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t

asp.net core react 项目实战(一)

牧云@^-^@ 提交于 2020-11-23 10:00:23
asp.net-core-react asp.net core react 简介 开发依赖环境 .NET Core SDK (reflecting any global.json): Version: 2.2.300 Runtime Environment: OS Name: Mac OS X Host (useful for support): Version: 2.2.5 node -v v10.16.0 开发语言 asp.net core react 开发工具 vscode 开发流程 创建sln项目解决方案「sln 不是必须创建 但是创建了对智能提示友好」 dotnet new sln 组织项目 为了时髦一些我在和sln并列层级目录里床架了一个src文件夹 以此来管理源代码 mkdir src 进入src 目录创建一个react web应用 取名为web cd src dotnet new react -o web 回到项目根目录 将新添加的 web项目 添加到sln 项目解决文件中 dotnet sln add src/web/web.csproj 「这个一定要➕加」 我们当前目录结构是这样的 . ├── LICENSE ├── README.md ├── asp.net-core-react.sln └── src └── web ├── ClientApp ├──

蒲公英 · JELLY技术周刊 Vol.08 -- 技术周刊 · npm install -g typescript@3.9.3

末鹿安然 提交于 2020-11-23 08:50:20
登高远眺 沧海拾遗,积跬步以至千里 基础技术 官宣: Typescript 3.9 正式发布 TypeScript 3.9 正式发布,这个版本主要聚焦于性能、改进某些特性和提升稳定性。编译器效率在这一版有了极大提升,平均编译时长从 26 秒缩短至 10 秒,改善了编辑体验,同时修复了早期 Typescript 版本面临的 Promise 困扰等等,快点升级到 3.9 尝尝鲜吧。 史上最详尽的 Git 分支管理实践 Git 作为我们日常开发必不可少的代码管理工具,掌握好它,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在多人协作的项目中尤为重要。本文不单讲解了 Git 的设计理念,同时带领我们重新认识分支,用实战的方式详细讲解了日常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最佳实践。 懂你的测试框架 -- Cypress Cypress 是基于 node.js 研发的 E2E 测试框架。解决了开发人员和 QA 工程师在测试现代应用程序时面临的关键难点问题。拥有着开箱即用,文档清晰美观的优点,语法用起来比较舒服优雅,最重要的一点是测试跑在 Chrome 的标签页里,使得开发者可以方便地在测试和开发中进行便捷的切换。 图形编程 开发必备: Opentype.js opentype.js 是一款用于 TrueType 和 OpenType 字体的JavaScript解析器和编写器, 它可以直接提取字体文件中的文字 bézier

React----react组件传值

不羁岁月 提交于 2020-11-23 08:49:41
react组件传值方式: (1)父传子:子组件标签定义自定义属性+子组件内部this.props接收 传递:子组件在父组件中当做标签使用时,子组件标签定义自定义属性val,值为需要传递的值<One val={fatherMsg}></One> 接收:子组件内部通过this.props.val进行接收(使用解构赋值能简化代码,将val先解构出来,直接使用) render(){ let {val} = this .props return ( <div className="one"><p>one接收到app传递过来的值为:{val}</p></div> ) } (2)子传父:子组件标签定义自定义属性fnName+子组件内部this.props.fnName来触发 传递:子组件内部通过this.props.fnName来触发这个函数,参数通过函数进行传递 render(){ return ( <div className="twoSon"> <button onClick={ this .handleClick.bind( this )}>发送给two</button> </div> ) } handleClick(){this.props.fnName(this.state.sonMsg)} 接收:子组件在父组件中当做标签使用时,子组件标签定义自定义属性fnName,值为一个函数

敖丙教我写算法

早过忘川 提交于 2020-11-23 08:36:35
前言 有一说一,敖丙还是有东西。 说实话,第一次写算法的怪怪,有点紧张,毕竟是一个数学怎么也及不了格的小菜。 大一上期末全班倒数第4,噗呲,学渣实锤~ 写之前有在想,怎么把算法写的比较有意思,就像大学高数课,说实话,老师讲的是真心无聊。。 如果不是被所谓的学业规则所限制,真的很难听下去。 设 M(x0,y0,z0) 为平面上的已知点,n=(A,B,C) 为法向量,M(x,y,z) 为平面上的任一点,则平面的点法式方程为 xxxx,听着听着就睡着了。。。(老师,我扛不住了!!) 所以,怪怪会尽量写得有趣一点,让你看完差不多可以记住这个算法思想。 今天的题目是这样的,给定一个字符串,请你找出其中不含有重复字符的 最长子串 的长度。 简单解释一下。 比如给定字符串“ 丙丙接水怪接 ” 第一步,找出字符串中不含有重复字符的子串 丙 丙接 丙接水 丙接水怪 水怪接 第二步,计算出各个子串的长度,并取最大值。 在这里最大值显然就是 4,所以答案就是 4 ok,做完例题,其实很容易可以发现,核心就是第一步,找出不含有重复字符的子串。 那究竟要怎么找呢,为了便于第一次看这个算法的小伙伴好理解,我画了几张图,大家看完还不懂,加微信骂我 渣男 好了! 找两把枪,起始的时候都指向第一个字符。 我们顺利的找到了第一个不重复的子串,“丙”。 接着保持红枪不动,绿枪向后移动一位。 此时发现两枪之间,字符重复了

基于 Web Component 组件化开发,前端人必备!

岁酱吖の 提交于 2020-11-22 14:33:19
Web Component 是一种 W3C标准支持的组件化方案,通过它可以编写可复用的组件,同时也可以对自己的组件做更精细化的控制。 更牛的是,Web Component 可以在任何一种框架中使用,不用加载任何模块、代码量小,优势非常明显! Web Component 可以通过原生的方式来实现组件化而不依赖于Vue 或者 React 这些第三方框架,因为它仅仅构建于 Web 标准,所以 在任何生态中都能运行良好 。 当然它的好处不止于此,还有: 它们将有 更长的寿命 ,基本不需要为了适应新的技术而重写 组件 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 ,因为很少甚至没有依赖,组件的使用障碍要明显低于依赖库或者框架的组件 现今前端技术日新月异。试想,如果我们基于Web Component 搭建组件库,那将可以在项目迅速使用新的前端新技术,而不需要重构原有的应用,快速满足业务需求。 毫不夸张地说, Web Components 就是未来。 推荐给大家一套视频资料 《基于 Web Component 的组件化开发,90分钟带你告别重复“造轮子”》 ,限时 免费领取 ! 《基于 Web Component 的组件化开发, 90分钟带你告别重复“造轮子”》 90 分钟实用干货 原价 399 元 , 限时 0 元 扫码立即领取 (不用转发,不用分享) 仅限 200 名,送完即止! 课程收获 组件化开发的思想到底是什么

前端组件化开发

血红的双手。 提交于 2020-11-22 13:45:58
Component,中文称为组件,或者构件。使用非常比较广泛,它的核心意义在于复用,相对模块,对于依赖性有更高的要求。 Module, 中文为模块或模组。它的核心意义是分离职责,属于代码级模块化的产出。它本身是提供服务的功能逻辑,是一组具有一定内聚性代码的组合,职责明确。 组件(Component)和模块(Module)又是一对容易混淆的名词,也常常被用来相互替换。个人总结,从设计上来看,组件强调复用,模块强调职责(内聚、分离),或者说组件是达到可复用要求的模块(记得有次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都搞错了这两个概念!)。 前端Web应用中的组件,是指一些设计为通用性的,用来构建较大型应用程序的软件,这些组件有多种表现形式。它可以是有UI(用户界面)的,也可以是作为 “服务”的纯逻辑代码。因为有视觉上的表现形式,UI组件更容易理解。UI组件简单的例子包括按钮、输入框和文本域。不论是汉堡包状的菜单按钮(无论你是否喜欢)、标签页、日历、选项菜单或者所见即所得的富文本编辑器则是一些更加高级的例子。提供服务类型的组件可能会让人难以理解,这种类型的例子包括跨浏览器的AJAX支持,日志记录或者提供某种数据持久化的功能。 基于组件开发,最重要的就是组件可以用来构成其他组件,而富文本编辑器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它是由按钮、下拉菜单和一些可视化组件等组成。另一个例子是HTML5上的video元素。它同样包含按钮

Vue面试中,经常会被问到的面试题/Vue知识点整理

Deadly 提交于 2020-11-22 01:07:27
看看面试题,只是为了查漏补缺,看看自己那些方面还不懂。切记不要以为背了面试题,就万事大吉了,最好是理解背后的原理,这样面试的时候才能侃侃而谈。不然,稍微有水平的面试官一看就能看出,是否有真才实学还是刚好背中了这道面试题。 (都是一些基础的vue面试题,大神不用浪费时间往下看) 一、对于MVVM的理解? MVVM 是 Model-View-ViewModel 的缩写。 Model 代表数据模型,也可以在Model中定义数据修改和操作的业务逻辑。 View 代表UI 组件,它负责将数据模型转化成UI 展现出来。 ViewModel 监听模型数据的改变和控制视图行为、处理用户交互,简单理解就是一个同步View 和 Model的对象,连接Model和View。 在MVVM架构下,View 和 Model 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是通过ViewModel进行交互,Model 和 ViewModel 之间的交互是双向的, 因此View 数据的变化会同步到Model中,而Model 数据的变化也会立即反应到View 上。 ViewModel 通过双向数据绑定把 View 层和 Model 层连接了起来,而View 和 Model 之间的同步工作完全是自动的,无需人为干涉,因此开发者只需关注业务逻辑,不需要手动操作DOM, 不需要关注数据状态的同步问题,复杂的数据状态维护完全由 MVVM

createDrawerNavigator

六眼飞鱼酱① 提交于 2020-11-21 10:11:27
createDrawerNavigator抽屉效果,侧边滑出: createDrawerNavigator API createDrawerNavigator(RouteConfigs, DrawerNavigatorConfig): RouteConfigs (必选):路由配置对象是从路由名称到路由配置的映射,告诉导航器该路由呈现什么。 DrawerNavigatorConfig (可选):配置导航器的路由(如:默认首屏,navigationOptions,paths等)样式(如,转场模式mode、头部模式等)。 从createDrawerNavigator API上可以看出 createDrawerNavigator 支持通过 RouteConfigs 和 DrawerNavigatorConfig 两个参数来创建createDrawerNavigator导航器。 RouteConfigs RouteConfigs支持三个参数 screen 、 path 以及 navigationOptions ; screen (必选):指定一个 React 组件作为屏幕的主要显示内容,当这个组件被DrawerNavigator加载时,它会被分配一个 navigation prop。 path (可选):用来设置支持schema跳转时使用,具体使用会在下文的有关 Schema 章节中讲到;

webpack:从0搭建项目

橙三吉。 提交于 2020-11-21 06:18:48
从Git上新建一个项目demo (或者从本地新建一个demo文件夹); 在demo文件夹下,打开cmd(或者Git Bash),安装react: npm i react react-dom 安装webpack及相关 npm i -D webpack webpack-cli webpack-dev-server html-webpack-plugin style-loader css-loader webpack-dev-server:实现热更新; html-webpack-plugin:实现自动将打包好的文件注入到页面; 如果使用less进行开发可以加上"less less-loader"; 4. 安装babel,将高级语法转换成es5 npm i -D @babel/core @babel/preset-env @babel/preset-react babel-loader 其中@babel/core是babel的核心模块,包含了babel的核心功能; @babel/preset-env支持转换ES6以及更新的js语法,并且可根据需要兼容的浏览器类型选择加载的plugin从而精简生成的代码;@babel/preset-react包含了babel转换react所需要的plugin;babel-loader是webpack的babel加载器。 5. 搭建项目结构 在demo文件夹下

专科毕业五年,我进腾讯了!

微笑、不失礼 提交于 2020-11-21 04:11:50
作者:Lam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65147335 如果大家有看到我上一篇文章,就知道从2020年的年头到年中,我一直在面试者阿里的各种岗位,但是结果都是很无奈,下面的链接,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https://zhuanlan.zhihu.com/p/223459952 从我开始做前端的时候,我就发誓我必须要进BAT,作为一个只是普通大专毕业的我,也没有大厂的工作背景,其实对于30岁甚至35岁之后的发展,个人感觉是很受限制的,所以进入BAT是我一开始的目标,可能这就是曲线救国吧。 那么本篇文章主要围绕两个部分: 前端现在个人觉得的一些现状 腾讯面经 想看面经的可以直接看面经,但是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学历不怎么样,一直在小公司打滚,想进入大厂的话,可以好好看看第一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我一直在中小公司打滚快5年的时间里,感受到的问题,和一些自己的感受。 困局 首先我先说说我的基本情况吧,我已经做前端5年左右的时间了,中间干过3家公司,都是属于中型互联网企业和创业型的公司,规模不算大。而我的学历也只是普通的大专毕业,然后考了个成人本科。所以我的情况应该算是当下很多苦恼进不了大厂,或者一直在中小公司打滚天天切图的前端一个影子。所以应该也算比较算有代表性的一类前端吧。 为什么说是困局呢? 在2020年我几乎面试了一整年,从普通的一些小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