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

《三带一队》【Alpha】Scrum meeting 4

五迷三道 提交于 2020-08-16 23:50:04
项目 内容 团队名称 三带一队 日期 2020.06.15 地点 9C501 1.1. 今日完成任务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 组员 完成的任务 葛佳诚 前后端的连接已经基本完成,目前等待页面的完成 张芹 部分网页界面的编写 李佩杉 部分系统模块的编写与部分网页界面的编写 赵栋 前后端的连接与部分文档内容的编写 任务的完成情况如下图所示。在今天的任务中,我们暂时没有遇到新的问题。 图1.1.1 Github界面 图1.1.2 系统界面 1.2. 成员贡献时间 组员 贡献的时间(h) 葛佳诚 5 张芹 5 李佩杉 5 赵栋 2 1.3. 明天任务安排 组员 明天的任务安排 葛佳诚 人脸识别模块 张芹 系统前端界面的编写 李佩杉 系统基本模块的编写 赵栋 编写系统有关的文档 1.4. 站立会议照片 站立会议照片如下: 图1.4.1 会议照片 1.5. 项目燃尽图展示 项目的燃尽图如下,这里我们使用了在线的项目管理系统Worktile,其按照每天完成的任务自动生成燃尽图,它的绘图方式与其他类似软件有些不同,它绘制的图形在之前完成情况的基础上把实际线拉到最后的以表示项目还并没有完成: 图1.5.1 项目燃尽图 1.6. 项目总体进度 今天是小组开始Alpha阶段冲刺的第四天,小组成员之间合作得很好,各自执行着自己的任务,希望之后我们的项目能进展顺利。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

人工智能刚上岗就“翻车” 培养一名合格的AI编辑总共分几步

纵饮孤独 提交于 2020-08-16 23:23:11
  目前阶段的编辑工作完全依赖AI是不现实的,让AI成为人类编辑的帮手似乎更切实可行。双方协同起来,将使工作更加高效有质量。   日前,微软宣布6月底拟裁撤近80名外包编辑,由AI编辑负责接下来的MSN网站的新闻抓取、排版和配图等工作。但没想到,刚到岗没多久,AI编辑就“翻车”了,而且犯了一个非常低级的错误。AI编辑在寻找配图的时候,把非裔歌手Leigh跟阿拉伯裔歌手Jade弄混了。   针对此次微软AI的配图错误事件,Jade也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不满:“正常区分两个不同肤色的人有那么难吗?”为何一向以高识别率著称的AI,这次却“翻车”了?   解决脸盲问题需要不断扩大学习范围   人脸识别技术是目前AI领域公认的比较成熟的技术,圈内人士也热衷像刷分一样把人脸识别准确率屡屡刷出新高,最高的号称准确率可达99.9%。人脸识别技术有如此辉煌的战绩,为何此次AI编辑还会脸盲呢?   “人脸识别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比对五官比例以及面部特征。”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教授韩亚洪解释,简单说,就是基于人脸图像的大数据,先对看到的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面部各个方面的特征,并通过分层多次提取,寻找对于识别个体人脸最有效的特征表达。   人脸识别技术这些年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的人脸识别方法已经被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方法替代。深度学习方法的主要优势是它们可通过大规模数据集进行训练

持续加码金融科技,ATFX抢占市场新风口

拥有回忆 提交于 2020-08-16 22:34:10
ATFX媒体采访:近几年来,ATFX总是以较高的势头稳步向前发展,在科技创新和客户体验方面投入十分巨大, 同时也取得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成绩,在行业乃至客户群体中赢得了不错的口碑。自成立以来,ATFX始终紧跟金融市场发展的潮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非常重视客户的交易体验,我们的管理团队会根据市场形势及客户需求,在每年年初的时候制定一系列新的发展计划,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应用来优化日常运营,以此提升客户在实际交易中的操作体验。 近日,ATFX首席运营官Jeffrey Siu接受金融行业知名媒体FinanceFeeds的采访。在采访过程中,他重点讲述了ATFX在金融科技方面的规划、数据安全做出的措施、疫情期间的业务安排以及服务计划、未来推出的创新项目等,让投资者可以全面了解ATFX现在的发展状况及做出的各项努力。 1.jpg ATFX首席运营官-Jeffrey Siu 【采访问答】 1、金融科技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动着金融服务业的创新和提升。金融科技不仅改变了差价合约行业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影响着终端用户对交易服务的整体期望。ATFX在金融科技方面是怎样规划的?这些规划又是怎样影响你们的客户呢? ATFX围绕着客户需求出发,已制定了一整套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以建立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为了向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我们都会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快速且高效地迎合客户的需求。其中

AI时代来了!为什么它也成为了国家战略目标?

亡梦爱人 提交于 2020-08-16 22:24:20
  AI时代的到来,使得手机的未来充满了更多的可能性,AI技术在各行业都非常火爆,相信AI技术还将掀起一片浪潮。人工智能的起源AI大家都熟知了就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一词最早是在1956年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从那以后,研究者们扩展了众多理论和原理,人工智能的观念也随之扩大。人工智能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表示、自动推理和搜索方法、机器学习和知识获取、知识处理系统、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自动程序设计等方面,在2017年的时候,人工智能在中国也成为了国家战略目标。   人工智能是科学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一定要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人工智能是包括非常广泛的科学,它是由不同的范畴组成,比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就能胜任一些一般需要人类智能化才能完成的繁琐工作,人工智能的扩展呈现出全球化动向。   AI智能芯片的作用AI智能芯片可以增强软件的功能,它的本质就是模拟人类神经网络的人造神经网络,通过大量的人工神经元联结进行计算,在基于大量数据统计的人工神经网络具有一定的判断力,特别是在语音识别和人脸识别方面比较有优势。科技巨头们发现两点明显的难题,是因为AI算法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等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它的功能是为了在实行AI算法。  

5G一周年:对数据中心哪些影响?

大兔子大兔子 提交于 2020-08-16 20:19:01
我们不可否认,这是属于5G的时代。2020年更是5G的元年。 一年间,5G从初出茅庐走向万众瞩目,5G技术开始普及。 一年后的今天,信息所至,融入百业,5G的加入,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变化,这种变化是向上发展的。 5G一周年: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影响? 随着5G的建设和普及,许多我们目前所熟知的或者是不熟知的产业应用都将催生海量数据,5G的大带宽、低延时只能解决数据的传输问题,而这些数据的处理需求,会对现有云数据中心造成巨大挑战。 有多大呢? 根据预测,到2020年将有超过500亿的终端与设备联网,有超过一半的物联网网络将面临网络带宽的限制,有40%的数据需要在网络边缘分析、处理与储存。 5G的发展像过去的3G4G一样,在不断的批评声中成长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吕廷杰认为,因为5G技术的出现,互联网将进入下半场,从消费互联走向产业互联。 “这是一场革命”,吕廷杰说。他将5G与电力作类比,如果电力只用在家用照明,影响的只是个人和家庭生活。但当电力走向了所有的制造业,就产生了工业革命2.0。同样,5G也将像电力一样,从个人、家庭最终走向制造业,实现工业互联。 不过外界对于5G的应用场景也有不少的争论和质疑,“有人问5G需要多长时间才有杀手级的应用?这使我想起来3G。” 吕廷杰回忆,3G的出现让手机不仅能打电话还能上网,赋予了手机全新的功能,但3G出现时遭受的质疑并不比5G少。

疫情之下,“口罩人脸识别”是怎样炼成的?

纵饮孤独 提交于 2020-08-16 18:20:56
云栖号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行业资讯 】 在这里您可以找到不同行业的第一手的上云资讯,还在等什么,快来! 2020 年新春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扰乱了我们的生活节奏。口罩对疫情的防控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佩戴口罩会遮挡大量的面部区域,导致原有的“人脸识别系统”突然间失效了。在公共区域摘下口罩完成人脸识别,不但会耗费大量的不必要的时间,还会增加被感染的风险。 疫情为当下的人脸识别系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在佩戴口罩场景下如何高效的完成人脸识别。为了解决上述的挑战,现有的人脸识别系统需要从人脸检测、人脸对齐以及人脸识别模块优化等几个主要的方面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和提升。 人脸检测模块优化 人脸检测是人脸识别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旦人脸检测失败或检测结果出现较大偏差,都会严重影响后续人脸识别的效果。人脸检测算法在佩戴口罩场景下检测结果误差较大,主要是因为缺少相关的训练数据。因此可以通过丰富训练数据、有针对性的设计数据增强策略方法等来提升人脸检测算法的鲁棒性和准确性。 人脸对齐模块优化 人脸对齐又被称为人脸关键点定位,该算法通过在人脸图片上标定出一些具有特殊语意信息的点,然后通过这些点对人脸进行仿射变换。当面部大部分区域被口罩覆盖时,人脸关键点定位算法的精度会急剧降低,进而影响人脸识别系统的精度。针对目前这一状况,可以使用 GAN、3D

从资本竞逐到落地找场景,数说四小龙的AI战役

寵の児 提交于 2020-08-16 16:38:58
  AI 浪潮下,最明星的莫过于 AI 的四大独角兽——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云从科技了。   从高估值到猛烧钱,AI 故事的铺天盖地,给了投资人和大众一个 “造梦” 的好场景。   商汤科技累计融资额已超 30 亿美元 ,估值超 70 亿美元,是全球估值最高的 AI 独角兽。旷视科技总融资额也达 12.3 亿美元。不仅在中国,在世界范围内,这样的资本造星实力都令人咂舌。      图 | 2009 年以来,全球 AI 领域的交易金额及数量(来源:CB Insights)    AI 的触角伸向了各个场景   但对于 AI 独角兽,到 2020 年,高估值已不能满足市场的想象力,投资者和市场迫切想看到这些 AI 公司具体有哪些落地可能。   从 AI 落地的几大主要场景中,可以看到,AI 四小龙的触角已伸向各个方面。    消费电子,如手机,就是 AI 试水的第一站 。商汤、旷视都曾因在手机上实现高精度的人脸识别而名声大噪。手机厂商也是目前商汤、旷视的主要客户之一。旷视的手机客户包括 OPPO、vivo、小米、诺基亚、荣耀、锤子等,但 OPPO、vivo、小米等同时也是商汤的客户。 同时,这一市场还有虹软科技等深耕更久的计算机视觉厂商,AI 企业难以形成稳固的护城河。   另外, 安防是 AI 落地的最主要、也是最有钱的场景 。从前端的人脸、车脸识别到后端的视频智能分析

国内对光最“执着”的投资力量:7年投资80家光科技初创,静待光子集成时代爆发

那年仲夏 提交于 2020-08-16 11:06:16
  扫码免费参加人工智能年度盛会   过去的半个多世纪,光学领域的重要创新不但捧走了近 20 个诺贝尔奖,大量成果也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仅仅是你每天都在使用的手机,就涉及 30 多项光学技术。    最近在公开场合表达对光技术心向往之的一个重磅角色,是华为。   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一次公开活动上,华为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就明确表示,未来 5 到 10 年,华为每年会给世界各地的大学和实验室投入 3 亿美元, 将投资包括光计算在内的几大新兴技术方向。      (来源:华为)   而为该领域所感到兴奋的群体中,自然也少不了嗅觉敏锐的技术投资人的身影,之中更不乏堪称执着的信仰者。    在国内,中科创星联合创始人米磊便是其中一位。 他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回顾过去三次工业革命,第一次是机械化时代的革命,第二次是电气化时代的革命,第三次是信息化时代的革命, 而眼前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是 “光子集成 + 人工智能 + 生命科学” 的革命。“光学革命的时代已经开始 ”,他曾如此说道。    现在,中科创星投资该领域项目已经超过 80 家, 正蓄势以待光子集成时代的到来。      图|半导体晶圆加工(来源:TSMC)    从激光器到光纤再到LED,光支撑的产业革命    回顾人类科技产业版图,重大光学技术创新曾创造过几次关键的产业革命拐点。   1960 年 激光器 的发明

图灵逝世66年后,AI可以自我思考了吗?

亡梦爱人 提交于 2020-08-16 07:13:09
云栖号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行业资讯 】 在这里您可以找到不同行业的第一手的上云资讯,还在等什么,快来! 图灵的毒苹果 1954年6月7日,艾伦·麦席森·图灵被发现死在家中。剥夺图灵生命的是一只沾有氰化物的苹果,尽管他母亲坚持这是一桩意外——因为图灵的住所常常散落着各种危险化学试剂,但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图灵难以忍受侮辱而做出的选择。 两年前,图灵因同性恋取向而被英国政府定罪,随后在接近长达一年的时间里一直进行着所谓的“荷尔蒙疗法”,即接受雌激素注射,伴之而生的乳房发育等副作用让他饱受折磨、痛苦不堪。* 图灵的早逝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巨大损失。作为“计算机之父”、“人工智能之父”,图灵在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领域有诸多贡献,他提出的“图灵机”设想启发了现代计算机的发明,而其更著名的“遗产”,是一种用于判定机器是否具备智能的测试方法,即“图灵测试”。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1950年发表的《机器能思考吗?》一文中,图灵第一次提出“机器思维”的概念,他大胆假定机器将产生思考能力,并给出了测试方法:假如一台机器通过电传打字机与人沟通,如果有超过30%的人无法在特定时间(5分钟)内分辨出与自己交谈的是人还是机器,即可认为该机器具有思考能力。图灵还预言,到2000年时,将出现足够聪明的机器能够通过测试。 这一测试的聪明之处在于,“意识”、“思维”、“智能”都是难以通过定义来阐释的东西

人脸识别技术有哪些有趣的应用

北战南征 提交于 2020-08-16 06:46:38
人脸识别在工地、考勤、门禁、社区、学校、金融、安防、娱乐等场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人们可以刷脸考勤,刷脸支付、刷脸解锁等。人脸识别的应用保障了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还可以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了便捷得服务和体验。 人脸识别“微笑收费” 在西班牙的一家剧院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吸引用户进场观看演出。这个剧团把人脸识别用在实时展示中识别观众看剧时的表情,观众在入场时不用付费,当在看剧时识别出来在笑,才会进行收费。如果观众可以保证全程不笑,就可以享受到免费看剧体验。 表情广告 可口可乐曾经利用 人脸识别技术 推出一个广告,在线下投放电子广告牌,并且内置面部识别系统。如果来往的行人对着广告牌做出表情,广告牌上会出现由可乐瓶、瓶盖、吸管组成的笑脸即可模拟出同样的表情。人脸识别在广告行业的应用,使宣传语互动结合为一体,增添人们对广告的乐趣。 刷脸“找祖先” 谷歌曾推出了一款与人脸识别技术结合的娱乐应用,让用户使用人脸识别,有找到“祖先”的感觉。用户在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下找到相匹配的著名肖像画,而这些肖像画从著名作品数据库中提取,来自于全世界的1000多家博物馆,使这款应用具有社交性和话题性。 畅视智能表示,人脸识别让这些本来就好玩的应用更有趣,也带给了人们更多的乐趣,以后肯定会带给人们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