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AI生成内容“正名”:从“深度伪造”到“深度合成”
云栖号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行业资讯 】 在这里您可以找到不同行业的第一手的上云资讯,还在等什么,快来!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脑极体”(ID:unity007),作者:海怪,36氪经授权发布。 在世人对AI的“邪恶性”进行攻诘的浪潮中,AI造假,可能已经是现在排首位的理由了。 自从2017年Deepfake(深度伪造)横空出世以后,人们惊呼原来AI在造假方面简直天赋异禀。此后“AI生成内容”技术,特别是GAN算法的突飞猛进更加印证了这一事实。不仅仅是AI换脸,还有AI自动生成文本、语音、图像、视频等等一切数字内容。 除了AI换脸带来的色情视频泛滥之外,人们更进一步担心AI生成内容技术在隐私侵犯、威胁信息安全、操纵政治选举等方面带来全新挑战。 人们往往会假设,如果任由AI生成的内容在互联网中蔓延,将会更进一步冲毁互联网世界的真实性边界。 (被AI造假的扎克伯格“讽刺”自己的Facebook平台) Deepfake之后,真相何在? 如果哪些是真,哪些是假,普通人都难以分辨的时候,那么组成社会基石的真相和信任将就此坍塌,但我们似乎还没有做好活在“无信任社会”的准备吧。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论证“人为什么不能说谎”的法则,揭示了“无信任社会”的悖论和荒谬。假如“人人可以说谎”是一条社会的通行法则,那么,每个人都不会再信任另一个人说的话,这样说话人的谎言也就不会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