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文件

备份和恢复

笑着哭i 提交于 2019-12-10 11:35:33
第 五 节课 数据备份与恢复 一数据备份相关概念 1.1 数据备份的目的?数据被误删除或设备损害导致数据丢失,是备份文件恢复数据。 1.2 数据备份方式? 物理备份:指定备份库和表对应的文件 51 cp -r /var/lib/mysql/opt/mysql.bak cp -r /var/lib/mysql/bbsdb/opt/bbsdb.bak rm -rf /var/lib/mysql/bbsdb cp -r /opt/bbsdb.bak/var/lib/mysql/bbsdb chown -R mysql:mysql/var/lib/mysql/bbsdb systemctl restart mysqld 51 scp /opt/mysql.bak 192.168.4.51:/root/ 52 rm -rf /var/lib/mysql cp -r /root/mysql.bak /var/lib/mysql chown -R mysql:mysql /var/lib/mysql systemctl restart mysqld 逻辑备份:在执行备份命令时,根据备份的库表及数据生成对应的 sql 命令,把 sql 存储到指定的文件里。 1.3 数据备份策略? 完全备份备份所有数据(一张表的所有数据一个库的所有数据一台数据库的所有数据) 备份新产生数据

Linux 日志定时轮询流程详解

一曲冷凌霜 提交于 2019-12-10 06:39:08
来源:cooffeelis www.jianshu.com/p/ea7c2363639c logrotate介绍 对于Linux系统安全来说,日志文件是极其重要的工具。日志文件包含了关于系统中发生的事件的有用信息,在排障过程中或者系统性能分析时经常被用到。当日志文件不断增长的时候,就需要定时切割,否则,写日志的速度和性能也会下降,更不便于我们归档,查询。 所以便有了使用logrotate的时候 ,logrotate是个十分有用的工具,它可以自动对日志进行截断(或轮循)、压缩以及删除旧的日志文件。例如,你可以设置logrotate,让/var/log/foo日志文件每30天轮循,并删除超过6个月的日志。配置完后,logrotate的运作完全自动化,不必进行任何进一步的人为干预。 logrotate配置文件位置 Linux系统默认安装logrotate工具,它默认的配置文件在: /etc/logrotate.conf /etc/logrotate.d/ logrotate.conf 才主要的配置文件,logrotate.d 是一个目录,该目录里的所有文件都会被主动的读入/etc/logrotate.conf中执行。 另外,如果 /etc/logrotate.d/ 里面的文件中没有设定一些细节,则会以/etc/logrotate.conf这个文件的设定来作为默认值。 实际运行时

如何建立Xshell中的日志文件

断了今生、忘了曾经 提交于 2019-12-10 02:17:05
“日志”是记录我们在使用这款软件时产生的数据,其中包括:使用时间、xshell连接状态等等,所以很多时候日志建立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回顾之前的日志记录来寻找我们想要的数据。   之前我们已经介绍过xftp如何创建/删除日志文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学习过呢,本集小编给大家讲解如何建立Xshell日志文件,请看下面的详解。   启动xshell之后,当我们开始建立或者连接远程服务器之前,可以先将日志文件建立好,这样就很方便了。   步骤一:点击窗口上方第一排菜单中的“文件”选项,选择“日志”,点击“启动”后,文件就准备建立了。      图1:启动xshell日志   步骤二:启动日志之后,直接回跳到设置文件存放位置及文件名,你也可以直接放入默认位置,这样更好,点击保存就可以了。      图2:设置日志路径/文件名   当我们做完这两个步骤之后,在 xshell 这款终端模拟器上操作时,操作就会被记录,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想停止或暂停日志文件记录也可以进行设置。   同样是文件日志选项中的设置,我们可以自行设置。      图3:设置日志文件进程   一般日志会持续到会话结束才会停止,当我们手动停止一个日志时,会话是不会停止的。   以上就是xshell日志建立全过程,相信会有不少用户会使用到这个技能,分分钟将操作结果全方位记录。   原文地址: http://www.xshellcn

Linux定时删除过期日志文件

僤鯓⒐⒋嵵緔 提交于 2019-12-09 23:11:42
1.问题 Linux服务器上有程序持续产生临时文件供其它程序使用,但这些文件只需保留一段时间,后续要经常进行删除过期文件,人工删除一是输出时间长,二是多个目录删除繁琐 2.解决方案 使用Linux自带的删除文件命令进行模糊匹配文件名称+设置定时机制 3.实现步骤 删除目录(ome/linux1/newServer/S_DBSERVER_FILE/cdndata)下前30天的文件 该目录下的文件是以zip或者sql结尾的,那么我们可以这样写删除命令 find /home/linux1/newServer/S_DBSERVER_FILE/cdndata -type f -name '*.sql' -or -name '*.zip' -mtime +30 -exec rm -f {} \; 上面命令的解释:find 要查找的文件目录 -type 文件类型(-f) -name 文件名称(可用*通配) -or -name 多个文件名称匹配 -mtime 前30天文件 -exec 执行 -rm 删除 -f 强制 {} \; 可以看到现在留下的文件都是前30天以内的,我们可以把这个命令写成脚本,后续加到定时任务中,自动执行 vi rmPassDateFile.sh 把刚刚执行的命令加在该文件中 给脚本赋予执行权限 chmod +x rmPassDateFile.sh 将该脚本加到定时任务中

Log4j.properties配置详解

大憨熊 提交于 2019-12-08 21:30:30
参考博客 https://www.jianshu.com/p/ccafda45bcea 一、log4j简介 log4j主要有三个重要的组件: Loggers(记录器):日志类别和级别; Appenders(输出源):日志要输出的地方; Layout(布局):日志以何种形式输出。 1、Loggers Loggers组件在此系统中被分为五个级别:DEBUG、INFO、WARN、ERROR和FATAL。这五个级别是有顺序的,DEBUG < INFO < WARN < ERROR < FATAL,分别用来指定这条日志信息的重要程度 Log4j有一个规则:只输出级别不低于设定级别的日志信息,假设Loggers级别设定为INFO,则INFO、WARN、ERROR和FATAL级别的日志信息都会输出,而级别比INFO低的DEBUG则不会输出。 2、Appenders 禁用和使用日志请求只是Log4j的基本功能,Log4j日志系统还提供许多强大的功能,比如允许把日志输出到不同的地方,如控制台(Console)、文件(Files)等,可以根据天数或者文件大小产生新的文件,可以以流的形式发送到其它地方等等。 常使用的类如下: org.apache.log4j.ConsoleAppender(控制台) org.apache.log4j.FileAppender(文件) org.apache.log4j

Xftp上传文件显示未知错误

我是研究僧i 提交于 2019-12-08 20:10:30
今天修改了项目代码,用Xftp上传覆盖新的代码文件,一直报错,之前一直都是好好的,不知道怎么回事今天突然不行了,虽然进度显示100%,但一直报unknown error,文件传上去成0KB了,连之前的代码也给我搞没了,项目一直启动不了,心里那个急啊,然后在百度上搜索解决办法,说可能是权限问题,但是权限一直没有修改过啊,也有说配置错误的,我又把配置好好的看了一下,还是没有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偶然看见篇文章上说有可能是tomcat容器的内存被占满了,可以把不用的日志文件清理下就可以了,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把上一个月的日志文件全部删除了,我们公司保存了两个月的日志文件,还真是这个原因,一下就上传成功了,所以大家如果遇到同样的问题可以试试这个方法。 来源: CSDN 作者: HangJiang_Duan 链接: https://blog.csdn.net/HangJiang_Duan/article/details/52194523

日志文件管理

断了今生、忘了曾经 提交于 2019-12-07 20:51:30
1. 如果您使用的是Log4j,且采用的RollingFileAppender方式, 通过设置maxBackupIndex属性来指定要保留的日志文件数的最大值可以间接实现删除N天前的日志文件。 2. 如果您使用的是Log4j,且采用的DailyRollingFileAppender方式,由于该方式不支持maxBackupIndex,需要重新实现DailyRollingFileAppender,用以支持maxBackupIndex的设置。 3. 如果您使用的是logback,可以通过设置maxHistory实现删除N天前的日志。 4. 可以通过Linux的cron job实现定期删除文件,具体如下 # cd /etc/cron.daily # vi logcron 输入如下内容 #!/bin/sh find /logs -type f -ctime +30 | xargs rm -rf (这里实现了删除30天之前文件的命令) 然后保存该文件,最后执行如下命令给该文件服务可执行权限 # chmod +x /etc/cron.daily/logcron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2266763/blog/701330

log4j升级版日志框架logback的使用以及配置详解

|▌冷眼眸甩不掉的悲伤 提交于 2019-12-07 20:34:25
一、logback的介绍   Logback是由log4j创始人设计的另一个开源日志组件,官方网站: http://logback.qos.ch。它当前分为下面下个模块:   logback-core:其它两个模块的基础模块   logback-classic:它是log4j的一个改良版本,同时它完整实现了slf4j API使你可以很方便地更换成其它日志系统如log4j或JDK14 Logging   logback-access:访问模块与Servlet容器集成提供通过Http来访问日志的功能 二、logback取代log4j的理由:   1、更快的实现:Logback的内核重写了,在一些关键执行路径上性能提升10倍以上。而且logback不仅性能提升了,初始化内存加载也更小了。   2、非常充分的测试:Logback经过了几年,数不清小时的测试。Logback的测试完全不同级别的。   3、Logback-classic非常自然实现了SLF4j:Logback-classic实现了SLF4j。在使用SLF4j中,你都感觉不到logback-classic。而且因为logback-classic非常自然地实现了slf4j , 所 以切换到log4j或者其他,非常容易,只需要提供成另一个jar包就OK,根本不需要去动那些通过SLF4JAPI实现的代码。   4、非常充分的文档

Logback常用配置

只愿长相守 提交于 2019-12-06 22:02:22
Logback常用配置 1.Logback配置指定打印类或包到指定文件 1.2.完整配置 2.去除指定包或类不打印日志 2.1注意Spring框架打印的是缩写,需要全局找到那个类 1.Logback配置指定打印类或包到指定文件 < appender name = " WX_PAY_FILE " class = " ch.qos.logback.core.rolling.RollingFileAppender " > <!-- 正在记录的日志文件的路径及文件名 --> < file > ${log.path}/wx_pay.log </ file > <!--日志文件输出格式--> < encoder > < pattern > %d{yyyy-MM-dd HH:mm:ss.SSS} [%thread] %-5level ${PID:- } --- %logger{50} : %msg%n </ pattern > < charset > UTF-8 </ charset > </ encoder > < rollingPolicy class = " ch.qos.logback.core.rolling.TimeBasedRollingPolicy " > < fileNamePattern > ${log.path}/pay/log-pay-%d{yyyy-MM-dd}.%i

SQL Server2008收缩日志文件

£可爱£侵袭症+ 提交于 2019-12-06 17:29:32
查询状态语句: SELECT name,log_reuse_wait_desc FROM sys.databases where name='hrsystem'; 收缩日志文件: USE [master] GO ALTER DATABASE hrsystem SET RECOVERY SIMPLE WITH NO_WAIT GO ALTER DATABASE hrsystem SET RECOVERY SIMPLE GO USE hrsystem DBCC SHRINKFILE (N'NewStock_Log' , 0,TRUNCATEONLY) GO USE [master] GO ALTER DATABASE hrsystem SET RECOVERY FULL WITH NO_WAIT GO ALTER DATABASE hrsystem SET RECOVERY FULL GO 注:DBCC为日志文件逻辑名称 状态变更: EXEC sp_removedbreplication hrsystem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sonnyBag/p/11996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