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执行计划

MySQL 逻辑架构

眉间皱痕 提交于 2020-02-25 12:07:46
1.MySQL整体逻辑架构 mysql 数据库的逻辑架构如下图: 第一层,即最上一层 ,所包含的服务并不是MySQL所独有的技术。它们都是服务于C/S程序或者是这些程序所需要的 :连接处理,身份验证,安全性等等。 第二层值得关注 。这是MySQL的核心部分。通常叫做 SQL Layer。在 MySQL据库系统处理底层数据之前的所有工作都是在这一层完成的,包括权限判断, sql解析,行计划优化, query cache 的处理以及所有内置的函数(如日期,时间,数学运算,加密)等等。各个存储引擎提供的功能都集中在这一层,如存储过程,触发器,视 图等。 第三层包括了存储引擎 。通常叫做StorEngine Layer ,也就是底层数据存取操作实现部分,由多种存储引擎共同组成。它们负责存储和获取所有存储在MySQL中的数据。就像Linux众多的文件系统 一样。每个存储引擎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陷。服务器是通过存储引擎API来与它们交互的。这个接口隐藏 了各个存储引擎不同的地方。对于查询层尽可能的透明。这个API包含了很多底层的操作。如开始一个事 物,或者取出有特定主键的行。存储引擎不能解析SQL,互相之间也不能通信。仅仅是简单的响应服务器 的请求。 连接管理和安全 在服务器内部,每个client连接都有自己的线程。这个连接的查询都在一个单独的线程中执行。这些线程轮流运行在某一个CPU内核

MySQL实战 | 01-当执行一条 select 语句时,MySQL 到底做了啥?

生来就可爱ヽ(ⅴ<●) 提交于 2020-02-25 11:42:07
原文链接: 当执行一条 select 语句时,MySQL 到底做了啥? 也许,你也跟我一样,在遇到数据库问题时,总时茫然失措,想重启解决问题,又怕导致数据丢失,更怕重启失败,影响业务。 就算重启成功了,对于问题的原因仍不知所以。 本文开始,记录学习《MySQL实战45讲》专栏的过程。 也许有人会问,你记录有什么意义?直接看专栏不就行了吗?你这不是啃别人的剩骨头吗? 是的,这个系列,我只是基于专栏学习,但是我会尽量从我的角度搞懂每一个知识点,遇到不懂得也会将知识点进行拆分。 我知道关注公众号的小伙伴也有很多购买了这个专栏的,我希望大家都能够利用好这个机会,把 MySQL 吃透! 看大家的反馈情况吧,若有需要,可以建个小群,大家互相讨论学习! 下面开始正文。 大家或多或少都用过 MySQL,起码 select 还是会用的吧,但是 select 执行后,MySQL 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你知道吗? 比如,我们有个简单的表 T,它有个 ID 字段,那么我们可以执行下面的语句: mysql> select * from T where ID=10; 语句执行很简单,但是具体到 MySQL 内部,其实是一个完整的执行流程。 MySQL 的基本架构 从下图就可以清楚地看出 MySQL 的命令执行流程: 从该图可以看出,MySQL 主要分为 server 层和存储引擎层。 server

MySQL重要知识点(总结)

拥有回忆 提交于 2020-02-24 20:29:00
最近一段时间都学习mysql,将重要的知识点总结如下: 一、字段、表、索引设计规范相关 二、事务相关 三、锁相关 四、存储引擎相关 五、大表优化相关 六、索引优化相关 七、语句优化相关 一、字段、表、索引设计规范 1、字段设计规范 ① 字段类型优先选择符合存储需要的最小类型 字段类型优先级:整型>date;time >enum>char;varchar>blob 原因:整型,time运算快,节省内存;enum列内部是用整型存储的,char,varchar要考虑字符集的转换和排序的校对集,速度慢;blob无法使用临时表。 ② 够用就行(如smallint,varchar(N)) 原因:大的字段浪费内存,影响速度,如varchar(10),varchar(300),虽然存储的内容一样,但是,在表联查时,varchar(300)要花更多内存 ③ 尽量避免使用允许为null() 原因:null不利于索引,要用特殊的字节标注,在磁盘上占的空间其实更大 例子:建两个相同字段的表,一个允许为null,一个不允许。可以发现为null的索引更大些。 ④ 避免使用ENUM类型 修改ENUM值需要使用ALTER语句 ENUM类型的ORDER BY操作效率低,需要额外操作 禁止使用数值作为ENUM的枚举值 ⑤ 使用TIMESTAMP(4个字节)或DATETIME类型(8个字节)存储时间 TIMESTAMP

【0.4】mysql版本特性(5.6-8.0)【转】

让人想犯罪 __ 提交于 2020-02-24 05:54:25
转自: http://blog.itpub.net/15498/viewspace-2650661/ MySQL 5.6 1).支持GTID复制 2).支持无损复制 3).支持延迟复制 4).支持基于库级别的并行复制 5).mysqlbinlog命令支持远程备份binlog 6).对TIME, DATETIME和TIMESTAMP进行了重构,可支持小数秒。DATETIME的空间需求也从之前的8个字节减少到 5个字节 7).支持Online DDL。ALTER操作不再阻塞DML。 8).支持可传输表空间(transportable tablespaces) 9).支持统计信息的持久化。避免主从之间或数据库重启后,同一个SQL的执行计划有差异 10).支持支持全文索引 11).支持InnoDB Memcached plugin 12).EXPLAIN可用来查看DELETE,INSERT,REPLACE,UPDATE等DML操作的执行计划,在此之前,只支持SELECT操作 13).分区表的增强,包括最大可用分区数增加至8192,支持分区和非分区表之间的数据交换,操作时显式指定分区 14).Redo Log总大小的限制从之前的4G扩展至512G 15).Undo Log可保存在独立表空间中,因其是随机IO,更适合放到SSD中。但仍然不支持空间的自动回收 16)

MySQL 5.6, 5.7, 8.0的新特性

时间秒杀一切 提交于 2020-02-24 05:52:28
MySQL 5.6, 5.7, 8.0的新特性 对于MySQL的历史,相信很多人早已耳熟能详,这里就不要赘述。下面仅从产品特性的角度梳理其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 1995年,MySQL 1.0发布,仅供内部使用。 1996年,MySQL 3.11.1发布,直接跳过了MySQL 2.x版本。 1999年,MySQL AB公司成立。同年,发布MySQL 3.23,该版本集成了Berkeley DB存储引擎。该引擎由Sleepycat公司开发,支持事务。在集成该引擎的过程中,对源码进行了改造,为后续可插拔式存储引擎架构奠定了基础。 2000年,ISAM升级为MyISAM存储引擎。同年,MySQL基于GPL协议开放源码。 2002年,MySQL 4.0发布,集成了后来大名鼎鼎的InnoDB存储引擎。该引擎由Innobase公司开发,支持事务,支持行级锁,适用于OLTP等高并发场景。 2005年,MySQL 5.0发布,开始支持游标,存储过程,触发器,视图,XA事务等特性。同年,Oracle收购Innobase公司。 2008年,Sun以10亿美金收购MySQL AB。同年,发布MySQL 5.1,其开始支持定时器(Event scheduler),分区,基于行的复制等特性。 2009年,Oracle以74亿美金收购Sun公司。 2010年, MySQL 5.5 发布

Mysql死锁原理分析

纵然是瞬间 提交于 2020-02-23 19:29:24
文章来自何凳成博客 1 背景 MySQL/InnoDB 的加锁分析,一直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话题。我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有同事 咨询这方面的问题。同时,微博上也经常会收到MySQL 锁相关的私信,让我帮助解决一些 死锁的问题。本文,准备就MySQL/InnoDB 的加锁问题,展开较为深入的分析与讨论,主要 是介绍一种思路,运用此思路,拿到任何一条SQL 语句,就能完整的分析出这条语句会加 什么锁?会有什么样的使用风险?甚至是分析线上的一个死锁场景,了解死锁产生的原因。 注 :MySQL 是一个支持插件式存储引擎的数据库系统。本文下面的所有介绍,都是基于InnoDB 存储引擎,其他引擎的表现,会有较大的区别。 1.1 MVCC:Snapshot Read vs Current Read MySQL InnoDB 存储引擎,实现的是基于多版本的并发控制协议——MVCC (Multi-Version Concurrency Control) (注:与MVCC相对的,是基于锁的并发控制,Lock-Based ConcurrencyControl)。MVCC 最大的好处,相信也是耳熟能详:读不加锁,读写不冲突。在读多些少的OLTP 应用中,读写不冲突是非常重要的,极大的增加了系统的并发性能,这也是为什么现阶段,几乎所有的 RDBMS,都支持了 MVCC。 在 MVCC 并发控制中

MySQL 索引优化

随声附和 提交于 2020-02-21 10:03:35
1,创建索引 对 于查询占主要的应用来说,索引显得尤为重要。很多时候性能问题很简单的就是因为我们忘了添加索引而造成的,或者说没有添加更为有效的索引导致。如果不加索 引的话,那么查找任何哪怕只是一条特定的数据都会进行一次全表扫描,如果一张表的数据量很大而符合条件的结果又很少,那么不加索引会引起致命的性能下降。 但是也不是什么情况都非得建索引不可,比如性别可能就只有两个值,建索引不仅没什么优势,还会影响到更新速度,这被称为过度索引。 2,复合索引 比如有一条语句是这样的: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area=’beijing’ and age=22; 如 果我们是在area和age上分别创建单个索引的话,由于mysql查询每次只能使用一个索引,所以虽然这样已经相对不做索引时全表扫描提高了很多效率, 但是如果在area、age两列上创建复合索引的话将带来更高的效率。如果我们创建了(area, age, salary)的复合索引,那么其实相当于创建了(area,age,salary)、(area,age)、(area)三个索引,这被称为最佳左前缀 特性。因此我们在创建复合索引时应该将最常用作限制条件的列放在最左边,依次递减。 3,索引不会包含有NULL值的列 只要列中包含有NULL值都将不会被包含在索引中,复合索引中只要有一列含有NULL值

SQL注入详解

北战南征 提交于 2020-02-17 04:11:45
一:什么是sql注入   SQL注入是比较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之一,它不是利用操作系统的BUG来实现攻击,而是针对程序员编写时的疏忽,通过SQL语句,实现无账号登录,甚至篡改数据库。 二: SQL注入攻击的总体思路     1:寻找到SQL注入的位置   2:判断服务器类型和后台数据库类型   3:针对不同的服务器和数据库特点进行SQL注入攻击 三: SQL注入攻击实例 String sql = "select * from user_table where username= ' "+userName+" ' and password=' "+password+" '"; --当输入了上面的用户名和密码,上面的SQL语句变成: SELECT * FROM user_table WHERE username= '’or 1 = 1 -- and password='’ """ --分析SQL语句: --条件后面username=”or 1=1 用户名等于 ” 或1=1 那么这个条件一定会成功; --然后后面加两个-,这意味着注释,它将后面的语句注释,让他们不起作用,这样语句永远都--能正确执行,用户轻易骗过系统,获取合法身份。 --这还是比较温柔的,如果是执行 SELECT * FROM user_table WHERE username='' ;DROP DATABASE (DB

MySQL数据库的SQL语句优化方法

梦想的初衷 提交于 2020-02-13 23:52:10
1、使用 show status 了解各种 SQL 的执行频率 mysql> show status like 'Com%'; 该命令可以查询 sql 命令的执行次数。 2、定位执行效率较低的 SQL 语句 定位执行效率较低的 SQL 一般有两种方法: 通过慢查询日志定位效率低的 SQL,用 --log-show-queries[=file_name] 该选项启动; 慢查询日志在查询结束后才会记录,所以在应用执行效率出现问题的时候慢查询日志不能定位问题,这时可以使用 show processlist 命令查看当前 MySQL 在执行的线程,包括线程的状态、是否锁表等,可以实时地查看 SQL 的执行情况,同时对一些锁表操作进行优化; 3、通过 explain 分析低效 SQL 的执行计划 all < index < range < ref < eq_ref < const, system < null 以上常见的访问类型 从左至右,性能又差到好 。 ALL:全表扫描, MySQL 遍历全表来匹配行; index:索引扫描,MySQL 遍历整个索引来查询匹配的行; range:索引范围扫描,常见于 <、<=、>、>=、between 等操作符; ref:使用非唯一索引扫描或唯一索引的前缀扫描,返回匹配某个单独值的记录行; eq_ref:类似 ref,区别就在使用的索引是唯一索引

MySQL explain命令详解

为君一笑 提交于 2020-02-13 21:02:30
使用explain + sql语句可以得到该条sql语句的执行计划,具体信息如下 下面将依次介绍每个字段的含义 id id表示在多表查询时,表的执行顺序,它是一组数字序列号,表示查询中执行select子句或操作表的顺序,其取值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id相同,表示表的执行顺序由上至下 上例中,表示该sql语句执行时对三张表的查询顺序是先查询t1,再查询t3,最后查询t3 2.id不同,如果是子查询,id的序号会递增,id值越大优先级越高,越先被执行 上例中,表示该sql语句执行时对三张表的查询顺序是先查询t3,再查询t2,最后查询t1 3.id有相同值也有不同值,id值越大越先被执行,id值相同自上而下顺序执行 上例中,t3表最先被查询,第二个被查询的并不是一张真实的表,而是一张衍生表derived2,它是表t3的查询结果,也就是将上一步中t3的查询结果作为一张表来进行查询,该衍生表的命名方式是derived+2(2 表示由 id =2 的查询衍生出来的表)。最后被查询的表是t2。 select_type select_type表示查询的类型,主要是用于区别普通查询、联合查询、子查询等的复杂查询,其值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SIMPLE:简单的 select 查询,查询中不包含子查询或者UNION,实例如下 2.PRIMARY:查询中若包含任何复杂的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