签信息的设备,主要任务是控制射频模块向标签发射读取信号,并接收标签的应答,对标签的对象标识信息进行解码

rf中setup与teardown

纵饮孤独 提交于 2019-12-05 04:18:04
setup: 是 测试 一个用例 ( 或者 套件) 前 要做的事情 teardown: 是 测试 后 要 做 的 事情 在 RF 中,每个测试套件目录、测试套件文件、测试用例 都可以有自己的 setup 和 teardown 所有的 setup 和 teardown 操作都 只能由一个关键字语句 构成 1、测试用例中的setup与teardown 用例 的初始化、清除, 写在 测试 用例表的配置项 中 ,也 就是 方括号部分 *** Test Cases ***case1 [Setup] log to console 'case1 setup' log to console 测试1主体 [Teardown] log to console 'case1 teardown' 2、测试套件文件的setup与teardown Suite setup/teardown      进入和退出这个 suite 执行用例前后必须执行且只分别执行一次 Test setup/teardown     如果 suite 内的 用例 本身没有 setup/teardown , 才执行      执行结果:      3、测试套件目录的 setup与teardown   测试 套件 目录 的 setup teardown 在其目录 下的 配置 文件 __init__.txt 或者 __init__

射频电路的原理及应用

雨燕双飞 提交于 2019-12-04 20:39:16
射频简称RF,射频就是射频电流,它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每秒变化小于1000次的交流电称为低频电流,大于1000次的称为高频电流,而射频就是这样一种高频电流。 射频电路指处理信号的电磁波长与电路或器件尺寸处于同一数量级的电路。此时由于器件尺寸和导线尺寸的关系,电路需要用分布参数的相关理论来处理,这类电路都可以认为是射频电路,对其频率没有严格要求,如长距离传输的交流输电线(50或60Hz)有时也要用RF的相关理论来处理。 射频电路方框图 射频电路的原理 射频电路的原理我们以普通手机射频电路来详细的介绍: 1、接收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接收时,天线把基站发送来电磁波转为微弱交流电流信号经滤波,高频放大后,送入中频内进行解调,得到接收基带信息(RXI-P、RXI-N、RXQ-P、RXQ-N);送到逻辑音频电路进一步处理。 电路分析: (1)电路结构 接收电路由天线、天线开关、滤波器、高放管(低噪声放大器)、中频集成块(接收解调器)等电路组成。早期手机有一级、二级混频电路,其目的把接收频率降低后再解调(如下图)。 接收电路方框图 2、发射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发射时,把逻辑电路处理过的发射基带信息调制成的发射中频,用TX-VCO把发射中频信号频率上变为890M-915M(GSM)的频率信号。经功放放大后由天线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电路分析: (1)电路结构。

linux常用命令(随时更新中)

大城市里の小女人 提交于 2019-12-04 11:12:10
1、 linux命令将一个文件夹里面的所有文件复制到指定文件里   语法:cp -r dir1/. dir2 千万记着有dir/后面有一个小点。   如果指定文件夹里存在相同文件需要先删除   rm -rf /ftp/ZJNX/*   否则会一个个文件提示你确认,使用cp -rf 也一样提示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yuxifly828/p/11857022.html

超低功耗2.4G射频芯片-IN310

风流意气都作罢 提交于 2019-12-04 08:01:48
IN310软件定义无线电传输芯片 主要特性 1.用户自定义无线电协议栈 ·SDR (软件定义无线电,用户自定义)灵活的接收/传输控制 ·用于低功耗设计的事件触发模式 ·真正的双向传输 2.处理器和内存 ·带有指令高速缓冲存储器的ARM M4处理器,可达64MHz ·256KB ROM ·64 kb存储器 ·1Kb eFuse 内存(制造商ID,安全密钥存储)512KB闪仔(需要叠加,支持XIP模式)支持空·中更新(OTA) ·SWD调试接口 3.射频 2.4GHz收发器 接收灵敏度-104.5 dBm @125Kbps 接收灵敏度-97.5 dBm@1Mbps 接收灵敏度-94.5 dBm @2Mbps 发射功率为0dBm时电流为6.5mA,最大输出+3dBm 接收电流为7mA 医疗设备无线通信频段支持 (2360 mhz - 2400 mhz) 4.外设 ·最多支持31通用输入/输出端口 ·2个12C接口,主/从时钟最高1MHz ·可作为1个支持多个SPI从设备的主SPI设备,最高时钟可达16MHz ·可作为1个从SPI设备,最高时钟可达4MHz ·可配置成2个UART接口,最高时钟可达2MHz-5个专用的PWM (脉冲宽度调制) ·1个12S主站和1个12S从站,支持双向传输 ·2 PDM单声道, 1立体声时钟范围160KH5.12MHz ·ISO7816 ·键盘扫描仪

射频电路PCB的设计技巧 & 四大基础特性

爱⌒轻易说出口 提交于 2019-12-04 06:05:20
由于射频(RF)电路为分布参数电路,在电路的实际工作中容易产生趋肤效应和耦合效应,所以在实际的PCB设计中,会发现电路中的干扰辐射难以控制。 如: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之间相互干扰、供电电源的噪声干扰、地线不合理带来的干扰等问题。 正因为如此,如何在PCB的设计过程中,权衡利弊寻求一个合适的折中点,尽可能地减少这些干扰,甚至能够避免部分电路的干涉,是射频电路PCB设计成败的关键。 文中从PCB的LAYOUT角度,提供了一些处理的技巧,对提高射频电路的抗干扰能力有较大的用处。 一、RF布局 这里讨论的主要是多层板的元器件位置布局。 元器件位置布局的关键是固定位于RF路径上的元器件,通过调整其方向,使RF路径的长度最小,并使输入远离输出,尽可能远地分离高功率电路和低功率电路,敏感的模拟信号远离高速数字信号和RF信号。 在布局中常采用以下一些技巧: 1.一字形布局 RF主信号的元器件尽可能采用一字形布局,如图1所示。 但是由于PCB板和腔体空间的限制,很多时候不能布成一字形,这时候可采用L形,最好不要采用U字形布局(如图2所示),有时候实在避免不了的情况下,尽可能拉大输入和输出之间的距离,至少1.5cm以上。 图1 一字形布局 图2 L形和U字形布局 另外在采用L形或U字形布局时,转折点最好不要刚进入接口就转,如图3左所示,而是在稍微有段直线以后再转,如图3右图所示。 图3 两种方案 2

干货 | 关于射频芯片最详细解读

☆樱花仙子☆ 提交于 2019-12-03 14:05:53
传统来说,一部可支持打电话、发短信、网络服务、APP应用的手机,一般包含五个部分部分:射频部分、基带部分、电源管理、外设、软件。 射频部分:一般是信息发送和接收的部分; 基带部分:一般是信息处理的部分; 电源管理:一般是节电的部分,由于手机是能源有限的设备,所以电源管理十分重要; 外设:一般包括LCD,键盘,机壳等; 软件:一般包括系统、驱动、中间件、应用。 在手机终端中,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射频芯片和基带芯片。射频芯片负责射频收发、频率合成、功率放大;基带芯片负责信号处理和协议处理。那么射频芯片和基带芯片是什么关系? 先讲一下历史,射频(Radio Frenquency)和基带(Base Band)皆来自英文直译。其中射频最早的应用就是Radio——无线广播(FM/AM),迄今为止这仍是射频技术乃至无线电领域最经典的应用。 基带则是band中心点在0Hz的信号,所以基带就是最基础的信号。有人也把基带叫做“未调制信号”,曾经这个概念是对的,例如AM为调制信号(无需调制,接收后即可通过发声元器件读取内容)。 但对于现代通信领域而言,基带信号通常都是指经过数字调制的,频谱中心点在0Hz的信号。而且没有明确的概念表明基带必须是模拟或者数字的,这完全看具体的实现机制。 言归正传,基带芯片可以认为是包括调制解调器,但不止于调制解调器,还包括信道编解码、信源编解码,以及一些信令处理。而射频芯片

射频——基本概念和术语

那年仲夏 提交于 2019-12-03 10:42:37
基础知识 1、功率/电平(dBm):放大器的输出能力,一般单位为w、mw、dBm 注:dBm是取1mw作基准值,以分贝表示的绝对功率电平。换算公式: 电平(dBm)=10lgw 5W → 10lg5000=37dBm 10W → 10lg10000=40dBm 20W → 10lg20000=43dBm 从上不难看出,功率每增加一倍,电平值增加3dBm 2、增益(dB):即放大倍数,单位可表示为分贝(dB)。 即:dB=10lgA(A为功率放大倍数) 3、插损:当某一器件或部件接入传输电路后所增加的衰减,单位用dB表示。 4、选择性:衡量工作频带内的增益及带外辐射的抑制能力。-3dB带宽即增益下降3dB时的带宽,-40dB、-60dB同理。 5、驻波比(回波损耗):行驻波状态时,波腹电压与波节电压之比(VSWR) 附:驻波比——回波损耗对照表: SWR 1.2 1.25 1.30 1.35 1.40 1.50 回波损耗(dB) 21 19 17.6 16.6 15.6 14.0 6、三阶交调:若存在两个正弦信号ω1和ω2 由于非线性作用将产生许多互调分量,其中的2ω1-ω2和2ω2-ω1两个频率分量称为三阶交调分量,其功率P3和信号ω1或ω2的功率之比称三阶交调系数M3。 即M3 =10lg P3/P1 (dBc) 7、噪声系数:一般定义为输出信噪比与输入信噪比的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