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de

react-native run-ios “Could not find iPhone X simulator”

ε祈祈猫儿з 提交于 2019-12-16 12:37:48
问题 这个问题发生在旧的RN版本(0.57,0.58(<0.58.4),…)和Xcode 10.3中,其中可用模拟器的名称得到了一些调整 在文件node_modules/@react native community/cli/build/commands/runIOS/findMatchingSimulator.js中,react native尝试通过简单的.startsWith检查选择正确的模拟器。由于重命名,检查现在应该使用.includes(ref) Found Xcode project appupdateDemo.xcodeproj Could not find iPhone X simulator Error: Could not find iPhone X simulator at resolve (/Users/topbrids/rn_share_pro/appupdateDemo/node_modules/react-native/local-cli/runIOS/runIOS.js:149:13) at new Promise (<anonymous>) at runOnSimulator (/Users/topbrids/rn_share_pro/appupdateDemo/node_modules/react-native/local-cli/runIOS

深入理解LinkedList

被刻印的时光 ゝ 提交于 2019-12-16 10:58:22
文章目录 什么是LinkedList? LinkedList与ArrayList的区别 LinkedList继承了哪些类与接口? LinkedList中主要的成员变量 LinkedList的构造方法 LinkedList() LinkedList(Collection<? extends E> c) addAll(Collection<? extends E> c)方法 addAll(int index, Collection<? extends E> c)方法 checkPositionIndex(int index)方法 isPositionIndex(int index)方法 Node节点 LinkedList的常用方法 add(E e) linkLast(E e) add(int index, E element) linkBefore() remove(Object o) unlink() get(int index) node(int index) 总结 什么是LinkedList? LinkedList是一种双向链表。那什么是双向链表?根据双向链表的特点就是会有头节点和尾节点,并且节点之间是通过前驱指针和后继指针来维护关系的,而不是像数组那样通过上下标来维护节点之间的关系的。也就是说双向链表即可以从头到尾遍历,也可以从尾到头遍历

数据结构 ---- 链表

☆樱花仙子☆ 提交于 2019-12-16 09:09:08
链表 使用链表的意义 顺序表的构建需要预先知道数据大小来申请连续的存储空间,而在进行扩充时又需要进行数据的搬迁,所以使用起来并不是很灵活。 链表结构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内存空间,实现灵活的内存动态管理。 链表的定义 链表(Linked list)是一种常见的基础数据结构,是一种线性表,但是不像顺序表一样连续存储数据,而是在每一个节点(数据存储单元)里存放下一个节点的位置信息(即地址)。 单向链表 单向链表也叫单链表,是链表中最简单的一种形式,它的每个节点包含两个域,一个信息域(元素域)和一个链接域。这个链接指向链表中的下一个节点,而最后一个节点的链接域则指向一个空值。 表元素域elem用来存放具体的数据。 链接域next用来存放下一个节点的位置(python中的标识) 变量p指向链表的头节点(首节点)的位置,从p出发能找到表中的任意节点。 class SingleNode ( object ) : """单链表的结点""" def __init__ ( self , item ) : # _item存放数据元素 self . item = item # _next是下一个节点的标识 self . next = None 单链表的操作 is_empty() 链表是否为空 length() 链表长度 travel() 遍历整个链表 add(item) 链表头部添加元素 append

Linux 安装node.js

大城市里の小女人 提交于 2019-12-16 06:46:06
一、下载node.js 1.1、执行下面命令,创建目录并进入到自定义目录 # 创建并进入到node目录 mkdir /usr/local/node && cd /usr/local/node 1.2、执行下面的命令下载node.js,也可以执行官网下载好之后上传到服务器 curl -O https://nodejs.org/dist/v10.15.0/node-v10.15.0-linux-x64.tar.xz 二、开始安装 2.1、输入下面命令解压文件 # 解压文件 tar -vxf node-v10.15.0-linux-x64.tar.xz 2.2、进入到解压的目录,查看bin目录下是否有node,npm文件 2.3、建立软链接,变为全局 ln -s /usr/local/node/node-v10.15.0-linux-x64/bin/npm /usr/local/bin ln -s /usr/local/node/node-v10.15.0-linux-x64/bin/node /usr/local/bin 2.4、返回到用户的根目录检查是否有测试成功,输入一下命令 npm -v node -v 2.5、有版本号,则说明安装成功 [root@VM_0_6_centos node]# npm -v 6.4.1 [root@VM_0_6_centos node]# node

Node连接Oracle数据库

拥有回忆 提交于 2019-12-16 06:02:20
需求背景 之前项目里node连的是SQLserver数据库(用的mssql插件),但有的项目上用的Oracle,因此在兼容性上需要做扩展以支持连接Oracle数据库。这里用的是oracledb插件。 环境准备 根据 Oracle数据库版本 下载相应的Oracle即使客户端,下载地址为 Oracle Instant Client Downloads 根据数据库版本下载 basic版本即可 2、解压后放到服务器上适当的位置,复制该文件夹的目录(如C:\oracle\instantclient_12_2),配置系统环境变量 配置好保存即可,上面的图是window10的环境变量的设置。window7环境变量要注意的path路径添加时注意;隔开 3、以上完成后,进入nodeServer文件夹打开.env文件,把DB_TYPE变量设置成oracle ##配置完成后, 重新启动node程序即可 来源: CSDN 作者: 黑俊马 链接: https://blog.csdn.net/sj1314520sj/article/details/103473881

node常用工具类

若如初见. 提交于 2019-12-16 03:01:45
移动文件 const moveFile = require(‘move-file’); const formidable = require(“formidable”); 来源: CSDN 作者: 一只猴子的梦想 链接: https://blog.csdn.net/monk96/article/details/103536070

常见前端代码整理

浪子不回头ぞ 提交于 2019-12-16 00:43:34
水平居中 行内元素 .parent { text-align: center; } 块级元素(注意子元素要设置宽度) .parent { text-align: center; } .child { width: 100px; margin: auto; border: 1px solid blue; } 垂直居中 张鑫旭 绝对定位 + margin:auto .parent { position: relative; height: 200px; } .child { width: 80px; height: 40px; position: absolute; left: 0; top: 0; right: 0; bottom: 0; margin: auto; } table 布局 .parent { display: table; width: 80px; height: 40px; } .child { display: table-cell; vertical-align: middle; } 多行文字 table /* 多行文字 */ .parent { width: 400px; height: 300px; display: table-cell; vertical-align: middle; border: 1px solid red; } .child {

Kubernetes 常见运维技巧总结

随声附和 提交于 2019-12-16 00:05:43
注:节选自《Kubernetes权威指南》,主要对常用的Kubernetes系统运维操作和技巧进行详细说明。本文转自K8S技术栈。 1、Node的隔离和恢复 apiVersion: v1 kind: Node metadata: name: kubernetes-minion1 labels: kubernetes.io/hostname: kubernetes-minion1 spec: unschedulable: true 然后,通过kubectl replace命令完成对Node状态的修改: $ kubectl replace -f unschedule_node.yaml nodes/kubernetes-minion1 查看Node的状态,可以观察到在Node的状态中增加了一项SchedulingDisabled: $ kubectl get nodes NAME LABELS STATUS kubernetes-minion1 kubernetes.io/hostname=kubernetes-minion1 Ready, SchedulingDisabled 对于后续创建的Pod,系统将不会再向该Node进行调度。 另一种方法是不使用配置文件,直接使用kubectl patch命令完成: $ kubectl patch node kubernetes-minion1

学习使用 笔记2

自作多情 提交于 2019-12-15 22:27:08
ubuntu 主机中进行了安装node,使用apt-get 命令来安装指定的软件,自己安装了一些 node ,如 在命令行中输入 sudo apt-get install node 后回车就等待中吧。 这几天用下来感觉这家的“三丰云免费云服务器”,的速度和性能上面蛮稳定的。通在云服务器上的配置后,可以通过ssh进行远程连接,ssh反应速度蛮快的。关于安装系统方面以win 和 ubuntu 进行安装。对于我在初学者有这样的一个云服务器确实蛮实用的。 来源: CSDN 作者: mydk_12 链接: https://blog.csdn.net/mydk_12/article/details/103553867

数据结构 ---- 双向链表

▼魔方 西西 提交于 2019-12-15 21:49:03
双向链表 一种更复杂的链表是“双向链表”或“双面链表”。每个节点有两个链接:一个指向前一个节点,当此节点为第一个节点时,指向空值;而另一个指向下一个节点,当此节点为最后一个节点时,指向空值。 操作 is_empty() 链表是否为空 length() 链表长度 travel() 遍历链表 add(item) 链表头部添加 append(item) 链表尾部添加 insert(pos, item) 指定位置添加 remove(item) 删除节点 search(item) 查找节点是否存在 代码实现 class Node ( object ) : """双向链表节点""" def __init__ ( self , item ) : self . item = item self . next = None self . prev = None class DLinkList ( object ) : """双向链表""" def __init__ ( self ) : self . _head = None def is_empty ( self ) : """判断链表是否为空""" return self . _head == None def length ( self ) : """返回链表的长度""" cur = self . _head count = 0 wh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