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t文件系统机制原理剖析
本文原创地址:博客园骏马金龙 https://www.cnblogs.com/f-ck-need-u/p/7016077.html 将磁盘进行分区,分区是将磁盘按柱面进行物理上的划分。划分好分区后还要进行格式化,然后再挂载才能使用(不考虑其他方法)。格式化分区的过程其实就是创建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的类型有很多种,如CentOS 5和CentOS 6上默认使用的ext2/ext3/ext4,CentOS 7上默认使用的xfs,windows上的NTFS,光盘类的文件系统ISO9660,MAC上的混合文件系统HFS,网络文件系统NFS,Oracle研发的btrfs,还有老式的FAT/FAT32等。 本文将非常全面且详细地介绍ext家族的文件系统,中间还非常详细地介绍了inode、软链接、硬链接、数据存储方式以及操作文件的理论,基本上看完本文,对文件系统的宏观理解将再无疑惑。ext家族的文件系统有ext2/ext3/ext4,ext3是有日志的ext2改进版,ext4对相比ext3做了非常多的改进。虽然xfs/btrfs等文件系统有所不同,但它们只是在实现方式上不太同,再加上属于自己的特性而已。 4.1 文件系统的组成部分 4.1.1 block的出现 硬盘的读写IO一次是一个扇区512字节,如果要读写大量文件,以扇区为单位肯定很慢很消耗性能,所以Linux中通过文件系统控制使用"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