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接

VMware网络连接模式—桥接、NAT。主机模式的详细介绍和区别

南笙酒味 提交于 2019-12-16 13:26:31
在使用VMware Workstation(以下简称:VMware)创建虚拟机的过程中,配置虚拟机的网络连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当我们为虚拟机配置网络连接时,我们可以看到如下图所示的几种网络连接模式:桥接模式、NAT模式、仅主机模式、自定义网络连接模式。那么这几种网络连接模式都各自有什么主要用途,它们之间又有哪些区别呢? 磨刀不误砍柴工,为了更好地使用虚拟机,了解这几种连接模式的主要用途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这里,我们就以下面的网络连接示意图为例来进行相关介绍。 在VMware中,虚拟机的网络连接主要是由VMware创建的虚拟交换机(也叫做虚拟网络)负责实现的,VMware可以根据需要创建多个虚拟网络。在Windows系统的主机上,VMware最多可以创建20个虚拟网络,每个虚拟网络可以连接任意数量的虚拟机网络设备;在Linux系统的主机上,VMware最多可以创建255个虚拟网络,但每个虚拟网络仅能连接32个虚拟机网络设备。 VMware的虚拟网络都是以"VMnet+数字"的形式来命名的,例如 VMnet0、VMnet1、VMnet2……以此类推(在Linux系统的主机上,虚拟网络的名称均采用小写形式,例如 vmnet0 )。 当我们安装VMware时,VMware会自动为3种网络连接模式各自创建1个虚拟机网络:VMnet0(桥接模式)、VMnet8(NAT模式)

虚拟机安装centos7教程

大城市里の小女人 提交于 2019-12-16 03:52:01
VMware 安装 Centos7 超详细过程(图文) - 小七的博客 原文: https://www.jianshu.com/p/ce08cdbc4ddb?utm_source=tuicool&utm_medium=referral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 VMware 安装 Centos7 超详细过程(图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1. 软硬件准备 软件:推荐使用 VMwear,我用的是 VMwear 12 镜像:CentOS7 , 如果没有镜像可以在官网下载 : http://isoredirect.centos.org/centos/7/isos/x86_64/CentOS-7-x86_64-DVD-1804.iso 硬件:因为是在宿主机上运行虚拟化软件安装 centos,所以对宿主机的配置有一定的要求。最起码 I5CPU 双核、硬盘 500G、内存 4G 以上。 2. 虚拟机准备 1. 打开 VMwear 选择新建虚拟机 2. 典型安装与自定义安装 典型安装:VMwear 会将主流的配置应用在虚拟机的操作系统上,对于新手来很友好。 自定义安装:自定义安装可以针对性的把一些资源加强,把不需要的资源移除。避免资源的浪费。 这里我选择自定义安装。 3. 虚拟机兼容性选择 这里要注意兼容性,如果是 VMwear12 创建的虚拟机复制到 VM11、10

VMware桥接模式和NAT模式

谁说胖子不能爱 提交于 2019-12-15 14:46:55
一、桥接模式 虚拟机和物理机在同一个网段,虚拟机可以和同网段内的所有机器进行通信。但是一个网段只有253个IP,使用桥接模式容易造成IP冲突。 二、NAT模式 使用网络地址转换的方式,虚拟机可以访问外网,但和物理机不在同一个网段。VMware会生成另一个网络,通过网络地址转换的方式同外网进行通信。 三、实例 1、桥接模式 a、查看物理机配置 win+r --> cmd --> ipconfig b、到虚拟机选择桥接模式 c、配置Linux系统网卡(网关和掩码和物理机一样):/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d、重启网络:service network restart e、配置dns:vi /etc/resolv.conf f、ping通外网说明成功:ping www.baidu.com 2、NAT模式 a、确定NAT模式所在网络 b、将网卡设置在NAT网络 c、设置NAT网络 d、设置linux网络配置 e、重启网络并配置DNS后ping通外网则说明配置成功。 来源: CSDN 作者: 敖进 链接: https://blog.csdn.net/qq_36640903/article/details/103485318

基于RHEL实现NMCLI服务

狂风中的少年 提交于 2019-12-15 01:44:54
NMCLI(Network Manager Comand Line Tool):基于会话的网路管理 Teaming配置网卡聚合链路 Teaming技术:将同一台服务器上的多个物理网卡通过软件绑定为一个虚拟的网卡。即:对于外部网络而言,这台服务器只有一个可见的网卡。对于任何应用程序及服务器所在网络,这台服务器只有一个可以访问的IP地址。 使用Teaming技术,不但可以利用多网卡同时工作来提高网络速度以外,还可以通过Teaming实现不同网卡之间的负载均衡(Load balancing)和网卡冗余(Fault tolerance)。 Teaming与bonding的关系 bonding(网卡绑定)可以提高网络的冗余,提高网络速度。为了提高网络容错或吞吐量,一般服务器都会采取多网卡绑定的策略,在RHEL5/RHEL6中使用的为bonding。 RHEL7提供了一项新技术Teaming来实现链路聚合的功能。但在RHEL7中不会使用Teaming替换bonding,这两者是并存的,可以选择Teaming也可选择bonding。 一、配置Teaming高可用 查看本地网卡情况: [root@localhost ~]# nmcli device show 示例文件路径: [root@localhost ~]# cd /usr/share/doc/teamd-1.17/example

设计模式之桥接模式

旧城冷巷雨未停 提交于 2019-12-14 16:33:37
面向对象设计模式之桥接模式 一.前言 对于学习过C#,Java,Python等高级语言的同学来说,面向对象编程肯定不陌生,我们在使用面向对象设计程序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降低代码的耦合度,还要使代码具有可拓展性,毕竟谁也不敢肯定后期需求不会改变。 设计模式总共有23种,在使用面向对象来设计程序时,我们尽量要使用设计模式来设计程序,并要遵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5大基本原则,即开放封闭原则,单一职责原则,里氏代换原则,依赖倒置原则,接口隔离原则,在这几个基本原则中,开放封闭原则和单一职责原则非常重要,对于有一定编程经验的同学来说肯定深有体会,在此我就不再累述。 二.分析 那么对于本次文章,我们就来讨论23种设计模式之一桥接模式,先来看看对这种模式的专业解释:将抽象部分与它的实现部分分离,使他们可以独立的变化。看着一头雾水,以下就来举例子学习这个模式。 差不多在10年以前,在手机领域九键手机可谓是当时的潮牌,各式各样型号,厂家众多,那时的手机硬件软件都不统一。假设现在某个软件厂商开发了“音乐播放器”,“魂斗罗游戏”等软件,这些软件需要分别安装在品牌A手机,品牌B,品牌C手机上。按照面向对象的常规思想抽象,得到以下代码结构图: 这个结构乍一看还不错,但代码重复很多。现在软件商家又开发了“地图”软件,要为每个品牌手机添加这个功能,那么现在又要为每一个品牌类增加一个“地图”子类了

大数据之Linux网卡配置

Deadly 提交于 2019-12-13 18:15:10
当你安装好一台Linux之后,第一步自然是配置网卡,让你的Linux上网。   配置网卡大多数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桥接,一种是NAT   首先讲一下桥接网卡的上网原理,他是等同于在你现有的网络环境上直接现加一台电脑,走独立网络。不依托于你的windows主机      NAT联网方式呢就是通过VMware虚拟一个交换机,只要你的Windows能上网,它就能上网,不会被你换路由器换网络而改变,等于它用的是你Windows主机的网络       那么问题来了,我是使用NAT还是桥接呢。如果你以后搭建集群的时候电脑是分开的,独立的那么你只能搭建桥接联网模式。如果你在你一台电脑上搭建服务器集群,NAT是你的首选。因为它不受你的网络环境变化的影响,而桥接模式你换路由器 换网络运营商等这些操作你都得重新配置网卡信息,否则你将无法联网。   配置网卡第一步,确保你的VMware服务全部启动      确认你VMware生成的网关地址      确认你的VMware虚拟机网卡配置好了IP地址和DNS(注:NAT模式下的VMware网卡是VMNet8,而桥接模式下是VMnet1,不要找错了对象)        确保你的Linux上只有一个网卡配置信息eth0   输入指令:vim /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查看网卡配置信息

桥接模式(Bridge模式)

耗尽温柔 提交于 2019-12-12 11:11:12
在现实生活中,某些类具有两个或多个维度的变化,如图形既可按形状分,又可按颜色分。如何设计类似于 Photoshop 这样的软件,能画不同形状和不同颜色的图形呢?如果用继承方式,m 种形状和 n 种颜色的图形就有 m×n 种,不但对应的子类很多,而且扩展困难。 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不同颜色和字体的文字、不同品牌和功率的汽车、不同性别和职业的男女、支持不同平台和不同文件格式的媒体播放器等。如果用桥接模式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桥接模式的定义与特点 桥接(Bridge)模式的定义如下:将抽象与实现分离,使它们可以独立变化。它是用组合关系代替继承关系来实现,从而降低了抽象和实现这两个可变维度的耦合度。 桥接(Bridge)模式的优点是: 由于抽象与实现分离,所以扩展能力强; 其实现细节对客户透明。 缺点是:由于聚合关系建立在抽象层,要求开发者针对抽象化进行设计与编程,这增加了系统的理解与设计难度。 桥接模式的结构与实现 可以将抽象化部分与实现化部分分开,取消二者的继承关系,改用组合关系。 1. 模式的结构 桥接(Bridge)模式包含以下主要角色。 抽象化(Abstraction)角色:定义抽象类,并包含一个对实现化对象的引用。 扩展抽象化(Refined Abstraction)角色:是抽象化角色的子类,实现父类中的业务方法,并通过组合关系调用实现化角色中的业务方法。 实现化

NFS 的网络问题

和自甴很熟 提交于 2019-12-12 07:12:50
在虚拟机上安装了 ubuntu ,用 petalinux 定制适用于 zynq板卡的 debian 系统 使用 NFS 将在 ubuntu 内编译完成的 SDK工程目录 挂载到 zynq板卡debian 系统的 /mnt 文件下 具体步骤参考文档《course_s4_ZYNQ那些事儿-Linux实验篇V1.06》第四章 NFS服务安装 使用 NFS 要求 Ubuntu 的 ip 与 zynq板卡的 ip 处于同一个网段 (例如192.168.111.xx,前三位相同),即同一个局域网内。 答案在最后第4条 1 对于网络的说明 此时电脑主机的网卡信息如上,WLAN 为主机外接网络, 以太网 为闲置网口, VMware_Network_Adapter 为虚拟网卡(VMnet1 为虚拟交换机,均为虚拟机 host_only 使用), VMware_Network_Adapter 为虚拟网卡(VMnet8 为虚拟交换机,均为虚拟机 NAT模式 使用),虚拟机默认使用 NAT 模式,VMnet8 的ip 即为虚拟机模拟网卡ip 2 网络 NAT 模式,桥接模式 ,host_only 模式的区别 参考: https://blog.csdn.net/zkuncn/article/details/78452098 NAT模式 是所有的虚拟机挂在 新的网段下(相对于VMnet8)

VMware Workstation虚拟机应用备忘——网络连接基本原理及配置实践

不打扰是莪最后的温柔 提交于 2019-12-10 19:19:48
VMware Workstation虚拟机学习备忘——网络连接基本原理及配置实践 网络连接选项 一、桥接模式 二、NAT模式 三、仅主机模式 参考资料:VMware Docs 网络连接选项 VMware Workstation 提供桥接模式网络连接、网络地址转换 (NAT)、仅主机模式网络连接和自定义网络连接选项,用于为虚拟机配置虚拟网络连接。 一、桥接模式 桥接模式网络连接通过使用主机系统上的网络适配器将虚拟机连接到网络。如果主机系统位于网络中,桥接模式网络连接通常是虚拟机访问该网络的最简单途径。 通过桥接模式网络连接,虚拟机中的虚拟网络适配器可连接到主机系统中的物理网络适配器。虚拟机可通过主机网络适配器连接到主机系统所用的 LAN。桥接模式网络连接支持有线和无线主机网络适配器。 桥接模式网络连接将虚拟机配置为在网络中具有唯一标识,与主机系统相分离,且与主机系统无关。 虚拟机 可完全参与到网络活动中。 它能够访问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也可以被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访问,就像是网络中的物理机那样。 如果在笔记本电脑或其他移动设备上使用虚拟机,需勾选复制物理网络连接状态。 使用桥接模式,需要给虚拟机配置 IP 地址,虚拟机 IP 地址应和主机在同一网段,网络管理员应清楚是否有 IP 地址可供虚拟机使用。 配置正确后,若虚拟机和主机或网络中其他计算机不能互相访问,很可能和系统防火墙设置有关。

VirtualBox三种联网方式

拥有回忆 提交于 2019-12-10 09:09:20
因经常需要用到office,且协同办公系统只支持window下运行,所以在ubuntu上架设了sun的VirtualBox,貌似现在改名叫oracle VirtualBox了。 原本想用KVM,但是我是一个闲麻烦的人,只好放弃这个据说是性能非常好的虚拟机工具了。 如果用GHOST安装XP,之后用硬盘重启会报错 “FATAL:No bootable medium found! system halted.” 貌似因为,linux环境下虚拟机需要用 ISO 镜像文件安装系统的。 ——我在windows环境下安装用ghost一点问题没有啊!貌似用PM设置C盘为作用分区可以解决该问题,不过我的ghost没有PM,只有PQ…. Vbox网络连接方式貌似有四种: NAT(网络地址转换模式) 、 Bridged Adapter(桥接模式) 、 Internal 、 host-only Adapter(主机模式) 。 1.bridged(桥接模式) 桥接模式下,你需要手工为虚拟系统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而且还要和宿主机器处于同一网段,这样虚拟系统才能和宿主机器进行通信。同时,由于这个虚拟系统是局域网中的一个独立的主机系统,那么就可以手工配置它的TCP/IP配置信息,以实现通过局域网的网关或路由器访问互联网。 使用桥接模式的虚拟系统和宿主机器的关系,就像连接在同一个Hub上的两台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