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de

最简单的方式在linux上升级node.js版本

删除回忆录丶 提交于 2019-12-29 04:24:37
node的升级频率太高,n模块来升级是最方便的,网上看了很多资料介绍使用n模块,但是安装n模块之后却经常找不到这个命令 很多同学安装之后直接去使用n会发现命令不存在,就停留在这一步无法前进了。 解决方法很简单。仔细查看安装n模块之后的返回信息,进入对应的n目录然后就可以使用n命令进行升级了。 如下: 如果想升级到最新的非稳定版使用命令:./n latest 升级后的node放在/usr/local/n/versions/node/8.0.0/目录下,可以删除原来老版本node的目录,但是n也是安装在老版本node目录下的,删除老目录意味着n也没有了,需要重新安装n。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gumuzi/p/7039511.html

linux下升级npm以及node

拈花ヽ惹草 提交于 2019-12-29 04:23:08
npm升级 废话不多说,直接讲步骤。先从容易的开始,升级npm。 npm这款包管理工具虽然一直被人们诟病,很多人都推荐使用yarn,但其使用人数还是不见减少,况且npm都是随node同时安装好的,一时让我抛弃它,还是有点难做到。 npm i -g npm 1 是的,你没看错。升级npm只需要像安装其它包一样install一下就行,windows和linux下都可以通过此方式进行升级,你还能指定npm的版本。 npm i -g npm@5.0.0 1 node升级 node升级相对于npm来说就复杂一点了。 1、首先通过npm安装node的版本管理工具“n“,不用惊讶,名字就是这么简单,就叫n。据了解,n是node下的一个模块,作者是Express框架的开发者。 npm i -g n 1 2、检查n模块 先查看系统node的安装路径,n模块的默认路径为 ‘/usr/local’。 $ which node /data/home/server/nodejs/bin/node #举个例子 1 2 3 如果路径与n模块的默认路径相同可以跳过3步骤。 3、通过N_PREFIX变量来修改 n 的默认node安装路径。 (1) 编辑环境配置文件 vim ~/.bash_profile 1 (2) 将下面两行代码插入到文件末尾 export N_PREFIX=/data/home/server

linux下升级npm以及node

时光总嘲笑我的痴心妄想 提交于 2019-12-29 04:22:34
npm升级 废话不多说,直接讲步骤。先从容易的开始,升级npm。 npm这款包管理工具虽然一直被人们诟病,很多人都推荐使用yarn,但其使用人数还是不见减少,况且npm都是随node同时安装好的,一时让我抛弃它,还是有点难做到。 npm i -g npm 1 是的,你没看错。升级npm只需要像安装其它包一样install一下就行,windows和linux下都可以通过此方式进行升级,你还能指定npm的版本。 npm i -g npm@5.0.0 1 node升级 node升级相对于npm来说就复杂一点了。 1、首先通过npm安装node的版本管理工具“n“,不用惊讶,名字就是这么简单,就叫n。据了解,n是node下的一个模块,作者是Express框架的开发者。 npm i -g n 1 2、检查n模块 先查看系统node的安装路径,n模块的默认路径为 ‘/usr/local’。 $ which node /data/home/server/nodejs/bin/node #举个例子 1 2 3 如果路径与n模块的默认路径相同可以跳过3步骤。 3、通过N_PREFIX变量来修改 n 的默认node安装路径。 (1) 编辑环境配置文件 vim ~/.bash_profile 1 (2) 将下面两行代码插入到文件末尾 export N_PREFIX=/data/home/server

linux下升级npm以及node

巧了我就是萌 提交于 2019-12-29 04:22:08
npm升级 废话不多说,直接讲步骤。先从容易的开始,升级npm。 npm这款包管理工具虽然一直被人们诟病,很多人都推荐使用yarn,但其使用人数还是不见减少,况且npm都是随node同时安装好的,一时让我抛弃它,还是有点难做到。 npm i -g npm 1 是的,你没看错。升级npm只需要像安装其它包一样install一下就行,windows和linux下都可以通过此方式进行升级,你还能指定npm的版本。 npm i -g npm@5.0.0 1 node升级 node升级相对于npm来说就复杂一点了。 1、首先通过npm安装node的版本管理工具“n“,不用惊讶,名字就是这么简单,就叫n。据了解,n是node下的一个模块,作者是Express框架的开发者。 npm i -g n 1 2、检查n模块 先查看系统node的安装路径,n模块的默认路径为 ‘/usr/local’。 $ which node /data/home/server/nodejs/bin/node #举个例子 1 2 3 如果路径与n模块的默认路径相同可以跳过3步骤。 3、通过N_PREFIX变量来修改 n 的默认node安装路径。 (1) 编辑环境配置文件 vim ~/.bash_profile 1 (2) 将下面两行代码插入到文件末尾 export N_PREFIX=/data/home/server

Docker & Consul & Fabio & ASP.NET Core 2.0 微服务跨平台实践

生来就可爱ヽ(ⅴ<●) 提交于 2019-12-29 00:59:31
Consul介绍    Consul是HashiCorp公司推出的开源工具[开源地址:https://github.com/hashicorp/consul],用于实现分布式系统的服务发现与配置。    与市面上其他系统比较如下:    总体而言, Consul用Golang实现,因此具有天然可移植性(支持Linux、windows和Mac OS X);安装包仅包含一个可执行文件,方便部署,与Docker等轻量级容器可 无缝配合 。 此外,关于Consul的架构以及相关的角色,如下图所示:    以Server模式运行的Consul Agent节点用于维护Consul集群的状态,官方建议每个Consul Cluster至少有 3个或以上的运行在Server Mode的Agent,Client节点不限。 Consul支持多数据中心,每个数据中心的Consul Cluster都会在运行于Server模式下的Agent节点中选出一个Leader节点,这个选举过程通过Consul实现的raft协议保证,多个 Server节点上的Consul数据信息是强一致的。处于Client Mode的Consul Agent节点比较简单,无状态,仅仅负责将请求转发给Server Agent节点。 集群搭建   笔者打算通过五台Centos7来搭建Consul集群,借助VMware

nodejs服务实现反向代理,解决本地开发接口请求跨域问题

蓝咒 提交于 2019-12-29 00:43:21
前后端分离项目需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就是,前端本地开发时如何解决通过ajax请求产生的跨域的问题。一般的做法是通过本地配置nginx反向代理进行处理的,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nodejs来进行代理接口。当然,要实现这个前提是,前端开发环境必须运行在nodejs服务中,所幸的是,现在前端的开发自动化工具都是建立在nodejs上的,所以这个前提也不是很重要。 webpack-dev-server配置跨域方案 如果你项目是用webpack作为前端自动化构建工具的话,那么可以引用webpack-dev-server来进行配置跨域方案。webpack-dev-server是一个小型的nodejs服务器,是基于express框架的,用于实时监听和打包编译静态资源。其中里面有一个属性是proxy,是专门来配置代理请求接口的。 举个例子: 比如我现在通过webpack构建了一个本地开发环境,端口号是9000,现在我要在本地去请求(GET) http://jsonplaceholder.typicode.com/users 地址获取数据,如果前端没有设置代理的话,请求会因为跨域请求失败。这时候通过如下配置,就可以正常请求了。 devServer: { contentBase: __dirname + "/", port: 9000, proxy: { "/users": { //需要代理的路径

节点名称nodeName

半腔热情 提交于 2019-12-28 19:12:00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 <title>节点名称nodeName</title> <!-- node.nodeName;当node是元素时,获取的node节点名称是(标签)的名称,不带尖括号 node.nodeName;当node是属性时,获取的node节点名称是属性的名称 node.nodeName;当node是文本时,获取的node节点名称是字符串"#text" --> </head> <body> <p class="p1" style="background: red;">我是p节点的文本子节点</p> <script> var p=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p")[0];//获取p var text=p.firstChild;//获取p下面的第一个子节点 var attribute=p.getAttribute("class");//获取p的class属性 console.log(p

Java中HashMap底层实现原理(JDK1.8)源码分析

*爱你&永不变心* 提交于 2019-12-28 17:46:16
Java中HashMap底层实现原理(JDK1.8)源码分析 ​ 在JDK1.6,JDK1.7中,HashMap采用位桶+链表实现,即使用链表处理冲突,同一hash值的链表都存储在一个链表里。但是当位于一个桶中的元素较多,即hash值相等的元素较多时,通过key值依次查找的效率较低。而JDK1.8中,HashMap采用位桶+链表+红黑树实现,当链表长度超过阈值(8)时,将链表转换为红黑树**,这样大大减少了查找时间。 简单说下HashMap的实现原理: 首先有一个每个元素都是链表(可能表述不准确)的数组,当添加一个元素(key-value)时,就首先计算元素key的hash值,以此确定插入数组中的位置,但是可能存在同一个hash值的元素已经被放在数组同一位置了,这时就添加到同一hash值的元素的后面,它们在数组的同一位置,但是形成了链表,同一个链表上的Hash值是相同的,所以说数组存放的是链表。而当链表长度太长时,链表就转换为红黑树,这样大大提高了查找的效率。 当链表数组的容量超过初始容量的0.75时,再散列表将链表数组扩大2倍,把原链表数组搬移到新的数组中,即HashMap的原理图是: 一.JDK1.8中涉及到的数据结构 1.位桶数组 transient Node < k , v > [ ] table ; //存储(位桶)的数组</k,v> 2,数组元素Node<K,V

Node.js npm基础安装配置&创建第一个VUE项目

青春壹個敷衍的年華 提交于 2019-12-28 16:13:50
使用之前,我们先来明白这几个东西是用来干什么的。 node.js: 一种javascript的运行环境,能够使得javascript脱离浏览器运行。 Node.js的出现,使得前后端使用同一种语言,统一模型的梦想得以实现。 npm: Nodejs下的包管理器。 webpack: 它主要的用途是通过CommonJS的语法把所有浏览器端需要发布的静态资源做相应的准备,比如资源的合并和打包。 vue-cli: 用户生成Vue工程模板。(帮你快速开始一个vue的项目,也就是给你一套vue的结构,包含基础的依赖库,只需要 npm install就可以安装) 第一步,安装nodejs nodejs中文网:http://nodejs.cn/ 下载后安装,路径推荐更改在盘根目录。 ( 这里因为我的另一个磁盘分区装了其他OS,只剩C盘了,如果你有其他盘推荐放到其他盘里 ) 默认会自动添加到path环境变量 最后完成安装。 安装完成 查看变量和版本 使用Cmd命令(Windows键+R) 查看环境变量 : echo %PATH% 查看Node版本: node -v 查看npm版本: npm -v 第二步,更改默认模块和缓存目录 刚安装后,nmp本地仓库文件夹生成在用户目录,并不是说NodeJS和NPM安装好了到这里就能直接使用了,这也是新手经常犯的一个错误之一。因为默认情况下

图文安装NodeJs,Npm,cnmp

天大地大妈咪最大 提交于 2019-12-28 14:28:33
安装node.js 从 node官网 下载并安装node,安装步骤很简单,只要一路“next”就可以了。 安装完成后,打开命令行工具输入命令 node -v ,如下图,如果出现对应版本号,就说明安装成功了。 我们所需要的npm包管理器,是集成在node中的,所以,直接输入 npm -v 就会如下图所示,显示出npm的版本信息。 到这里node的环境已经安装完了,npm包管理工具也有了,但是由于npm的有些资源被墙,为了更快更稳定,所以我们需要切换到淘宝的npm镜像——cnpm。 安装cnpm 点击进入淘宝的 cnpm 网站,里面有详细的配置方法。 或者直接在命令行输入: $ npm install -g cnpm --registry=https://registry.npm.taobao.org 然后等待,安装完成。 输入cnpm -v,可以查看当前cnpm版本,这个和npm的版本还是不一样的。 使用cnpm的方法就是,需要用到npm的地方直接使用cnpm替换就可以了 来源: CSDN 作者: Ivan wang(2) 链接: https://blog.csdn.net/wanliangsoft/article/details/85763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