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链接

软连接与硬链接

谁说我不能喝 提交于 2019-11-29 10:06:56
linux下的软链接类似于windows下的快捷方式。   实例:   ln -s httpd.conf confighttp   其中 httpd.conf 就是源文件,confighttp是链接文件名, 其作用是当编辑confightt,实际上是链接编辑httpd.conf。 如果要删除软链接:   rm -rf confighttp   这样只会删除confighttp 链接文件 ,而不会删除源文件httpd.conf。   相对于软连接,还有硬链接,   建立硬链接命令:   ln httpd.conf confighttp   硬 链接文件 相当于一个文件存储在两个位置,可以有效防止误删。 硬链接(hard link):文件A是文件B的硬链接,则A的目录项中的inode节点号与B的目录项中的inode节点号相同, 即一个inode节点对应两个不同的文件名,两个文件名指向同一个文件,A和B对文件系统来说是完全平等的。 如果删除了其中一个,对另外一个没有影响。每增加一个文件名,inode节点上的链接数增加一,每删除一个对应的文件名, inode节点上的链接数减一,直到为0,inode节点和对应的数据块被回收。 注:文件和文件名是不同的东西,rm A删除的只是A这个文件名,而A对应的数据块(文件)只有在inode节点链接数减少为0的时候才会被系统回收。 软链接(soft

Linux inode 详解

匆匆过客 提交于 2019-11-29 07:30:34
操作系统的文件数据除了实际内容之外,通常含有非常多的属性,例如 Linux 操作系统的文件权限与文件属性。文件系统通常会将这两部分内容分别存放在 inode 和 block 中。 inode 和 block 概述 文件是存储在硬盘上的,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 sector ,每个扇区存储 512字节 。操作系统读取硬盘的时候,不会一个个扇区地读取,这样效率太低,而是一次性连续读取多个扇区,即一次性读取一个块 block 。这种由多个扇区组成的块,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单位。块的大小,最常见的是 4KB ,即连续八个 sector 组成一个 block 。 文件数据存储在块中,那么还必须找到一个地方存储文件的元信息,比如文件的创建者、文件的创建日期、文件的大小等等。这种存储文件元信息的区域就叫做 inode ,中文译名为 索引节点 ,也叫 i节点 。因此,一个文件必须占用一个 inode ,但至少占用一个 block 。 元信息 → inode 数据 → block inode 内容 inode 包含很多的文件元信息,但不包含文件名,例如:字节数、属主 UserID 、属组 GroupID 、读写执行权限、时间戳等。 而文件名存放在目录当中,但 Linux 系统内部不使用文件名,而是使用 inode号码 识别文件。对于系统来说文件名只是 inode号码 便于识别的别称。 stat 查看

其他命令

巧了我就是萌 提交于 2019-11-29 07:07:19
其他命令 目标 查找文件 find 软链接 ln 打包和压缩 tar 软件安装 apt-get 01. 查找文件 find 命令功能非常强大,通常用来在 特定的目录下 搜索 符合条件的文件 序号 命令 作用 01 find [路径] -name "*.py" 查找指定路径下扩展名是 .py 的文件,包括子目录 如果省略路径,表示在当前文件夹下查找 之前学习的通配符,在使用 find 命令时同时可用 有关 find 的高级使用,在就业班会讲 演练目标 搜索桌面目录下,文件名包含 1 的文件 find -name "*1*" 搜索桌面目录下,所有以 .txt 为扩展名的文件 find -name "*.txt" 搜索桌面目录下,以数字 1 开头的文件 find -name "1*" 02. 软链接 序号 命令 作用 01 ln -s 被链接的源文件 链接文件 建立文件的软链接,用通俗的方式讲 类似于 Windows 下的 快捷方式 注意: 没有 -s 选项建立的是一个 硬链接文件 两个文件占用相同大小的硬盘空间, 工作中几乎不会建立文件的硬链接 源文件要使用绝对路径 ,不能使用相对路径,这样可以方便移动链接文件后,仍然能够正常使用 演练目标 将桌面目录下的 01.py 移动 到 demo/b/c 目录下 在桌面目录下新建 01.py 的 软链接 FirstPython 分别使用

一次误删除libc.so.6后虚惊一场

孤人 提交于 2019-11-29 06:25:49
1. libc.so.6介绍 /usr/lib/libc.so.6是glibc的软链接,不同的平台可能路径会不一样。 使用命令查看会看到: [root@farmer:~]$ls -l /lib/libc.so.6 lrwxrwxrwx 1 root root 11 Jan 1 22:23 /lib/libc.so.6 -> libc-2.9.so glibc是gnu发布的libc库,即c运行库。glibc是linux系统中最底层的api,几乎其它任何运行库都会依赖于glibc,所以说绝大部分操作命令都缺少不了它。 2. 误删处理 如何误删了libc.so.6,大部分系统命令将无法执行,ssh登录系统也不成功,只会无休止的提示以下错误: error while loading shared libraries: libc.so.6: cannot open shared object file: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命令已经不能执行了,只能执行例如cd,echo等小部分命令,而实用的cp,mv则不可用 经过各种百度,得到解决方法(而此种方法的前提是ssh还没断开,如果ssh已断开则无法重新连接上,得使用另外的方法用光盘重启进入急救模式): 在同版本系统上查看/lib/libc.so.6得知是属于libc-2.9.so的软链接,因此

20190830

谁都会走 提交于 2019-11-29 03:33:54
任务: 2.17 隐藏权限lsattr/chattr 2.18 特殊权限set_uid 2.19 特殊权限set_gid 2.20 特殊权限stick_bit 2.21 软链接文件 2.22 硬连接文件 lsattr/chattr chattr +i 锁定文件,不能修改 chattr +a 只能追加,使用于日志文件 加-R参数 set_uid 创建set_uid权限,是为了让一般用户在执行某些程序的时候,能够暂时具有该程序拥有者的权限。列如:账号和密码的存放文件其实是/etc/passwd与/etc/shadow,它们的拥有者是root。在这个权限中,仅有root可以强制写入。一个普通用户去更新自己的密码时,使用的就是/usr/bin/passwd程序,却可以更新成功,而/usr/bin/passwd的拥有者是root set_gid 可以应用在文件和目录上。设置在文件上和set_uid类似,前提是这个文件必须是可执行的二进制文件。设置set_gid后,执行该文件的用户会临时以该文件所属组的身份执行。若目录被设置这个权限后,任何用户在此目录下创建的文件或者目录都具有和该目录所属组相同的组 stick_bit SBit一般用于目录上,对文件的意义不大。SBit对目录的作用是:在具有SBit的目录下,用户若在该目录下具有w及x权限,则当用户在该目录下创建文件或目录时

linux 基础命令

混江龙づ霸主 提交于 2019-11-29 03:31:59
Linux系统的优势基因还是快速,批量,自动化,智能化管理系统和处理业务。 # 超级管理员命令提示符 $ 普通用户命令提示符 [root@cent65 ~]# @前面为用户 @后面为主机名称 ~为当前所在目录 Linux命令提示符由环境变量PS1控制 [root@cent65 ~]# set | grep PS1 PS1='[\u@\h \W]\$ ' 可以通过全局配置文件 /etc/profile 或 /etc/bashrc 进行按需调整 常用的Linux远程管理工具:secure CRT Xshell putty Xmanager 常用快捷键: tab 命令或路径快速补全 Ctrl+a 光标回到命令行首 Ctrl+e 光标回到命令行尾 Ctrl+insert 复制命令行内容 shift+insert 粘贴命令行内容 Ctrl+k 删除光标处到行尾的字符 Ctrl+u 删除光标处到行首的字符 Ctrl+c 中断终端正在执行的任务或删除整行 Ctrl+d 退出当前shell Ctrl+r 搜索命令行使用过的历史命令记录 Ctrl+l 清屏 Ctrl+s 锁定终端 Ctrl+q 解锁终端 Ctrl+z 暂停执行在终端运行的任务 !! 执行上一条命令 !pw 执行最近以pw开头的命令 !num 执行历史命令列表的第num条命令 Linux命令下查询帮助 man cp ls --help

uabntu命令行

懵懂的女人 提交于 2019-11-29 01:49:14
1.命令行 命令行中令字体大小变大:ctrl+shift+"+" 命令行中令字体大小变小:ctrl+'-' 不执行:ctrl+c 下一页:f 上一页:b 退出:q 自动补全:tab 命令格式:comand(命令) [-options](选项) [parameter1](参数) 删除命令:rm 历史命令:history 执行历史命令:!800(命令代表行数) 显示默认文件home目录:ls 显示默认目录位置:pwd 改变目录位置: cd 目录名 创建文件:touch 文件名 创建文件夹:mkdir 1.1 ls 显示相对目录:ls -a 列表显示相对目录: ls -l 显示隐藏:ls-h 可使用格式:ls -lah 重定向(将原本显示在命令行中的内容放到文本中去)ls -lah >xxx.txt 追加(将原先内容追加到文本中去):ls>>xxx.txt 查看:ls -alh /bin(目录名)|more 编辑:gedit xxx.txt 1.2 命令查询 man ls(要查询的命令) ls(要查询的命令) --help 1.3 cd 打开:cd /home/python/Desktop/laowang/A 当前路径:cd ./A 上一路径:cd ../../ 跳转至根目录: cd / 跳转至前一打开目录:cd - 回home目录:cd ~ 1.4 mkdir 创建多级目录:mkdir

学习笔记day5

不想你离开。 提交于 2019-11-29 00:59:51
lsattr:查看文件或者目录的隐藏权限 -a:查看所有包括隐藏文件 -d:查看当前目录的隐藏权限 -R:查看目下所有文件的隐藏权限 * 隐藏权限e:代表ext4文件系统 chattr:更改文件或目录的隐藏文件 i:完全拒绝对文件或目录的任何操作,但可以重定向或追加重定向目录中的文件 a:对于文件:可以追加重定向,无法vi cp mv chmod rm touch等等,对于目录:可以touch更改时间,对于目录中的文件可以touch、>、>>等 * 需要减去权限将+改为-即可 重定向符号:> (将内容写入到文件中并覆盖之前文件中的内容) 追加重定向符号:>>(将内容写入到文件中并保留之前文件中的内容) - set_uid :让执行文件的用户临时拥有文件所有者的权限 * 必须是可执行的二进制文件才能设置set_uid,例如:passwd、ls等命令 下图中可以看到passwd命令的所有者是root,但所有者权限不是rwx,而是rws,此处s就代表set_uid权限,再来看密码配置文件shadow的权限000,所以设置set_uid,普通用户在修改自己的密码时,可以临时拥有passwd文件所有者root的权限,完成密码的修改。 下图用ls命令测试,使用user1用户查看root用户的目录提示没有权限,给ls命令添加set_uid权限之后,user1用户即可查看/root目录 1

linux之文件目录,输入及输出

∥☆過路亽.° 提交于 2019-11-28 23:47:06
文件目录结构 ls 查看文件 ll 查看详细文件 文件和目录被组织成一颗倒置的树状结构 文件系统从根开始,'/' 文件名严格区分大小写 隐藏文件以.开头 文件的分隔符为'/' 文件命名规范 文件字符最长的字符为255 包括路径在内文件名称最长为4095个 颜色 蓝色 --> 文件夹 绿色 --> 可执行文件 红色 --> 压缩文件 晴朗蓝 --> 链接文件(windows中快捷方式) 灰色 --> 其他文件 白色 --> 文件 除了 '/'和NULL.其他所有字符都可以使用 对大小写敏感 文件系统结构 /boot # 引导文件的存放位置,内核文件,引导加载器都在此目录 /bin # 所有用户都可以使用的命令. /sbin # 管理类命令,即root用户可以使用的命令. system 管理 /lib # 启动时程序使用的基本库文件,windows库文件以.dll结 尾,linux库文件以.so结尾 /lib64 # 存放x86-64系统上的辅助库文件,windows系统中 program files/program files(x86) /etc # 存放配置文件的目录 /home # 普通用户家目录 /root # 管理员家目录 /media # 便携式移动设备的挂载点 /mnt # 临时文件的挂载点 /dev # 设备文件(硬件设备)和特殊文件存放位置 /opt #

浅析Linux文件(一)inode与block、硬链接与软链接、恢复误删文件

倾然丶 夕夏残阳落幕 提交于 2019-11-28 20:18:23
一、inode与block 1.inode和block概述 文件数据包括元信息与实际数据,一个文件必须占用一个inode,但至少占用一个block。 扇区:文件存储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是扇区,每个扇区存储空间是512字节。 block(块):连续的八个扇区组成一个block,block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单位,用来存储文件数据。 inode(索引节点):也叫i节点,用于存储文件元信息。 2.inode的理解 (1)inode包含文件元信息: 文件的字节数 文件拥有者的User ID(UID) 文件的Group ID(GID) 文件具有的读、写、执行权限 文件的时间戳(atime、ctime、mtime) 当我们想查看某个文件的inode信息时,使用的是“stat”命令,后面直接接文件的路径和名称即可。 [root@localhost opt]# stat test/ 文件:"test/" 大小:24 块:0 IO 块:4096 目录 设备:802h/2050d Inode:33574981 硬链接:2 权限:(0755/drwxr-xr-x) Uid:( 0/ root) Gid:( 0/ root) 环境:unconfined_u:object_r:usr_t:s0 最近访问:2019-08-28 11:39:33.953003238 +0800 最近更改: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