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模式

WPF命令

南笙酒味 提交于 2020-03-23 09:16:05
WPF的命令是经常使用的,在MVVM中,RelayCommand更是用得非常多,但是命令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有了事件为什么还要命令,命令与事件的区别是什么呢?MVVM里面是如何包装命令的呢?命令为什么能够触发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深入讲解下命令: 首先看看命令系统的几个基本元素: 1) 命令(Command):实现了ICommand接口的类,用得最多的是RoutedCommand.   ICommand的成员:   event EventHandler CanExecuteChanged;   bool CanExecute(object parameter);确定此命令能否执行的方法   void Execute(object parameter);执行命令调用的方法 2) 命令源(Command Source):即命令的发送者,是实现了ICommandSource接口的类,很多界面元素都实现了这个接口,其中包括Button, MenuItem, ListBoxItem等。   ICommandSource成员:    ICommand Command{get;} 获取将在调用命令源时执行的命令     object CommandParameter{get; } 命令参数。 IInputElement CommandTarget{get;} 将在其上执行命令的对象。 3)命令目标

Linux软件安装install命令

為{幸葍}努か 提交于 2020-03-23 08:23:53
install 1.作用 install命令的作用是安装或升级软件或备份数据,它的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 2.格式 (1)install [选项]... 来源 目的地 (2)install [选项]... 来源... 目录 (3)install -d [选项]... 目录... 在前两种格式中,会将<来源>复制至<目的地>或将多个<来源>文件复制至已存在的<目录>,同时设定权限模式及所有者/所属组。在第三种格式中,会创建所有指定的目录及它们的主目录。长选项必须用的参数在使用短选项时也是必须的。 3.主要参数 --backup[=CONTROL]:为每个已存在的目的地文件进行备份。 -b:类似 --backup,但不接受任何参数。 -c:(此选项不作处理)。 -d,--directory:所有参数都作为目录处理,而且会创建指定目录的所有主目录。 -D:创建<目的地>前的所有主目录,然后将<来源>复制至 <目的地>;在第一种使用格式中有用。 -g,--group=组:自行设定所属组,而不是进程目前的所属组。 -m,--mode=模式:自行设定权限模式 (像chmod),而不是rwxr-xr-x。 -o,--owner=所有者:自行设定所有者 (只适用于超级用户)。 -p,--preserve-timestamps:以<来源>文件的访问/修改时间作为相应的目的地文件的时间属性。 -s,-

LINUX常用命令(基础)

牧云@^-^@ 提交于 2020-03-23 02:44:07
1. man 对你熟悉或不熟悉的命令提供帮助解释 eg:man ls 就可以查看ls相关的用法 注:按q键或者ctrl+c退出,在linux下可以使用ctrl+c终止当前程序运行。 2. ls 查看目录或者文件的属性 ,列举出任一目录下面的文件 eg: ls /usr/man ls -l 1) d表示目录(directory),如果是一个"-"表示是文件,如果是l则表示是一个连接文件(link) 2) 表示文件或者目录许可权限.分别用可读(r),可写(w),可运行(x)。 3. cp 拷贝文件 eg: cp filename1 filename2 //把filename1拷贝成filename2 cp 1.c netseek/2.c //将1.c拷到netseek目录下命名为2.c 4. rm 删除文件和目录 eg: rm 1.c //将1.c这个文件删除 5. mv 移走目录或者改文件名 eg: mv filename1 filename2 //将filename1 改名为filename2 mv qib.tgz ../qib.tgz //移到上一级目录 6. cd 改变当前目录 pwd 查看当前所在目录完整路径 eg: pwd //查看当前所在目录路径 cd netseek //进入netseek这个目录 cd //退出当前目录 7. cat,more命令

Linux命令:iostat命令

[亡魂溺海] 提交于 2020-03-22 17:55:25
  Linux系统中的 iostat是I/O statistics(输入/输出统计)的缩写,iostat工具将对系统的磁盘操作活动进行监视。它的特点是汇报磁盘活动统计情况,同时也会汇报出CPU使用情况。同vmstat一样,iostat也有一个弱点,就是它不能对某个进程进行深入分析,仅对系统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iostat属于sysstat软件包。可以用yum install sysstat 直接安装。 1.命令格式:   iostat[参数][时间][次数] 2.命令功能: 通过iostat方便查看CPU、网卡、tty设备、磁盘、CD-ROM 等等设备的活动情况, 负载信息。 3.命令参数:   -C 显示CPU使用情况   -d 显示磁盘使用情况   -k 以 KB 为单位显示   -m 以 M 为单位显示   -N 显示磁盘阵列(LVM) 信息   -n 显示NFS 使用情况   -p[磁盘] 显示磁盘和分区的情况   -t 显示终端和CPU的信息   -x 显示详细信息   -V 显示版本信息 4.使用实例: 实例1:显示所有设备负载情况 命令:   iostat 输出: [root@CT1186 ~]# iostat Linux 2.6.18-128.el5 (CT1186) 2012年12月28日 avg-cpu: %user %nice %system %iowait

马哥博客作业第一周

会有一股神秘感。 提交于 2020-03-22 16:01:29
------------恢复内容开始------------ 一 、 Linux系统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冯诺依曼体系的 要点: 1. 数字计算机的数制采用二进制,bit 位, byte 字节 1 byte =8 bit 2. 计算机应该按照程序顺序执行 3. 计算机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内存宽带计算公式 内存带宽=内存总线频率×数据总线位数/8 Linux的哲学思想: 1.一切都是一个文件(包括硬件) 2.小型单一用途的程序 3.链接程序,共同完成复杂的任务 4.避免令人困惑的复杂界面 5.配置数据储存在文本中。 二 、Linux基础入门 用户 root用户:一个特殊的管理用户,也被称为超级用户, root已接近完整的系统控制,对系统的损害几乎无限的能力,除非必要,不要登录。 普通用户:权限有限,造成的伤害有限。 终端类型 控制台终端: /dev/console 串行终端: /dev/ttyS# 虚拟终端: tty:teletypewriters, /dev/tty#,tty 可有n个,Ctrl+Alt+F# 图形终端: startx, xwindows CentOS 6: Ctrl + Alt + F7 CentOS 7: 在哪个终端启动,即位于哪个虚拟终端 伪终端: pty:pseudo-tty , /dev

运维必须掌握的Linux面试题-来自马哥企业教练团队

我们两清 提交于 2020-03-22 15:54:14
1、解释下什么是GPL,GNU,自由软件? GPL:(通用公共许可证):一种授权,任何人有权取得、修改、重新发布自由软件的权力。 GNU:(革奴计划):目标是创建一套完全自由、开放的的操作系统。 自由软件:是一种可以不受限制地自由使用、复制、研究、修改和分发的软件。主要许可证有GPL和BSD许可证两种。 2、linux系统里,buffer和cache如何区分? buffer和cache都是内存中的一块区域, 当CPU需要写数据到磁盘时,由于磁盘速度比较慢,所以CPU先把数据存进buffer, 然后CPU去执行其他任务,buffer中的数据会定期写入磁盘; 当CPU需要从磁盘读入数据时,由于磁盘速度比较慢, 可以把即将用到的数据提前存入cache,CPU直接从Cache中拿数据要快的多。 3、描述Linux运行级别0-6的各自含义 0:关机模式 1:单用户模式<==破解root密码 2:无网络支持的多用户模式 3:有网络支持的多用户模式(文本模式,工作中最常用的模式) 4:保留,未使用 5:有网络支持的X-windows支持多用户模式(桌面) 6: 重新引导系统,即重启 4、描述Linux系统从开机到登陆界面的启动过程 ⑴开机BIOS自检,加载硬盘。 ⑵读取MBR,MBR引导。 ⑶grub引导菜单(Boot Loader)。 ⑷加载内核kernel。 ⑸启动init进程

vim 粘贴复制操作

别等时光非礼了梦想. 提交于 2020-03-22 15:07:55
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lansh/archive/2010/08/19/1803378.html vi编辑器有3种模式:命令模式、输入模式、末行模式。掌握这三种模式十分重要:   命令模式:vi启动后默认进入的是命令模式,从这个模式使用命令可以切换到另外两种模式,同时无论在任何模式下只要按一下[Esc]键都可以返回命令模式。在命令模式中输入字幕“i”就可以进入vi的输入模式编辑文件。   输入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我们可以编辑、修改、输入等编辑工作,在编辑器最后一行显示一个“--INSERT--”标志着vi进入了输入模式。当我们完成修改输入等操作的时候我们需要保存文件,这时我们需要先返回命令模式,在进入末行模式保存。   末行模式:在命令模式输入“:”即可进入该模式,在末行模式中有好多好用的命令。 4.编辑操作   进入输入模式命令   i插入命令 a附加命令 o打开命令 c修改命令   r取代命令 s替换命令 Esc退出命令   输入模式的操作   Home光标到行首   End 光标到行尾   Page Up和Page Down上下翻页   Delect删除光标位置的字符   删除操作(命令模式使用)   x删除光标处的单个字符   dd删除光标所在行   dw删除当前字符到单词尾包括空格的所有字符   #x例如3x删除光标处向右的三个字符   

Linux上的Systemctl命令

假如想象 提交于 2020-03-22 05:19:47
LinuxSystemctl是一个系统管理守护进程、工具和库的集合,用于取代System V、service和chkconfig命令,初始进程主要负责控制systemd系统和服务管理器。通过Systemctl –help可以看到该命令主要分为:查询或发送控制命令给systemd服务,管理单元服务的命令,服务文件的相关命令,任务、环境、快照相关命令,systemd服务的配置重载,系统开机关机相关的命令。 1. 列出所有可用单元 # systemctl list-unit-files 2. 列出所有运行中单元 # systemctl list-units 3. 列出所有失败单元 # systemctl –failed 4. 检查某个单元(如 crond.service)是否启用 # systemctl is-enabledcrond.service 5. 列出所有服务 # systemctl list-unit-files –type=service 6. Linux中如何启动、重启、停止、重载服务以及检查服务(如 httpd.service)状态 # systemctl start httpd.service # systemctl restart httpd.service # systemctl stop httpd.service # systemctl reload

【137】Photoshop相关功能

夙愿已清 提交于 2020-03-22 05:03:33
1. photoshop中怎样批处理操作 图文教程 来源: http://www.jb51.net/photoshop/57784.html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接触过PS里面的批处理呢,当我们要完成数百张照片缩放大小的时候,当你要完成数十张照片调换颜色的时候,这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到PS里面的批处理了,当然前提是我们要进行统一的动作时才能应用批处理的哦。 但首先要了解的就是怎么设置批处理里面的选项才能让批处理顺利完成。    步骤方法   1、我们先将将要进行批处理的文件保存在同一个文件夹内,然后拷贝(复制)一份(为了避免再次用到源文件。在PS中打开文件夹中的其中一个图片。   2、在对图片进行调整之前,我们要先准备录制接下来的动作。在动作面板中添加一个新的动作。然后点击开始录制按钮。    接下来就可以对图片进行编辑了。   3、对单张的图片进行编辑完成以后,保存并关闭图片,然后单击动作面板上面的停止按钮   4、文件——自动——批处理   5、在目标 的设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为了操作部繁琐,使动作连续进行我们要选“存储并关闭”意思就是说当我们的图片每一张批处理完成以后就会自动的存储并关闭了。 如果看了上面的仍然不是很清楚,可以看下面的photoshop批处理教程文字版 一、首先我们得制作自己需要的动作命令 第一步,先打开Photoshop,选中“窗口→动作”命令,打开动作命令窗口

SNMP协议

∥☆過路亽.° 提交于 2020-03-22 02:51:56
今天被要求在网络中数据的通信用SNMP协议来实现,没办法,只能找点SNMP的资料来学习一下. 以下抄自chinaunix网站. 1.什么是网络管理? 网络管理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网络应用程序、用户帐号(例如文件的使用)和存取权限(许可)的管理。它们都是与软件有关的网络管理问题。这里不作讨论。 网络管理的第二类是由构成网络的硬件所组成。这一类包括工作站、服务器、网卡、路由器、网桥和集线器等等。通常情况下这些设备都离你所在的地方很远。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如果当设备有问题发生时网络管理员可以自动地被通知的话,那么一切事情都好办。但是你的路由器不会象你的用户那样,当有一个应用程序问题发生时就可以打电话通知你,而当路由器拥挤时它并不能够通知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厂商们已经在一些设备中设立了网络管理的功能,这样你就可以远程地询问它们的状态,同样能够让它们在有一种特定类型的事件发生时能够向你发出警告。这些设备通常被称为"智能"设备。 网络管理通常被分为四类: 被管理节点(或设备) 即你想要监视的设备 代理 用来跟踪被管理设备状态的特殊软件或固件 (firmware) 网络管理工作站 与在不同的被管理节点中的代理 通信,并且显示这些代理状态的中心设备。 网络管理协议 被网络管理工作站和大理用来交换 信息的协议。 当设计和构造网络管理的基础结构时,你需要记住下列两条网络管理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