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M

lvm磁盘配额验证用户与组账号那个生效

别等时光非礼了梦想. 提交于 2020-02-26 02:57:44
标题:lvm验证磁盘配额 实验环境:(附拓扑图) 实验需求: 1、与逻辑卷对应的磁盘分区 2、逻辑卷 3、用户 实验步骤: 创建与逻辑卷对应磁盘分区 第一步:创建磁盘分区,分区id改为‘8e’ 结论: 第二步:创建pv,vg,lv 结论: 第三步:创建用户并设置磁盘配额 创建用户 格式化,挂载使用,写入配置文件 限制用户配额 容量限制超出 文件数量超出 结论: 用户加入财务组,财务组配额小于用户 容量限制超出 文件数量超出 总结:无论是哪个,配额较小的生效 作者,日期 来源: 51CTO 作者: mb5d6496d3734ce 链接: https://blog.51cto.com/14519357/2433008

lvm逻辑卷的操作--学习笔记

∥☆過路亽.° 提交于 2020-02-26 02:33:28
本次实验环境是redhat7.0系统 逻辑卷管理器是linux系统用于对硬盘分区进行管理的一种机制,初衷是为了解决硬盘设备在创建分区后不易修改分区大小的缺陷。它提供了一个抽象的卷组,可以把多块硬盘进行卷组合并,用户不必关系物理硬盘设备的底层架构和布局,就可以实现对硬盘分区的动态调整。 常用的命令 作用 物理卷管理 卷组管理 逻辑卷管理 扫描 pvscan vgscan lvscan 建立 pvcreate vgcreate lvcreate 显示 pvdisplay vgdisplay lvdisplay 删除 pvremove vgremove lvremove 扩展 vgextend lvextend 缩小 vgreduce lvreduce 创建pv 将/dev/sdb /dev/sdc创建成pv [root@localhost mnt]# pvcreate /dev/sdb /dev/sdc Physical volume "/dev/sdb" successfully created Physical volume "/dev/sdc" successfully created 查看pv [root@localhost mnt]# pvdisplay --- Physical volume --- PV Name /dev/sdb VG Name vg1 PV Size

ext4误删文件恢复

青春壹個敷衍的年華 提交于 2020-02-26 00:40:59
操作系统: centos 6.8 文件系统: ext4 on lvm 块设备信息: /dev/dm-2: Linux rev 1.0 ext4 filesystem data (needs journal recovery) (extents) (large files) (huge files) 恢复操作如下: 以root进入命令行 yum install extundelete cd [recover-dir] extundelete --restore-all /dev/dm-2 该ext4卷中被删除的文件会被恢复到 当前目录下的RECOVERED_FILES目录中 * 恢复具体的目录或文件名提示操作不被允许 extundelete /dev/dm-2 --restore-file xxx.json extundelete: Operation not permitted while restoring file. extundelete: Operation not permitted when trying to examine filesystem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redhands/blog/3161172

lvm分区使用xfs缩减空间的注意事项

99封情书 提交于 2020-02-25 23:59:09
ext4文件系统,扩容和缩减容量都比较慢,我喜欢用xfs文件系统。 但是今天我才知道xfs的lvm不能直接在线缩减空间,所以一定注意,xfs文件系统的lvm分区,尽量往小了分,一旦上线就只扩不减! 如果你强行用以前ext4文件系统的lvm扩容方法去缩减空间,会导致出现superblock错误无法挂载非常坑的。 万不得已需要缩减xfs文件系统的lvm分区空间时候,一定要注意顺序。 第零步,yum install -y xfsdump 第一步目标数据备份。以/home为例。 xfsdump -f "dump文件存放的绝对路径加文件名" "需要缩减容量的目录" 比如 xfsdump -f /opt/home.dump /home 第二步,卸载你挂载的目录 umount /home 第三步 lvresize -L 7G /dev/mapper/centos-home 把你原来的逻辑卷变成7G是扩大还是缩小它自己会判断 第四步格式化以更新到最新大小 mkfs.xfs -f /dev/mapper/centos-home 第五步挂载出来空分区 mount /dev/mapper/centos-home 最后是把dump的数据恢复 xfsrestore -f /opt/home.dump /home 来源: 51CTO 作者: 朱科强 链接: https://blog.51cto.com

Linux文件系统与LVM精讲

懵懂的女人 提交于 2020-02-25 23:29:20
一、管理文件系统 1、创建EXT4文件系统 mkfs(Make Filesystem)命令用于创建文件系统(格式化)。mkfs命令的基本语法格式如下: 1)mkfs应用举例 将/dev/sdb1分区格式化为EXT4文件系统。 <!--自行规划分区--> [root@centos01 ~]# fdisk /dev/sdb 欢迎使用 fdisk (util-linux 2.23.2)。 更改将停留在内存中,直到您决定将更改写入磁盘。 使用写入命令前请三思。 命令(输入 m 获取帮助):n Partition type: p primary (0 primary, 0 extended, 4 free) e extended Select (default p): p 分区号 (1-4,默认 1): 起始 扇区 (2048-83886079,默认为 2048): 将使用默认值 2048 Last 扇区, +扇区 or +size{K,M,G} (2048-83886079,默认为 83886079):+5G 分区 1 已设置为 Linux 类型,大小设为 5 GiB 命令(输入 m 获取帮助):p 磁盘 /dev/sdb:42.9 GB, 42949672960 字节,83886080 个扇区 Units = 扇区 of 1 * 512 = 512 bytes 扇区大小(逻辑/物理)

Lvm 创建/扩展/缩减/删除/快照

∥☆過路亽.° 提交于 2020-02-25 20:44:31
创建 xfs 创建LVM fdisk -l或 lsblk pvcreate /dev/vdb /dev/vdc vgcreate vg_data /dev/vdb /dev/vdc lvcreate -n lv_data -L 15G vg_data mkfs.xfs /dev/vg_data/lv_data mkdir /data echo "UUID=47f9e633-b0ea-425f-b936-c5b8a9447b96 /data xfs defaults 0 0">>/etc/fstab mount –a lvcreate -l 100%VG -n lv vg //将卷组全部分配到逻辑卷中 pvs/vgs/lvs ext4 #格式化命令 mkfs.ext4 /dev/vg_data/lv_data 扩展 umount /data lvextend -L +5G /dev/vg_data/lv_data 或 lvextend -L 20G /dev/vg_data/lv_data mount /dev/vg_data/lv_data /data 或 mount -a xfs_growfs /dev/vg_data/lv_data #重新识别挂载 添加块盘 umount /data pvcreate /dev/vdc vgextend vg_data /dev/vdc

linux入门系列13--磁盘管理之RAID、LVM技术

假装没事ソ 提交于 2020-02-24 16:10:12
前一篇文章学习了磁盘分区、格式化、挂载等相关知识,本文将讲解RAID和LVM技术。 磁盘管理操作主要是运维人员用的较多,如果只是单纯的开发人员,可以先略过本文。但是在很多小公司里往往都是一人多用,运维、开发通常都是同一个人,因此对个人的技能要求更高。即便不是如此,多了解下相关概念也是有利而无害的。 本文将先讲解RAID技术方案相关理论知识并通过案例演示RAID操作,然后演示LVM技术以解决存储资源动态调整问题。 一、独立冗余磁盘阵列(RAID) 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技术把多个硬盘设备组合成一个容量更大、安全性更好的磁盘阵列,并把数据切割成多个区段后分别存放在各个不同的物理硬盘设备上,利用分散读写技术提升磁盘阵列整体的性能,同时把多个重要数据的副本同步到不同的物理硬盘设备上,从而起到了非常好的数据冗余备份效果。 简单说就是通过RAID技术可以提升磁盘读写性能,同时可以冗余备份数据保证数据可靠性。但是性能和可靠性不可能同时满足的非常好,因此在二者之间作出权衡就产生了不同的RAID方案。 1.1 RAID方案及特点 据说目前RAID磁盘阵列的方案至少有十几种,然而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在读写性能和可靠性之间权衡,因此只介绍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方案。 方案 特点 RAID0 磁盘读写性能高,但数据可靠性低 RAID1 磁盘设备利用率低

[Linux]LVM扩展卷

只谈情不闲聊 提交于 2020-02-24 09:43:51
LVM LVM是逻辑盘卷管理(Logical Volume Manager)的简称,它是Linux环境下对磁盘分区进行管理的一种机制,LVM是建立在硬盘和分区之上的一个逻辑层,来提高磁盘分区管理的灵活性。LVM是在磁盘分区和文件系统之间添加的一个逻辑层,来为文件系统屏蔽下层磁盘分区布局,提供一个抽象的盘卷,在盘卷上建立文件系统。物理卷(physical volume)物理卷就是指硬盘分区或从逻辑上与磁盘分区具有同样功能的设备(如RAID),是LVM的基本存储逻辑块,但和基本的物理存储介质(如分区、磁盘等)比较,却包含有与LVM相关的管理参数。 优势:能够在线扩容当前的分区容量。 结构:在整个LVM结构当中以此分为:“物理卷、物理卷分区、卷组、逻辑卷”,下面我详细解释一下这四种结构: 物理卷:Physical Volume,简称PV,一个物理卷只不过是一个有LVM管理数据添加在里面的物理存储介质。要使用LVM系统,首先对要用于LVM的磁盘进行初始化,初始化的目的就是将磁盘或分区标识为LVM 的物理卷。使用pvcreate 命令可以将一个磁盘标记为 LVM 物理卷。 物理分区:Physical Extents,简称PE,LVM将每个物理卷分别叫做物理分区的可寻址存储单元,存储单元的大小通常为几MB。磁盘的开头部分为LVM元数据,之后从索引为零开始,每个物理分区的索引依次递增一

centos5,6的GRUB简介

三世轮回 提交于 2020-02-22 18:29:56
grub:GRand Unified Bootloader grub 0.x:grub legacy(centos5,6) grub 1.x:grub2(centos7) grub legacy(grub 0.x) stage1:mbr stage1_5:mbr之后的扇区,让stage1中的bootloader能识别stage2所在的分区上的文件系统 stage2:磁盘分区(/boot/grub/) centos6: # ls /boot/grub/ device.map fat_stage1_5 grub.conf jfs_stage1_5 minix_stage1_5 splash.xpm.gz stage2 vstafs_stage1_5 e2fs_stage1_5 ffs_stage1_5 iso9660_stage1_5 menu.lst reiserfs_stage1_5 stage1 ufs2_stage1_5 xfs_stage1_5 stage2和内核,通常放置于基本的磁盘分区,不可以是lvm和软raid。读取lvm和软raid分区,是需要根文件系统里的驱动程序的,这时根文件系统还没有加载。 根文件系统,一般都是逻辑分区,以方便扩容和管理,如果/boot也和根文件系统在同一个分区里的话,由于grub程序无法加载逻辑分区里的文件,所以就无法访问/boot目录

VMware 虚拟机(linux)增加根目录磁盘空间

廉价感情. 提交于 2020-02-21 03:21:19
今天查看学校的监控报修系统,不能访问了!!!系统运行很慢,用top命令查看发现内存使用率90%,用"df -h ”查看“/”目录使用率已达到80%,导致系统运行很慢。我用以下方法扩大根目录磁盘空间。 一、关闭你的虚拟机系统,找到如下内容:选择"Edit Virtual mache settings” 点击 "Expand“ 扩大虚拟机的空间为"40G"(根据个人需要填写空间大小)。但是linux下面并不可见。 二、使用linux下的fdisk工具进行分区。 用root用户登录到你的linux系统,查看你系统的分区 #fdisk -l 会出现以下的信息: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 1 64 512000 83 Linux /dev/sda2 64 2611 20458496 8e Linux LVM Disk /dev/mapper/vg_zxw-lv_root: 18.8 GB, 1883242496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2289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