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算法

模糊聚类-模拟花朵聚类

不打扰是莪最后的温柔 提交于 2019-12-02 12:26:09
                  模糊聚类 模糊聚类与K-means算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各有优劣势,K-means算法的介绍连接:https://www.cnblogs.com/bokeyuancj/p/11460883.html 基本概念: 聚类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的一种,也是无监督模式识别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模式分类 图像处理和模糊规则处理等众多领域中获得最广泛的应用。它把一个没有类别标记的样本按照某种准则划分为若干子集,使相似的样本尽可能归于一类,而把不相似的样本划分到不同的类中。硬聚类把每个待识别的对象严格的划分某类中,具有非此即彼的性质,而模糊聚类建立了样本对类别的不确定描述,更能客观的反应客观世界,从而成为聚类分析的主流。模糊聚类算法是一种基于函数最优方法的聚类算法,使用微积分计算技术求最优代价函数,在基于概率算法的聚类方法中将使用概率密度函数,为此要假定合适的模型,模糊聚类算法的向量可以同时属于多个聚类,从而摆脱上述问题。 模糊聚类分析算法大致可分为三类 (1)分类数不定,根据不同要求对事物进行动态聚类,此类方法是基于模糊等价矩阵聚类的,称为模糊等价矩阵动态聚类分析法。 (2)分类数给定,寻找出对事物的最佳分析方案,此类方法是基于目标函数聚类的,称为模糊C均值聚类。 (3)在摄动有意义的情况下,根据模糊相似矩阵聚类,此类方法称为基于摄动的模糊聚类分析法

人生算法第一天心得总结(A)九段进阶(7-9)

若如初见. 提交于 2019-11-30 11:57:26
七段 :复利 对于个人来说 需要满足的代价是 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持续学习 ,坚持锻炼 做到延迟满足 复利 = 本金*利率 耐心 ,智慧 和时间 都是复利的 朋友 这个操作最大的 难点在于 停止 对抗手段是: "不可或缺", “唯一的” "垄断" 自己的问题: 为了眼前的利益,放弃长期的利益 不可靠的未来: 未来谁也说不好, 八段 愿景 :设计人生的导航系统 组成 核心理念: 你努力要变成什么样的人 未来蓝图: 你努力要做成什么样的事 特点: 不解决具体的问题 ,很鸡汤 ,很抽象 ,很远 但你时不时就要看看它, 确定你还在这个方向努力 ,没有跑偏. 这种模糊的精确,好过精确的模糊. 这种模糊 ,就是对抗 一些风险 而设立的, 比如 当你陷入细节,失去大方向的时候. 愿景效能: 九段涌现:自己身上发挥群体智慧 理念: 奇思妙想 来源于 群体 ,一个平台 ,一个组织 涌现的结果 是有很多要素组成的, 这些要素 并非奇珍异草 而是 我们平时所见所闻. 但 你通过创造力 ,将他们协调 串在一起 你会发现 : 妙啊! 比如在 哔哩哔哩 上 看的鬼畜视频 不得不说 精彩! 同样几个要素 ,换个 组织方式(换个歌,换个视频) 我又能哈哈大笑起来. 神了 核心: 他们怎么做到的 “时间 " + “积累” +” 组织能力"+ “技巧” 来源: https://blog.csdn.net/qq

图像识别技术初探(2014/2/17)

断了今生、忘了曾经 提交于 2019-11-27 23:04:35
目录 1 前言. 1 1.1 植物的发展史. 1 1.1.1 植物界的类群及多样性. 1 1.1.2 植物的分类等级. 2 1.2植物的识别方法. 3 1.2.1 花与种子的特性. 3 1.2.2 叶子的特征. 3 1.3 什么是数字图像处理. 5 1.3.1 数字图像处理概念及其意义. 5 1.3.2 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基本图像类型. 6 1.3.3 图像格式分析. 7 1.4 什么是模式识别. 8 1.4.1 模式识别的概念. 8 1.4.2 模式识别研究方向. 9 1.4.3 模式识别在实际中的应用. 10 2 预处理与算法研究. 10 2.1 图像的预处理. 10 2.2 数字图像处理方法. 11 2.2.1 二值处理. 11 2.2.2 模糊模式识别算法. 12 2.2.3 边缘检测与轮廓提取. 12 3.2.4 信息存储. 14 3 算法实现. 14 3.1 分析实际工作过程. 14 3.2 算法实现过程. 15 3.2.1 掏空内部点算法的基本思想. 15 3.2.2 边界跟踪算法的基本思想. 15 3.2.3 部分实现代码. 18 4 小结分析. 25 5 参考文献. 26 6 致谢. 27 1 前言 1.1 植物的发展史 1.1.1 植物界的类群及多样性 植物界的发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随着地球历史的发展,由原始生物不断演化,其间大约经历了30亿年

Video Restoration with Enhanced Deformable Convolutional Networks论文翻译(具有增强的可变形卷积网络的视频恢复)

亡梦爱人 提交于 2019-11-27 07:39:36
摘要 视频恢复任务,包括超分辨率,去模糊等,正在计算机视觉社区中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在NTIRE19挑战赛中发布了名为REDS的具有挑战性的基准。这个新的基准测试从两个方面挑战现有方法:(1)如何在给定大运动的情况下对齐多个帧,(2)如何有效地融合具有不同运动和模糊的不同帧。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视频恢复框架,其具有增强的可变形卷积,称为EDVR,以应对这些挑战。首先,为了处理大运动,我们设计了金字塔,级联和可变形(PCD)对准模块,其中使用可变形卷积以粗到细的方式在特征级别完成帧对齐。 其次,我们提出了时间和空间注意(TSA)融合模块,其中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应用注意力,以便强调后续恢复的重要特征。 得益于这些模块,我们的EDVR赢得了冠军,并且在NTIRE19视频恢复和增强挑战的所有四个轨道中都大幅超越了第二名。 EDVR还展示了最先进的视频超分辨率和去模糊方法的卓越性能。代码可在https://github.com/xinntao/EDVR找到。 1.介绍 在本文中,我们描述了我们在NTIRE 2019视频恢复和增强挑战中的成功解决方案。 该挑战为上述任务发布了一个有价值的基准,称为REalistic和Diverse Scenes数据集(REDS)。相比下,对于现有数据集,REDS中的视频包含更大且更复杂的内容动作,使其更具现实性和挑战性

简单探讨可牛影像软件中具有肤质保留功能的磨皮算法及其实现细节。

丶灬走出姿态 提交于 2019-11-27 05:34:57
在几年前写的一篇关于BEEP的文章时,我曾经说过Beep的去噪作用可以用于磨皮,并且给出了结论BEEP比可牛和美图等的效果要更为好,现在看来,那个结论确实是太为夸张和固定了。不同的人的审美观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段审美观也会有所差异,现在看来,我到时觉得可牛影像的带有肤质保留效果的磨皮更加自然,也更加符合实际的情况。 在前段日子里,又随意的百度了下PS的磨皮教程,看到了很多的曾经看过的例子,也看到了一些当时不以为然的文章。其中就包括 http://www.missyuan.com/thread-468975-1-1.html 这里讲的流程,因为看到其第二步为: 2、用插件磨皮 这一步很重要,直接影响最终效果,磨光一些,不要担心纹理。 平湖老师可能用的NeatImage,我这里使用的是Portraiture, 把红框内的滑块都拉到最大。 当时自己没有NeatImage,也未安装Portraiture,所以对这个教程就不以为然了。 当我再次浏览此教程时,终于耐下心自己试验了下, 虽然我还是没有安装NeatImage和Portraiture,但是可以直接用PS自带的表面模糊来替代,虽然效果会有所不同,但是却不影响算法的核心效果。事实再次证明一个真理:别人讲一千遍好,不如自己都一次感受深。 那么这个教程的一个最关键的效果就是磨皮的同时保留了肤质,很类似于可牛影像的效果,而多次的实践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