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ot

Centos开机启动脚本执行过程

蓝咒 提交于 2020-02-06 10:15:07
Centos开机启动主要过程如下: 找到系统引导分区,执行引导程序,加载内核 执行init程序 /etc/rc.d/rc.sysinit # 由init执行的第一个脚本 /etc/rc.d/rc $RUNLEVEL # $RUNLEVEL为缺省的运行模式 ,服务器的运行级别为3 /etc/rc.d/rc.local #相应级别服务启动之后、再执行该文件(其实也可以把需要执行的命令写到该文件中) /sbin/mingetty # 等待用户登录 在Redhat/Centos中,/etc/rc.d/rc.sysinit主要做在各个运行模式中相同的初始化工作,包括: 调入keymap以及系统字体 启动swapping 设置主机名 设置NIS域名 检查(fsck)并mount文件系统 打开quota 装载声卡模块,设置系统时钟等等。 /etc/rc.d/rc则根据其参数指定的运行模式(运行级别,你在inittab文件中可以设置)来执行相应目录下的脚本。凡是以Kxx开头的,都以stop为参数来调用;凡是以Sxx开头的,都以start为参数来调用。调用的顺序按xx 从小到大来执行。(其中xx是数字、表示的是启动顺序)例如,假设缺省的运行模式是3,/etc/rc.d/rc就会按上述方式调用 /etc/rc.d/rc3.d/下的脚本。 值得一提的是,Redhat/Centos中的 运行模式2、3

centos7 yum安装mysql5.7

若如初见. 提交于 2020-02-06 07:24:13
在CentOS中默认安装有MariaDB,这个是MySQL的分支,但为了需要,还是要在系统中安装MySQL,而且安装完成之后可以直接覆盖掉MariaDB。 1 下载并安装MySQL官方的 Yum Repository [root@centos7 ~]# wget https://dev.mysql.com/get/mysql80-community-release-el7-3.noarch.rpm 使用上面的命令就直接下载了安装用的Yum Repository,大概25KB的样子,然后就可以直接yum安装了。 [root@centos7 ~]# yum -y install mysql80-community-release-el7-3.noarch.rpm 修改为需要的版本,机禁用yum存储库中mysql不需要的版本和开启需要的版本 yum-config-manager --disable mysql80-community yum-config-manager --enable mysql57-community 或 手动编辑/etc/yum.repos.d/mysql-community.repo 文件来选择,把默认版本的enabled=1改为0,需要版本的enabled=1 查看yum存储库中的mysql版本,默认最新的enabled,需要改成需要的版本 yum

linux中模拟延时与丢包的实现

醉酒当歌 提交于 2020-02-06 05:09:16
延迟模拟: 1模拟eth0 网卡传输设置延迟为100ms发送 # tc qdisc add dev eth0 root netem delay 100ms 2设置带有波动的延迟情况,该命令将 eth0 网卡的传输设置为延迟 100ms ± 10ms (90 ~ 110 ms 之间的任意值)发送。 # tc qdisc add dev eth0 root netem delay 100ms 10ms 3该命令将 eth0 网卡的传输设置为 100ms ,同时,大约有 30% 的包会延迟 ± 10ms 发送。示例:现在 ping 一下 216 机器: # tc qdisc add dev eth0 root netem delay 100ms 10ms 30% 丢包模拟: 1该命令将 eth0 网卡的传输设置为随机丢掉 1% 、10%的数据包。 # tc qdisc add dev eth0 root netem loss 1% #tc qdisc add dev eth0 root netem loss 10% 该命令将 eth0 网卡的传输设置为随机丢掉 1% 的数据包,成功率为 30% 。 # tc qdisc add dev eth0 root netem loss 1% 30% 2 删除网卡上面的相关配置:将之前命令中的 add 改为 del 即可删除配置: # tc

linux集群机器之间的免密登录

萝らか妹 提交于 2020-02-06 03:48:40
linux集群机器之间的免密登录 知识点:SSH 工具:OpenSSH linux系统自带的服务软件 #使用命令生成公钥和私钥(node-1------>node-2 在node-1生成 单方向) ssh-keygen -t rsa 四个回车 #把生成的公钥发送给待远程免密登录的机器 ssh-copy-id 192.168.100.151 #查看自己生成的公钥私钥 /root/.ssh -rw------- 1 root root 1675 Jan 3 18:48 id_rsa #私钥 -rw-r--r-- 1 root root 393 Jan 3 18:48 id_rsa.pub #公钥 #查看别人拷贝给自己的公钥 /root/.ssh authorized_keys #别人给的公钥 重新命名 来源: CSDN 作者: 奔不二吧 链接: https://blog.csdn.net/u013911970/article/details/104184888

mysql集群与主从复制

冷暖自知 提交于 2020-02-06 02:45:55
mysql的读写分离是通过主从复制来实现的,那么为什么要读写分离呢? 随着用户量的增多,数据库的性能往往会成为一个系统的瓶颈所在,一般系统的“读”压力远远大于“写”压力,所以可以通过数据库的读写分离来提高系统的性能。让主数据库负责“写”操作,从数据库负责“读”操作,从数据库可以部署多个来提高“读”的速度。所以,读写分离可以分担mysql的压力,提供系统的性能和吞吐量 那么主从复制的原理是什么? 1)首先,mysql主数据库在事务提交时会把所有对数据的操作都写入二进制文件binlog中 2)从数据库读取到binlog中的记录,根据这个记录重做数据库操作,通过复制达到数据一致 但是主数据库和从数据库间总会有延迟,如果刚刚保存的数据你就要马上能够读取到,这个时候可以让这次查询去主数据库中执行 接下来实现一个主从复制的小案例 由于本项目的这些服务都是docker的镜像,所以mysql我也想通过docker来安装,这里使用的是5.7版本 docker pull mysql:5.7 首先要创建外部挂载点来挂载容器中的文件 sudo mkdir -p /usr/local/mysql/data sudo mkdir -p /usr/local/mysql/log sudo mkdir -p /usr/local/mysql/conf sudo chmod 775 -R /usr/local

【解决】client does not support authentication或Access denied for user 'root'@'localhost'

≡放荡痞女 提交于 2020-02-06 00:41:30
1、进入mysql: mysql -u root -p 2、mysql8以下版本执行以上命令: 如果是机器地址,那么: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root'@'192.168.0.103' identified by '123456'; 如果你是本地登录的,那么: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root'@'localhost' identified by '123456'; 当然你也可以直接改成这样: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root'@'%' identified by '123456'; 就可以给所有ip都设定root登陆了。 如果授权成功,会有Query OK的提示。 然后: flush privileges; 这个是刷新授权的意思,如果没有这句话,授权可能无法立刻生效。 exit; 这个是退出的意思 mysql8以上版本执行以上命令: 如果是机器地址,那么: alter user 'root'@'192.168.0.103' identified with mysql_native_password by '123456'; 如果你是本地登录的,那么: alter user 'root'@'localhost' identified with mysql

Linux grep 命令

时间秒杀一切 提交于 2020-02-06 00:22:39
Linux grep 命令用于查找文件里符合条件的字符串。 grep 指令用于查找内容包含指定的范本样式的文件,如果发现某文件的内容符合所指定的范本样式,预设 grep 指令会把含有范本样式的那一列显示出来。若不指定任何文件名称,或是所给予的文件名为 -,则 grep 指令会从标准输入设备读取数据。 语法 grep [-abcEFGhHilLnqrsvVwxy][-A<显示列数>][-B<显示列数>][-C<显示列数>][-d<进行动作>][-e<范本样式>][-f<范本文件>][--help][范本样式][文件或目录...] 参数 : -a 或 --text : 不要忽略二进制的数据。 -A<显示行数> 或 --after-context=<显示行数> : 除了显示符合范本样式的那一列之外,并显示该行之后的内容。 -b 或 --byte-offset : 在显示符合样式的那一行之前,标示出该行第一个字符的编号。 -B<显示行数> 或 --before-context=<显示行数> : 除了显示符合样式的那一行之外,并显示该行之前的内容。 -c 或 --count : 计算符合样式的列数。 -C<显示行数> 或 --context=<显示行数>或-<显示行数> : 除了显示符合样式的那一行之外,并显示该行之前后的内容。 -d <动作> 或 --directories=<动作> :

基本排序方式——(四)堆排序

╄→尐↘猪︶ㄣ 提交于 2020-02-05 19:14:41
一.堆排序的概念 堆排序:就是利用堆这种数据结构来进行排序的一种算法思想,它是选择排序的一种,它包括大根堆和小根堆,都是完全二叉树。 完全二叉树:除最后一层外,其他每一层都被完全填充,并且所有的结点保持向左对齐。 满二叉树:除叶子结点外,每个结点都有两个孩子,每一层都被完全填充。 完满二叉树:除叶子结点外每个结点都有两个孩子。 大根堆:每个结点的值都大于等于它左右子结点的值 小根堆:每个结点的值都小于等于它左右子结点的值 如图所示这两种堆的结构映射到数组后,就是 9,5,8,2,3,4,7,1和1,3,5,4,2,8,9,7 所以在数组arr中大根堆和小根堆的公式如下: 大根堆:arr[i] >= arr[2i + 1] && arr[i] >= arr[2i + 2] 小根堆:arr[i] <= arr[2i + 1] && arr[i] <= arr[2i + 2] 二.堆排序的基本思想 1.建堆 建堆就是建立大根堆或者小根堆,这里就以大根堆为例讲一下, 2.取值 成功建堆之后,下面就是取值了,大根堆的根就是这组数中的最大值。 思想:将根结点与大根堆的最后一个元素交换位置,然后除最后一个元素外剩下的元素再进行调整,调整为大根堆,然后根结点的元素就是次最大元素,继续前面的步骤。 三.代码 package com.westmo1.demo2; import java.util

MySQL基本命令整理,java数据库秘籍!

安稳与你 提交于 2020-02-05 19:08:45
MySQL基本命令整理,java数据库秘籍! 一、 mysql服务的启动和停止 net stop mysql net start mysql 二、 登陆mysql 语法如下: mysql -u用户名 -p用户密码 键入命令mysql -uroot -p, 回车后提示你输入密码,输入12345,然后回车即可进入到mysql中了,mysql的提示符是: mysql> 注意,如果是连接到另外的机器上,则需要加入一个参数-h机器IP 三、 增加新用户 格式:grant 权限 on 数据库. to 用户名@登录主机 identified by “密码” 如,增加一个用户user1密码为password1,让其可以在本机上登录, 并对所有数据库有查询、插入、修改、删除的权限。首先用以 root用户连入mysql,然后键入以下命令: grant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 on . to user1@localhost Identified by “password1″; 如果希望该用户能够在任何机器上登陆mysql,则将localhost改为”%”。 如果你不想user1有密码,可以再打一个命令将密码去掉。 grant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 on mydb. to user1@localhost identified by “”;

centos svn迁移备份的两种方法

本秂侑毒 提交于 2020-02-05 18:15:47
svn备份方式对比分析 一般采用三种方式: 1、svnadmin dump 2、svnadmin hotcopy 3、svnsync 注意,svn备份不宜采用普通的文件拷贝方式(除非你备份的时候将库暂停),如copy、rsync命令。 曾经用rsync命令来做增量和全量备份,在季度备份检查审计中,发现备份出来的库大部分都不可用,因此最好是用svn本身提供的功能来进行备份。 优缺点分析: 第一种 svnadmin dump是官方推荐的备份方式 优点是:比较灵活,可以全量备份也可以增量备份,并提供了版本恢复机制。 缺点是:如果版本比较大,如版本数增长到数万、数十万,那么dump的过程将非常慢;备份耗时,恢复更耗时;不利于快速进行灾难恢复。 个人建议在版本数比较小的情况下使用这种备份方式。 第二种 svnadmin hotcopy原设计目的估计不是用来备份的,只能进行全量拷贝,不能进行增量备份; 优点是:备份过程较快,灾难恢复也很快;如果备份机上已经搭建了svn服务,甚至不需要恢复,只需要进行简单配置即可切换到备份库上工作。 缺点是:比较耗费硬盘,需要有较大的硬盘支持(俺的备份机有1TB空间,呵呵)。 第三种 svnsync实际上是制作2个镜像库,当一个坏了的时候,可以迅速切换到另一个。不过,必须svn1.4版本以上才支持这个功能。 优点是:当制作成2个镜像库的时候起到双机实时备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