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ot

[linux]ubuntu切换为root用户

倖福魔咒の 提交于 2020-03-24 03:50:05
======================================================================== ubuntu默认root密码是什么? 没有默认的,因为你还没给root设置密码,,你第一个 user 是在 admin 组 ,所以他可以给 root 设置密码 安装完Ubuntu后忽然意识到没有设置root密码,不知道密码自然就无法进入根用户下。到网上搜了一下,原来是这麽回事。Ubuntu的 默认root密码是随机的,即每次开机都有一个新的root密码。 解决办法: 我们可以在终端输入命令 sudo passwd ,然后输入当前用户的密码,enter,终端会提示我们输入新的密码并确认,此时的密码就是root新密码。修改成功后,输入命令 su root ,再输入新的密码就ok了。 1.设置的root密码 wanping@wanping-virtual-machine:/etc$ sudo passwd 输入新的 UNIX 密码: ---> 输入你的密码,不回显 重新输入新的 UNIX 密码: --- > 重复root 密码 passwd:已成功更新密码 2.切换为root 用户 wanping@wanping-virtual-machine:/etc$ su root // 注意 和其他linux系统不太一样,如:fedora 是 sudo

RHEL7安装NIS Server 服务笔记

六眼飞鱼酱① 提交于 2020-03-24 03:16:44
一. 配置YUM软件仓库到CD-ROM(略) 二. 配置NIS服务器端 安装服务 [root@ localhost ~]# yum -y install ypserv rpcbind [root@ localhost ~]# ypdomainname nis.test [root@ localhost ~]# echo "NISDOMAIN=nis.test" >> /etc/sysconfig/network [root@ localhost ~]# vim /var/yp/securenets 255.0.0.0 127.0.0.0 255.255.255.0 192.168.100.0 [root@ localhost ~]# vi /etc/hosts 192.168.100.71 sev01.nis.test srv01 192.168.100.72 sev02.nis.test srv02 [root@ localhost ~]# systemctl start rpcbind ypserv ypxfrd yppasswdd [root@ localhost ~]# systemctl enable rpcbind ypserv ypxfrd yppasswdd [root@ localhost ~]# /usr/lib64/yp/ypinit -m next host

docker利用Dockerfile来制作镜像

两盒软妹~` 提交于 2020-03-23 23:46:00
docker利用Dockerfile来制作镜像   在前面的例子(docker tomcat镜像制作)中,我们从下载镜像,启动容器,在容器中输入命令来运行程序,这些命令都是手工一条条往里输入的,无法重复利用,而且效率很低。所以就需要一 种文件或脚本,我们把想执行的操作以命令的方式写入其中,然后让docker读取并分析、执行,那么重复构建、更新将变得很方便,所以Dockerfile就此诞生了。 常用参数: FROM命令。用法,FROM <image>:<tag>。FROM命令告诉docker我们构建的镜像是以哪个(发行版)镜像为基础的 RUN命令。用法RUN <command>。RUN 后面接要执行的命令,比如,我们想在镜像中安装vim,只需在Dockfile中写入RUN yum install -y vim ENV命令。用法,ENV <key> <value>。ENV命令主要用于设置容器运行时的环境变量 ADD命令。用法,ADD <src> <dest>。ADD主要用于将宿主机中的文件添加到镜像中 1.建目录并将tomcat和jdk拷贝到主机 root@localhost software]# mkdir -p /root/software [root@localhost software]# cd /root/software [root@localhost software]#

Tomcat数据库连接池的配置与使用

二次信任 提交于 2020-03-23 21:19:01
Tomcat数据库连接池估计现在使用的不多了,现在都是DBCP,C3P0之类的,在很多软件项目中,dbcp,c3p0确实很好,配置一下随便用,使用Tomcat连接池可能不是很方便;但后来发现,在分布式服务器或者分库中使用Tomcat数据库连接池确实不错,可以一次启动打开不同库上的连接池; 以下是配置文件,conf下的server.xml文件(原来内容全部清除) <Server port="8005" shutdown="SHUTDOWN"> <GlobalNamingResources> <Resource auth="Container" driverClassName="org.gjt.mm.mysql.Driver" maxActive="200" maxIdle="30" maxWait="10000" name="jdbc/table" removeAbandoned="true" removeAbandonedTimeout="60" type="javax.sql.DataSource" url="jdbc:mysql://122.207.1.1:3306/table?autoReconnect=true" username="root" password="root"/> <Resource auth="Container" driverClassName="org

Nginx配置中的location、root、alias

。_饼干妹妹 提交于 2020-03-23 18:46:26
3 月,跳不动了?>>> Nginx配置中location、root和alias的关系一直很让人困惑,查询好多资料也没能搞明白,于是自己进行了实际操作,整理一篇小白看的懂得文章!欲知详情,请往下看! (如果你也看懂了,请帮忙点赞!) Nginx配置中的location、root、alias location & root 初始配置 [root@adailinux vhost]# cat rio.conf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rio.com; location /r/ { root /data/wwwroot/rio.com/; } } 目录结构 [root@adailinux vhost]# tree /data/wwwroot/rio.com/ /data/wwwroot/rio.com/ ├── file1.html └── r ├── file2.html └── t └── file3.html 测试 http://rio.com/file1.html http://rio.com/r/file2.html http://rio.com/r/t/file3.html 更改配置 [root@adailinux vhost]# cat rio.conf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rio.com;

Docker-compose部署gitlab中文版

可紊 提交于 2020-03-23 18:08:20
安装 docker并设置加速器 #安装必要工具 yum -y install yum-utils device-mapper-persistent-data lvm2 net-tools #添加软件源信息 yum-config-manager --add-repo http://mirrors.aliyun.com/docker-ce/linux/centos/docker-ce.repo #如果上步操作报错,内容如下: -bash: yum-config-manager: 未找到命令 #处理方法: yum install -y yum-utils #更新并安装 Docker-CE yum makecache fast yum -y install docker-ce #开启并查看Docker服务 systemctl start docker systemctl status docker #设置docker开机自启动 systemctl enable docker #查看docker版本信息 docker version #添加Docker镜像加速 vim /etc/docker/daemon.json { "registry-mirrors": ["https://9w1hl6qt.mirror.aliyuncs.com"] } #重置docker后台进程并重启docker服务

windows下mongodb设置用户名密码&用python连接

旧城冷巷雨未停 提交于 2020-03-23 16:38:36
环境: 主机:WIN10 python版本:3.5 mongodb版本:3.4.2 开发环境:pyCharm mongodb设置用户名密码: 编写mongodb配置文件mongodb.conf dbpath=F:\test\db1 logpath=F:\test\log\mongodb.log logappend=true bind_ip=127.0.0.1 port=27019 #fork=true master=true auth=false 注意:设置用户名密码前将auth参数设置为false 在命令行窗口运行mongodb服务器 输入命令:mongod -f f:/test/mongodb.conf 在命令行窗口运行shell界面配置用户名密码 注意:直接输入mongo连接数据库默认ip是127.0.01,端口是270717 输入命令:mongo.exe mongodb://localhost:27019 在shell界面配置账号管理员root,利用此账号可以增加其他账号 注意:账号管理员没有读写的权限,只能增加其他账号 输入命令:use admin 输入命令:db.createUser({user:"root",pwd:"root",roles:[{"role":"userAdminAnyDatabase","db":"admin"}]})

POJ 1741 Tree【Tree,点分治】

橙三吉。 提交于 2020-03-23 13:47:53
树上的算法真的很有意思……哈哈。 给一棵边带权树,问两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K的点对有多少个。 将无根树转化成有根树进行观察。满足条件的点对有两种情况:两个点的路径横跨树根,两个点位于同一颗子树中。 如果我们已经知道了此时所有点到根的距离a[i], a[x] + a[y] <= k的(x, y)对数就是结果,这个可以通过排序之后O(n)的复杂度求出。然后根据分治的思想,分别对所有的儿子求一遍即可,但是这会出现重复的——当前情况下两个点位于一颗子树中,那么应该将其减掉(显然这两个点是满足题意的,为什么减掉呢?因为在对子树进行求解的时候,会重新计算)。 在进行分治时,为了避免树退化成一条链而导致时间复杂度变为O(N^2),每次都找树的重心,这样,所有的子树规模就会变的很小了。 时间复杂度O(Nlog^2N)。 树的重心的算法可以线性求解。 #include <cstdio>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c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N 10009 struct node { int v, l; node() {}; node(int _v, int _l): v(_v), l(_l) {}; }; vector<node> g[N]; int n, k, size, s[N

忘记Linux密码怎么办

不打扰是莪最后的温柔 提交于 2020-03-23 11:54:10
3 月,跳不动了?>>> 如果忘记了Linux密码,这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用LILO管理器来启动的,另一种是不通过LILO启动的。 作者: 兄弟连 如果你的系统是通过 LILO 管理器来启动的,可在LILO启动提示符LILO boot:后输入Linux single,而后回车启动Linux系统进入单用户模式,这时,就可以用passwd命令来修改你的密码了,修改完后重新启动系统,就可以使用新的密码了。以上方法在中文Turbo Linux 3.0.2下通过,但在Slackware Linux下不能通过。如果是第二种情况,修改密码就麻烦一些。Linux的技术资料介绍和目前有关媒体发表的文章,都说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从新安装Linux系统。经过笔者的反复摸索,发现用以下方法可以清除Linux的密码:用Linux boot软盘启动,当出现LILO boot:提示符时,输入linux mount=/dev/xxxx,其中xxxx为Linux所在的分区,IDE硬盘的设备名为hda,第一分区为hda1,如果你的系统有两个IDE硬盘,第二个为hdb;如果你使用的是SCSI硬盘,则硬盘的设备名为sda。正确输入硬盘的设备及分区号后启动Linux,系统自动将Linux的分区mount到/mnt下,这时,只要进入到/mnt/etc下,用vi命令将passwd文件中root行中的密码去掉,重新引导系统后

redis安装配置

偶尔善良 提交于 2020-03-23 07:16:58
Redis是一个开源的使用ANSI C语言编写、支持网络、可基于内存亦可持久化的日志型、Key-Value数据库, 并提供多种语言的API。它支持丰富的数据类型,和高速的内存读写。正在逐步取代memcached的地位。 下面就演示下在centos6.9的32位下的安装配置过程。 1、 安装 2、 配置 3、 卸载 1、 安 装   我们可以通过在官网下载tar.gz的安装包,或者通过wget的方式下载   [root@localhost data]# wget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4.0.1.tar.gz --2017-09-03 09:51:27--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4.0.1.tar.gz 正在解析主机 download.redis.io... 109.74.203.151 正在连接 download.redis.io|109.74.203.151|:80... 已连接。 已发出 HTTP 请求,正在等待回应... 200 OK 长度:1711660 (1.6M) [application/x-gzip] 正在保存至: “redis-4.0.1.tar.gz” 5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