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文件

Oracle的重做日志和归档日志

巧了我就是萌 提交于 2019-12-04 13:46:53
一、 重做日志文件把对数据文件的修改在写入数据文件之前记录下来。日志文件以一种循环的方式被写入信息。当一个日志组被写满时,回自动向另一个日志组写入。管理员可以手工切换当前日志组。 alter system switch logfile 可以切换当前的日志组。当日志组发生切换时, oracle 向新的重做日志组分配一个日志序列号。当存在大量的事务时必须调整重做日志文件的大小,以避免频繁的日志切换发生。重做日志文件被顺序的写在磁盘上,如果磁盘没有其他活动, I/O 将会很快。应该把重做日志文件保存在 单独的磁盘上,以获取良好的性能。尤其不要把经常处于活动状态的 SYSTEM,UNDOTBS,SYSAUX 的表空间或索引表空间文件保存到同一块磁盘上。因为只有在事务的请求被写到重做日志后,请求才能被完成。最大限度的提高重做日志的吞吐量是 oracle 性能优化首先考虑的因素。当发生重做日志切换而生成 一个新的检查点时 ,DBWn 就会写脏缓冲器块。这样会影响 oracle 的性能。可以通过 fast_start_mttr_target 初始化参数来调整检查点。 每个数据库都有自己的联机重做日志组,一个联机重做日志组有多个重做日志成员,每个日志成员有单独的操作系统文件。在一个 rac 配置(这种配置中单个数据库装有多个实例),每个实例有一个联机重做日志线程,每个实例的 lgwr

日志管理

自作多情 提交于 2019-12-04 11:34:19
一、日志简介 1. 日志相关服务   在CentOS 6.x中日志服务已经由rsyslogd取代了原先的syslogd服务。rsyslogd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基于TCP网络协议传输日志信息;   更安全的网络传输方式;   有日志消息的及时分析框架;   后台数据库;   配置文件中可以写简单的逻辑判断;   与syslog配置文件兼容。 2. 系统中常见的日志文件 日志文件 说明 /var/log/cron 记录了系统定时任务相关的日志 /var/log/cups 记录打印信息的日志 /var/log/dmesg 记录了系统在开机时内核自检的信息。也可以使用dmesg命令直接查看内核自检信息 /var/log/btmp 记录错误登录的日志。这个文件是二进制文件,不能直接查看,需使用lastb命令查看 /var/log/lastlog 记录系统中所有用户最后一次的登录时间的日志。这个文件也是二进制文件,不能直接查看,需使用lastlog命令查看 /var/log/mailog 记录邮件信息 /var/log/message 记录系统重要信息的日志。这个日志文件中会记录Linux系统的大部分重要信息,如果系统出现问题,首先需检查的就应是这个日志文件 /var/log/secure 记录验证和授权方面的信息,只要涉及账户和密码的程序都会记录。比如说系统的登录,ssh的登录

学习笔记:oracle学习一:oracle11g体系结构之物理存储结构

僤鯓⒐⒋嵵緔 提交于 2019-12-04 07:26:18
目录 1、物理存储结构 1.1 数据文件 1.2 控制文件 1.3 日志文件 1.3.1 重做日志文件 1.3.2 归档日志文件 1.4 服务器参数文件 1.4.1 查看服务器参数 1.4.2 修改服务器参数 1.5 密码文件、警告文件和跟踪文件 1.5.1 密码文件 1.5.2 警告文件 1.5.3 跟踪文件 本系列是作为学习笔记,用于记录学习过程,加深学习印象,以及自己重新回顾学习内容只用,参考书籍为《oracle 11g从入门到精通(第二版)》,如果需要深入学习,请购买原书籍,谢谢! 1、物理存储结构 物理存储结构用于描述oracle数据在磁盘上的物理组成情况,oracle数据在逻辑上存储于表空间中,在物理上存储在表空间所包含的物理文件(即数据文件)中。 物理文件主要有: 数据文件 重做日志文件 归档日志文件 参数文件 口令文件 警告日志文件 如下所示: 1.1 数据文件 数据文件用于保存用户应用程序数据和oracle系统内部数据。逻辑存储表空间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但是一个数据文件只能属于一个表空间。 oracle系统通过高速缓存区来存取数据,减少磁盘I/O操作,提高系统性能,过程如下: 1)、读取数据 从数据文件读取数据--》》将数据存储在内存的高速缓存区--》》对于新读取的数据若不在高速缓存区,则系统从相应的数据文件中读取数据并缓存在高速缓存区 2)

MySQL性能测试调优

痞子三分冷 提交于 2019-12-04 05:45:21
MySQL性能测试调优 操作系统 基本操作 查看磁盘分区mount选项 $ mount 永久修改分区mount选项(系统重启后生效) 修改文件 /etc/fstab 中对应分区的mount options列的值 在线修改分区mount选项(系统重启后失效) $sudo -t ext4 -o remount,noatime,errors=remount-or / 文件系统优化 ext4文件系统优化 分区mount选项加noatime $sudo -t ext4 -o remount,noatime,errors=remo 注意:刚开始加了 nodelalloc 发现mysql写入不如去掉此参数(原因需分析)[参考:http://blog.tao.ma/?p=58] MySQL 基本操作 显示innodb引擎状态 mysql>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 查看配置参数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 查看运行状态值 mysql> show global status [like '']; 修改配置参数方法 4.1. 修改配置文件(重启服务生效,适用于所有参数) 文件位置: /etc/my.cnf 4.2. 命令动态修改(重启服务失效,适用于动态参数) °mysql> set global [参数]=[值] 重启MySQL服务

Linux ping 操作/日志文件报 too many open files的解决方案

放肆的年华 提交于 2019-12-04 05:44:47
转载至: https://www.linuxidc.com/Linux/2015-12/126516.htm 今天系统中有一台Linux服务器出现异常,有时连简单的shell命令都无法执行,各种奇怪的报错,有的时候又可以成功执行 如: -bash: error while loading shared libraries: libncurses.so.5: cannot open shared object file: Error 23 -bash: /etc/profile: Too many open files in system 查看当前操作系统允许打开的文件数 ulimit -n 发现设置为163840,执行 lsof|wc -l 命令为65528,和设定的值还有很大差距,为什么还会报too many open files呢,突然想起还有一个地方设置最大文件数 使用命令 cat /proc/sys/fs/file-max 65536,这个时候知道为啥出现偶发的异常了,当前系统使用的文件数和最大数相隔很近 echo 131072 > /proc/sys/fs/file-max直接增大一倍,这样可以马上生效,但是如果操作系统重启,又会失效 如果需要永久生效, 修改/etc/sysctl.conf文件,后面加上fs.file-max = 131072,执行sysctl -p生效

listener.log过大导致Oracle数据库连接缓慢报错解决方案(c3p0连接池死锁 APPARENT DEADLOCK,druid没有反应,然后pl/sql登陆很慢)

江枫思渺然 提交于 2019-12-04 04:37:50
一、出现的情况描述 1. 控制台打印信息:c3p0连接池死锁 APPARENT DEADLOCK 2. pl/sql登陆时很慢,登陆上去后正常 3. cmd测试命令:tnsping oracl,很长时间没有反应 二、原因 在ORACLE数据库中,如果不对监听日志文件(listener.log)进行截断,那么监听日志文件(listener.log)会变得越来越大. 项目后期运维过程中,需要对监听日志文件(listener.log)进行定期清理。 1:监听日志文件(listener.log)变得越来越大,占用额外的存储空间 2:监听日志文件(listener.log)变得太大会带来一些问题,查找起来也相当麻烦 3:监听日志文件(listener.log)变得太大,给写入、查看带来的一些性能问题、麻烦 4. 监听日志文件(listener.log)过大导致oracle连接访问延迟假死 5. 然后通过cmd命名测试tnsping oracl,反应很快(小于100毫秒) 三、解决方案 (Windows服务器) 1.关闭数据库实例服务OracleServiceORCL和监听服务OracleOraDb11g_home1TNSListener。 2.找到文件所在路径,一般情况listener.log路径:$ORACLE_HOME\diag\tnslsnr\机器名\listener\trace

tomcat 日志详解

瘦欲@ 提交于 2019-12-04 02:12:40
1 tomcat 日志详解 1.1 tomcat 日志配置文件    tomcat 对应日志的配置文件 :tomcat目录下的/conf/logging.properties。    tomcat 的日志等级有: 日志输出级别:SEVERE (最高级别) > WARNING > INFO > CONFIG > FINE > FINER(精心) > FINEST (所有内容,最低级别)    tomcat 有五类日志 : catalina、localhost、manager、admin、host-manager   /conf/logging.properties 配置文件: 1 #可配置项(5类日志):catalina、localhost、manager、admin、host-manager 2 handlers = 1catalina.org.apache.juli.FileHandler, 2localhost.org.apache.juli.FileHandler, 3 3manager.org.apache.juli.FileHandler, 4host-manager.org.apache.juli.FileHandler, java.util.logging.ConsoleHandler 4 5 #日志输出为输出到文件和输出到控制台 6 .handlers =

Linux /var/log下各种日志文件

徘徊边缘 提交于 2019-12-04 00:32:00
Linux /var/log下各种日志文件: 文件 说明 /var/log/wtmp 该日志文件永久记录每个用户登录、注销及系统的启动、停机的事件。因此随着系统正常运行时间的增加,该文件的大小也会越来越大,增加的速度取决于系统用户登录的次数。 文件被编码过,必须使用last解析:last -f /var/log/wtmp /var/log/secure 安全信息和系统登录与网络连接的信息 /var/log/messages messages 日志是核心系统日志文件。它包含了系统启动时的引导消息,以及系统运行时的其他状态消息。IO 错误、网络错误和其他系统错误都会记录到这个文件中。其他信息,比如某个人的身份切换为 root,也在这里列出。如果服务正在运行,比如 DHCP 服务器,您可以在 messages 文件中观察它的活动。通常,/var/log/messages 是您在做故障诊断时首先要查看的文件。 /var/log/cron 该日志文件记录crontab守护进程crond所派生的子进程的动作,前面加上用 户、登录时间和PID,以及派生出的进程的动作。CMD的一个动作是cron派生出一个调度进程的常见情况。REPLACE(替换)动作记录用户对它的 cron文件的更新,该文件列出了要周期性执行的任务调度。RELOAD动作在REPLACE动作后不久发生

oracle学习篇:八、等待事件

冷暖自知 提交于 2019-12-03 22:44:40
当一个进程连接到数据库之后,进程所经历的种种等待就开始被记录,并且通过一系列的动态性能视图进行展现。通过等待事件用户可以很快地发现数据库的性能瓶颈,从而进行针对性能的优化和分析。 8.1 等待事件的源起 查询数据库版本: select * from v$version; 查询等待事件数量: select * from v$event_name; oracle的等待事件,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空闲idle等待事件和非空闲non-idle等待事件。空闲等待事件指oracle正等待某种工作,在诊断和优化数据库的时候,不用过多注意这部分事件。非空闲等待事件专门针对oracle的活动,指数据库任务或应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等待,这些等待事件是,在调整数据库的时候应该关注和研究的。 查询空闲等待事件: select * from v$event_name where name like '%idle%'; 也可以通过查询v$system_wait_class视图获得各类主要等待事件的等待时间和等待次数等信息。 select * from v$system_wait_class; 8.2 从等待发现瓶颈 v$session视图:记录数据库当前连接的session信息,和session的生命周期相关,并不记录历史信息; v$session_wait视图

SQlServer使用SQl语句创建数据库

纵饮孤独 提交于 2019-12-03 22:40:25
SQlServer使用SQl语句创建数据库 原文连接:https://www.cnblogs.com/yuesebote/p/10717920.html 1.创建数据库SQL语句 use master go if exists(select * from sysdatabases where name='CommonPermission') begin select '该数据库已存在' drop database CommonPermission --如果该数据库已经存在,那么就删除它 end else begin create database CommonPermission on primary --表示属于 primary 文件组 ( name='cpDB_data', -- 主数据文件的逻辑名称 filename='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11.MSSQL\MSSQL\DATA\cpDB_data.mdf', -- 主数据文件的物理名称 size=5mb, --主数据文件的初始大小 maxsize=100mb, -- 主数据文件增长的最大值 filegrowth=15% --主数据文件的增长率 ) log on ( name='cpDB_log', -- 日志文件的逻辑名称 filenam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