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垃圾回收算法
前言 java相较于c、c++语言的优势之一是自带垃圾回收器,程序开发人员不用手动管理内存,内存的分配和释放完全由gc(Garbage Collector)来做,极大地提高了软件开发效率及程序健壮性(手动管理内存容易造成内存泄漏)。凡事皆有两面性,java gc在给我们带来内存管理便捷性的同时,也面临STW(Stop The World)影响程序吞吐的缺陷。作为java开发人员,只有深入理解jvm垃圾回收的机制,才能在程序性能出现瓶颈时,更好的对程序进行优化。 欢迎学Java和大数据的朋友们加入java架构交流: 855835163 群内提供免费的架构资料还有:Java工程化、高性能及分布式、高性能、深入浅出。高架构。性能调优、Spring,MyBatis,Netty源码分析和大数据等多个知识点高级进阶干货的免费直播讲解 可以进来一起学习交流哦 垃圾确定 在垃圾回收之前,jvm需要确定哪些对象已死,即需要当做垃圾被回收。垃圾确认的方法传统的有引用计数法:用一个引用计数器来标记对象当前的引用次数,当引用计数为0时,对象可回收。这种方法有个弊端是无法解决循环引用的问题,如两个对象相互引用则它们永远不会释放。另外一种方法是可达性分析算法,目前主流的语言(java、c#、golang等)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来判定一个对象是否存活。可达性分析算法的思路是:将一系列根对象作为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