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N课程阅读作业(2)
1.过去20年中可编程网络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贡献是什么? 分为的阶段 在过去20年中可编程网络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主动网络(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它在网络中引入了可编程功能,以实现更大的创新;第二个阶段是控制和数据平面分离(从2001年到2007年左右),开发了控制和数据平面之间的开放接口;以及第三个阶段的OpenFlow API和网络操作系统(2007年至2010年左右),代表了广泛采用开放接口的第一个实例,并开发了使控制数据平面分离可扩展且实用的方法。 主要贡献 - 主动网络阶段 对主动网络的研究开创了可编程网络的概念,降低l了网络创新的障碍 SDN的最初动机通常引用了生产网络难以创新和提高可编程性的观点,其早期愿景大多集中在控制平面可编程性上,而主动网络则更多地集中在数据平面可编程性上。 网络可虚拟化,以及基于数据包头对软件程序进行多路分解的能力 主动网络产生了一个架构框架,描述了这样一个平台的组件。这个平台的关键组件是一个管理共享资源的共享节点操作系统(NodeOS)和一组执行环境(EEs),每个环境定义一个用于数据包操作的虚拟机,以及一组在给定EE内工作以提供端到端服务的活动应用程序(AAs)。 为middlebox编排提供统一架构的构想 尽管这一设想可能没有直接影响到最近关于NFV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