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创建用户

Centos6.6下安装oracle 11g教程

早过忘川 提交于 2019-11-26 14:47:09
温馨提示:若在虚拟机的centos系统中安装oracle最好保证虚拟机磁盘空间在50G以上!否则很容易失败。 文章摘自: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3-12/94311p5.htm,原文有一些格式错误导致走了一些弯路,故对原文略加说明完善。 以root账号登录系统: 1.修改主机名 [root@oracledb ~]# sed -i "s/HOSTNAME=localhost.localdomain/HOSTNAME=oracledb/" /etc/sysconfig/network [root@oracledb ~]# hostname oracledb 2.添加主机名与IP对应记录 [root@oracledb ~]# vi /etc/hosts 192.168.1.160 oracledb 注意:以上IP为作者自己的IP,根据自己机器情况读者改成自己的IP 3.关闭Selinux [root@oracledb ~]# sed -i "s/SELINUX=enforcing/SELINUX=disabled/" /etc/selinux/config [root@oracledb ~]# setenforce 0 4.安装依赖包 [root@oracledb ~]# yum -y install gcc gcc-c++ make

学习笔记:oracle学习三:SQL语言基础之sql语言简介、用户模式

无人久伴 提交于 2019-11-26 08:16:04
目录 1、sql语言简介 1.1 sql语言特点 1.2 sql语言分类 1.3 sql语言的编写规则 2、用户模式 2.1 模式与模式对象 2.2 实例模式scott 本系列是作为学习笔记,用于记录学习过程,加深学习印象,以及自己重新回顾学习内容只用,参考书籍为《oracle 11g从入门到精通(第二版)》,如果需要深入学习,请购买原书籍,谢谢! 1、sql语言简介 sql全称是结构化查询语言,英文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它是一种在关系型数据库中定义和操作数据的标准语言。 1.1 sql语言特点 sql是一种非过程化语言,能让用户不用考虑诸如数据的存储格式和数据的存储路径等复杂问题就能按照自己的要求在高层数据结构上操作。 通过sql语句,程序员或者数据库管理员可以进行如下的主要工作: 建立数据库的表格,比如设置表格可以使用的空间; 改变数据库的系统环境变量 针对讴歌数据库或者表格,赋予用户权限 对数据库表格建立索引值 修改数据库表格结构(新建、删除或者修改表格字段) 对数据库进行数据的新建 对数据库进行数据的删除 对数据库进行数据的修改 对数据库进行数据的查询 sql语言的特点 1)综合统一: 数据库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数据库支持的数据语言来实现‘ 2)集合性: sql运行用户在高层的数据结构上工作,而不对单个记录进行操作,可以操作记录集。 3)统一性:

Zabbix创建Oracle监控模板

大憨熊 提交于 2019-11-26 08:02:51
如何自定义一个Oracle的监控模板?以oracle11.2为例,首先来梳理下oracle需要监控哪些指标: 1.一些常见的基础指标,诸如:实例状态、会话数、登陆失败次数、 表空间使用率、asm磁盘组使用率等。 2.详细的oracle性能指标,诸如AWR Report Summary中列出来的很多指标,但其实很好获取的指标暂时可以想到的就是事务数和非Idle等待会话数。 所以总结下目前能轻易获取的指标只有以下几种: 数据库连通性 //暂时不建对应的监控项,懒 实例会话数 处于非空闲等待的会话数 --此指标可以扩散为处于不同种类等待的会话数,如library cache xxx,enq xxx等等。 当前事务数 登录失败次数 表空间使用率最高的表空间的使用率 //由于单独统计每个表空间的使用率需要带上表空间名,不适合作为numeric类型的返回值,因此我选择只统计使用率最高的那个,下一个指标同理 空余容量最少的表空间的空余容量 ASM磁盘组容量监控 如何获取这些指标值?其实zabbix官网已经提供了很多模板(参考 https://share.zabbix.com/databases/oracle ),但是很多模板要么是只提供了模板未提供对应的command命令,要么是功能虽然很强大,但是要装一系列的其他组件(诸如python及其第三方包),要么是不熟悉oracle的搞出来的

Oracle11g-linux安装

自闭症网瘾萝莉.ら 提交于 2019-11-26 03:14:52
1、检查交换空间 用fdisk命令(例:# fdisk /dev/sdb)对磁盘进行分区,添加swap分区,新建分区,在fdisk中用“t”命令将新添的分区id改为82(Linux swap类型),最后用w将操作实际写入硬盘(没用w之前的操作是无效的)。 # mkswap /dev/xvde2 #格式化swap分区,这里的sdb2要看您加完后p命令显示的实际分区设备名 # swapon /dev/xvde2 #启动新的swap分区 为了让系统启动时能自动启用这个交换分区,可以编辑/etc/fstab,加入下面一行 /dev/xvde2 swap swap defaults 0 00 mkfs.ext4 /dev/tianyiyun/etfs 磁盘挂载: 磁盘使用fdisk 命令分区之后,选择需要使用的分区 通过 mkfs.ext4 /dev/xvde1 来格式化该分区, 然后使用命令 blkid 查看分区后的UUID 复制对应的UUID使用vim /etc/fstab 命令编辑 /etc/fstab 来加入下行设置磁盘的永久挂载点(本例挂载到 /app 目录) UUID=xxxxxxxxxxxxxxx /app ext4 defaults 00 2、修改主机名禁用防火墙 vim /etc/sysconfig/network vim /etc/hosts sed -i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